宣恩道情

宣恩道情,流傳於湖北恩施的地方曲藝。

簡介

宣恩道情,是湖北恩施宣恩縣地方傳統曲藝。恩施古為巴國領土,民族文化源遠流長,是“歌舞的海洋”、“藝術的寶庫”。宣恩道情劇目《賀龍巧設口袋陣》於2010年8月17日至19日參加全州曲藝小品比賽。

道情

道情是我國曲藝的一個類別。淵源於唐代的《承天》《九真》等道曲。南宋始用漁鼓筒板伴奏,故又稱道情漁鼓。至清代,道情同各地民間音樂結合形成了同源異流的多種形式,如陝北道情、江西道情、湖北漁鼓、四川竹琴等。道情多以唱為主,以說為輔。有坐唱、站唱、單口、對口等表演形式。之後,道情中的詩讚體一支主要流行於南方,為曲白相間的說唱道情;曲牌體的一支流行於北方,並在陝西、山西、河南、山東等地發展為戲曲道情,以〔耍孩兒〕、〔皂羅袍〕、〔清江引〕為主要唱腔,採用了秦腔及梆子的鑼鼓、唱腔,逐步形成了各地的道情戲。內容有升仙道化戲、修賢勸善戲、民間生活小戲、歷史故事和傳奇公案戲4類。有的地方稱漁鼓或竹琴。

湖北戲曲、曲藝知識盤點

湖北地方戲曲、曲藝種類繁多。地方戲中最具影響是漢劇、楚劇和荊河花鼓戲。說到地方曲藝:大鼓、漁鼓、三棒鼓,小曲、南曲、碟子曲,當陽扇子戲,恩施有揚琴,文曲數廣濟,善書說得巧,耍耍好稀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