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峰柳子戲

鶴峰柳子戲

鶴峰“柳子戲”,又稱“楊花柳”,在鶴峯縣流傳歷史悠久,初始形成於宋元,盛於明清,是恩施州五大地方劇種之一,被譽為湖北戲曲藝術孤品。主要流傳於鶴峰走馬、五里、鐵爐一帶以及湖南省的石門縣、張家界市的部分地區。

基本信息

簡介

鶴峰“柳子戲”,又稱“楊花柳”,在鶴峯縣流傳歷史悠久,初始形成於宋元,盛於明清,是恩施州五大地方劇種之一,被譽為湖北戲曲藝術孤品。現今主要流傳於走馬、五里、鐵路等鄉鎮一帶。

形成原因

鶴峰(古稱容美),因其漫長的土司制度,加之所處地理位置,有著相對穩定的政治環境和偏遠的自然環境,為“柳子戲”等民間文化的發生髮展提供了良好土壤。容美土司歷來重視政治、經濟、文化的開放與交流,尤其是明末清初,容美工農業的發展,促進了文化藝術的繁榮,形成了容美土司戲曲鼎盛時期,成為湘鄂邊區的戲曲藝術中心。土司時代境內戲樓建有十多所,“柳子戲”經過三百餘年的流傳,在鶴峰民間形成了完整的、系統的、獨特的聲腔和音樂系統,成為土家族人民所鍾愛的地方戲曲之一,被稱為土家族民族劇種的“活化石”。其音樂體制屬板腔體上下句結構,核心腔調是正宮調,主奏樂器是大筒胡琴。

成績

鶴峰“柳子戲”的挖掘和整理在上世紀取得了一定成績。1955年10月,鶴峰柳子戲參加湖北省民間戲曲音樂、舞蹈會演,引起專家們的重視;

1961年秋,湖北省戲曲工作室專程來鶴峰採訪,收集整理了部分資料;1980年,走馬坪成立了“走馬公社業餘柳子戲劇團”,1983年10月,該團參加了全國烏蘭牧騎式文藝演出隊國慶文藝匯演,第一次將柳子戲搬上大雅之堂,榮獲文化部和國家民委頒發的“先進集體獎”。

歷史記載

以“柳子戲”冠名的戲曲,全國好幾個省市都有,但其形式和風格均不同於鶴峰柳子戲。鶴峰柳子戲,又名楊花柳,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五大地方劇種之一。據《長樂縣治》載“演戲多唱楊花柳戲,其音節出於四川梁山縣。”清代詩人田泰斗竹枝詞:“一夜元宵花鼓鬧,楊花柳曲四川腔。”以及容美土司田舜年《容陽世述錄》載“冶大雄與田旻如為看楊花柳結怨。”可見,鶴峰柳子戲是土司末期從四川梁山一帶傳入的民間戲曲。

流傳

鶴峰柳子戲,主要流傳於鶴峰走馬、五里、鐵爐一帶以及湖南省的石門縣、張家界市的部分地區。鶴峰柳子戲是研究土家族地區與漢文化交流的重要實物資料;是中華戲劇寶庫中僅存的土司劇種,其獨特的戲劇音樂具有重要研究價值,對研究少數民族地區戲劇文化思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成績

1980年,鶴峰走馬成立了業餘柳子戲劇團。1983年,該團參加了全國烏蘭牧騎式文藝匯演,首次將鶴峰柳子戲搬上了大雅之堂,當時的全國戲曲家協會副主席有詩稱讚鶴峰演出“盛會土家富土氣,民族特色數鶴峰”。1984年,走馬柳子戲劇團專程赴州參加接待胡耀幫的匯報演出,演職人員受到了時任中央總書記胡耀幫同志的親切接見。

湖北戲曲、曲藝知識盤點

湖北地方戲曲、曲藝種類繁多。地方戲中最具影響是漢劇、楚劇和荊河花鼓戲。說到地方曲藝:大鼓、漁鼓、三棒鼓,小曲、南曲、碟子曲,當陽扇子戲,恩施有揚琴,文曲數廣濟,善書說得巧,耍耍好稀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