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來鎮[四川省成都市浦江縣西來古鎮]

西來鎮[四川省成都市浦江縣西來古鎮]

西來鎮可以指:

西來鎮 (蒲江縣),中國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下轄的一個鎮。

西來鎮 (靖江市),中國江蘇省泰州市靖江市下轄的一個鎮。

西來鎮魅力西來
靖江市西來鎮,位於靖江市東部,距靖江市區16公里,是泰州市的“東大門”。東南面臨長江,與張家港隔江相望,東北與如皋市毗鄰。省道江平路貫通南北,沿江高等級公路穿鎮而過,境內有14.7千米的長江岸線,4條通江內港,水陸交通十分便利。鎮域總面積5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819公頃。轄18個行政村、2個居民委員會,是泰州市重點中心鎮。鎮區擁有全市鄉鎮最大的農貿市場和獨有的農業科技植物園。蒲江縣西來鎮歷史悠久,西魏恭帝時屬臨溪縣,境內殘城址為臨溪縣治地,出土有宋代瓷器等文物。

靖江市西來鎮

西來鎮西來鎮
百年古鎮西來,位於靖江市東部,距靖江市區16公里,是泰州市的“東大門”。東南面臨長江,與張家港隔江相望,東北與如皋市毗鄰。省道江平路貫通南北,沿江高等級公路穿鎮而過,境內有14.7千米的長江岸線,4條通江內港,水陸交通十分便利。鎮域總面積5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819公頃。轄18個行政村、2個居民委員會,是泰州市重點中心鎮。鎮區擁有全市鄉鎮最大的農貿市場和獨有的農業科技植物園。

西來鎮堅持“工業強鎮、商貿興鎮、和諧建鎮”的思路,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取得了較大發展,先後被評為江蘇省安全文明鎮、江蘇省科技先進鎮、江蘇省民眾文化先進鎮和江蘇省體育強鎮。全鎮擁有各類工業企業近四百家,形成了微特電機及控制、精細化工、船舶配套、輕紡等四大行業的工業體系。為策應沿江開發,市委、市政府在經濟開發區新港園區規劃1200畝作為西來鎮參與市鎮聯動的“區中園”,通過“政府政策推動、財政扶持啟動、土地出讓滾動、內資外資聯動”,實行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全力打造臨江船舶產業配套基地,重點引進IT電子、高新技術產業、新材料、新能源、機械加工、環保節能型項目。鎮黨委、政府以開放的心態、快捷的作風,竭力為廣大客商提供優越環境、優惠政策和優良服務。

村鎮建設

2007年,西來鎮以“工業強鎮、商貿興鎮、和諧建鎮”為工作目標,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的建設管理工作,努力履行“規劃、建設、管理、服務”的八字職能。07年西來鎮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資金2600萬元,各類建房建築面積8000萬m2,綠化面積0.56萬m2,建成通村公路3條,澆作面積0.78萬m2,路燈亮化3條街,疏通下水1500米,新建居民小區1個,占地面積3000m2。

西來鎮基礎建設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為建設新西來打造載體和平台。一是完善集鎮配套設施。完成了新西來街人行道的鋪設工作,興隆街、車站路的亮化工程也已到位;實施了花苑小區的下水、區間道路;增建了西、敦、土三片集鎮的垃圾箱20個,改建了2個公廁;二是對永龍路、友誼路、如靖路延伸段工程通過現場勘查規劃,製作了招標檔案,通過規範操作,上述3條通村公路已澆注結束,10月份已通過省驗收。道路總面積為7800平方米;三是配合水利部門對花苑橋、封家橋、龍家橋、張家橋進行了危橋改造;四是對敦義片民眾反響強烈的排污問題實施了重點整治,新建了一座排污站,已竣工投入運轉。五是鋪設了土橋集鎮南段西側的下水道,解決了居民及企業的排水困難;六是配合教衛口對桐村村、西來村的農戶糞池實施了改廁,總戶數達1380戶,改善了農村環境,提高了農戶家居生活質量

2007年,西來鎮為142個農戶,11家企業辦理了建房審批手續,以便居民和企業依法建設。在工作中,西來鎮熱情接待來訪民眾86人次,主動和相關村及相關科室對接,妥善化解糾紛22起。

對西來鎮24條農村公路近60公里的路況進行了調查摸底,並拿出實施方案。由於此項工作面廣量大,要求高,任務重,在鎮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的高度重視下,積極配合各村做好清雜清障,確保護肩和綠化順利進行,市紀委等部門連續三次對此項工作進行督查,得到市督查組的一致好評,力爭近期通過省市驗收。

發展優勢

區位優勢

西來鎮區位優勢
西來船舶配件產業園,地處靖江經濟開發區新港園區東部,依偎長江三角洲黃金水道,距離江陰長江大橋下游僅10公里,與現代化濱江港口工業城市張家港隔江相望,沿江高等級公路從園區東側經過,省道江平線從園區西側橫貫,水陸交通便利.

環境優勢

西來鎮屬泰州市重點中心鎮,有著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環境,空氣品質常年達到一級標準,西來船舶配件產業園內綠化覆蓋率達25%。

基礎設施優勢

園區給排水、供電、區間主幹道路電信、綠化等基礎設施基本到位。

政策優勢

園區按照“政府政策推動、財政扶持啟動、土地出讓滾動、內資外資聯動”的整體思路,實現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為確保簽約項目進區建設、建設項目順利投產、投產項目平穩運行,園區實行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審批、統一拆遷、統一政策的“五統一”制度,所有進區項目均享受有關優惠政策

經濟建設

農業經濟

全年完成農業總產值17732萬元,其中:種植業產值9034萬元,多種經營產值8698萬元;培植了農業產業化基地12個,發展種、養專業大戶236戶;水稻良種統供18.8萬斤,小麥良種統供27.2萬斤,覆蓋率達80%;加大綠化造林力度,完成造林面積2347畝;加強動植物疫病防控力度,注重防疫消毒、防治工作,有效抑制了重大動植物疫情的發生。

西來鎮農貿市場
實用技術推廣獲得新成效。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達到90%;推廣機插秧新技術,面積1530畝;切實抓好科技示範戶110戶和輻射戶2200戶的科技入戶培訓工程,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推廣農業套用技術,轉變經濟成長方式,引進優質新品種,良種覆蓋率達80%;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達到90%;推廣機插秧新技術,新增插秧機43台,落實機插秧面積5400畝。

現代農業項目取得新進展。以實施“6128”工程為抓手,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做大做強“封閉圈”內高效農業項目;全年申報現代高效農業項目6項,均順利通過泰州市和靖江市的驗收。

堅持效能建設與創新服務機制相結合,與生產示範基地,種養大戶結成對子,掛鈎聯繫重點專業戶32戶,捆綁式面對面地服務。全年印發《農業信息簡報》32期,共16500餘份;定期、不定期到專業戶家中進行技術指導,騰出大量時間,進農門、到地頭、下田間、鑽大棚,面對面、心貼心地為農民解難事、辦實事、做好事,著力塑造“科技興農,示範促農、勤政便農”的良好形象。

工業經濟

2007年,西來鎮實現全部工業產值40億元、銷售33億元、利稅2.9億元、利潤1.8億元,分別是2000年的4.1倍、4.7倍、4.1倍和4.5倍。

西來鎮三江電器集團
西來鎮有開票銷售的企業309家,列統企業30家,其中:過5億元的企業1家、過億元的企業2家,過8000萬元的企業4家,過3000萬元的企業11家,過1000萬元的企業27家。4家企業進入全市百優企業行列,其中三江電器集團進入全市十佳企業,互感器廠列全市三十強企業。規模企業在全鎮經濟總量中貢獻份額不斷加大,占經濟總量的80%以上。村域經濟提速增長,從2000年的8000萬元迅猛發展到2007年的5.3個億,其中過5000萬元的村有2個,過4000萬元的村有3個,過3000萬元的村有1個。

積極推行鄉鎮企業體制改革,明晰產權制度,按照“徹底改、改徹底”的要求,不斷最佳化股本結構,推進部分股份合作制企業股權向經營層、經營者集中,或者促其轉制為有限公司,或個人獨資企業,完善企業法人治理機構,實現政企分開,建立健全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進一步增強了中小企業活力。

西來鎮搶抓沿江開發機遇,主動融入沿江開發。一方面積極服務沿江開發,相繼為沿江高等級公路建設、新世紀造船公司德橋集團等項目拆遷安置進行全程服務,規劃和建設了西來、新木、高家安置小區,共拆遷660戶、安置616戶。另一方面藉助沿江開發之勢,加大“區中村”建設力度,全面推進市鎮聯動,在1200畝的“區中村”中首期啟動350畝,先後投入200多萬元,對“區中村”內的道路、供用電、給排水等基礎設施進行了全面建設,目前已有友誼金屬製品、洪力金屬、華星製革、開源環保、雙金緊固件、海龍船舶、順達模具等多家企業進駐“區中村”,2007年實現開票銷售2億元,為西來鎮工業經濟的持續穩步發展增添了後勁。2006年我鎮獲市鎮聯動考核一等獎。

政府進一步加大對節能減排的監督管理,丹華港流域12家企業被列入泰州市掛牌督辦專項整治單位,根據“保大關小、集中治污”的方案,成功地關閉了4家污染嚴重的酸洗車間和電鍍車間,建立污水集中處理中心,並於11月底通過了上級相關部門的驗收;對全鎮化工企業進行專項整治,關閉1家化工企業,整治6家化工企業,目前已有4家通過市化治辦首批驗收;對耗能1000噸標煤以上的2家企業實行鎮、企月報耗能制度。依法取締8家土立窯和高污染爐窯。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嚴格保護基本農田,累計復墾土地1700畝,新增耕地1100畝,確保全鎮耕地總量動態平衡。

優惠政策

一、稅收優惠

西來鎮優美環境
為鼓勵市外資本進入新港園區西來船舶配件產業園,特設立船舶配件企業發展獎勵基金,凡進入新港園區西來船舶配件產業園的市外資本項目可享受以下優惠:凡在船舶配件產業園註冊設立的船舶配件生產性企業,自投產之日起,前五年可享受相當於企業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二免三減半、企業增值稅地方留成部分50%返還的獎勵。凡在船舶配件產業園註冊成立的船舶配件銷售經營公司,自營業之日起,前五年可享受相當於企業營業稅地方留成部分50%返還的獎勵

二、規費優惠

對進入新港園區西來船舶配件產業園的企業,企業行政事業性收費(本市有權處置的部分)實行特殊政策。新進區的外商投資企業(含外商獨資、中外合資、中外合作企業,不含房地產開發和娛樂性項目等)和固定資產投資額在500萬元以上的市外工業企業,在企業開辦時十項一次性收費實行“零收費”,企業投產後十項常規性收費新進區外資企業實行“五免三減半”,其他進區新辦企業實行“一免二減半三七折”(具體按靖政發[2002]56號檔案執行)。

三、土地優惠

根據國家及江蘇省有關檔案規定,進入新港園區船舶配件產業園的外商投資工業性項目(含外商獨資、中外合資、中外合作項目)土地出其不意讓價按省政府規定的最低保護價140元/平方米出讓,市外內資工業性項目土地出讓價不低於12萬元/畝。

四、鼓勵招商引資

對引進國(境)內外資金、市外民間資本投入開發區興辦除房地產和一般餐飲、休閒娛樂項目以外企業的引薦人(不含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開發區工作人員及家屬)實行獎勵。對引薦國(境)外投資者在開發區興辦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且每個項目註冊資本中利用外資在50萬美元以上1000萬美元以下的部分(含1000萬美元),按到帳外資的0.4%獎勵;超過1000萬美元的部分,按到帳外資的0.6%獎勵。對引進民資在開發區興辦企業,註冊資本在500萬元以上的引薦人(含500萬元,500萬元以下不予獎勵),按實際到帳貨幣註冊資本的0.1%獎勵。引薦外資獎金的幣種為人民幣,匯率按兌現之日中國國家外匯管理部門公布的匯率計算。

蒲江縣西來鎮

西來鎮西來古鎮
西來古鎮位於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境內,不僅完整地保持著大量明清時期的川西民居,還有12棵聲名遠播的千年古榕。西來鎮地跨臨溪河與大小五面山淺丘,東臨國道108線,西連國道318線,川西旅遊環線(省道106線)與壽臥路(國道108、318線連線線)交叉穿鎮而過,全鎮幅員面積79平方公里,原為臨溪縣誌地,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

西來歷史悠久,西魏恭帝時屬臨溪縣,境內殘城址為臨溪縣治地,出土有宋代瓷器等文物,場內集鎮中心街上有清代建造的文峰塔與惜字宮,有至今保持完好的大量明清時期的川西民居古建築一條街。古鎮保存著許多明清建築,民居是典型的川西特色,由簸箕街、煙巷子、水巷子、花龍門子、亭子巷等構成了1200米長的老街和700米長的古巷,老街全是木質結構的瓦房,街道平整。

西來鎮熱鬧的古鎮
西來古鎮被兩條清澈透明的小河合抱而過,四季長流,碧水長青。從古鎮牆根穿流而過的臨溪河,水流緩緩而下,水質極佳。淺灘可以嬉水,深處可以划船,它與河邊古榕交相輝映,與河邊古房樓宇相得益彰,好一派“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致。從整體上來看,西來古街是船,文峰塔是篙,風雨顛簸幾千年,巍然屹立,永不沉沒。

西來古鎮最讓人稱奇的是臨江的古榕,古榕分布在古鎮老街背面臨江的地方,河堤上排列著12棵樹齡在千年左右的榕樹,姿態婆娑,形狀分別猶如“夫妻樹”、“恐龍樹”、“觀音樹”、“蓮花樹”等,極其觀賞價值,被遊人譽為“千年古樹、價值連城”。古榕枝葉繁茂,擋住夏日灼熱的陽光,因而臨河的壩子成了古鎮人的聚會場所。在蒼穹之下,與古鎮一起相伴千年古榕,臨溪江水在眼前川流不息。

西來古鎮是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鎮,成為典型的川西民俗文化古鎮、旅遊休閒的聖地。

下轄村

雙流村 楓江村 馬福村 殘城址村 大田村 鐵牛村 白馬村 清泉村 紅塘村 福田村 青山村 馬湖村 兩河村 石橋村 桂花村 藕花村 墩柑村 場西村 大同村 育才村 銅鼓村 金相村 陡岩村

(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行政區劃 (註:南京市副省級城市。帶“*”屬於地方設立的行政區,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虎丘區蘇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同一行政區。)(參見:江蘇省行政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