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來鎮[四川蒲江縣西來鎮]

西來鎮[四川蒲江縣西來鎮]

西來鎮隸屬於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位於蒲江縣西北部,地跨臨溪河與大小五面山,距成都市區84公里。 西來鎮幅員面積78.95平方公里,轄10個行政村,3個社區,176個居民小組,總人口約3.1萬人。

地理環境

西來鎮 西來鎮

西來鎮位於蒲江縣域西北部,東經103´3",北緯301´8",地跨臨溪河與大小五面山,距成都市區84公里,東臨壽安鎮距國道108線10公里,西連復興鄉距國道318線9公里,南靠鶴山鎮距縣城11.3公里,北壤邛崍寶林鎮距邛崍市區12公里。

地形屬淺丘陵山地為主。北騎大五面山,南峙小五面山,兩山之間為臨溪河中游平壩。

西來鎮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6.2℃,極端最高氣溫36.6℃,極端最低氣溫-4.6℃,年均無霜期為335天,年均降雨量1250毫米,年均日照時間1213小時,常年主導風向為西北風。

行政區劃

全鎮轄3個社區,10個行政村:臨溪社區 高橋社區 敦厚社區 兩河村 石橋村 大田村 福田村 雙流村 馬福村 白馬村 銅鼓村 青山村 鐵牛村。共176個居民小組

自然資源

西來鎮 西來鎮

土壤:西來鎮土壤由第四新老沖積物發育而成,為黃潮河泥田,分為旱地和水田地兩大類。生產力型定為中等肥力、中產田。

植被:西來鎮總綠化面積40924.7畝,其中經濟林23460.5畝,喬木林1680.4畝,灌木林627.4畝,江河綠地59.1畝,公路綠地80.6畝,零星綠地3560.82畝,場鎮綠地144.95畝。全鎮森林覆蓋率45.7%。

能源:能源資源主要有水能、煤炭、天然氣、沼氣等。尤其是天然氣資源豐富,但分布零散,單口氣田產量一般,全鎮現有天然氣井20口,日均產氣量20萬方。

經濟發展

西來鎮[四川蒲江縣西來鎮] 西來鎮[四川蒲江縣西來鎮]

2015年,全鎮耕地面積8.5萬畝,主要以成片集中,規模化、標準化種養植為主,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08元,同比增長10.12%。地區生產總值115663萬元,其中第一產業占62%,第三產業占28%,同比增長16.2%

西來鎮是全縣五個區域中心鎮之一,2005被評為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鎮”,同年被列為“四川省歷史文化名鎮”,2007年被評為“全國環境優美鄉鎮”。

2008年,我鎮GDP完成44863萬元,同比增長13.7%。地方財政收入128.08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85億元,同比增長42%,工業固定資產投資0.5億元,同比增長40%,引進資金8700萬元,引進重大經濟項目2個。(馬尾松種植及相關產業項目、雅隆豬業項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889元,比同期增長13.6%。生活得到了極大改善。

社會事業

2015年,西來鎮會同縣水務等相關部門,實施場鎮雨污管網升級改造,紮實推進“四改六治理”工作,針對場鎮內部分雨污管網出現堵塞淤積現象,及時制定雨污管網疏通改造方案,投入資金190萬元,新鋪設污水管網約150米,更換嚴重淤塞管網1.5公里,疏通堵塞管道約3公里,通過此次雨污管網改造提升,實現了城鄉污水處理率達75%,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進一步增強了西來鎮污水收集處理及防洪能力。2015年,投入資金230萬元,更換了禹王街、尋古街、橋樓街以及藕花街破損路燈240盞,在臨溪小區內新增路燈84盞,進一步改善場鎮照明條件,保障民眾出行安全,民眾滿意率達100%。修建產業水泥道路總計50.27公里,總投入1508.1萬元;在青山村、銅鼓村和兩河村實施高標準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漿砌渠道7km、鋪築生產便道10km;完成了8個村(社區)小農水建設工作,新建渠道8.87km,整治渠道45.589km,整治山平塘14座,整治石河堰4處,整治泵站2處。

民生工程紮實推進

一是城鄉面貌煥然一新。我鎮把場鎮、農村主幹道、主河道等作為環境整治的重點,對突出問題,集中人力、物力、財力給予重點解決。全鎮聘請了63名農垃工作人員負責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運清理,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運處置率達100%,場鎮聘請了14名城管人員進行長效管理,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改善。二是健全和完善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確保應保盡保。對全鎮符合條件的78戶低保戶進行了土坯房改造。三是各項資農惠農資金都嚴格按審批審核程式及時發放到農戶手中。加強農民養老保險和城鄉統籌醫療的宣傳力度,城鄉統籌醫療達到全覆蓋。

2008年西來鎮城鎮建成區面積達1.2平方公里,建設用地0.6平方公里,城鎮建成區人口4200人。現存古鎮核心區占地0.22平方公里,由龍眼街、文風街等五街五巷構成,形成了西來古鎮縱橫交錯的場鎮建築格局,建築面積達6.5萬平方米。2007年鎮域規劃修編後,古鎮核心區河對岸(東至繞鎮路,南至臨溪河,西至姜山溝,北至電廠溝)規劃為生態文化接待區,此面積涉及臨溪社區、白馬、銅鼓村,共460畝,散居農戶63戶,其中涉及白馬村53戶,銅鼓村7戶,臨溪社區5戶。

西來鎮交通條件較好,鎮域南北向有川西旅遊環線過境,中部東西向有連線國道318線和108線的壽臥路,有20條村道,均為砼道或瀝青路面,總長68.2公里,另有碎石路53條,總長64.7公里,早在2002年我鎮就全面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全鎮已基本形成較完備的道路交通網路。

建有35KV的變電站,電網覆蓋全鎮。郵政所一所,電信支局一所,電信發射接收站9個,無線電通訊覆蓋鎮域95%。

鎮一級的行政、經濟機構比較齊全,有鎮政府、派出所、工商所等,有九年制學校2所,中國小校各一所,村小1所,衛生院1所,衛生分院2所,村醫療站13個。

二、統籌城鄉工作成效顯著

一是農村工作“四大基礎工程”紮實推進。全面完成了13個村(社區)農戶的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農村房屋所有權確權登記工作。村改工作嚴格按照“三上三下”的程式進行,多次代表縣上接受省市檢查驗收,並受到領導的充分肯定。全鎮13個村(社區)全部重新由民眾直選出村社級議事會成員1147人,其中村級332人,社級815人。進一步完善了議事制度,在村改、產改工作中充分發揮村民議事會的民主決策、民主監督作用。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村級辦事承諾制,重點加強村級承諾評議和考核驗收等各項制度建設,不斷提高村級管理水平和辦事質量。實施了13個村(社區)農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通過對農村田林水路的全面整治,極大改善了農村基礎設施條件。並以土地整理為載體,按照四性原則,成功建設了環境優美、居住舒適的白馬新型社。該社區充分展現了城鄉一體的巨大潛力和美好前景。

二是最佳化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產增收。全鎮耕地面積8.5萬畝,主要以成片集中,規模化、標準化種養植為主,其中,雜柑6萬畝,獼猴桃1.5萬畝,漁業養殖0.5萬畝,其他果蔬0.5萬畝。以獼猴桃、柑橘、蔬菜、漁業等為主導產業,打造臨溪河谷有機農業觀光示範帶,大力發展以觀光農業、休閒農業、體驗農業為主題的鄉村旅遊。全鎮推開以獼猴桃、柑橘為重點的農產品質量綜合服務工作,全年開展新型農民科技培訓15場600人次,技術培訓39場3900人次,發放宣傳資料8000份。

三、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取得新突破

2015年,西來鎮按照縣委縣政府全域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實施方案的總體要求,穩步推進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工作。現有幸福美麗新村示範村(兩河村)1個,新村(白馬村、石橋村)聚居點3個,建成區面積0.8平方公里,建成區人口8600人。2016年,剩餘10個村(社區)積極爭取立項,2018年實現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全域覆蓋。

結合本地農村自然地理、歷史文化及產業發展實際,以兩河逸園和兩河口為重點,對小區、居民院落、庭院進行建築風貌改造提升,強化景觀打造;完成了壽臥路沿線86戶農房、兩河口居民院落和庭院的農房“四改”(改水、改廚、改圈、改廁)、鐵牛村庭院整治項目。以鐵牛村為試點總投入140萬元,打造了入口景觀,修建了民風牌坊,綠化了村級幹道,完成了19戶庭院整治及外牆風貌打造工程。另外根據“一店一招”要求,對敦厚場鎮300個店招進行了統一打造規劃。

古鎮建設

西來鎮 西來鎮

截至目前,已完成了成都文旅西來古鎮開發建設有限責任公司核名工作;工商註冊待國資委批准;完成了西來古鎮財務狀況調查統計工作,理清了該鎮截至2009年3月30日的財務狀況和2008年的稅收收入情況;完成了西來集鎮區域內公房普查工作和集體用地出租情況普查工作;完成了臨溪河流域內大地景觀、臨溪河流域環境及排污情況、臨溪河水務情況的普查工作。西來鎮旅遊策劃、地形圖測繪、大地景觀規劃、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正在有序推進。

西來古鎮位於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境內,不僅完整地保持著大量明清時期的川西民居,還有12棵聲名遠播的千年古榕。西來鎮地跨臨溪河與大小五面山淺丘,東臨國道108線,西連國道318線,川西旅遊環線(省道106線)與壽臥路(國道108、318線連線線)交叉穿鎮而過,全鎮幅員面積79平方公里,原為臨溪縣誌地,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 西來歷史悠久,西魏恭帝時屬臨溪縣,境內殘城址為臨溪縣治地,出土有宋代瓷器等文物,場內集鎮中心街上有清代建造的文峰塔與惜字宮,有至今保持完好的大量明清時期的川西民居古建築一條街。古鎮保存著許多明清建築,民居是典型的川西特色,由簸箕街、煙巷子、水巷子、花龍門子、亭子巷等構成了1200米長的老街和700米長的古巷,老街全是木質結構的瓦房,街道平整。

西來鎮[四川蒲江縣西來鎮] 西來鎮[四川蒲江縣西來鎮]

西來古鎮被兩條清澈透明的小河合抱而過,四季長流,碧水長青。從古鎮牆根穿流而過的臨溪河,水流緩緩而下,水質極佳。淺灘可以嬉水,深處可以划船,它與河邊古榕交相輝映,與河邊古房樓宇相得益彰,好一派“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致。從整體上來看,西來古街是船,文峰塔是篙,風雨顛簸幾千年,巍然屹立,永不沉沒。 西來古鎮最讓人稱奇的是臨江的古榕,古榕分布在古鎮老街背面臨江的地方,河堤上排列著12棵樹齡在千年左右的榕樹,姿態婆娑,形狀分別猶如“夫妻樹”、“恐龍樹”、“觀音樹”、“蓮花樹”等,極其觀賞價值,被遊人譽為“千年古樹、價值連城”。古榕枝葉繁茂,擋住夏日灼熱的陽光,因而臨河的壩子成了古鎮人的聚會場所。在蒼穹之下,與古鎮一起相伴千年古榕,臨溪江水在眼前川流不息。

西來古鎮是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鎮,成為典型的川西民俗文化古鎮、旅遊休閒的聖地。

所獲榮譽

西來鎮2005年被評為“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鎮”、“四川省歷史文化名鎮”,2007年被評為“全國環境優美鄉鎮”,2014年被評為“省級環境優美示範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