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質體感染

菌質體感染

菌質體(又稱支原體)引起的感染。能使人體致病的有肺炎菌質體、人型菌質體和分解尿素菌質體。肺炎菌質體感染主要表現為菌質體肺炎,較常見。分解尿素菌質體可引起泌尿系感染,如尿道炎、出血性膀胱炎等。人型菌質體和分解尿素菌質體能引起生殖系感染,如急性輸卵管炎、產褥熱等。泌尿生殖系的菌質體感染,在成人通過性接觸傳播,新生兒則通過母親產道而受染;亦可通過污染用具而間接傳播。

基本信息

簡要介紹

菌質體感染菌質體

菌質體感染,菌質體(又稱支原體)引起的感染。能使人體致病的有肺炎菌質體、人型菌質體和分解尿素菌質體。肺炎菌質體感染主要表現為菌質體肺炎,較常見。分解尿素菌質體可引起泌尿系感染,如尿道炎、、出血性膀胱炎等。人型菌質體和分解尿素菌質體能引起生殖系感染,如急性輸卵管炎、、產褥熱等。泌尿生殖系的菌質體感染,在成人通過性接觸傳播,新生兒則通過母親產道而受染;亦可通過污染用具而間接傳播。

病原介紹

菌質體感染菌質體
菌質體,又稱支原體,一類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形態微小,能通過濾菌器,無細胞壁,類似病毒;但它能在無活細胞的培養基中生長,含有DNA和RNA,有核糖體並對抗生素敏感,又像細菌;故是介於病毒和細菌之間的微生物。1974年伯傑氏分類法已把它正式劃為細菌。菌質體首先從牛的胸膜炎病灶中分離出來,以後又從人、禽、畜等動物體內分離出類似的病原體,稱為類胸膜肺炎微生物(PPLO)。菌質體已發現39種。已知寄生於人體的有10種。即肺炎菌質體、人型菌質體唾液菌質體、咽型菌質體、頰型菌質體、發酵型菌質體、親脂型菌質體、口型菌質體、靈長型菌質體和分解尿素菌質體──又稱T株菌質體。能使人體致病的菌質體有肺炎菌質體、人型菌質體和分解尿素菌質體。

菌質體呈多形性,有球狀、球桿狀、棒狀、長絲狀和不規則狀。大小相差懸殊,最小的呈球形,直徑80~300nm,可通過濾菌器。革蘭氏染色陰性。電子顯微鏡下,菌質體的細胞膜由兩層蛋白質膜和一層脂膜組成。細胞質內有核糖體、雙股DNA、可溶性RNA(見圖[菌質體模式圖])。菌質體一般呈厭氧生長,有些株在有氧條件下亦生長良好。與病毒不同處為能在無活細胞的瓊脂培養基上生長。在含5~10%和相對濕度80~90%的大氣環境中生長較佳。來自靈長類的菌質體如口型菌質體、唾液菌質體等,大多在含95%氮和5%環境中才能生長及分離。菌質體的生長繁殖速度較細菌緩慢,最快需24~48小時,一般需7~14天,生長緩慢的需21~30天。菌質體沒有細胞壁,易被脂溶劑如乙醚、氯仿等以及酒精和常用消毒劑如石炭酸甲醛等溶解和滅活。對熱和乾燥敏感,不耐酸。對干擾蛋白質合成的抗生素如四環素敏感,但對干擾細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黴素則不敏感。菌質體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廣,許多動物、昆蟲和植物都能儲存和攜帶菌質體。

主要症狀

菌質體感染菌質體感染用藥
泌尿生殖道感染:潛伏期為1-3周,典型的急性期症狀與其他非淋病性生殖泌尿系統感染相似,表現為尿道刺痛,不同程度的尿急及尿頻、排尿刺痛,特別是當尿液較為濃縮的時候明顯。尿道口輕度紅腫,分泌物稀薄,量少,為漿液性或膿性,多需用力擠壓尿道才見分泌物溢出,常於晨起尿道口有少量粘液性分泌物或僅有痂膜封口,或見污穢褲襠。

亞急性期常合併前列腺感染,患者常出現會陰部脹痛、腰酸、雙股內側不適感或在做提肛動作時有自會陰向股內側發散的刺痛感。

女性患者多見以子宮頸為中心擴散的生殖系炎症。多數無明顯自覺症狀,少數重症病人有陰道墜感,當感染擴及尿道時,尿頻、尿急是引起病人注意的主要症狀,感染局限在子宮頸,表現為白帶增多,混濁,子宮頸水腫,充血或表面糜爛,感染擴及尿道表現為尿道口潮紅,充血,擠壓尿道可有少量分泌物外溢,但很少有壓痛出現。

主要危害

1、肺炎支原體除引起原發性非典型肺炎外,還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膿瘍及嚴重的肺外併發症,如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腦膜炎心肌炎心包炎腎炎等。
2、解脲脲原體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子宮內膜炎、絨毛膜羊膜炎、自然流產、早產、低體重新生兒及新生兒肺炎、腦膜炎、敗血症。
3、人型支原體可引起盆腔感染、產後熱、腎盂腎炎及新生兒腦膜炎、腦膿腫等。

傳播途徑

1、主要是直接性接觸感染,與患有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人性交時。
2、還有間接接觸感染,使用患有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人用過的衣褲、床上用品、毛巾浴盆、抽水馬桶等以及產道感染。

常規檢查

菌質體感染嗜酸性粒細胞
1.血常規:周圍血白細胞計數一般正常,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2.x線檢查:衣原體肺炎胸片無特異性,多為單側下葉浸潤,表現為節段性肺炎,嚴重者呈廣泛雙側肺炎。沙眼衣原體肺炎胸片顯示雙側廣泛間質和肺泡浸潤,過度充氣征比較常見,偶見大葉實變。
3.直接塗片鏡檢:取咽分泌物、痰、呼吸道教膜或其他部位標本做塗片,進行GZmesa染色,原體染成紅色,始體染成深藍色。沙眼衣原體包涵體因含有糖原,801染色染成褐色。
4.快速抗原檢測:多採用單克隆抗體直接免疫螢光法檢測標本中的衣原體,還可套用2I—IsA法加入抗衣原體抗體、酶標抗體18G及底物進行比色定量檢測。這兩種方法簡便敏感。
5.衣原體分離:肺炎衣原體培養最好用Hela細胞或Hep一2細胞,一般取氣管咽吸取物作為臨床標本,及時接種。目前衣原體鑑定多採用Hela細胞或Hep一2細胞培養後通過特異性單克隆螢光抗體法(MFA),該技術敏感性高,特異性強,如能早期採集標本,可在48h內獲得陽性結果。
6.血清學檢全:採用補體結合試驗,著恢復期血清抗體效價比急性期血清效價增高4倍或4倍以上即有診斷意義,但無早期診斷意義,微量免疫螢光法(MrF)適用於沙眼衣原體
7.PcR技術:普通PcR技術檢測肺炎衣原體特異性DNA,具有快速、簡便、特異的優點,敏感性高於細胞分離技術,但在檢測咽拭於標本中效果不夠理想。用套式PcR(nPcR)檢測可顯著提高其敏感性。

診斷方法

菌質體感染肺炎支原體
(一)培養與生化反應
支原體兼性厭氧,在5%~10%CO2,80%~90%濕度的條件下,生長較好,支原體細胞中的主要成分膽固醇及蛋白質均來自培養基,後者需含血清卵黃等。菌落形似煎荷包蛋,一般為大菌落,100~300nm,生長需7~14d,另一種,菌落10~25nm,生長快,只需24~48h,稱為T株,即脲解支原體
(二)抗體及抗原檢測
肺炎支原體感染後2周,約50%產生抗體,紅細胞冷凝集試驗陽性,效價1∶32以上,恢復期效價4倍增長則意義大。40%~50%病例鏈球菌MG凝集試驗陽性。另可通過補體結合試驗、間接血凝、酶聯吸附等檢測。此外,病灶灌洗液通過PCR檢測。此外,利用基因探針快速檢測系統,套用同位素標記DNA,可測定肺炎支原體中的RNA,與培養相比,符合率達89%。

治療方法

鑒於支原體缺乏細胞壁,故作用於細胞壁的抗生素,如β-內醯胺類抗生素均無效,如青黴素類及頭孢菌素類均不可採用,氨基糖甙類在體外雖有作用,但尚無體內套用的系統報告。
肺炎支原體感染乃採用四環素及紅黴素阿齊黴素優於紅黴素。奎諾酮類中的環丙沙星及洛莫沙星均有效。約10%脲解支原體對四環素耐藥,大多病人四環素及紅黴素仍有效。

預防措施

菌質體感染菌質體感染用藥
(1)積極鍛鍊身體。平日要有計畫地鍛鍊身體,睡眠時室內要保持空氣清新,溫度適宜。自幼應開窗睡眠,至少應間接通風。充分利用日光浴空氣浴及水浴,增強體質是防病的第一重要因素。
(2)講衛生,避免交叉感染。不到人群密集、通風不良的影劇院、百貨公司、超市等處去。儘量避免接觸患者,有病就近就醫,少跑大醫院,縮短侯診時間。以往認為呼吸道疾病僅由呼吸傳播,近年已證實,接觸傳染是重要的傳播方式。應特別提醒注意的是,不是讓小兒被動吸菸被吸菸,是增加小兒患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原因。
(3)藥物預防。某些中西藥物可提高機體細胞及體液免疫功能,最好是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4)注射疫苗。目前有些地方用減毒病毒疫苗,但尚不能普及套用,曾設計疫苗進行預防,但保護率僅50%抗生素預防也無系統報告。

菌質體肺炎

菌質體感染菌質體感染引起的肺炎
肺炎菌質體引起的一種非典型肺炎,亦稱原發性非典型肺炎,約占肺炎總數的15~30%。其特點是肺炎病變可以比較廣泛,但症狀、體徵可不明顯。肺炎菌質體肺炎常引起鼻咽炎咽喉炎、氣管支氣管炎,部分病人可發生菌質體肺炎。病情較輕,預後良好。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發生。傳染源為病人和帶肺炎菌質體者。傳染性以病初4~6日最強,3~5周后消失。病原體隨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體外,經空氣飛沫或直接接觸鼻咽分泌物及痰而傳播。人群對本病普遍易感,學齡兒童和青少年患病較多。5歲以下兒童多為隱性感染或僅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50歲以上患病者很少。患病後免疫力不強,可以再感染。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以冬、春季較多。

病原:為肺炎菌質體,直徑約為150~200nm,形態呈多形性。能在無活細胞而含有牛心消化液、20%馬血清、酵母浸出液和葡萄糖的培養基中生長。肺炎菌質體的抗原主要存在細胞膜上,抗原組成比較複雜。感染人體後,可產生補體結合、生長抑制、代謝抑制、間接血凝等特異性抗體,並能產生冷凝集素。

臨床表現:肺炎菌質體侵入呼吸道,首先吸附於黏膜細胞表面,使纖毛活動減弱,並發生淺表炎症,表現為鼻咽炎、喉炎、氣管支氣管炎和間質性肺炎。肺炎菌質體亦可進入血液傳播至其他器官,引起病變。感染後可使人體淋巴細胞致敏,並產生對多個組織器官如血細胞、心、肝、腎、腦、平滑肌等的自身抗體,形成肺外多個組織器官的病變。潛伏期為2~3周。起病緩慢,先表現為感冒和氣管炎。隨之發生畏寒、發熱,體溫升至39℃左右,伴有陣發性劇烈乾咳,咯少量粘液痰,有時痰內帶血。可有頭痛、乏力及食欲不振。肺部體徵常不明顯。X射線胸部透視,肺部可見斑片狀、結節狀或肺門浸潤狀的炎性陰影。發生在肺下葉比較多見,多為單側,少數呈雙側。部分病人伴有胸腔積液。有的病人並不出現症狀,只是在胸部透視時,發現肺部有陰影。須與肺結核鑑別,本病發病2周后肺部陰影可自行消退。本病可出現多種肺外表現,但較少見,表現有溶血性貧血、血小板減少、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結節性紅斑、多形性紅斑、蕁麻疹關節炎、肌肉痛、胃腸炎、肝炎、心肌炎、心包炎、腦膜炎、腦膜腦炎、脊髓炎、顱神經及周圍神經麻痹、腎炎等。

診斷:除根據典型臨床表現外,確診須依靠實驗室檢查,例如:①分離病原體。用病人鼻咽漱洗液、痰等標本,接種於牛心消化液瓊脂培養基,可以分離肺炎菌質體。②冷凝集試驗。冷凝集效價≥1:40即有診斷意義,≥1:160則診斷價值更大。但結核、腺病毒感染等亦可引起冷凝集效價增高。③特異性血清學診斷。可用補體結合、代謝抑制、生長抑制、間接血凝、放射免疫等方法測定抗體,須取急性期和恢復期雙份血清,抗體效價4倍以上增高者方有診斷意義。早期痰塗片用螢光抗體染色,可作出快速診斷。

治療與預防:用四環素或紅黴素治療均有明顯效果,可縮短病程,減少併發症。重症病人可加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劇咳者可用可待因。除隔離治療病人外,套用滅活疫苗,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套用鼻內接種減毒活疫苗效果較好。但接種滅活或減毒活疫苗後,可發生過敏反應,尚須進一步研究解決。

相關條目

肺原性心臟病大腸桿菌感染利斯特氏菌病布魯斯氏菌病病毒性出血熱細菌性食物中毒沙門氏菌病假單胞菌感染單純皰疹病毒感染、菌質體感染、葡萄球菌感染鏈球菌感染衣原體感染克雷伯氏菌感染腺病毒感染非典型分枝桿菌病、非典型分枝桿菌病、中耳癌、血管運動性鼻炎、急性心肌梗死、腦中風、原發性肺動脈高壓侵蝕性葡萄胎分泌性中耳炎先天性後鼻孔閉鎖鼻竇囊腫鼻中隔穿孔喉阻塞鏈球菌性咽炎慢性咽炎噪聲性耳聾鼻癤先生性耳前瘺管耵聹栓塞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腺樣體肥大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腦膜炎病毒性皰疹過敏性哮喘過敏性結膜炎佝僂病甲狀腺機能亢進帕金森病老年性白內障胰腺炎腎衰竭視網膜脫離靜脈炎骨髓炎尿道狹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