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原性心臟病

肺原性心臟病

肺原性心臟病(corpulmonale,簡稱肺心病)主要是由於支氣管-肺組織或肺動脈血管病變所致肺動脈高壓引起的心臟病。根據起病緩急和病程長短,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和“慢性肺原性心臟病”一樣。是由肺組織、肺動脈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變引起肺組織結構和功能的異常,造成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動脈壓力增高,使右心擴張、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臟病。是常見病,多發病。患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隨年齡增長而患病率增高。寒冷地區、高原地區、農村患病率高。其原發病以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最常見。急性發作以冬春季多見。常因呼吸道感染而誘發肺、心功能不全。臨床表現主要是:肺原發性疾病的症狀,肺氣腫和右心功能不全的體徵及肺性腦病等。心電圖、X線檢查有助診斷。治療以控制感染,改善通氣,合理氧療為主,必要時可套用利尿、擴血管藥或慎用小量強心劑。[1]。

基本信息

概述

主要種類

根據起病緩急和病程長短,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臨床上以慢性為多見。

病因

肺原性心臟病肺原性心臟病
慢性肺原性心臟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尤其在寒冷的北方地區較南部地區發病率高、農村較城市高,40歲以上年齡組高於40歲以下年齡組。冬季氣候寒冷或感冒流行期間更易引起急性發作。
病因
(1)影響肺、氣道和肺泡為主的疾病:如氣管炎target=_blank>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重癥結核、塵肺、肺膿腫、結節病、肺泡蛋白沉積症、放射性肺炎等。這些疾病是因為病變在細支氣管、肺泡或肺實質,及氣管阻塞或肺實質的損害,繼發肺氣腫、肺纖維化,導致血氧減低或累及肺血管,引起肺循環阻力增大,肺動脈高壓,導致右心室肥厚以至右心衰竭。
(2)以限制胸廓運動為主的疾病:如胸廓成形術後胸膜纖維化,類風濕性脊柱炎、胸廓畸型、神經肌肉病等。這類疾病由於反覆肺部感染,支氣管扭曲,排痰不暢,胸廓呼吸受限,引起肺不張,肺氣腫,使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動脈高壓,導致右心衰竭。
(3)以肺血管病變為主的疾病:如多發性結節性動脈炎、肺血吸蟲病,轉移瘤細胞栓塞也可引起廣泛的肺小血管栓塞,產生缺氧和二氧化碳瀦留而發展為肺心病。

病理

慢性缺氧血性肺原性心臟病主要病理如下:
(1)支氣管病變支氣管黏膜炎變、增厚、粘液腺增生、分泌亢進,腺泡擴張伴大量分泌物,支氣管腔內炎症滲出物及粘液分泌物瀦留,形成炎栓或粘液栓阻塞,支氣管纖毛上皮遭受不同程度損害,涉及纖毛上皮淨化功能。病變向下波及細支氣管,可出現平滑肌肥厚,使管腔狹窄而不規則;又加上管壁痙攣、軟骨破壞、呼吸氣時管腔容易閉陷等改變,使細支氣管不完全或完全阻塞。
(2)肺泡病變由於支氣管發生上述病變,使排氣管受阻肺泡內殘氣量增多,壓力增高,肺泡過渡膨脹,使泡壁在彈力纖維受損基礎上被動擴張,泡壁斷裂,使幾個小泡融合成一個大泡而形成肺氣腫。
(3)肺血管病變慢性阻塞性肺病常反覆發作支氣管周圍炎及肺炎,炎症波及支氣管動脈和附近肺動脈分支,使支氣管動脈呈不同程度增厚,出現肺細動脈肌化,中膜肌肥厚,Ⅰ及Ⅱ型膠原面積增多,肺小動脈內膜纖維性增厚。此外可有非特異性肺血管炎,肺血管內血栓形成等。約30%患者中出現擴張的交通支,可產生動-靜脈分流。
(4)心臟病變右心室肥大、室壁增厚、心腔擴張、肺動脈圓錐膨隆、心肌纖維有肥大和萎縮等改變,間質水腫,灶型壞死,壞死灶後為纖維組織所替代。部分患者可合併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病變。

症狀

(1)呼吸道症狀:患者常有長時期的咳嗽、咯痰、氣喘的病史。寒冷季節易出現急性發作,咳嗽加重,痰量增多且粘稠,顏色由白變黃。由於反覆發作,逐漸出現活動後心慌。氣短,活動能力逐漸下降,輕微活動甚至安靜時也覺心慌氣短。
(2)呼吸衰竭症狀:主要由於缺氧氣和二氧化碳瀦留所致。症狀為口唇、鼻尖、指(趾)甲床、皮膚紫紺、胸悶、心慌、無力、頭痛、煩躁不安、呼吸困難,嚴重時譫妄和抽搐,甚至昏迷。
(3)肺性腦病症狀:當PaCO2〉8KPa(60mmHg)或更高時,患者常出現頭痛、頭脹、多汗、白日嗜睡,夜間失眠,並有幻覺,神志恍惕,反應遲鈍,甚至昏迷或出現癲癇樣抽搐。肺性腦病是肺心病患者主要死亡的原因。
(4)右心衰竭症狀:早期為咳嗽、氣短、心悸、下肢浮腫。病情重時,呼吸困難明顯,紫紺加重,尿少,全身浮腫,腹水。常有頸靜脈怒張,劍下可見明顯心臟搏動。還可有心律失常、肝區不適、肝大、食慾差、噁心嘔吐等症狀。
(5)肺部體徵:肺心病患者多有肺氣腫,呈桶狀胸,肋間隙增寬,呼吸運動減弱。聽診時呼吸音明顯減弱,早期心臟P2〉A2。
(6)胸部X線及心電圖:X線早期表現肺紋理增多,肺氣腫時為肺野透光度增強,橫膈下降,胸廓增大,肋骨上抬,側位呈前後徑增大。隨著病情的發展,可出現肺動脈段凸出,右心室增大。心電圖表現為:右心肥厚、肺性P波。

診斷

肺心病的診斷主要靠病史及臨床表現,結合體徵、心電圖、X線等檢查。心電圖發現右心室肥厚,肺性P波和X線胸片顯示右心室增大是診斷本病重要依據。

治療

肺原性心臟病肺原性心臟病
肺心病急性期要積極控制感染,改善心肺功能是治療的關鍵。緩解時防治原發病及急性呼吸道感染,促進心肺功能恢復,防止或者減少、減輕急性發作,延緩病情發展。
(1)休息:當患者心肺功能代償情況良好時(緩解期),可囑咐病人臥床休息或適當活動,如心肺功能失代償時(急性期),應絕對臥床休息,給予半臥位,持續低流量吸氧
(2)作好肺心病急性期的基礎護理:
皮膚的護理。
② 作好口腔護。如果發現黴菌感染可用2%NaHCO3清洗口腔並塗以制黴菌素甘油合劑。
③ 飲食。應該給予高蛋白、高熱量、多維生素、容易消化的飲食。浮腫、腹水、尿少的患者應限制鈉的攝入量。多汗者應給含鉀多的食物。
(3)控制感染的護理。
① 促進痰液排除。
② 正確留取痰標本:
清晨第一口痰不留作標本,用鹽水或雙氧水漱口後,刺激病人咳嗽,普液收集在消毒的容器內迅速送化驗。昏迷或氣管插管、氣管切開的病人,可用一個帶塞的小瓶,瓶塞上左右各有一個連線管,一根接吸引瓶,一根接消毒吸痰管,將氣道深部的普液吸進無菌小瓶中,封蓋送檢。
③ 正確使用抗生素,根據臨床表現及痰細菌培養,選擇適宜的抗生素。
(4)控制給氧:對於嚴重缺氧的肺心病病人,糾正缺氧,減少二氧化碳瀦留,是搶救治療肺心病呼吸衰竭的關鍵。
(5)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的治療護理:
① 要絕對臥床休息,減輕心臟負荷,輸液量不可過多,速度不宜過快。
② 利尿劑的套用,用藥期間記錄好入量和出量,排鉀利尿劑應同時補鉀。
③ 強心劑的套用,用強心劑要慎重,並密切觀察心率及節律的變化,有條件時可用心電監護儀監測,發現心律異常及時記錄並通知醫生。當患者主訴心悸、胸悶、心前區隱痛與不適時,應警惕心律的異常。
(6)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慎用鎮靜劑:作好對生命體徵、神志、紫紺程度、消化道出血傾向、肝腎功能情況及心律的觀察,防止併發症的發生,如果病人出現頭痛、煩躁不安、噁心、嘔吐、視力、記憶力和判斷力減退,應考慮肺性肺病的先兆,應及時配合醫生協助搶救,禁用嗎啡、杜冷丁、巴比妥類藥物,以免抑制呼吸。若行氣管切開,呼吸機輔助呼吸,應按要求作好氣道護理,防止各種併發症(詳見呼吸窘迫綜合徵)。
(7)心理護理:對治療信心不足,十分痛苦。護理人員在解除病人軀體疾病同時,要了解和掌握病人心理活動,要關心、體貼、理解病人,使其得到溫暖,樹立抗病信心,密切配合治療。

急性病

肺原性心臟病肺原性心臟病
本病主要由於來自靜脈系統或右心的栓子進入肺循環,造成肺動脈主幹或其分支廣泛栓塞,且並發廣泛肺細小動作痙攣,使肺循環受阻,肺動脈壓急劇增高所引起的右心室急劇性擴張和右心衰竭。
診斷要點:

病史

1、常有產生栓子的原發病史,如周圍靜脈血栓形成或血栓性靜脈炎、慢性房顫、心肌病、骨折、手術、空氣造影、惡性腫瘤、化膿性靜脈炎或感染性心內膜炎等。
2、起病急,病人常感呼吸困難、胸悶、心悸或窒息感,可有劇烈咳嗽或咳暗紅色或鮮血痰,中度發熱,胸痛。胸痛類似心絞痛。嚴重時,患者煩躁、焦慮、出汗、噁心、嘔吐、昏厥、血壓急劇下降甚至休克,大小便失禁,可迅速死亡。

體格檢查

1、肺栓塞征:肺大塊栓塞區叩濁,呼吸音減弱或伴乾、濕性羅音。
2、心率增快,胸骨左緣二、三肋間心濁音界擴大,搏動增強,肺動脈瓣區第二心音亢進,並有收縮期和舒張早期雜音。

輔助檢查:

1、血白細胞數可正常或增高,血沉增快。
2、心電圖典型改變常示心電軸顯著右偏,極度順鐘向轉位和右束支傳導阻滯,P波呈肺型P波。Ⅰ導聯S波深,ST段壓低,Ⅲ導聯Q波顯著和T波倒置,呈SⅠQⅢTⅢ型。上述變化可於起病5~24小時內出現,隨病情好轉大部分在數天后恢復。
3、X線示肺下葉卵圓形或三角形浸潤影,其底部連及胸膜,亦可有胸腔積液影。嚴重病人可肺動脈段明顯突出,心影增大及奇靜脈與上腔靜脈陰影增寬。如作選擇性肺動脈造影,可準確地了解栓塞部位和範圍,而為手術治療提供依據。

治療

本病危急,須積極搶救。
(一)臥床休息,吸氧。劇烈胸痛可用嗎啡5~10mg、杜冷丁50~100mg或罌粟鹼30~60mg肌肉或皮下注射。
(二)抗休克:異丙基腎上腺素、恢壓敏、苄胺唑啉均有解除肺動脈痙攣作用,可供選用。亦可選用多巴胺或間羥胺靜脈滴注。
(三)糾正右心功能不全可選毒毛鏇花子苷K0.125~0.25mg或西地蘭0.4~0.8mg,加入50%葡萄糖液20ml內,靜脈緩注。
(四)重症病人可用肝素抗凝治療,用尿激酶或鏈激酶溶解血栓治療。有條件亦可將溶栓藥通過右心導管直接注入栓塞的肺動脈內。
(五)手術治療:對肺動脈主幹或大分支內大塊出血栓,經抗休克治療無效,而又不能溶栓抗凝治療時,應考慮外科手術取出血栓。
(六)套用抗生素治療和預防繼發感染。

食療配方

肺原性心臟病肺原性心臟病
⑴ 經霜白蘿蔔適量,水煎代茶飲。蘿蔔有下氣、止咳化痰的作用,適用於肺心病痰多者。
生薑汁適量,南杏仁15克,核桃肉30克,搗爛加蜜糖適量,燉服。本方具有溫中化痰、補腎納氣作用。肺腎氣虛者適宜用本方。
⑶ 黑芝麻15克,生薑15克,瓜蔞12克。水煎服,日服1劑。該方具有潤肺清肺、溫中化痰的作用。適用於老年慢性肺心病人常食。
⑷ 炒白芥子6克,炒蘿蔔子9克,橘皮6克,甘草6克。水煎服。適用於肺心病急性發作時服用。
⑸ 紫菜15克,牡蠣50克,遠志15克。水煎服。本方有祛痰、清熱、安神之功。適用於夜間咳嗽重的病人。
⑹ 牛肺150~200克切塊,糯米適量。文火燜熟,起鍋時加入生薑汁10~15毫升,拌勻調味服用。牛肺乃血肉有情之物,以髒養臟,適用於肺虛咳嗽的病人。
⑺ 人參3~6克,核桃5枚。加水適量,煎湯服用。本方有健脾益氣、補益肺腎之功效。用於咳而少氣、自汗、乏力、食少納呆者。
⑻ 蘇子12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許。先將蘇子洗淨,搗碎,與粳米、冰糖一同入鍋內,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煮沸,再改為文火煮成粥,每日分早晚二次溫服。本方具有健脾燥濕、化痰止咳之功效。適用於咳嗽痰多、胸悶納呆者。
款冬花12克,冰糖10克,放入盅內,加適量水,隔水燉,去渣飲糖水。本方可起到益氣養陰,潤肺止咳的作用,適用於咳嗽氣短,自汗盜汗者。
冬蟲夏草10克,鮮胎盤1個,放入盅內,加水適量,隔水燉熟服之。具有溫補脾腎之功效,適用於喘咳遇冷加重,四肢不溫者。

心理護理

肺原性心臟病肺原性心臟病

患者的心理狀態

(1) 由於疾病遷延不愈、反覆發作,使病人產生恐懼、疑慮、煩惱、渴求等種種心理反應。產生的原因主要來自本身疾病,有時是工作忙而造成的緊張氣氛,一時不能徹底解除病痛而引起的焦慮與恐懼心理。占病人總數的70%。
(2) 多疑和敏感:多疑有2種情況,一種是不相信自己患的病,另一種則認為自己的病情比醫生說得更嚴重,此心理多在發作緩解後出現,別人在低聲說話,自認為是在議論自己或隱瞞自己的病情等。約占30%。
(3) 行為退化或角色過度(即依賴心理增強),老年患者較明顯,往往由於疾病發作、病情危重、生死難測,患者完全處於被動狀態,缺乏主見和信心,要求更多的關心和同情,並且事事都依賴別人去做。約占60%。
(4) 疑老心理:因該病多發於中老年人,他們認為此時患病是否意味著衰老,疑老實質上是怕老,是心理上的衰老表現。
(5) 病人角色減退或缺如。對疾病滿不在乎即自持心理。他們在急性發作過後往往急於任意活動,不聽從指導,擅自增加活動量。

心理護理

(1)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深入心理溝通。良好的護患關係本身就具有治療意義。多與病人交談,了解其心理狀態,以優良的態度、嫻熟的技術,贏得病人的信賴,使他們主動地配合治療和護理。
(2) 對患者要高度負責,處處為其著想,各種操作果斷、利索,如遇緊急情況要沉著、冷靜,言行上表示信心,絲毫不能流露出不利於病情的言語和表情。
(3) 要有把病人當親人的同情心。依賴心理增強的病人,急需得到親人照料與醫護人員的關懷,然而親人照料只能在病人心理上起一定的安慰作用,而醫護人員的關懷同情,卻可減輕或消除痛苦。為其歡樂而高興,為其痛苦而憂愁,為其懷戀而追思。
(4) 對有自持心理的病人,應加強健康教育,提高他們對疾病的認識,更好地發揮病人對治療的主觀積極性。
(5) 發現病人角色減退或缺如時,則耐心向病人說明逐漸增加活動量的重要性,以爭取病人合作,保證他們安全與順利康復。發現行為減退或角色過度時,則恰當地向其介紹病情,鼓勵其循序漸進地活動,並講明不活動的危害。同時應言語親切、態度和藹,使其感到自己的活動是在護士的監護下進行的,絕對安全。

被動依賴

病人進入病人角色之後,大都產生一種被動依賴的心理狀態。這是因為,一個人一旦生了病,自然就會受到家人和周圍同志的關心照顧,即使往常在家中或單位地位不高的成員,現在也突然升為被人關照的中心。同時,通過自我暗示,病人自己也變得軟綿綿的不象以往那樣生氣勃勃,變得被動、順從、嬌嗔、依賴,變得情感脆弱甚至帶點幼稚的色彩。只要親人在場,本來可以自己幹的事也讓別人做;本來能吃下去的東西幾經勸說也吃不下去;一向意志獨立性很強的人變得沒有主見;一向自負好勝的人變得沒有信心;即使做慣了領導工作和處於支配地位的人,現在對醫務人員的囑咐也百依百順。這時他們的愛和歸屬感到增加,希望得到更多親友的探望,希望得到更多的關心和溫暖,否則就會感到孤獨、自憐。
堅強的意志是病人同疾病作鬥爭的重要因素之一。醫護人員一方面要使病人感到醫院、醫務工作者是可以信賴的,另一方面也要幫助病人提高戰勝疾病的主觀能動性。否則,一旦他們覺得失去同情,得不到足夠的照顧時,就會變得心情沮喪,以至加重病情。
當前護理學新的理論觀點認為,病人患病後所產生的被動依賴心理對疾病是不利的,故提出“健康自控”說,主張發揮病人在病程轉歸當中的積極主動性。他們認為,醫院都喜歡病人照醫囑辦事,唯命是從,並以為這就是好病人,而堅持“自理權”者往往受批評。實際上,後者比前者的疾病恢復快、效果好。因此,他們主張不應遷就姑息病人的依賴心理,而應儘量鼓舞他們積極主動地去自理。

否認

在臨床上還可以看到有的病人懷疑或否認自己患病。尤其是對癌瘤等預後不痕的疾病,否認心理更為常見。例如,有位主任醫師,明知自己患有癌症,卻矢口否認,當她看到病歷上寫的診斷時,還說經治醫生寫錯了。有的醫護人員對這種現象感到不可思議,實際上這正是某些病人應付危害情境的一種自我防衛方式。大量研究證明,一定程度的否認,對緩解心理應激是可取的。否認猶如瞳孔對光的反射,一旦遇到外界的強光刺激,瞳孔就自行收縮,以此來防視網膜免受過分的刺激。病人的否認也有類似作用,當難以承受的惡劣病情襲來時,自我否認可以避免過分的焦慮與恐懼。嚴重燒傷病人,急性小兒麻痹病人以及癌症病人易於出現否認反應。在一項對冠心病病人的研究中,發現有明顯的否認反應者,死亡率較無此反應者要低。
否認雖在一定程度上起自我保護的作用,但在許多情況下又起貽誤病情的消極作用。例如,有位女青年身患肺癌,自己卻矢口否認,拒絕治療,半年時間就因腦轉移而死亡。有人對乳腺癌的女患者進行調查,發現那些延誤診治的人,大都是帶有否認傾向的人。

同情相憐

人都有同情心、憐憫心和親和的需要。國外有位心理學家以女大學生做被試,進行了一次有趣的實驗,發現人越在危難之時,具有共同命運的人親和力越強。這一實驗結果也可以在病人身上得到驗證。醫務人員都能看到,病人一旦住在一起,很快就能相互認識和相互理解。他們很容易團結,而且這種團結大都不講究職位高低、年齡大小等,只要是病人,就能一律平等、推心置腹,無話不談。他們關心病友的病情變化,樂於向醫務人員介紹病友的痛苦症狀,並樂於幫助病友克服困難。例如,有位年過花甲的老教授,因冠心病住進了一個有七位病友的病室。其中有工人農民、幹部,年齡最大的74歲,最小僅有21歲,他們很快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每當一個病友出院,他們都依依惜別,相互囑咐、安慰並留下地址,願保持永久聯繫。病友之間這種相互憐憫與親和,可以免除大家的孤獨感,增強安全感,還有助於活躍病房空氣,調節病人心境,對治療疾病無疑是有益的。但是,這種同病相憐有時也起消極作用。例如,一個病友的病情惡化了,全病室立即變得死寂可怕,人人心頭上籠罩著一片烏雲。一旦有的病友因搶救無效而去世,他們就更加恐怖和傷感。另外,病友之間的消極暗示也往往產生不良影響,如有的互相介紹治病的偏方和所謂經驗,干擾醫生的正確治療等。

僥倖

病人大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著僥倖心理。例如,疾病初期不少人遲遲不願進入病人角色,總希望醫生的診斷是錯誤的。尤其那些對病感不敏感的人,僥倖心理尤為嚴重。有些已經明確診斷的人。也往往存在僥倖心理。這有兩種情況,

一是對自己疾病的診斷仍在半信半疑,因而,有時不按醫囑行事;

二是缺乏醫學知識又缺乏科學態度的人,說什麼“別聽大夫嚇唬人,上帝不一定和我過不去”。其實,這樣貽誤病情和導致不良後果的病人是經常有的。因此,醫務人員應當針對病人的具體心理,仔細解釋,耐心說服,儘量使病人樹立對疾病的科學態度,克服僥倖心理。

預後

肺原性心臟病肺原性心臟病
最常見為酸鹼平衡失調和電解質紊亂。其他尚有上消化道出血和休克,其次為功能損害及肺性腦病,少見的有自發性氣胸、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後者病死率高。

本病常年存在,但多在冬季由於呼吸道感染而導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病死率較高。1973年前肺心病住院病死率在30%左右,以後加強了對本病的防治,1983年已降到15%以下,近12年來仍在15左右,這與肺心病發病高峰年齡向高齡推移,多臟器合併症,感染菌群的改變,綠膿桿菌感染增多等多層因素有關。

主要死因依次為肺性腦病、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休克、消化道出血、瀰漫性血管內凝血、全身衰竭等。本病病程中多數環節是可逆的,通過適當治療,心肺功能都可有一定程度的恢復,發生心力衰竭並不表示心肌已喪失收縮力。

預防常識

肺原性心臟病肺原性心臟病

肺源性心臟病,絕大多數是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並發肺氣腫的後果,因此積極防治這些疾病是避免肺心病發生的根本措施。應講究衛生和增強體質,提高全身抵抗力,減少感冒和各種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對已發生肺心病的患者,應針對緩解期和急性期分別加以處理。

本病易反覆發作,使病情日益加重,但肺心病病程中多數環節是可逆的,如能及時積極控制感染,改善心、肺功能,對病情的轉歸具有積極的意義。緩解期間宜採用中西醫結合的綜合措施進行防治,如鼓勵患者進行呼吸鍛鍊,耐寒鍛鍊,提倡戒菸等,防止或減少、減輕急性發作,延緩病情的進一步發展。近年提倡家庭長期氧療,能改善預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