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鎖綜合徵

肋鎖綜合徵

在鎖骨與第一肋骨之間的間隙較小,在解剖上是一個弱點,其中通過到上肢的神經血管束。如果鎖骨或者第一肋骨在形態上有所改變就會使鎖肋間隙進一步變小,而壓迫基間的神經血管束產生症狀,叫肋鎖綜合徵。

基本信息

病因病理

肋鎖綜合徵肋鎖綜合徵

其病因病理包括以下個方面:肋骨畸形正常的第肋骨向前向下但在變異的情況下第肋骨呈水平位或者較高這種位置就將壓迫上面的神經血管束;頸胸段的脊柱側彎先天性的半椎體可以使胸廓上口扭轉第肋骨向上;鎖骨與第肋骨骨折癒合後出現大量骨痂或錯位癒合肋鎖間隙減小甚至鎖骨粉碎性骨折折片錯位刺傷神經或血管;以及鎖骨下肌肥大壓迫神經血管。

臨床表現

肋鎖綜合徵肋鎖綜合徵
發病可以是緩慢的,也可以急性發作。

1.神經受壓 頸肩部疼痛與不適感,同側上肢有放射性麻木、麻刺感,特別表現在前臂和手的內側。

2.血管受壓 手有間歇性疼痛、腫脹、發涼,皮膚乾燥、紫紺,橈動脈搏動減低。檢查時將患者的肩關節向後推並使病人頸部過伸,則可使麻木及麻刺感加重,也可使上胸部與上肢的靜脈回流受阻致該處的靜脈充脹,有時橈動脈因受壓脈搏變弱或消失。屈頸與上肢放低可使症狀緩解。本病很少發生運動方面的障礙。本病與頸肋、前斜角肌症候群不易鑑別。用X線片可以區別頸肋,用血管造影可以鑑別前斜角肌症候群。

本病與頸肋前斜角肌症候群因症狀極為相似,故從臨床表現上不易鑑別,需利用一些輔助檢查方法,才能予以鑑別,用X線片可以發現病變處從而區別頸肋,用血管造影可以鑑別前斜角肌症候群。

診斷要點

1、檢查

肋鎖綜合徵肋鎖綜合徵
對本病的檢查除了體格檢查外,還需進行一些特殊檢查,特殊實驗包括Wright試驗Mosleg試驗、Edson試驗及Adson試驗。進行體格檢查時,將患者的肩關節向後推並使病人頸部過伸,則可使麻木及麻刺感加重,也可使上胸部與上肢的靜脈回流受阻致該處的靜脈充脹,有時橈動脈因受壓脈搏變弱或消失。屈頸與上肢放低可使症狀緩解。本病很少發生運動方面的障礙。另外還可進行肌電圖和體感誘發電位檢查。特殊情況下需進行X線檢查,以明確壓迫的位置和器官。

喙突與胸小肌的後方通過到上肢的神經血管束。Wright在1945年就發現正常人當上肢過度外展時出現神經血管束的壓迫,這是因為神經血管束被拉緊血管束的壓迫,這是因為神經血管束被拉緊同時又受胸小肌的壓迫所致。受壓的部位在鎖骨下動脈過渡到腋動脈的部分。在解剖標本與在手術台上都可以證明這種壓迫的機理。

2、診斷
本病根據被壓迫的部位不同,可產生不同的症狀:
1、神經受壓:
頸肩部疼痛與不適感,同側上肢有放射性麻木、麻刺感,特別表現在前臂和手的內側。
2、血管受壓:
手有間歇性疼痛、腫脹、發涼,皮膚乾燥、紫紺,橈動脈搏動減低。

治療措施

肋鎖綜合徵肋鎖綜合徵

保守治療同前斜角肌症候群,如果保守治療無效且症狀嚴重者則需行手術治療,其手術方法為經腋窩法切除第一肋骨:病人側臥位患側在上,經腋窩沿皮膚皺褶作一橫切口,前邊越過胸大肌的前緣,向後橫過腋窩的後緣。切開皮膚及皮膚組織,向深部暴露第1、2肋骨與前斜角肌。向上剝離見第一肋骨時將上肢完全抬起,小心分離第一肋骨,鑑別各種組織,壁叢在後,鎖骨下靜脈在前,鎖骨下動脈與前斜角肌在中間。

自抵止點將前、中斜角肌切斷,再切斷鎖骨下肌的起點。在游離前斜角肌時不要損傷頸內靜脈骨膜下剝離第一肋骨注意勿傷及胸膜。在靠近肋骨與軟骨接合處將第一肋骨切斷,在後面自橫突處作關節離斷。如果一旦胸膜破裂,在破口放一個小的導尿管,將管周圍的胸膜關閉,將導尿管的另一端連於水封瓶行閉式引流。

疾病治療

1.西醫治療

肋鎖綜合徵普魯卡因
(1)封閉療法:對前斜角肌症狀明顯局部壓痛者,可用1%普魯卡因5-10ml局部封閉。封閉方法:患者取坐或臥位,頭轉向對側在鎖骨上2.5cm胸鎖乳突肌鎖骨頭後緣處囑患者深吸氣憋住以確定前斜角位置然後用細針垂直刺入0.5cm左右回抽無血及氣泡即可注入藥物。

(2)手術治療:症狀嚴重影響工作而非手術療法無效者可行手術治療。一般行前斜角肌或堅韌纖維帶切斷術若有頸肋也可同時切除。

手術取仰臥位頭轉向健側,局麻下作切口在鎖骨上2-3cm處自胸鎖關節開始向外側延長7cm左右,按層暴露至胸鎖乳突肌鎖骨頭處,切斷該肌細心分離進入結紮頸橫動脈肩胛上血管並切斷之游離前斜角肌注意保護膈神經靠近止點切斷前斜角肌,若該肌增厚可切除3-4cm術
畢沖洗傷口縫合術中注意查詢剪斷後的感覺,滿意後方可縫合創口。術後注意預防感染症狀解除後應康復治療。

2.中醫治療

(1)辨證論治

①氣血淤滯:
症狀:肢體疼痛發紺,手指僵硬動作不靈肢冷無力肢體遠端浮腫,青筋暴露舌質紫暗有瘀斑,脈緊澀。
治法:活血化瘀,益氣通痹。
方藥:桃仁飲加味( 《類證治裁》 )。
桃仁12g,紅花川芎12g,歸尾12g,威靈仙15g,川烏麻黃6g白芍,12g,桑枝15g,桂枝9g,芪20g,甘草6g。
加減:若淤血嚴重火痛劇烈者去威靈仙,加草烏6g,地龍12g,三七粉3g(研細沖服)。

②肝血虧虛:
症狀:肢體軟弱無力動則疲勞,膚色蒼白無華,肉削萎縮,麻木不仁,時有疼痛,舌質淡,脈細弦。
治法:滋補肝腎,活絡舒筋
方藥:補腎壯筋湯加味( 《傷科補要》 )。
熟地15g,白芍12g,當歸15g,山茱萸12g茯苓9g,川斷12g,牛膝9g,五加皮15g,紅花9g,雞血藤20g,丹參30g,桑枝15g,桂枝9g。

肋鎖綜合徵桃仁飲加味
③風邪侵筋:
症狀:上肢疼痛酸楚,惡風發熱,疼痛遊走不定,頸肩臂部如蟻行走健康搜尋筋脈弛緩或痙攣麻木不仁舌苔薄白,脈弦緊。
治法:祛風,通絡舒筋。
方藥:防風湯加味《宣明論》
防風9g,當歸12g赤茯苓12g黃芩9g,秦艽12g,葛根15g,麻黃3g,肉桂12g,生薑3片,甘草3g,伸筋草15g忍冬藤15g。
加減:若兼有濕邪者可去黃芩、葛根加薏苡仁20g,威靈仙15g鵻

(2)綜合治療
針灸治療:針灸治療前斜角肌綜合徵,可緩解肌痙攣從而減輕對神經血管的壓迫,達到止痛目的,但因頸椎病所致的前斜角肌發生病理性變化,應配合其他治療方法治療原發病。

由於前斜角肌綜合徵的症候表現主要在肩頸部、上臂內側前臂和手尺側,因此多與手足陽明經、手少陰經關係密切,並與手少陽經有關選穴時,應以陽明經穴為主輔以手少陰經穴。

推拿療法:
A.準備手法患者坐位,以右側為例。按壓合谷陽溪陽穀曲池小海穴
B.治療方法:a.按壓天鼎缺盆穴b.按壓中府穴半分鐘,起手時拇指向上壓c.按壓附分魄戶膏肓俞神堂。d.術者立於患側面向前,以左手前臂自後繞患者腋下,前臂緊靠胸壁向上牽引,牽引結束時術者左前臂在腋下鏇前。e.按壓極泉穴f.術者立於患者後外側,左手四指搭於患者肩上部,拇指頂於肱骨後側。右手持患腕向前外側呈45°拔伸再後伸關節至最大限度反覆多次。繼而持腕向前伸,以肩關節為中心將上肢先作順時針方向鏇轉數次,再作逆時針方向鏇轉數次。然後再持腕用力向前外側呈45°拉伸拉伸時左手四指在肱骨頭前側內緣拇指在肩胛骨上緣,用力捏壓,並隨拉伸而滑動彈撥。伸拉4-5次。

肋鎖綜合徵推拿治療
g.術者兩手掌在息肩前後側鏇轉揉按。然後再撩揉上臂之內側h.術者左手托在肘後,右手持腕鏇轉肘關節4-5次i.患肢伸直位掌心向上。術者右手持腕,左手從患肘後側插入,搭於患側鎖骨上作伸直的槓桿作用,稍用力使肘關節伸直,持續約半分鐘然後再用左手托肘後側右手持腕鏇轉肘關節按壓陽穀穴。k.術者兩手持握患手掌兩側掌心向下進行牽引,在牽引下左右搖擺腕關節,並反覆鏇轉。繼而術者兩拇指移至患手背側並齊並用力向上推聳一下隨即將兩拇指橫向交叉於手背上。向上橫推捋按3-4次,再將每個手指捋按3次。最後掌心向上,術者左手托於手背下右手掌心朝下,頂住患指尖使四指屈伸3-4次。

l.術者右手放於頭頂使頭向健側偏斜,左手放於患側肩頂上部,兩手向相反方向分離推按,以牽引其患側斜角肌最後用食、中、環三指在前斜角肌上按揉。m.術者在患者後側以右手掌大魚際肌揉按患者之頸後下部每天按摩1次,按後用三角巾懸吊患肢,直至神經血管壓迫症狀緩解為止。

C.注意事項:推拿治療本病有較好的療效,但需注意以下幾點:a.本病上述推拿治療手法需每天或隔天治療1次,直至神經血管壓迫症狀緩解或消除;b.本病在急性期時,推拿後用三角巾懸吊患肢以緩解痙攣和神經血管的壓迫;c.可指導病人用健側手對患側前中斜角肌處用按摩,拿等手法自我按摩。

肋鎖綜合徵萬錄膏
敷貼療法:
A.消腫散(經驗方):
方藥:制乳香制沒藥木瓜各60g,梔子30g,大黃150g,公英60g,地鱉蟲30g。
用法:研末混合,用適量凡士林調鹽煮成膏外敷患側缺盆穴處。
功效:消腫逐瘀止痛。
主治:氣滯血瘀型痹痛健康搜尋,手指發青青筋暴露者。

B.萬錄膏( 《醫宗金鑒》 ):
方藥:伸筋草透骨草丁香根當歸血竭藥、自然銅各30g,川芎24g赤芍60g,紅花30g,川牛膝、五加皮、石菖蒲、蒼朮各15,木香秦艽蛇床子肉桂川附子半夏石斛萆薢鹿茸各,麝香6g,用法:除血竭、麝香沒藥三味研細末另包外其餘先將香油10斤微火煨浸3天,熬黑為度,去渣加黃丹5斤再熬,將至滴水成珠時離火,稍候藥溫,將血竭沒藥麝香下入,攪勻取起出火氣備用。功效溫通經絡消瘀散毒止痛。主治損傷後頸肩上肢麻木不仁寒濕疼痛

中藥離子導入療法:前斜角肌綜合徵,在急性期疼痛較重時可採用中藥離子導入療法以鎮痛解痙本法對受壓迫的神經血管機能的恢復也很有益處。
方藥配製及操作如下:蘇木12g紅花12g,豨薟草30g,透骨草30g,伸筋草60g上藥加水浸泡半小時後煮沸20min,濾出藥液300ml。治療時將絨布置藥液中浸透,敷於鉛板襯墊上置頸部疼痛部位連線電療機正極;另一負極鉛板襯墊置於同側上肢疼痛、麻木部位或內關穴處,電流量,1次/d,連續治療10-15次為1個療程,必要時休息5天再做第2療程。

病理護理

肋鎖綜合徵肋鎖綜合徵--護理
(1)護理問題:
本病胸廓出口區重要的血管神經(臂叢神經鎖骨下動靜脈)受壓引起的複雜臨床症候群,其主要護理問題如下
①動脈供血不足時,可出現肢體疼痛,顏色蒼白,冰冷脈搏減弱或消失,嚴重者可造成肢體缺血壞死等。
②靜脈供血不足時,可出現水腫指端發紺潰瘍
③神經受壓時,出現感覺運動障礙,手指無力肌肉萎縮功能受限。
④患者缺乏必要的知識,患病後心理負擔加大。

(2)護理目標:
嚴密觀察病情,防止肢體缺血加重;採取一切措施,減輕神經血管受壓;加強衛生宣教,鼓勵病人積極配合治療。

(3)護理措施:
①清除緊張焦慮不良心理反應:A.首先要熱情接待患者及家屬,耐心傾聽主訴了解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和期望,便於針對性地交談疏導,使患者及其家屬能正確地對待疾病安心接受治療;B.為明確疾病的診斷,告知病人可能接受的檢查與治療措施及注意點,取得患者理解與配合;C.以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耐心細緻地護理嚴密觀察,取得患者的信任,使之有安全感;D.運動障礙患者常常生活受限,在加強生活護理的同時,鼓勵患者用能動的肢體進行活動讓患者在建立自立能力中取得自信建立自我護理意識,清除焦慮,切忌完全性替代護理。

②維持病人肢體的代謝需要:用頸懸帶懸吊患肢前臂,使肩部上抬緩解對神經血管的壓迫,以促進血液循環安排適當運動及休息,避免肢體疼痛及疲憊;保持肢體溫暖;避免使用血管收縮藥物

③手術治療是解除壓迫的最後手段,護理人員遇此情況宜向病人解說,並提供術前、術後護理。

康復
本病系因解剖結構異常而引起的血管神經受壓后綜合征,如症狀較輕無神經損傷症狀,可試行:適當休息懸吊患肢,不提重物,肩部可作聳肩活動局部熱敷按摩前斜角肌肉行普魯卡因(奴夫卡因)封閉。試行1個月左右,如症狀加重,影響生活與工作,應行手術治療;若後期遺留上肢活動障礙肌萎縮應適當給予體育療法理療最大限度恢復功。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