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頭棒喝

當頭棒喝

當頭棒喝,佛教禪宗祖師對初學者,常不問情由,當頭給以一棒,或大聲喝叱以令回答,以考驗領悟佛理的程度。後泛指促人醒悟的手段或給人嚴重警告。《五燈會元·黃檗運禪師法嗣·臨濟義玄禪師》:“上堂,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亦豎拂子,僧便喝,師亦喝。僧擬議,師便打。”後以“當頭棒喝”比喻促人醒悟的打擊或警告。

基本信息

釋義

“當頭棒喝”是日常用語裡,經常使用到的一句話,它出自於中國禪宗,而且也是禪門教學法的一種。“棒”就是打,“喝”就是喝斥、喝罵,雖然“當頭棒喝”這種教學法,在今日的社會不容許,可是它在中國禪宗里是很有名的,佛教里有很多宗派,禪宗是中國最興盛的一個宗派,而整箇中國佛教能興盛起來,就是因為棒喝的宗風。《續傳燈錄》“茫茫儘是覓佛漢,舉世難盡閒道人。棒喝交馳成藥忌,了忘藥忌未天真。”後以喻促人醒悟的警告為棒喝或當頭棒喝。《鏡花緣》第八十四回有“這個笑話雖是鬥趣,若教愚而好自用的聽了,卻是當頭一棒,真可猛然喚醒。”當頭棒喝在教育的方式手段上可能會表現得過於強烈,但其目的是促人猛醒,其內在的基礎應該是至高的修為。

來源

當頭棒喝當頭棒喝
“棒”指誰呢?就是德山宣鑒禪師,“喝”指的是臨濟義玄禪師,這兩個人的棒喝十分有名。有一句話說:“德山棒如雨點,臨濟喝似雷奔”,德山宣鑒用棒打起人來,像雨點那麼多,落得那麼快;臨濟在喝罵學生時,就像奔雷一樣,既快且大聲。德山禪師用棒喝教學法,打得非常厲害,只要是進門的學生通通會被打。

有一次,一個學生要進入他的門下,別人就警告:“小心啊!一進門,禪師就打人,你要好好防著。”學生說:“放心,我會很快躲開。”

結果,這個學生一進去,跪下來頂禮老師,剛剛行完見面禮,正要站起來的時候,老師已經打過來了。學生說:“老師!我的見面禮還沒完,你就打;我要講的話還沒講,你就打,這怎么行呢?”

老師說:“等你講出來再打,就來不及了。”德山禪師教學生的原則是“道得三十棒,道不得三十棒”,老師提出問題,學生答得出來,也是打三十棒,說不上來一樣是三十棒,不管什麼時候都打。

臨濟的喝罵也是很厲害,速度快如奔雷。雖然這兩個人門風都十分嚴峻,甚至嚴苛,可是非常奇怪,他們的學生卻很多,可以說門庭若市,四方學子都仰慕他們的道風,甘願來挨打、受罵。

為什麼這兩個禪師要採取棒喝的教學法呢?主要是讓學人來不及想,不假思索,因為禪宗講究不立文字,言語道斷,只要稍微一繞文字語言就偏差了,一思考就不對了。在我們還來不及思考,來不及表達,當下的那一刻,就是佛法的本來面目。

棒喝在中國禪宗的教學裡非常有名,可以說教出了很多優秀的學生。不過,時代不同了,學生的根器不一樣,教育現代的學子,可能無法用上棒喝的教學法。

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黃檗運禪師法嗣·臨濟義玄禪師》:“上堂,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豎起拂子,僧便喝,師便打。”

用法

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多用於書面語。

示例

袁鷹《悲歡·用生命和血寫成的詩》:“這聲音如晴天霹靂,~,使叛徒們心驚膽戰,無地自容。

詞語辨析

近義詞
晨鐘暮鼓、當頭一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