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第二中學

滕州市第二中學

滕州市第二中學位於滕州市文昌路,成立於1958年,學校占地面積170餘畝,校舍總建築面積7萬多平方米,現有100多個高中教學班,在校學生6600餘人。

基本信息

學校歷史

滕州市第二中學滕州市第二中學
滕州二中現有100多個教學班,在校學生6600人,學校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綠化面積1.7萬平方米,硬化面積4.5萬平方米。整體規劃由同濟大學指導設計,綜合辦公樓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電子科技樓、風雨操場以及教職工、學生公寓外觀氣勢宏偉,內部設施現代、完備。校魂牆、名人園、荷塘、亭廊與奇松異石相映成趣,校內清新典雅,校園文化氛圍濃郁。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在崗教職工492人,其中:專任教師386人,全部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有高級教師89人,一級教師106人,全國模範教師一人,省優秀教師、教學能手5人,市級以上明星教師、優秀教師、教學能手、骨幹教師80餘人。
學校辦學條件優良。圖書館藏書20萬餘冊,報刊雜誌300多種,圖書室全天向學生開放,12個標準的理化生實驗室。音體美器材充實,均能滿足教學需要,利用率高。建有高標準體育館、學術報告廳和400米塑膠運動場。學校兩個食堂均被評定為“省A級食堂”。注重信息化建設。相繼建設起四室(微機室、語音室各4套,多媒體電化階梯教室2套,多媒體普通教室95套);一站(衛星地面接收站);一台(校園電視台);五系統(電子備課系統、視頻點播系統、校園網路系統、電子考場系統、“一卡通”管理系統)。寬頻接入所有教室、辦公室。實現了教師辦公、備課電子化,教學研究、教案傳輸網路化,課堂教學多媒體化,學校管理信息化。建築面積20000多平方米、可容納90多個教學班的綜合教學樓今年5月即可投入使用。
學校管理科學規範。堅持“三線、三制”管理機制,不斷完善教學運行、教學監控和教學評估三個體系。實施“精細化管理”,教學各環節緊密結合,管理各渠道暢通無阻。
學校辦學特色突出。藝體高考錄取人數連年居市第一位,藝體教育已成為我校鮮明的辦學特色。注重校本課程開發,廣泛開設選修課、活動課,開發學生多元智慧型;鼓勵學生課外閱覽,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自信心培養,鍛造學生健全人格;實施學生自我鍛造,讓學生在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中體驗人生。
近年來,滕州二中堅持“質量立校,管理強校,特色興校”的辦學理念,以其科學的發展理念,規範的學校管理,雄厚的師資力量,先進的辦學條件,幽雅的育人環境,強大的加工能力,鮮明的辦學特色,優異的教學質量,走出了一條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成功之路,成為我市優質高中教育的重要基地。繼前幾年高考本科錄取人數連年翻番之後,2007年錄取本科804人,比2006年增加156人,增長24%。一名同學被清華大學錄取。實現了教學質量跨入市高中學校四強的發展目標。學校相繼榮獲滕州市“先進單位”,市“首屆十佳文明校園”、“家長最滿意學校”、“高中教學工作一等獎”,山東省“校本研訓示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單位”、“衛生工作先進單位”等多項獎勵和稱號。在全市年度千分制綜合考核中學校連續四年位居全市高中組第一名。學校的事跡相繼被《滕州日報》、滕州電視台、、山東新聞網、山東教育電視台、《現代教育導報》、《中國現代基礎教育》、中國教育電視台等媒體報導。

辦學理念

建校以來,該校以十六大精神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在滕州市委、市政府及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專家型的年輕新校校長鄧淇帶領新一屆領導班子不斷深化內部管理機制改革,強化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教育工作,確立了“以人為本,特色辦校”的辦學理念和“成長、成人、成才、成功”的辦學目標,在注重班子自身建設,實行“十不準”和“帶班值勤”、“包年級組、教研組”等制度的同時,從加強現代教育理論的學習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套用入手,提升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沿著“理論學習—轉變觀念—落實行為”的研究道路,運用多元智慧型等現代理論,實施寬頻網和多媒體輔助教學,不斷實踐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等先進教學形式和方法。堅持現代教育理論與具體實際相結合,創立並實施了“導學式”教學模式,輔之以潛能開發訓練和成功教育,尊重學生個性,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堅持德育為首,把德育工作滲透到教學管理和各項活動中,建立了學校、社會、家庭相結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網路。設立有“德育展室”,每周一舉行升國旗、唱國歌儀式,進行“國旗”下的演講,多次舉行“國徽”、“國歌”、《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知識競賽和祭掃烈士墓等活動。實施學生自我養成教育,各班級規範使用《二中新校學生手冊》並進行學生常規考試。新生入學必須參加軍訓和15公里野外拉練。寓教於樂,每學期都按計畫舉辦“藝術節”、組織大型文藝演唱比賽、體育運動會並組織社會調查活動。設立了“心理諮詢活動室”、“心理諮詢信箱”,舉辦心理知識講座,及時排除心理障礙和非智力因素的干擾,使學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長。

輝煌成果

滕州市第二中學滕州市第二中學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在崗教職工492人,其中:專任教師386人,全部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有高級教師89人,一級教師106人,全國模範教師一人,省優秀教師、教學能手5人,市級以上明星教師、優秀教師、教學能手、骨幹教師80餘人。
學校辦學條件優良。圖書館藏書20萬餘冊,報刊雜誌300多種,圖書室全天向學生開放,12個標準的理化生實驗室。音體美器材充實,均能滿足教學需要,利用率高。建有高標準體育館、學術報告廳和400米塑膠運動場。學校兩個食堂均被評定為“省A級食堂”。注重信息化建設。相繼建設起四室(微機室、語音室各4套,多媒體電化階梯教室2套,多媒體普通教室95套);一站(衛星地面接收站);一台(校園電視台);五系統(電子備課系統、視頻點播系統、校園網路系統、電子考場系統、“一卡通”管理系統)。寬頻接入所有教室、辦公室。實現了教師辦公、備課電子化,教學研究、教案傳輸網路化,課堂教學多媒體化,學校管理信息化。建築面積20000多平方米、可容納90多個教學班的綜合教學樓今年5月即可投入使用。
學校管理科學規範。堅持“三線、三制”管理機制,不斷完善教學運行、教學監控和教學評估三個體系。實施“精細化管理”,教學各環節緊密結合,管理各渠道暢通無阻。
學校辦學特色突出。藝體高考錄取人數連年居棗莊市第一位,藝體教育已成為我校鮮明的辦學特色。注重校本課程開發,廣泛開設選修課、活動課,開發學生多元智慧型;鼓勵學生課外閱覽,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自信心培養,鍛造學生健全人格;實施學生自我鍛造,讓學生在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中體驗人生。
近年來,滕州二中堅持“質量立校,管理強校,特色興校”的辦學理念,以其科學的發展理念,規範的學校管理,雄厚的師資力量,先進的辦學條件,幽雅的育人環境,強大的加工能力,鮮明的辦學特色,優異的教學質量,走出了一條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成功之路,成為我市優質高中教育的重要基地。實現了教學質量跨入棗莊市高中學校四強的發展目標。學校相繼榮獲滕州市“先進單位”,棗莊市“首屆十佳文明校園”、“振興棗莊立功獎狀”、“家長最滿意學校”、“高中教學工作一等獎”,山東省“校本研訓示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單位”、“衛生工作先進單位”等多項獎勵和稱號。在全市年度千分制綜合考核中學校連續四年位居全市高中組第一名。學校的事跡相繼被《滕州日報》、滕州電視台、《棗莊日報》、山東新聞網、山東教育電視台、《現代教育導報》、《中國現代基礎教育》、中國教育電視台等媒體報導。

校園布局

滕州市第二中學滕州市第二中學
校園環境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而環境又分硬環境和軟環境,大環境小環境。這裡主要指校園內的硬環境,軟環境另有別論。
本著“人與自然統一、美化與教育一體”的原則,我們進行了精心構思。
一、整體布局:因校制宜、寓教於境、和諧統一。
整個校園文化環境建設以綜合辦公樓為界分為前後兩部分,
前部分以樓前廣場為中心,向前和兩邊輻射,以草坪、園林為主體,看去隨意而又規則地點綴著亭台、水池、回郎、奇松和小動物,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這些是一進學校就感到的氣氛。
越過辦公樓,則進入後半部分。才發現了學校實質的內函,即教育教學活動。
這是一部分以中外名人園為中心向外輻射,辦公樓上兩代領導人的教導,教學樓的名稱,路名和刻石,啟發師生要以中外科學家、思想家、文學家為榜樣,按照領導人的要求,發奮學習,立志成為“新秀”。這一部分即展示榜樣,又有要求和成功的途徑。
二、局部題名:注重功能,抓住特點,意蘊動聽。
1、教學樓:體現教育功能和育人目標,均帶一個“育”字:育才樓、育英樓、育華樓、育傑樓。
2、師生公寓:應當講文明,講修養,均帶一個:“雅”字。
女生公寓:淑雅樓(淑者,淑女也)
男生公寓:清雅樓、新雅樓
3、教師公寓:體現尊重賢才,均帶一個“賢”字:禮賢居、尚賢居、前者取自孟嘗君的“禮賢下士”,後者取自墨子的“尚賢”主張。
4、辦公樓:名為“行知樓”取教育家陶行知之名,意即教育工作者要以陶行知為傍樣。“行知”一詞體現“新校”之新,又要勇於創新實見。
5、辦公樓前的廣場:即體現“新校”之新,也體現廣場的活動內容,與校牆的內容相得益彰,均為樹立新風(校風、教風、學風、作風)故名為“新風廣場”。
6、亭:南為“風華樓:,取自毛澤東愛晚亭典故和他的《沁園春》詞句“風華正茂”,表現青少年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北為“荷月亭”,池為“未名池”,取自朱自清《菏塘月色》和北大未名湖的典故。表現我校師生抱負、志趣和對北大、清華的嚮往。
7、集秀林:勉勵來此小憩或讀書者應成為“秀才”
8、翠藝園:園內多藝術盆景和藝術花壇,突出技藝,故名“翠藝”
9、睿石:聞雞起舞:石似雄雞高唱,取晉代祖逖為國勤學苦練一詞。
諧趣:石如兩個人形,相併相抱,取其“和諧”之意。
通靈:巨石雖不象什麼,但有通孔,故名為“通靈”,取通則靈之意。
任重道遠:坐落在翠藝園內,上有突起,即像奔跑的怪獸,又象一隻欲飛巨鳥,還象一條行駛的輪船,故名任重道遠。
10、路:突出“新校”特點,均帶一“新”字
進門外東西路:新星大道
進校門南北路:迎新路
由南至北排三條東西路:求新路,立新路,步新路
名人園東南北路“新秀路
兩個運動廣場之間南北路:新飛路
這樣,貫穿南北東西的七條道路,不僅突出新校之新的特點,而且把前後兩部分景觀和命名對象聯通起來,使學校環境內容聯成一個整體。同時,通過刻石題詩和名稱的點綴,賦於環境,特別是各個景觀、景點以豐富的文化內涵,為整個校園營造出濃郁的文化氛圍。

五十校慶

五十載風雨,歲月滄桑;半世紀砥礪,弦笙綿長。2008年金秋時節滕州二中將迎來50年華誕,這事全體新老二中人的隆重節日。校慶期間,學校將遵循“隆重、熱烈、節儉、務實、和諧”的原則,以“總結經驗、弘揚精神、展示形象、凝聚人心,促進發展”為主題,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

山東省級規範化學校(四)

山東省為提高中國小辦學水平,促進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開展了省級規範化學校的建設與管理工作。
山東省實驗中學
山東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濟南市歷城區第二中學
膠州市實驗中學
棗莊市第八中學
滕州市第二中學
東營市勝利第二中學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中學
膠州市第二中學
濟南市回民中學
膠南市第二中學
膠南市第三中學
桓台漁洋中學
沂源縣第二中學
濟南市歷城區第四中學
濟陽縣第一中學
東營市河口區第一中學
青島市城陽區第二中學
東營市勝利第十三中學
煙臺第一中學
中國煙臺赫爾曼格邁納爾中學
濰坊第四中學
諸城市實驗中學
壽光市第一中學
壽光現代中學
高密市第五中學
臨朐實驗中學
濟寧市實驗中學
汶上縣第一中學
鄒城市第二中學
嘉祥縣第一中學
魚台縣第一中學
日照實驗高中
山東省日照第一中學
萊蕪市第十七中學
臨沂第二十四中學
費縣實驗中學
莒南縣第一中學
德州市第一中學
慶雲第一中學
山東省聊城第一中學
聊城第二中學
鄆城第一中學
乳山市第六中學
濟南章丘中學
萊陽市第九中學
海陽市第一中學
濟南市第三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六十六中學
濰坊濱海中學
棗莊市第十六中學
禹城市第一中學
嘉祥縣第三中學
東營市墾利縣第一中學
肥城市第一高級中學
莘縣實驗高級中學
惠民縣第一中學
乳山市第一中學
鄄城縣第一中學
膠南市第五中學
萊蕪市萊城區鳳城高級中學
棗莊市第一中學
乳山市金嶺中學
泰安長城中學
青島市城陽區第三中學
山東省日照第四中學
臨朐第一中學
棗莊市第三中學
高密市第二中學
章丘市第五中學
青島市嶗山區第二中學
濟南市第七中學
山東省青州第一中學
昌樂中學
昌樂第二中學
濟寧市第二中學
濟寧學院附屬高級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一中學
曲阜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膠州市第三中學
滕州二中新校
鄒城市兗礦第一中學
滕州市第三中學
滕州市第五中學
金鄉縣第一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九中學
魚台縣第二中學
泗水縣第一中學
東營市勝利第一中學
山東省新泰市新汶中學
山東省新泰市第二中學
新泰市汶城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十六中學
肥城市礦區中學
寧陽縣第二高級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十五中學
東營市利津縣第二中學
東營市利津縣第一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十七中學
膠南市第八中學
煙臺第三中學
五蓮縣第三中學
莒縣第一中學
日照市嵐山區第一中學
山東省福山第一中學
萊蕪市第五中學
萊陽市第一中學
臨沂第十八中學
山東省長島中學
郯城第二中學
即墨市第一中
臨沭縣第二中學
山東省蓬萊市第一中學
即墨市第二中學
山東省陵縣第一中學
平度市第一中學
淄博市淄川區第一中學
淄博市博山實驗中學
諸城第一中學
臨清市第二中學
濟南市長清區第一中學
東阿縣實驗高中
鄒平縣長山中學
博興縣第二中學
高青縣第一中學
菏澤第一中學
濟南市第九中學
高密市實驗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