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一六五中學

北京市第一六五中學

北京市第一六五中學是一所歷史悠久、環境優美、教學設施先進、師資力量雄厚、管理科學的現代化中學。學校整體布局科學,結構合理,基礎設施配套,師資力量雄厚。近年來,學校依託良好的發展機遇,堅持依法治校,以“關注全體、尊重差異、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面向全體學生,積極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獲得良好的社會聲譽。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北京第一六五中學始建於1870年,原名“崇慈女中”,是由美國基督教長老會辦的教會學校,1900年遷至保定。1901年9月,美國人高博恩又在京創設小型女校。

歷史變革

1926年學校由國人接辦,1930年增設高中部,1941年後,崇慈女中曾一度被日偽當局接管。1945年10月崇慈復校。1952年9月人民政府接辦,改名為“北京第十一女子中學”,校址在東城區馬大人胡同西口,即現在的東城區育群胡同45號。“文革”浩劫初期,學校被更名為“紅旗中學”並遭受了嚴重的破壞,教學樓各教室門窗玻璃幾乎全部被砸破,課桌、椅大半被毀壞。1972年改為現名。

北京第一六五中學位於東城區育群胡同45號。建築面積17236平方米,操場6800多平方米,現有教學班54個,在校學生2489人,教職工233人。

教學設施

北京市第一六五中學活動 北京市第一六五中學活動

學校有良好的辦學條件。微格教學功能的多功能廳、遙控功能的閉路電視系統、電視演播室以及高配置的計算機房、語音教室、多媒體電鋼琴教室、一流的多媒體理化生實驗室等,為教學手段現代化提供了良好的物質保證。

學校位於市中心,毗鄰中國美術館。校園環境優美,辦學條件先進。微格教學的多功能廳,全校閉路電視系統,裝修一新的禮堂,配置先進的計算機房,設備一流的多媒體理、化、生實驗室和多媒體電鋼琴室,為教育、教學的開展提供了物質保障。花園式的校園環境,一流的辦學條件。

學校擁有現代化的理、化、生實驗室;語音、計算機教室;連通各教室的雙向閉路直播系統及寬頻網路系統;全部教育均勻多媒體教室(配備有42英寸等離子電視、多媒體計算機、視頻展台、DVD等);學校有電子琴教室、形體教室及美術、音樂、書吧、心理等專業教室;有塑膠跑道運動場及足球、籃球場地;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學習娛樂空間。學校校園整潔,教學設施完善規範。整潔明亮的教學樓可容納1600名學生,由較大型的六個獨立體建築(樓房)組成,實驗樓面積2000平方米,具有功能齊全比較先進的生物、物理、化學實驗室,兩個計算機實驗室,音樂專用教室,信息網路中心,音視頻編輯中心等專業教室;今年用了300多萬重新翻修了北教學樓,配置了齊全的教學設備;獨立的圖書館將於明年落成,面積有700多平方米,將具有電子圖書館,圖書館網路檢索,圖書管理系統;7000多平方米的操場,有5個籃球場,2個排球場和120多米直跑道,為開學典禮和升旗儀式等重大活動及學生體育課、運動會提供良好場所。各種體育訓練設施齊備,可供學生體育鍛鍊。2004年建的演播中心,不僅提供了有線電視節目,加入的6路校電視台還能實現轉播,完成錄課等任務。

教學特色

學校在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為了充分發展學生的特長,成立了校合唱隊、籃球隊、田徑隊、美術地理興趣小組等,定期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學校每年舉辦體育節、科技節、藝術節、英語晚會等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彰顯聰明才智的天地。學校常年開展文明創建活動,每學期評選、表彰文明標兵班和文明標兵個人。學校每年"五四"前夕召開隆重的"五四"表彰會,嘉獎在各方面表現突出的先進集體和個人,"全面發展、學有專長"是四十二中學生們的奮鬥目標。

師資力量

學校擁有一支敬業樂教,治學嚴謹、素質優良、業務過硬、講求奉獻、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80名專任教師中,20%的教師完成研究生課程班的學習;94%的教師具有大學本科學歷;30%的教師具有中學高級教師職稱;50%的教師具有中學一級教師職稱;有12人次獲區學科帶頭人稱號;21人次獲市區級各種榮譽稱號。四十二中學這支強有力的教師隊伍,為穩定和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學校被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職業道德建設先進集體"稱號。

教學理念

學校注重教育理論研究和教育教學改革,積極倡導“面向全體,不失一人;五育並舉,五育齊抓;不拘一格,廣育人才”的辦學方針,注重對學生知識、能力、信念、特長的培養。學校以教學為中心,全面安排學校工作,教學質量穩定,中高考多年受到區教育局表彰。

教學上,以“立足中考、決勝高考”為目標,採取“知識點日日清”、“重難點段段清”的方式,抓基礎、抓落實抓能力的培養。通過教師高度的責任心,培養學生強烈的上進心,創設主動學習和快樂學習的氛圍,確保每個學生學習成績不斷提高。

管理上,以“嚴格管理、全面育人”為核心,視校風為第一生命線,從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和道德修養習慣養成出發,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上進心。實施“愛心關注,責任牽手”的育人工程,落實個體關注,使每一個學生都有一位與之牽手的老師,在思想、生活和學習等各方面給予及時的指導和幫助。幫助每名學生成人成才。

全面發展健康教育形成特色,被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為“WHO健康促進學校金牌校”,管樂隊、合唱隊、航模組等十餘個課外小組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了舞台。

學校榮譽

“嚴謹善教、熱愛學生”的良好教風和“尊師愛校、刻苦讀書”的良好學風,使學校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百年老校正以雄健的步伐邁向二十一世紀。科技教育是我校突出的辦學特色,這一特色已有30多年歷史,國內外幾百個參觀團曾來我校參觀訪問,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節目曾作專題報導。目前,幾十個學生科技小組仍在國際國家級競賽中頻頻獲獎,《現代教育報》曾以《科技教育——一中因你而精彩》為題專門推介。

社會榮譽

學校重視素質教育,確立了“讓每一位教師都能獲得專業發展,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健康成長”的目標。學校工作以教育教學為中心,注重教育理論研究和教育教學改革。在“全納教育”理論指導下,學校以“隨班就讀”工作為龍頭,全面推動教育教學工作,學校教學質量不斷提高,近年來高考取得好成績,本科上線率位居普校前列。學校管理嚴格,擁有一支愛崗敬業、教學能力強、水平高的教師隊伍。我校先後被評為“北京市隨班就讀工作先進學校”、“北京市文明禮儀示範校”,“嚴謹善學、熱愛學生”的良好教風和“尊師愛校、刻苦讀書”的良好學風,學校贏得了良好從的社會聲譽。百年老校,英姿煥發,正以雄健的步伐走向光輝燦爛的未來。學校有一個懂業務、善管理、高效務實的領導班子;一支由省、市學科帶頭人,特級、高級和中青年骨幹教師及外籍教師組成的優秀的教師隊伍。學校在高質量完成國家規定的教學大綱和課程計畫的同時,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紮實打好各學科基礎。目前學校有國家級骨幹教師1人,特級教師1人,市級學科帶頭人4人,市級骨幹教師15人,區級學科帶頭人19人,區級骨幹教師31人,以上教師占全部任課教師總數的46%。多名教師曾被評為國家或市級先進,有500多篇論文在市級以上刊物發表或獲獎,輔導學生2000多人次在國際、國內或市級競賽中獲獎。

學校榮譽成果

學校曾獲得“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先進學校”、“全國中國小數位化圖書館示範學校”、“首都精神文明單位”、北京市電化教育鮮花校”、“北京市科技活動示範校”、“北京市金鵬科技團成員校”、“北京市安全教育示範校”、“北京市中國小信息化先進學校”、“北京市教育科研先進學校”、“北京市優秀家長學校”、“北京市美育先進學校”、“北京市軍訓試點校”、“北京市紅十字先進校”、“北京市健康促進學校試點校”、“北京陽光心語行動示範創建校”等多種榮譽。

辦學宗旨

學校以"博學至德、精育英才"為辦學宗旨,全面實施"面向全體、五育並舉"和"強外語、厚基礎"的教育教學模式,"教育高質量、師資高水平、設備現代化"的品牌校是學校的辦學目標。健康第一"是學校工作的指導思想,1999年、2000年分別通過了健康促進學校銅牌和銀牌驗收,2002年3月通過北京市健康促進學校驗收。2000年被命名為中國青少年素質教育研究實踐基地,2001年被命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EPD項目實驗學校。

“嚴謹善教、熱愛學生”的良好教風和“尊師愛校、刻苦讀書”的良好學風,使學校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百年老校正以雄健的步伐邁向二十一世紀。

北京市東城區中學一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