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聊城第一中學

山東省聊城第一中學

山東省聊城第一中學(Liaocheng NO.1 Senior High School)是山東省首批辦好的十九所重點中學之一,是聊城市第一所省級規範化學校。

基本信息

辦學歷史

學校始建於1942年,前身先後為泰西公學、冀魯豫第四中學、平原省立聊城中學,1953年2月,更名為山東省聊城第一中學。

辦學條件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學校辦學條件先進。電教設備投資達600萬元,主要有網路管理中心、學生電視台、電子閱覽室、微機圖書管理系統、教室多媒體教學系統、電子考場及觀摩系統、校園低音廣播系統等。每位教師都配有先進的辦公微機, 都能熟練運用電教手段教學。學校被授予山東省電教規範化中學、山東省教學條件裝備先進單位和山東省多媒體網路教學實驗研究基地等稱號。學校還建起了高標準體育館、田徑場和學生餐廳。16萬冊圖書全部對師生開架借閱。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奧賽成績顯著。2004年開始參加奧賽即取得全國一等獎(化學),2005年獲數、理、化、生奧賽全國一等獎的5人,占全市獲獎數100%;全國二等獎的26人,占全市獲獎人數的85%。2006-2009年奧賽成績穩步前進,其中2008、2009兩年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計算機)五大學科競賽均有學生獲得一等獎,而且獲得一等獎學生人數均在10人以上。其中2007年僅化學競賽就有5位學生獲得一等獎,開創了又一個新紀錄;信息學奧賽——最晚開展的競賽學科,2007年開始招生進行培訓學習、2008年開始參加競賽,第一年即有2名學生獲得一等獎,2009年信息學奧賽有3名學生獲得一等獎,其中包括一名高二學生,這是五大學科競賽中第一個高二學生即可獲一等獎的學科,2011年信息學奧賽又有新的突破,5位學生獲得一等獎,追平了之前的記錄。學校先後被授予全國中學生物理奧賽金牌學校、化學奧賽金牌學校、生物學奧賽優勝學校、信息學奧賽金牌學校、數學奧賽培訓金牌學校等。

自2003年起連續三年高考本科錄取人數過千人,成為全省少數本科錄取過千人的幾所學校之一。

學校率先在全市事業單位實行人事和工資制度改革,徹底打破教職工職務職稱和檔案工資終身制,實行職務職級聘任制和結構工資制。

63年來,學校已培養國中畢業生54級,高中畢業生51級。向普通高等學校輸送優秀畢業生2萬餘人。

學校榮譽

學校先後被評為省教書育人先進單位、省級規範化學校、省師德建設先進單位、省德育工作先進單位、省級精神文明單位、省級公民道德建設示範點、省師德建設十佳單位、省級花園式單位、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創建工作先進單位等十幾項國家級、省級榮譽稱號。聊城一中正向全國1000所示範性高中邁進。

清華大學2013年“新百年領軍計畫”推薦學校名單公布,該校獲得推薦名額,獲得推薦的學生不用參加筆試,面試通過就可以享受降60分錄取的優惠。

學校先後榮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學校規範化管理示範單位、全國創新教育示範校、全國優秀家長學校、全國中國小和諧校園創建活動先進學校、省級文明單位、省師德建設十佳單位、省德育工作先進單位、省公民道德建設示範點、省級花園式單位、省教學示範校、省衛生先進單位、省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先進單位、省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單位、全國高中學生數、理、化、生、信息技術奧賽金牌學校等。

文化傳統

管理機構

學校在內部管理上實行校長負責制,教職工全員聘任制,崗位責任制和結構工資制。學校內設行政辦公室、綜合科、政教處、團委、保衛科、心理諮詢中心、教務處、教研室、電教中心、總務處、生活科和6個年級組辦公室,共17箇中層管理科室,每科室只有一位科長或主任,沒有中層副職。

辦學理念

學校堅持“以學生終身發展為本”的辦學理念,積極開展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除必修課外,還開設選修課、活動課和研究課。成功開展“文明自律教育”和“自我教育”,促進了學生和諧健康發展。2002年12月,該校作為全國一所高中學校在“全國創新教育研究與實驗課題研討會”上做了典型發言,被中央教科所審定為全國創新教育示範學校。

學校堅持科研立校,大膽改革課堂教學。已取得顯著成效的有語文“二、二、二”制和英語“一、二、三”制課堂教學改革。常年承擔國家級、省級實驗課題,被中央、省教科所審定為教學實驗研究基地。學校還被定為山東省科研型重點實驗學校、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實驗定點聯繫學校、山東省校本研究實驗學校等。

辦學特色

教育團隊,保障教育教學的先進性

崔秀山,“水城名校長”、“富民興魯”勞動獎章、“山東省勞動模範”、“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師德標兵”、“山東省特級教師”、“齊魯名校長”等榮譽稱號,還光榮地當選為省政協委員、市人大代表。

聊城一中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大力推進教育創新的做法,多次受到省教育廳領導的高度評價。在2009年2月“山東省教育工作會議暨素質教育經驗交流會”上,作了“為國家和民族未來負責,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典型發言,受到黃勝副省長的表揚。在2009年6月23日“山東省普通高中校長素質教育培訓會議”上,作了“普通高中模組教學制度的實施與教學評價”的專題報告,受到張志勇廳長及與會專家、校長的高度評價。2009年12月在山東省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學工作會議上,該校做典型發言,受到與會代表的高度評價。

特級教師與水城名師

王樹臣,首屆水城名師,山東省特級教師,全國模範教師,現任聊城一中數學高級教師和教研室主任.

陳玉芝,首屆水城名師,市十大傑出青年,市職業道德建設十佳標兵,山東省優秀教師,現任聊城一中語文高級教師和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主任.

劉德良,第二屆水城名師,山東省教學能手,現任聊城一中物理高級教師和年級主任.

魏祿俠,第二屆水城名師,市教學能手,現任聊城一中數學高級教師.

毛士奇,第二屆水城名師,市教學能手,現任聊城一中數學高級教師.

先進辦學理念,推動學校可持續發展

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不僅為學生的階段性發展負責,更要為學生的終生髮展負責。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實行“套餐式”選課、單元內走班,“個性化”選課、年級內走班的管理模式。學校關注學生個性差異和學習潛能的開發,滿足學生不同的發展需求,提供最適合學生髮展的學習環境。

學校注重課堂教學改革,課堂教學以“自主合作”“低重心運行”“高效課堂”為精髓,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和發展的不均衡性,落實了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素質教育思想。學生個性得到彰顯,學習興趣濃烈,思維活躍,交流廣泛,主動學習,樂學求進,朝著自己的人生目標積極邁進、發展。

倡導合作學習,打造和諧高效課堂

為了貫徹落實學校的“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辦學理念,學校經過反覆研究和實驗,確立了“面向全體”的教學體系,即:“低重心運行的教學策略,合作學習的教學形式和從最後一名學生抓起對全體學生負責的教學思想”。

“合作學習”打破傳統的授課形式,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合作學習小組。課堂教學推行高效的六環節教學法:自學→討論→提出問題→答疑(其他組學生或教師)→展示→歸納總結。學生學習過程以教師精心設計的問題為主線,以教學案為載體,通過學生多種形式的活動實現對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發展。這種學習形式使學生由觀眾變為演員,教師由演員成為導演,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實現了把時間、問題和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使小組間彼此聯動,學生遇到的問題得到了個性化解決,學習困難的學生在課堂上得到及時有效的關照,學習優秀的學生也在彼此交流中得到認知拓展和能力提高,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學得愉快,教師教得有效,使課堂煥發了生機和活力。

開發校本課程,大力弘揚學生個性

為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學校大力進行校本課程的研發。校本課程是課程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開發校本課程是新課程理念的需要,是體現學校個性特色及發展的需要,是學生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對培養學生的興趣特長,創新思維習慣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對發現和培養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學校自主開發了100多門校本課程,每個學段開設35門左右,每一個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特長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讓自己的個性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充分而自主地發展。

培養探究能力,研究性學習進課堂

研究性學習是一種新型學習方式,它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如何去學習知識。研究性學習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為基礎,從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感興趣的真實問題,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小組合作或個人獨立完成的方式進行。該校的研究性學習活動每周安排兩節課連排,但大部分活動是在課外進行,各小組可按自己課題需要安排時間。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主旨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為高校自主招生輸送人才。

堅持教學改革,教育教學質量突飛猛進

近年來,聊城一中迅猛發展,學校堅持教學改革,致力於構建和諧課堂,提高教學效率,教育教學質量連年提高。特別是啟動奧林匹克競賽優生培養工程以來,成果顯著。近五年,共有53名同學獲全國一等獎,400多名同學獲名牌大學自主招生或保送資格,有21名同學被清華、北大錄取,300多名同學被中科大、復旦大學等名牌大學錄取。

最佳化育人環境,校園文化建設以生為本

學校大力構建生態校園、人文校園,最佳化育人環境。學校教學樓前建有高標準的四季常綠植物園,生長著上百種名貴植物,展示生態文明,豐富校園文化,讓學生豐富知識,怡養性情。教學樓後建有地理園,各種地質模型,直觀形象地顯示地理知識,和碧草翠竹營造出充滿詩情畫意的氛圍。名人園更是校園一景,中外文化名人、科學名人塑像,伴你走在求知之路上走得更高更遠。優美的校園環境為學生的成人成才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體育健康教育,先進科學獨具特色

該校體育課程改革邁出了堅實的步伐,以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為目標,關注學生的健康意識、鍛鍊習慣和衛生習慣的養成。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方式,以增進學生身心健康為主要目的。該校不拘一格地展開體育健康教育。課內實行套餐式選修,讓學生掌握兩種以上終生受益的體育技能;課間有體操、眼操,讓學生有更充沛的體力精力;課外開展豐富的活動,確實保障學生的鍛鍊時間,讓學生強身健體發展特長;每年舉辦內容豐富的體育節,讓學生展示特長增強健身意識。

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

為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的理念,該校一直高揚“成人重於成才”的旗幟,在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能力、體育鍛鍊能力的同時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開發學生潛能,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為學生“快樂學習、高效學習、合作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該校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協同全體老師、家長及遍及各班的“陽光天使”傾力打造的“學情預警體系”受到省文明辦高度讚揚並做典型推廣,“課內體驗+野外拓展+專題講座+社團活動+個案諮詢”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模式已將陽光遍灑學生心間。

提高綜合素質,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

學校每年開展藝術節、體育節,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為學生的成長和能力的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學校組建成立了許多學生社團,經常性活動的社團有50多個,“心語社”的同伴交流幫助很多學生走出憂鬱,走向陽光;攝影社以獨特的眼光捕捉美的瞬間,向同學傳遞美的發現……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為學生自主發展提供了機會,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以提高。

向國際化邁進,積極開展國際合作

學校先後與德國、美國、韓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學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並開展了多方面的交流。

山東省級規範化學校(四)

山東省為提高中國小辦學水平,促進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開展了省級規範化學校的建設與管理工作。
山東省實驗中學
山東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濟南市歷城區第二中學
膠州市實驗中學
棗莊市第八中學
滕州市第二中學
東營市勝利第二中學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中學
膠州市第二中學
濟南市回民中學
膠南市第二中學
膠南市第三中學
桓台漁洋中學
沂源縣第二中學
濟南市歷城區第四中學
濟陽縣第一中學
東營市河口區第一中學
青島市城陽區第二中學
東營市勝利第十三中學
煙臺第一中學
中國煙臺赫爾曼格邁納爾中學
濰坊第四中學
諸城市實驗中學
壽光市第一中學
壽光現代中學
高密市第五中學
臨朐實驗中學
濟寧市實驗中學
汶上縣第一中學
鄒城市第二中學
嘉祥縣第一中學
魚台縣第一中學
日照實驗高中
山東省日照第一中學
萊蕪市第十七中學
臨沂第二十四中學
費縣實驗中學
莒南縣第一中學
德州市第一中學
慶雲第一中學
山東省聊城第一中學
聊城第二中學
鄆城第一中學
乳山市第六中學
濟南章丘中學
萊陽市第九中學
海陽市第一中學
濟南市第三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六十六中學
濰坊濱海中學
棗莊市第十六中學
禹城市第一中學
嘉祥縣第三中學
東營市墾利縣第一中學
肥城市第一高級中學
莘縣實驗高級中學
惠民縣第一中學
乳山市第一中學
鄄城縣第一中學
膠南市第五中學
萊蕪市萊城區鳳城高級中學
棗莊市第一中學
乳山市金嶺中學
泰安長城中學
青島市城陽區第三中學
山東省日照第四中學
臨朐第一中學
棗莊市第三中學
高密市第二中學
章丘市第五中學
青島市嶗山區第二中學
濟南市第七中學
山東省青州第一中學
昌樂中學
昌樂第二中學
濟寧市第二中學
濟寧學院附屬高級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一中學
曲阜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膠州市第三中學
滕州二中新校
鄒城市兗礦第一中學
滕州市第三中學
滕州市第五中學
金鄉縣第一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九中學
魚台縣第二中學
泗水縣第一中學
東營市勝利第一中學
山東省新泰市新汶中學
山東省新泰市第二中學
新泰市汶城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十六中學
肥城市礦區中學
寧陽縣第二高級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十五中學
東營市利津縣第二中學
東營市利津縣第一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十七中學
膠南市第八中學
煙臺第三中學
五蓮縣第三中學
莒縣第一中學
日照市嵐山區第一中學
山東省福山第一中學
萊蕪市第五中學
萊陽市第一中學
臨沂第十八中學
山東省長島中學
郯城第二中學
即墨市第一中
臨沭縣第二中學
山東省蓬萊市第一中學
即墨市第二中學
山東省陵縣第一中學
平度市第一中學
淄博市淄川區第一中學
淄博市博山實驗中學
諸城第一中學
臨清市第二中學
濟南市長清區第一中學
東阿縣實驗高中
鄒平縣長山中學
博興縣第二中學
高青縣第一中學
菏澤第一中學
濟南市第九中學
高密市實驗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