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二中新校

滕州二中新校

滕州二中新校位於滕州市益康大道,現有高中共80個教學班,在校生5000餘人,有教工400餘人。

基本信息

歷史

改制以來,該校不斷深化內部管理機制改革,著力強化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教育工作,搶抓機遇,埋頭苦幹,突出特色,抓改革促管理,抓教改促質量,形成了“自律、和諧、務實、進取”的校風,“敬業、欣賞、互動、更新”的教風,以及“博學、善思、篤行、創新”的學風。繼2003年11月,一舉成為市級規範化學校之後,2004年4月,又以市最高分,率先通過了山東省規範化學校的驗收。在03年高考任務目標翻一番的基礎上,04年高考超額5倍完成了市局下達的任務目標,榮獲了“高中教學工作先進單位”、“高考成績優秀單位”、“高一、高二培優先進單位”、“國中進步學校”等獎牌,被市教育局定為“新教材模擬學校”。學校先後榮獲了“全國教育網路示範單位”、滕州市“德育工作十佳學校”、“紅旗團委”、“教書育人先進集體”和“學校衛生工作先進單位”、“消防安全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體育成績突出:04年代表滕州市參加“全運會”,在“天元杯”五人制足球比賽中,該校榮獲國中組冠軍,高中組第五名,承辦了歷時7天的“山東省2004年第九屆中學生運動會足球比賽”,榮獲省組委會頒布發的“貢獻獎”,現在被兩級市體育局申報為“山東省足球項目傳統學校”。

特別令人振奮的是,今年11月下旬,在全省中學生“誠信杯”道德教育知識電視大賽中,我們在成為市唯一進入決賽圈的代表隊之後,在決賽中榮獲全省高中組比賽第二名,學校也榮獲省級“優秀組織獎”,為滕州市贏得殊榮。

成立滕州二中新校以來,學校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教育教學事跡已多次被 <<中國改革報>>、<<大眾日報>>、<<滕州日報>>、和滕州電視台等媒體宣傳報導。省、市人大、政協和兩級市委、市政府領導多次來校視察指導工作,已先後接侍了濟寧、煙臺、泰安等地同行和本市兄弟學校21批次計600餘人來校參觀。

學校的各類功能科室齊全,分別設有語音室、音樂教室、美術室、德育展室、圖書室、學生閱覽室、教師閱覽室和教職工活動室等,總面積達1200餘平方米。實驗綜合樓總面積為1300平方米,每個實驗室內水電暢通,並安裝了排風扇、通風櫥等設施。按照教育局2000年制定的《中學理科教學儀器配備目錄》一類標準,配齊了各類實驗儀器。學校運動區設有400米標準環形爐渣跑道,有標準籃球場8個,桌球台50個,排球場2個、羽毛球場2個,標準足球場1個,體育運動器械配備齊全。

進入04年,對理化生實驗室全部進行了現代化改造,實驗設備儀器全部按省級規範化學校標準配備。充實了2個學生閱覽室,共240平方米;2個教師閱覽室,120平方米;訂閱報刊雜誌150多種。重點進行現代教育技術設施建設,先後投入了60萬元裝備多媒體教室一套;多媒體語音室2套;上了課件製作室;購置電腦140台;各個辦公室均配備了微機。另外裝備了勞技教室、音樂教室、舞蹈教室、美術教室、書法教室。各種專用教室設施齊全、標準高。

04年12月11日,我們和青島科技大學聯合,簽訂了聯合共建協定,科大負責培訓我們的教練和學生,把該校確立為青島科技大學的體育人才培養基地,定期來校輔導,該校把優生輸送到科大,與大學的聯姻為該校的體育人才的培養插上翅膀。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強抓機遇,用好天時、地利的優越條件,在市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帶領全校教職工群策群力,踏實苦幹,奮力拚搏,以只爭朝夕、敢為人先的精神,力爭超額完成預定的各項目標和任務,向省級示範化學校邁進,努力把二中新校打造成“名校、強校”。

餐廳 餐廳
名人園 名人園
校園 校園
滕州市第二中學 新校區 學校美景

因校制宜

二中新校教學樓 二中新校教學樓

整個校園文化環境建設以綜合辦公樓為界分為前後兩部分,

前部分以樓前廣場為中心,向前和兩邊輻射,以草坪、園林為主體,看去隨意而又規則地點綴著亭台、水池、回郎、奇松和小動物,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這些是一進學校就感到的氣氛。

越過辦公樓,則進入後半部分。才發現了學校實質的內函,即教育教學活動。

這是一部分以中外名人園為中心向外輻射,辦公樓上兩代領導人的教導,教學樓的名稱,路名和刻石,啟發師生要以中外科學家、思想家、文學家為榜樣,按照領導人的要求,發奮學習,立志成為“新秀”。這一部分即展示榜樣,又有要求和成功的途徑。

局部題名

注重功能,抓住特點,意蘊動聽。

1、教學樓:體現教育功能和育人目標,均帶一個“育”字:育才樓、育英樓、育華樓、育傑樓。

2、師生公寓:應當講文明,講修養,均帶一個:“雅”字。

女生公寓:淑雅樓(淑者,淑女也)

男生公寓:清雅樓、新雅樓

3、教師公寓:體現尊重賢才,均帶一個“賢”字:禮賢居、尚賢居、前者取自孟嘗君的“禮賢下士”,後者取自墨子的“尚賢”主張。

4、辦公樓:名為“行知樓”取教育家陶行知之名,意即教育工作者要以陶行知為傍樣。“行知”一詞體現“新校”之新,又要勇於創新實見。

5、辦公樓前的廣場:即體現“新校”之新,也體現廣場的活動內容,與校牆的內容相得益彰,均為樹立新風(校風、教風、學風、作風)故名為“新風廣場”。

6、亭:南為“風華樓:,取自毛澤東愛晚亭典故和他的《沁園春》詞句“風華正茂”,表現青少年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北為“荷月亭”,池為“未名池”,取自朱自清《菏塘月色》和北大未名湖的典故。表現該校師生抱負、志趣和對北大、清華的嚮往。

7、集秀林:勉勵來此小憩或讀書者應成為“秀才”。

8、翠藝園:園內多藝術盆景和藝術花壇,突出技藝,故名“翠藝”。

9、睿石:聞雞起舞:石似雄雞高唱,取晉代祖逖為國勤學苦練一詞。

諧趣:石如兩個人形,相併相抱,取其“和諧”之意。

通靈:巨石雖不象什麼,但有通孔,故名為“通靈”,取通則靈之意。

任重道遠:座落在翠藝園內,上有突起,即像奔跑的怪獸,又象一隻欲飛巨鳥,還象一條行駛的輪船,故名任重道遠。

10、路:突出“新校”特點,均帶一“新”字

進門外東西路:新星大道

進校門南北路:迎新路

由南至北排三條東西路:求新路,立新路,步新路

名人園東南北路“新秀路

兩個運動廣場之間南北路:新飛路

這樣,貫穿南北東西的七條道路,不僅突出新校之新的特點,而且把前後兩部分景觀和命名對象聯通起來,使學校環境內容聯成一個整體。同時,通過刻石題詩和名稱的點綴,賦於環境,特別是各個景觀、景點以豐富的文化內涵,為整個校園營造出濃郁的文化氛圍

交通線路

該校公交 k108和4路車

學校外便是益康大道

山東省級規範化學校(四)

山東省為提高中國小辦學水平,促進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開展了省級規範化學校的建設與管理工作。
山東省實驗中學
山東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濟南市歷城區第二中學
膠州市實驗中學
棗莊市第八中學
滕州市第二中學
東營市勝利第二中學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中學
膠州市第二中學
濟南市回民中學
膠南市第二中學
膠南市第三中學
桓台漁洋中學
沂源縣第二中學
濟南市歷城區第四中學
濟陽縣第一中學
東營市河口區第一中學
青島市城陽區第二中學
東營市勝利第十三中學
煙臺第一中學
中國煙臺赫爾曼格邁納爾中學
濰坊第四中學
諸城市實驗中學
壽光市第一中學
壽光現代中學
高密市第五中學
臨朐實驗中學
濟寧市實驗中學
汶上縣第一中學
鄒城市第二中學
嘉祥縣第一中學
魚台縣第一中學
日照實驗高中
山東省日照第一中學
萊蕪市第十七中學
臨沂第二十四中學
費縣實驗中學
莒南縣第一中學
德州市第一中學
慶雲第一中學
山東省聊城第一中學
聊城第二中學
鄆城第一中學
乳山市第六中學
濟南章丘中學
萊陽市第九中學
海陽市第一中學
濟南市第三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六十六中學
濰坊濱海中學
棗莊市第十六中學
禹城市第一中學
嘉祥縣第三中學
東營市墾利縣第一中學
肥城市第一高級中學
莘縣實驗高級中學
惠民縣第一中學
乳山市第一中學
鄄城縣第一中學
膠南市第五中學
萊蕪市萊城區鳳城高級中學
棗莊市第一中學
乳山市金嶺中學
泰安長城中學
青島市城陽區第三中學
山東省日照第四中學
臨朐第一中學
棗莊市第三中學
高密市第二中學
章丘市第五中學
青島市嶗山區第二中學
濟南市第七中學
山東省青州第一中學
昌樂中學
昌樂第二中學
濟寧市第二中學
濟寧學院附屬高級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一中學
曲阜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膠州市第三中學
滕州二中新校
鄒城市兗礦第一中學
滕州市第三中學
滕州市第五中學
金鄉縣第一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九中學
魚台縣第二中學
泗水縣第一中學
東營市勝利第一中學
山東省新泰市新汶中學
山東省新泰市第二中學
新泰市汶城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十六中學
肥城市礦區中學
寧陽縣第二高級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十五中學
東營市利津縣第二中學
東營市利津縣第一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十七中學
膠南市第八中學
煙臺第三中學
五蓮縣第三中學
莒縣第一中學
日照市嵐山區第一中學
山東省福山第一中學
萊蕪市第五中學
萊陽市第一中學
臨沂第十八中學
山東省長島中學
郯城第二中學
即墨市第一中
臨沭縣第二中學
山東省蓬萊市第一中學
即墨市第二中學
山東省陵縣第一中學
平度市第一中學
淄博市淄川區第一中學
淄博市博山實驗中學
諸城第一中學
臨清市第二中學
濟南市長清區第一中學
東阿縣實驗高中
鄒平縣長山中學
博興縣第二中學
高青縣第一中學
菏澤第一中學
濟南市第九中學
高密市實驗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