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市河口區第一中學

東營市河口區第一中學

東營市河口區第一中學遷址成立於1985年(前身始於1958年創建的霑化縣第三中學),座落於黃河三角洲新興城市河口區駐地,占地120畝,生均占地面積為38.12平方米,是東營市重點高中、省級規範化學校。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1958年4月6日惠民專區下放中學管理許可權,戰化縣委、縣政府決定建立霑化縣第三中學,校址位於霑化縣義和區義和莊東側,校園占地3.73公頃。8月26日霑化縣第三中學(霑化三中)開學,第一屆招收國中4個班,208名學生。1958年11月,霑化、利津兩縣合併,霑化三中改稱霑化縣第五中學(霑化五中)。

1960年,義和公社劃歸墾利縣,霑化五中改稱墾利五中。

1961年9月,義和公社劃歸霑化縣,墾利五中復稱霑化三中。

1972年,國中部分離,學校開始只招收高中班。

1977年,12月13~14日根據國務院指示,高校招生停止推薦選拔,恢復中斷11年的高校統考招生制度,霑化三中往屆和應屆畢業生300多人參加高考,30多人考入大中專學校。

1978年暑假起,學校國中學制由二年制改為三年制。

1983年10月, 霑化三中隨義和公社劃歸河口區,並更名為義和高中。

1985年3月20日東營市人民政府批覆河口區“關於成立河口高中的申請報告”,同意河口區建立高中學校,並定名為河口區第一中學(簡稱河口一中),原義和高中改為農技中學。

1990年8月11日學校招收國中班,翌年,實驗國小國中部併入河口一中,河口一中成為完全中學。

2003年,河口一中被山東省高校工委、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教育工會評為“山東省學校民主管理先進單位”。

2006年5月,學校投資100餘萬元,大力改善辦學條件,教室、宿舍內全部安裝空調。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截至2005年,學校占地81855平方米,省級規範化學校、東營市重點高中。學校現有教學班41個,在校生2481人。

硬體設施

截至2005年,學校有多媒體教室46個,實現“班班通”。區政府和學校先後投資5千餘萬元,建起了教學樓、辦公樓、綜合實驗樓、學生公寓、教師宿舍樓,並建有塑膠操場、體育看台、多功能報告廳及學生洗浴中心、校內超市等基礎設施,總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校園地面全部綠化、硬化。教師辦公電腦人手一機,共210台。

師資力量

截至2005年,學校有在職教職工203人。教師學歷達標率為100%,其中,高級教師37人,中級教師48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省優秀教師2人,省特級教師1人,市級教學能手24人,市、區優秀教師32人。

辦學理念

學校緊緊圍繞“以人為本,和諧發展”辦學理念;貫徹落實“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育人目標;堅持“用一流管理,建一流師資,創一流環境,育一流人才,辦一流學校”的原則,與時俱進,精心籌劃,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從常規入手,追求精緻卓越,積極建設“規範一中、人文一中、青春一中”,傾力打造“齊魯名校”,努力創建“書香校園”,教育教學質量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學校內涵進一步提升。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校徽:

河口一中校徽 河口一中校徽

校徽釋義:校徽的整體外形為圓形,渾厚飽滿,象徵著一中上下團結一心,堅不可摧。主體形象的外沿為正三角形,視覺效果穩定堅實,強調了基礎教學的重要性。

校歌

幸福時光

主要社團

科技創新社團

飛夢文學社

曙光文學社

校學生會

學生通訊社

社團榮譽

河口區一中拂曉文學社被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中學生雜誌社、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校園文學委員會和第十二屆“葉聖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組委會共同授予“全國中學示範文學社”稱號。這是該文學社繼獲得“全國青少年冰心文學大賽十佳文學社團”榮譽稱號後又一殊榮。

曙光文學社被評為 “全國優秀校園文學社”,王志華校長獲 “全國優秀校長”,孔令波、勞影老師獲“全國優秀指導教師”,劉芳林同學獲全國優秀主編,劉曉鵬同學獲“全國優秀社長”稱號,李笑銘同學獲全國校園文學新苗獎。孔令波老師論文《開展學生社團活動,全力推進素質教育》獲研究成果三等獎。  

校園環境

校園風景 校園風景

領導班子

校長王志華 校長王志華

校 長:王志華

1982年7月參加工作,山東省霑化縣人。中共黨員,大學學歷。歷任河口區太平中學教師,太平鄉黨委秘書、人武部部長,太平鄉黨委副書記,仙河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河口區民政局局長、黨組書記,河口區交通局局長、黨組書記,現任河口一中校長、黨總支副書記兼區教育局黨委副書記。

副校長:馬永祥宋加月崔興嶺
校長助理:王新寶
學校黨總支班子成員名單
書 記:畢建軍
副書記:宋衛忠 李清玲
委 員:馬永祥 宋加月 崔興嶺 王新寶

教學成果

學校原本基礎差,底子薄,無固定生源,招生覆蓋人口僅8萬餘人,但六年內卻實現兩次飛躍,2000年前,學校為市內三類學校;2000年被評為二類學校

2005年被評為東營市八所重點高中之一。

自2008年初,學校牢牢抓住全省規範辦學行為的機遇,深入推進素質教育,不斷深化課程改革,嚴格執行《山東省普通中國小管理基本規範》和省廳有關規定,開全課程,開足課時,在選課走班、課程開發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實踐。省廳三次對新課程改革進行督導評估,都給予我校充分肯定,高度評價。學校健康、快速、和諧發展,是規範辦學行為,推進素質教育的受益者,是山東省知名品牌學校重新進行大洗牌、大排隊的受益者。近幾年,學校先後榮獲山東省學校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山東省衛生先進單位、山東省綠色學校、山東省校本培訓示範學校、山東省依法治校示範學校、山東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省級定點聯繫學校、山東省十大影視文化教育基地、山東省高中教學示範學校、山東省素質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藝術教育示範學校、山東省平安和諧校園建設先進單位、山東省文明單位、山東省國防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國家教師基金“十一五”規劃中學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重點課題實驗校、和諧中國·首屆全國中國小校園文化建設百佳創新學校、全國中學教育科研聯合體理事學校,是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理事單位。

山東省東營市中國小名錄(3)

東營市是山東省省轄市,於1983年6月成立,是國家規劃的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近年來,東營市的教育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東營市的中國小。
中外合作勝利紐西蘭學校
東營市正興中學
廣饒縣中等專業學校
東營市財經學校
利津縣竟技體育運動學校
東營市東營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山東省東營師範學校
東營市體育運動學校
東營區六戶鎮初級中學
廣饒縣廣饒鎮中心國中
廣饒縣第三中學
東營市東營區第二中學
廣饒縣西劉橋鄉中心國中
東營市東營區牛莊鎮西范國中中學
廣饒縣大碼頭鄉中心國中
東營市東營區勝利街道辦事處中學
東營區黃河路街道辦事處第二中學
廣饒縣國營廣北農場中學
利津縣第一實驗學校
東營市河口區六合鄉六合中學
墾利縣勝坨鎮第三中學
廣饒縣大王鎮實驗中學
廣饒縣稻莊鎮灰堆初級中
東營市河口區河口街道辦事處中學
利津縣鹽窩鎮南窪國小
墾利縣董集鄉秦家國小
東營市東營區牛莊鎮第二初級中學
墾利縣永安鎮下鎮中學
墾利縣西宋鄉中學
廣饒縣稻莊鎮實驗中學
山東省廣饒縣第一中學
廣饒縣花官鄉第二初級中學
東營市東營區龍居鄉麻灣初級中學
廣饒縣石村鎮大營初級中
濟南軍區黃河三角洲生產基地中學
東營市河口區新戶鄉老鴉學區
廣饒縣丁莊鎮趙嘴國中
墾利縣墾利鎮第一中學
廣饒縣大王鎮中心國中
東營市河口區新戶鄉新戶中學
東營市東營區辛店街道辦事處中學
山東省廣饒縣實驗中學
東營市東營區第三中學
東營市東營區龍居鄉大張初級中學
廣饒縣大碼頭鄉高楊初級中學
山東省墾利縣第一中學
東營市東營區牛莊鎮西范初級中學陳莊點
廣饒縣大碼頭鄉北堤國小
廣饒縣廣饒鎮花園國中
東營市東營區牛莊鎮中心初級中學
廣饒縣丁莊鎮郭王國中
廣饒縣丁莊鎮中心國中
墾利縣郝家鎮東北聯合國小
廣饒縣綜合高級中學
石油大學(華東)附屬中學
東營市東營區史口鎮第二中學
廣饒縣大王鎮呂莊國中
墾利縣勝坨鎮第一中學
墾利縣勝坨鎮第二中學
山東省廣饒縣第二中學
廣饒縣大碼頭鄉央上初級中學
墾利縣董集中學
墾利縣墾利鎮第二中學
廣饒縣廣饒鎮城中路國小
廣饒縣李鵲鎮第一初級中學
東營市東營區實驗學校
廣饒縣石村鎮中心國中
東營區黃河路街道辦事處第一中學
利津縣第二實驗學校
廣饒縣陳官鄉初級中學
廣饒縣廣饒鎮城東中學
墾利縣黃河口鎮第二初級中學
廣饒縣花官鄉第一初級中
東營市東營區史口鎮中心中學
東營市東營區龍居鄉初級中學
東營市河口區太平鄉太平中學
墾利縣永安鎮東九國小
廣饒縣廣饒鎮顏徐初級中學
山東省廣饒縣第四中學
山東省墾利縣第二中學
墾利縣郝家鎮中學
墾利縣永安鎮永安中學
廣饒縣丁莊鎮李道初級中學
墾利縣黃河口鎮第一初級中學
東營市河口區職業教育中心
東營市人大勞動服務公司汽車技術培訓學校
濟南軍區黃河三角洲生產基地技術學校
務遠微機套用技術培訓學校
利津縣農業機械學校
東營市糧食幹部職工培訓學校
東營市河口區孤島鎮勞動服務站
廣饒縣稻莊鎮成人教育中心學校
墾利縣職業教育中心
山東省廣播電視學校東營區分校
東營區六戶鎮成人教育中心學校
山東農墾東營科技服務培訓中心
東營藝術苑學校
東營機動車駕駛員教考中心
東營市東營區辛店街道辦事處成教中心
東營市水利職工培訓中心
東營市科立技術培訓學校
東營市飛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東營市東營區牛莊鎮成人教育中心學校
勝利油田第十三中學
利津縣明集鄉明集中學
山東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
東營市河口區義和鎮中學
墾利縣郝家鎮西南聯合國小
利津縣北宋鎮第一中學
利津縣北宋鎮第二中學
利津縣陳莊鎮第一中學
利津縣陳莊鎮第二中學
利津縣北宋鎮第三中學
墾利縣永安中學
利津縣北嶺鄉中學
利津縣鹽窩鎮第一中學
利津縣虎灘鄉虎灘中學
利津縣鹽窩鎮第二中學
利津縣陳莊鎮第三中學
山東省利津縣第二中學
山東省利津縣職業教育中心
山東省墾利第一中學
東營市高級技工學校
利津縣汀羅鎮第一中學
利津縣利津鎮第二中學
利津縣汀羅鎮第二中學
利津縣利津鎮第一中學
東營市河口區六合鄉三聯學區國小
廣饒縣國營廣北農場第二分場中心國小
東營市河口區實驗國小
墾利縣紅光辦事處中心國小
東營市東營區黃河路街道辦事處耿井國小
廣饒縣大王鎮第八國小
廣饒縣大王鎮第七國小
廣饒縣稻莊鎮宋店聯國小
廣饒縣丁莊鎮辛橋聯辦國小
廣饒縣花官鄉李樓聯國小
廣饒縣稻莊鎮淄河店聯國小
墾利縣勝坨鎮東王國小
墾利縣墾利鎮左一國小
東營市育才學校
山東省墾利實驗中學
利津縣第一中學
勝利石油學校
東營市實驗中學
東營市河口區第一中學
東營市第一中學
東營市第二中學

山東省級規範化學校(四)

山東省為提高中國小辦學水平,促進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開展了省級規範化學校的建設與管理工作。
山東省實驗中學
山東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濟南市歷城區第二中學
膠州市實驗中學
棗莊市第八中學
滕州市第二中學
東營市勝利第二中學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中學
膠州市第二中學
濟南市回民中學
膠南市第二中學
膠南市第三中學
桓台漁洋中學
沂源縣第二中學
濟南市歷城區第四中學
濟陽縣第一中學
東營市河口區第一中學
青島市城陽區第二中學
東營市勝利第十三中學
煙臺第一中學
中國煙臺赫爾曼格邁納爾中學
濰坊第四中學
諸城市實驗中學
壽光市第一中學
壽光現代中學
高密市第五中學
臨朐實驗中學
濟寧市實驗中學
汶上縣第一中學
鄒城市第二中學
嘉祥縣第一中學
魚台縣第一中學
日照實驗高中
山東省日照第一中學
萊蕪市第十七中學
臨沂第二十四中學
費縣實驗中學
莒南縣第一中學
德州市第一中學
慶雲第一中學
山東省聊城第一中學
聊城第二中學
鄆城第一中學
乳山市第六中學
濟南章丘中學
萊陽市第九中學
海陽市第一中學
濟南市第三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六十六中學
濰坊濱海中學
棗莊市第十六中學
禹城市第一中學
嘉祥縣第三中學
東營市墾利縣第一中學
肥城市第一高級中學
莘縣實驗高級中學
惠民縣第一中學
乳山市第一中學
鄄城縣第一中學
膠南市第五中學
萊蕪市萊城區鳳城高級中學
棗莊市第一中學
乳山市金嶺中學
泰安長城中學
青島市城陽區第三中學
山東省日照第四中學
臨朐第一中學
棗莊市第三中學
高密市第二中學
章丘市第五中學
青島市嶗山區第二中學
濟南市第七中學
山東省青州第一中學
昌樂中學
昌樂第二中學
濟寧市第二中學
濟寧學院附屬高級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一中學
曲阜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膠州市第三中學
滕州二中新校
鄒城市兗礦第一中學
滕州市第三中學
滕州市第五中學
金鄉縣第一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九中學
魚台縣第二中學
泗水縣第一中學
東營市勝利第一中學
山東省新泰市新汶中學
山東省新泰市第二中學
新泰市汶城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十六中學
肥城市礦區中學
寧陽縣第二高級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十五中學
東營市利津縣第二中學
東營市利津縣第一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十七中學
膠南市第八中學
煙臺第三中學
五蓮縣第三中學
莒縣第一中學
日照市嵐山區第一中學
山東省福山第一中學
萊蕪市第五中學
萊陽市第一中學
臨沂第十八中學
山東省長島中學
郯城第二中學
即墨市第一中
臨沭縣第二中學
山東省蓬萊市第一中學
即墨市第二中學
山東省陵縣第一中學
平度市第一中學
淄博市淄川區第一中學
淄博市博山實驗中學
諸城第一中學
臨清市第二中學
濟南市長清區第一中學
東阿縣實驗高中
鄒平縣長山中學
博興縣第二中學
高青縣第一中學
菏澤第一中學
濟南市第九中學
高密市實驗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