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台酒

叢台酒

叢台酒,是河北省所產的名酒,邯鄲地處華北平原,自古就是名酒之鄉,史書典籍均有記載。在23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釀出的稀世美酒被封為宮廷珍品,揚名列國。"魯酒薄而邯鄲圍"的故事,記述了因趙酒而引發的楚趙之戰。唐朝李白、杜甫、白居易、王昌齡、芩參等先後著有歌頌邯鄲美酒的詩篇。公元1750年,大清乾隆皇帝南巡路經邯鄲,登叢台、品美酒,寫下了“邯鄲自古佳麗地、美酒十千醉不辭”,表達了乾隆皇帝對邯鄲美酒的無限褒獎。

基本信息

簡介

叢台酒叢台酒

叢台酒,是河北省邯鄲市所產的名酒。因酒廠座落在戰國時代的趙國叢台附近,故酒以“叢台”命名。1979年,在第三屆全國評酒會上被評為全國優質酒。

邯鄲簡介

邯鄲歷史悠久,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早在8000年前,這裡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戰國時期,邯鄲作為趙國都城達158年之久,是當時中國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秦統一中國後,為天下三十六郡郡治之一;漢代與長安、洛陽、臨淄、成都共享“五都盛名”;東漢末年,曹魏集團在邯鄲鄴城一帶建都;北宋時期,邯鄲東部的大名成為北宋都城汴梁的“陪都”。
戰爭時期,邯鄲是劉鄧大軍誕生地和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所在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前身華北新華廣播電台在邯鄲開播,《人民日報》、《人民畫報》在邯鄲創刊,中國人民銀行的前身冀南銀行在邯鄲誕生。左權、徐向前、劉伯承夫婦都安葬在這片紅色的土地。
邯鄲市是國務院批准具有地方立法權的18個“較大的市”之一和市區人口超百萬的特大城市,[2]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園林城市、中國成語典故之都(起源於邯鄲的成語達1500條)和中國散文之城、太極之鄉、五大祭祖聖地之一(媧皇宮),入選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2005年邯鄲市進入中國綜合實力50強城市之列。2013年,邯鄲市生產總值完成3261.5億元,增長7.3%。2013年社科院發布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1,邯鄲居全國59位。

概況

邯鄲釀酒,久負盛名,已有2300餘年的歷史。早在戰國趙武靈王時期(公元前325~299年),趙酒就被列為珍品,名揚列國。如今叢台酒於1977年問世,是在邯鄲酒廠原產的邯鄲大麯酒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吸收國內名酒的先進經驗,去精取精,釀造出來的。
叢台酒,以華北特產的紅高粱為原料,用小麥制曲,稻皮作副料,採取高溫制曲,清蒸輔料,回醅發酵,回酒發酵,分批蒸燒,緩慢蒸餾,分級摘酒,分質貯存,精心勾兌等工藝而成。
叢台酒酒質無色透明,芳香濃郁,入口綿軟,落口甜淨,回味悠長的特點,及濃香型的風格,遠稍北京、天津及全國各地。

釀酒文化

叢台酒,是河北省所產的名酒。因酒廠坐落在戰國時代的趙國叢台附近,故酒以“叢台”命名。1979年,在第三屆全國評酒會上被評為全國優質酒。邯鄲釀酒,久負盛名,已有2300餘年的歷史。早在戰國趙武靈王時期(公元前325~299年),趙酒就被列為珍品,名揚列國。
“叢台”是趙武靈王飲酒尋樂,觀賞歌舞的宮廷御苑。叢台酒由此得名。歷代帝王將相,文人墨客游經邯鄲,多喜登台覽古,飲酒賦詩。唐代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曾在此留下讚美邯鄲佳釀的千古絕唱。清代乾隆皇帝於“叢台”行宮飲酒作樂,即興書下“擊鞠呼盧待羅綺,美酒十千醉不辭”的詩篇。

歷史

“叢台”是趙武靈王飲酒尋樂,觀賞歌舞的宮廷御苑。叢台酒由此得名。歷代帝王將相,文人墨客游經邯鄲,多喜登台覽古,飲酒賦詩。唐代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曾在此留下讚美邯鄲佳釀的千古絕唱。清代乾隆皇帝於“叢台”行宮飲酒作樂,即興書下“擊鞠呼盧待羅綺,美酒十千醉不辭”的詩篇。

特點

酒質無色透明,芳香濃郁,入口綿軟,落口甜淨,回味悠長,屬濃香型酒。酒度為53度。

公司簡介

叢台酒隸屬於邯鄲叢台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後者是是國家大型二類釀酒企業。在冊職工1200人,總資產3億元,固定資產9800萬元,下屬四個控股公司(邯鄲大華印務有限公司、成安美苑叢台酒業有限公司、山東榮成叢台酒業有限公司、河北叢台酒業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和兩個全資子公司(純淨水公司、經銷有限公司)。下屬七個生產車間、十三個管理部室,主導產品和生產能力:以叢台酒為主導生產各類白酒兩萬噸,草莓酒及低醇果汁飲料一千噸、彩色印刷七億印及電子製造、機械加工和大型餐飲酒樓等。
邯鄲地處華北平原,氣候溫和、水質甘甜,自古就是名酒之鄉,多部史書典籍均有記載。遠在23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用滏水河畔清純的甘泉,釀出的稀世美酒被封為宮廷珍品,揚名諸侯列國。"魯酒薄而邯鄲圍"的故事,記述了因趙酒而引發的楚趙之戰和稀世珍寶"和氏璧"落戶邯鄲的動人傳奇。

河北省名優特產一覽

河北簡稱冀,位於北京周邊,因處於黃河下游以北而得名。 他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早在五千多年前,中華民族的三大始祖黃帝、炎帝和蚩尤就在河北由征戰到融合,開創了中華文明史。河北省農特產品豐富多樣,名酒、美食及工藝特產琳琅滿目,極具地方特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