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山驛

雞鳴山驛

雞鳴山驛又稱雞鳴驛,坐落在河北省懷來縣西北部,雞鳴山東南山腳下,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驛因山得名,因驛設城,以驛名定城名。雞鳴山驛始建於元代,發展於明清,在明、清兩代曾對我國的軍事、政治、文化、經濟、通訊起過極其重要的作用。驛城在1914年,被北洋政府撤銷,結束了近600年驛站輝煌歷史。

簡介

雞鳴山驛雞鳴山驛

雞鳴山驛又稱雞鳴驛,坐落在河北省懷來縣西北部,雞鳴山東南山腳下,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驛因山得名,因驛設城,以驛名定城名。

雞鳴山驛始建於元朝明朝築堡並磚修城牆,是我國現存建築規模最大的一座古驛站,也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保護最完整的一座古驛城。因驛城是京城通往西北邊陲的必經之地,所以在明、清兩代曾對我國的軍事、政治、文化、經濟、通訊起過極其重要的作用。

歷史悠悠,從明隆慶四年修建城垣至今已有500多年,雖經滄桑變化,今天的雞鳴驛依然保持著昔日的舊貌。遊人只需沿著北京到張家口的高速公路西行100多公里,華夏第一古驛站雞鳴驛便呈現在眼前。驛城近似一個正方形,四面城牆基本完好,城樓風采猶存。

如今雞鳴驛雖然結束了它作為古驛站的功能,但以其完好的城池面貌和古色古香的古建築,引來了一批又一批中外影視製作人,把它作為外景地,據不完全統計,有《血戰台兒莊》、《大決戰》、《新方世玉》等50多部影視劇部分場景曾在此拍攝。1996年8月原郵電部曾發行紀念郵票《古代驛站》一套兩枚,其中一枚就是雞鳴驛。古為今用,雞鳴驛古驛站正再現輝煌。

歷史

雞鳴山驛西門雞鳴山驛西門

雞鳴山驛,因背靠雞鳴山而得名。

雞鳴山,《水經注》里說,趙襄子殺代王於夏屋而並其土,襄子迎其姊於代。其姊代之夫人,至此曰,代已亡矣,吾將歸乎,遂磨笄于山而自殺。代人憐之,為立祠焉,因名其地為磨笄山,每夜有野雞鳴於祠屋上,故亦謂之雞鳴山。《明·一統志》里則說,唐太宗北伐至山聞雞鳴,因名雞鳴山。

據《宣化府志》記載:雞鳴山驛始建於元代。成吉思汗統一了中原,又率兵西征,在通往西域漫長的大道上開闢驛站,設定“站赤”(驛站),當時它只不過是個帳篷。

後到明永樂年間,發展到擁有150名驛兵,加上後勤人員,總計330人的大型驛站。1472年明成化年間築周長2330米的土垣,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春,防守指揮王懋賞督役磚修城垣,全城周長1800米,城牆高10米,城底寬7米,上寬3米。城池北高南低,占地22萬平方米。城內由東向西的兩條大街把整個城池分割成三大塊。設東西城門,門額分別楷書“雞鳴山驛”、“氣沖斗牛”。門台上築越樓,四面牆體均築戰台,北牆正中設玉皇閣樓,南牆正中上築壽星閣樓,兩閣樓遙相呼應。

為加強城東的防禦,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又於城東南角城築角樓魁星閣,並對城垣進行了全面維修。自有城牆始,它已經越過530多年的時空,發展成占地22萬平方米,有驛丞署、驛館院、馬號、驛倉、校場、店鋪、驛學、廟宇、縱橫五條街道的市鎮。

驛城在民國三年,即1914年,被北洋政府撤銷,結束了中原逐鹿時的輝煌歷史,衰落成了一般村鎮。

驛城建築

驛丞署驛丞署

在驛城中,驛館即現在的“公館院”,是專供過往官員、驛卒休息的住所,還可進餐。馬號是餵驛馬的場地。驛城內的東西馬道為驛馬進出的通道,城南的東西大道稱為“南官道”,是驛卒郵差傳令送信的幹道。“公館院”坐落在城內西北,為明代磚木結構的建築,三進院落,現今保存完好。門窗、隔扇、木銷插頭做工考究,各木銷插頭上人工雕刻有琴、棋、書、荷、蓮、蝙蝠、蜻蜓、蟬等不同形象,栩栩如生,極為精緻,反映出我國古代匠人的高超手藝。

驛城內的賀家大院,即當年的驛城署,也是整個驛城規格最高的古建築,為磚木結構的五進連環院,東山牆下為通道。每座院落正房三間、耳房兩間,均建築在台階之上,出廊、房角和前牆磚碼頭上都磚雕有各種圖案,別具一格,古色古香。大門前有玉石獅子一對,威嚴莊重。賀氏,據說民國初年賀翰在雞鳴山開辦後山煤礦起家,成為雞邑有名大姓,於此居住。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侵占北京城,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在逃往西安途中,曾住在雞鳴驛賀家大院。

驛城內的古建築還有佛道教的寺觀13處。現保存較好和修葺過的有泰山廟、文昌廟、老爺廟、財神廟、城隍廟、龍王廟、姑姑廟等。尤以文昌廟保存完好,院內有石碑兩塊,清晰流暢的字跡記載著驛丞、驛操司(把總)捐資興學的實情。

驛城輝煌

驛城當鋪驛城當鋪

作為宣東第一驛,明清兩代除官辦驛站、遞鋪、軍站外,在志書中見不到它有商業的記載。但是,由於處於交通幹道的要處,為商旅往來必經且時常的頓宿,私人經營的車馬店、茶房、酒肆之類,在明朝後期業已有之。

清代改為民驛,隨著張庫(庫倫,今烏蘭巴托)大道通往俄羅斯的國際交通幹線的開設,經由雞鳴驛的商業運輸與國際信使的往來再度興旺,驛城的商業亦隨之發達,這在驛城碑刻中也有顯著的反映。僅以文昌宮、城隍廟乾隆碑刻布施名單提供,乾隆年間城中有:永豐當、仁和當、泰和當、協和當、義和當、恆昌當等當鋪達六家之多;恆定號、雙和號、義和號、祥和號、裕盛號、三益號、和通號、東三號、萬盛號九家商號,另有合成油鋪、李油鋪、畢醋鋪、萬和店作坊店鋪四家,計19家有名號的買賣,這還不包括車馬店、茶館等小鋪面。可以想像當年大街兩旁店鋪林立,買賣興隆,一派繁華的景象。

歲月留痕

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在紐約公布了2006年世界百大瀕危文化遺址,中國有6處瀕危遺址入選,分別為:河北省懷來雞鳴驛、浙江省東陽盧宅、山西省磧口鎮村落、甘肅秦城天水的古樓群建築、雲南團山歷史村以及分布在四川和西藏地區的石林。其中,雞鳴驛是第二次進入世界百大瀕危文化遺址名單(2004年世界百大瀕危文化遺址中也有雞鳴驛)。
這個在歷史中孤獨地站立了近六百年的古代驛站,被一個電影的鏡頭從歲月里拽了出來。這就是電影《大話西遊》中“深情一吻”的荒涼的城樓——雞鳴驛。它是一個始建於元朝的驛站,中國古代的“郵政”事業、來往商人都要依賴的休憩之地。它是成吉思汗西征路上的“站赤”,為大汗的戰績立下了汗馬功勞。幾百年過去,在1913年,北洋政府“裁汰驛站,開辦郵政”的命令把它淘汰出歷史舞台。如今,它是國內現存最大、功能最齊全,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驛站。

慈禧夜宿

慈禧夜宿的炕慈禧夜宿的炕

這裡還以慈禧西逃時住宿一夜出名。順著牆上用白粉筆歪歪扭扭寫的“慈禧住一宿處”,走進幽深的胡同。從精緻的柱頭和屋脊,看得出這裡曾經也是大戶人家。要不慈禧能住這裡?一個農民走出來,手指指他們一家住的那間房子,說要給5塊錢才讓進去並拍照。看了看院子裡橫七豎八掛著的帶補丁的“萬國旗”,在朋友的指引下沒有收錢,房屋很古老,還有一股老房特有的霉味,還在慈嬉睡過的炕上坐了坐。

熱吻之地

在城東看到了周星馳實施深情一吻的城門樓子,居然保存得頗為完整,高大的城樓在兩邊城牆的護擁下顯得十分氣派,城門內牆很光潔,還留存著帶大鐵釘的厚重的木門,很有歷史感。門上依稀能看見“雞鳴山驛”的石刻大字,已經被風沙打磨得淺淺的。旁邊新刻了一個方框,寫著“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這恐怕是整個古城裡保存最完好的古蹟了。

泰山廟壁畫

泰山廟壁畫泰山廟壁畫

泰山廟裡的壁畫,只是覺得小廟裡的壁畫一定很普通了,可當進入其中後,驚訝了,上面大大小小的壁畫幾乎有上千張,並且繪畫工藝相當精美,覺得來此值得了!只是保護問題讓人擔憂,牆壁多處破損?

歲月留痕

城外千畝玉米地、院內的豬圈雞欄,讓我們穿過歲月,看到人們在這裡種植、畜養的勞作生活。在華北與黃土高原的接縫處,雞鳴驛氣候乾燥,院子裡見不到花草,只有多年的老樹。

房子多是土砌的,應該經不住春冬兩季的風沙,所以多有廢棄。現在新修的房屋,開始以磚砌為主了,還偶有貼瓷磚的,似乎與整個環境有點不協調。

整個古城的人家顯然不太富裕。人們的衣著總有點灰塵僕僕的感覺,洗得發白的中山裝、藍色的鴨舌帽,還是中年人和老人的主要著裝。除了小學生,沒有見到一個年輕人?這是一個被時代遺忘的角落。六百多年的時間,在這個驛站古城留下了濃重的痕跡。而現代的時尚,還沒有進入。

聽說夕陽下的古城特別漂亮,留一個懸念更好。

集郵百科知識之郵驛

集郵是以收集、鑑賞和研究郵票為主要內容的大眾性文化活動。集郵源於郵政。十九世紀中葉,創造發明了郵票,集郵活動應運而起並隨著科技創新、文化普及和郵票增多而變化發展。現在已成為一項超越時空、超越國界,多層次多方位、擁有億萬民眾參加的高雅文化活動。這裡希望通過多次任務全面系統介紹集郵知識。古代為適應政令下達和軍情傳達,經費由官方負擔的住所被稱為郵驛(也稱郵傳)。據甲骨文記載,商朝時就已經有了郵驛,周朝時進一步得到了完善。那時的郵驛,在送信的大道上,每隔一定距離設有一個驛站,驛站中備有馬匹,在送信過程中可以在站里換馬換人,使官府的公文、信件能夠一站接一站,不停地傳遞下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