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陘驛道

井陘驛道

井陘古驛道,位於石家莊市西部30公里的井陘縣上安鎮,史稱“燕晉通衢”,比羅馬古道還要早100多年。井陘縣地處太行山區,史稱為“天下九塞”之第六塞,“太行八陘”之第五陘,自古以來即為兵家必爭之地和通衢要道。

古道簡介

井陘驛道井陘驛道

石家莊附近的井陘境縣內,有一條由冀入晉、橫貫東西的古道。西起山西的固關,途經河北井陘的核桃園、北橫口、微水、東天門、上安、下安、出土門關,全長70餘公里,史稱古驛道。據聯合國世界遺產調查員亨利·克利爾考證,這條古道的建成,比羅馬古道還早100多年。

現今北方保存最為完整的秦皇古驛道,就在井陘縣上安鎮白王莊的東天門。這條古驛道的歷史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歷代都有修繕,曾是古代燕趙通向秦晉的交通要隘,控制冀晉兩省的咽喉所在。秦始皇一統後,在全國範圍內修築了以鹹陽為中心的驛道,井陘古驛道就是當時的主幹線上非常的重要一段。

歷史地位

井陘驛道井陘驛道

井陘為天下九塞——太行八陘之第五陘。井陘古驛道地處河北省西陲,橫貫井陘中部,東接鹿泉土門關,西與山西平定固關連線。古驛道分南北兩道,南道自亮子嶺經上安、下安、白石嶺、微水、南河頭、北橫口、北張村、郝西河、東窯嶺、天長鎮、南關、朱家疃、長生口、小龍窩、核桃園至山西。北道自平望、威州、固底、青石嶺、趙村鋪、天戶、橫澗、鳳凰嶺、石橋頭、天長鎮、南關與南道合併,出山西固關約百里。這裡早在秦朝就被闢為馳道,史記載:“車不得方軌,騎不能成列”就指這裡而言。

秦統一後,為加強中央集權,開闢了以鹹陽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驛道,史稱“皇家大道”。當年連線燕趙的南北驛道在石家莊西部貫通,橫貫冀晉的秦朝古驛道,在這裡十字交叉,東起鹿泉土門關,經東天門,出山西的固關。歷史上秦始皇東巡,暴死平鄉,其遺體曾路過此道送往鹹陽。著名的韓信破趙以少勝多的“背水之戰”也發生在這裡。

驛道驛站

井陘驛道井陘驛道

我國郵驛制度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商代已初見端倪,特別到秦滅六國以後,秦始皇為鞏固秦政權和統一大業,做巡視天下的準備,遂於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在原六國道路的基礎上,先後開闢了從京都鹹陽通往各地的驛道,並在各交通要道上設定亭、傳、郵、驛,供傳遞文書和吏使往來之用,形成了全國性的交通網。此後歷代一直沿襲這種制度,亦重視對驛路的修整、開拓。至清光緒時,由於近代交通工具的出現,鐵路、公路的不斷開闢以及大清郵政的興辦,遂使持續了2000多年的古代驛路交通組織趨於廢棄。

井陘古驛道位於石家莊市西部30公里的井陘縣上安鎮白王莊村旁。據史料記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原六國車馬道的基礎上開闢了以鹹陽為中心的驛道,井陘古驛道即是當年主幹線的一段,史稱“燕晉通衢”,為古燕趙至秦晉的交通、郵驛要隘。現存的石質古驛道保存完好,兩條上千米長,最深處40多厘米深的車轍真實地記錄了當時繁忙的交通郵驛,兩條車轍之間的距離與秦兵馬俑出土的戰車輪距相同。秦始皇最後一次出巡死於沙丘平台(今河北省平鄉縣),丞相趙高夥同秦始皇次子胡亥秘不宣喪,用鮑魚載於車中以亂屍臭,就是從井陘古道將屍體運往鹹陽的。
古驛道旁現存一座清嘉慶十六年所建的驛站,也是國內至今保存最完好的古驛站,對研究我國古代郵政史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資料。

遺蹟遺物

井陘古驛道現存遺蹟遺物十分豐富,最具代表性有白石嶺驛站、古關隘——東天門、“立鄙守路”石屋、天長鎮古驛站及驛道、北橫口腰站、北平望驛鋪、青石嶺趙村鋪驛站及鳳凰嶺驛道碑、核桃園古驛道、微水古驛街等。所有這些都是古代交通郵驛活動的實物見證,對於研究中國古代史以及明清時期的驛站、遞鋪設定及清末驛務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集郵百科知識之郵驛

集郵是以收集、鑑賞和研究郵票為主要內容的大眾性文化活動。集郵源於郵政。十九世紀中葉,創造發明了郵票,集郵活動應運而起並隨著科技創新、文化普及和郵票增多而變化發展。現在已成為一項超越時空、超越國界,多層次多方位、擁有億萬民眾參加的高雅文化活動。這裡希望通過多次任務全面系統介紹集郵知識。古代為適應政令下達和軍情傳達,經費由官方負擔的住所被稱為郵驛(也稱郵傳)。據甲骨文記載,商朝時就已經有了郵驛,周朝時進一步得到了完善。那時的郵驛,在送信的大道上,每隔一定距離設有一個驛站,驛站中備有馬匹,在送信過程中可以在站里換馬換人,使官府的公文、信件能夠一站接一站,不停地傳遞下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