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燧

烽燧

烽燧也稱烽火台、烽台、煙墩、煙火台。如有敵情,白天燃煙,夜晚放火,是古代傳遞軍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基本信息

簡介

烽燧烽燧

烽燧是古代的報警系統,它往外與長城並存,組成一個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但也有獨立存在發揮預警防禦作用的,新疆境內的烽火台就是最好的例證。新疆的烽燧遍布天山南北,它們與絲綢之路中道與北道走向一致,起到了護衛絲路暢通的重要作用。

長城是中國人的一項偉大發明,並以此驕傲了好多代人。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齊、楚、燕、趙、秦等諸候國即已開始修築長城。秦始皇連線原燕、趙、秦北邊關口塞防,“延袤萬餘里”,屏障華夏,漢武帝經營河西,“築城障列亭”,護衛絲綢交通.而後築修茸之事歷代不輟。至明代,河西長城的修建達到最高峰。不然怎么會有嘉峪關這樣的名勝古蹟.修長城是國力的體現,有家底怕被賊惦著就得修。不是你想修就修,那是需要銀兩和人力來造。“峻垣深壕,烽堠相接”,構建起最完備的早事防禦體系。當今世界各國只要有家底的都在修築新的長城。

烽燧是串在長城上向一顆顆明珠,一看到它就想起奧運的聖火傳遞,意思都一樣。傳遞信息。試想在當年發現敵情第一墩燃起煙火,第二墩,第三墩,這樣傳遞到蘭州傳到長安是多么的壯觀。在當年這又是多么先進的信息傳遞方式,真可謂是高科技。當今仍舊有烽燧,那就是移動聯通的無線通迅塔,順著這條絲綢之路相隔二三十公里就聳立一座。

著名烽燧

烽燧烽燧

哈密絲路烽燧

哈密地區尚保留各時代的烽燧共51座,是新疆保存烽燧最多和最好的地區。

其中尤數巴里坤縣保存的烽燧數量最多,共有29座,哈密市和伊吾縣則分別有19座和3座。

哈密地區最早的烽燧建於唐代,現境內尚遺存唐烽燧4座,這就是哈密二堡的拉克蘇木烽燧、柳樹泉的下馬不拉克烽燧、巴里昆三塘湖烽燧、伊吾前山闊吐爾肖納烽燧。它們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而現今保存的絕大部分烽燧則都是清代建築的。目前烽燧分布密度最高的是巴里坤縣城往西至薩爾喬克一線,這裡每隔2—3千米就有一座,連綿相望有13座之多,城如岑參詩所云:“寒驛遠如點,邊烽互相望”,蔚為絲綢之路的一大壯觀!

薩爾喬克烽隧和巴里坤南湖濱的兩個烽燧形狀基本相同基座成正方形隧體為向上收縮的稜柱形均為夯土建築夯土中夾有紅柳枝並多用圓木構架。

薩爾喬克烽隧長寬各8米,高7米多,隧體上下穿架著四層直徑8厘米左右的木棍。

巴里坤湖濱烽隧離公路400米,隧題高大完整,長寬均達10米以上,高9米多,隧體中穿鑿的圓木直徑粗達25厘米。

庫車的烽燧

庫車的烽燧約建於漢宣帝年間,也就是西域都護府在烏壘設立之後,完善於唐朝。現存烽燧遺址在庫車境內分布有三條線:

第一條偏北傍山,東起輪台西烽燧,西止鹽水溝關壘,是漢朝西域都護府防止匈奴南侵的軍事報經線。

第二條線東起輪台西烽燧,沿國道314線西行,止於新和縣羊塔克庫都克烽燧。

第三條線從塔里木鄉唐王城,沿渭乾河西北行,與第二條烽燧線在科西吐爾重合,西接庫木吐拉,東北接克孜爾喀拉罕烽燧。

烽燧烽燧

庫車烽燧線雖有三條,但大都成為廢墟。烽燧遺址保存最完整的是克孜爾喀拉罕烽燧,位於縣城西北十公里處,烽燧平面呈長方形,由基地往上逐漸縮收分呈梯形,高約13米,夯土結構,上建望樓,木柵殘跡尚存,是古代西域絲綢之路北道上時代最早、保存最好的一座烽燧遺址。

馬圈灣烽燧

馬圈灣烽燧位於小方盤城西11.5公里,馬圈灣與鹽池灣之間的戈壁走廊上。北距塞牆3米。烽燧平面長方形,底部長8.35米,寬7.6米,殘高1.87米,為三層土墼夾一層蘆葦疊砌。東南角砌有登頂台階。堡早期築於烽隧東側,堡門西開,堡內有過道和套房三間,房內均有灶。火焚毀後廢棄,改築於烽燧南側,門向南開。堡南22.3米有東西向的長方形牲畜圈。出土漢代簡牘1221枚,記載有關出入玉門關、玉門關侯及其管轄範圍和屯兵、屯田活動等。其他遺物300餘件,有糧食、麻紙、毛筆、石硯、絲織殘片、毛織殘片、絲綿、麻布、麻鞋、竹編織器、漆器、木器、骨器、鐵器、銅器、五銖錢等。據分析,此遺址為西漢玉門侯官治所。

齊長城烽燧

齊長城考察中共發現烽燧遺址13處,多數建在長城上的山峰頂和高崗上,還有的築在長城外側500米左右丘阜上,也有設在長城內側的。

楊家山烽燧

位於長清與肥城邊界海拔293米的楊家山頂,石砌,殘牆高1米。

萬南烽燧

位於長清長城鋪北2500米,104國道東側,萬德村南頭。現有10米高土台,長31米,土台上燃火點高6米,直徑約15米。

梯子山烽燧

位於歷城與泰安邊界梯子山西頂。直徑4米,石牆坍塌,殘高1米。

南天門烽燧

南天門東側山頂上有園形烽燧遺址,直徑8米,石牆已坍塌,殘高2.5米。

錦陽關烽燧

錦陽關東700米處的山頂上為烽燧遺址,當地稱煙火台。現建築已無存,基礎尚可辨認。

西尖烽燧

位於黃石關西1700米處海拔721.7米的西尖上,石築烽燧,遺址直徑15米,殘牆高1.5米。

穆陵關烽燧

關城東西兩側250米處各有一座烽燧遺址。 坍塌後直徑15米,高3米。日寇侵華時曾在東烽燧遺址上建碉堡,當地現稱“鬼子樓”。

馬家旺南山烽燧

位於安丘馬家旺南山齊長城內側50米的山崗上。遺址直徑15米,高5米,石牆基尚存。

長城嶺烽台

齊長城在三楞山進入莒縣東莞鎮境內,稱為長城嶺,北南走向長4.5公里,在大店子村西折向東行。烽火台位於齊長城拐彎處外側400米處高阜上。東北距大店子村900米,土築橢圓形,遺址東西35米,南北21米,高4米。當地稱烽台。

大山烽台

在五蓮縣汪湖鎮大山村東南500米海拔172.5米的丘頂上,處齊長城外側,東距長城嶺約5公里。土築圓形烽燧遺址,東西25米,南北20米,高5米。當地稱烽台。

烽台頂

位於膠南市六汪鎮與市美鄉公路西側小丘頂上, 海拔177.7米,土築圓形,遺址直徑30米,高2.5米。當地稱烽台頂。烽台頂東1000米處有較大村莊名“豐臺”,系由“烽台”演變而來。

於家河烽燧

最後一處烽燧在青島市黃島開發區現在的保稅區東側,距海濱200米的長城上。土築烽燧遺址被周圍農田、墳地、機耕路所蠶食,現遺址東西18米,南北8米,高4.5米。

制度

烽燧亦稱烽火,為古代邊境地區報警的信號設施。早在商周時期即已有之。《史記·周本紀》:“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據唐人李賢《後漢書·光武帝紀下》注云:“前書音義曰:邊方備警急,作高土台,台上作桔皋,桔皋頭有兜零,以薪置其中,命低之,有寇即燃之,舉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積薪,寇至即燔之,望其煙,曰燧。晝則燔燧,夜乃舉烽。”由此可知,烽用於夜間放火報警,燧用於白晝施煙報警。由於烽燧一般均設在用土築成的高台之上,故又稱烽火台。據唐人段成式著《酉陽雜俎·廣動植》中云:“狼糞煙直上,烽火用之。”故唐代的燧煙亦有燃燒狼糞者。比喻戰爭發生的“狼煙”一詞大概即由此而來。故薛逢有《狼煙》詩云:“三道狼煙過磧來,受降城上探旗開”,當指此。

唐朝烽燧制度

唐朝的烽燧制度在繼承前代制度的基礎上,更趨完善。大凡每30里置一烽燧,如有山岡阻隔,可於適宜、近便之處設定,以能夠相互望見為宜,不必局限此制。臨近邊境的烽燧要在附近築城,嚴加保護。唐代設在全國的烽燧究竟有多少數目,史書闕載。

這可能由於烽燧經常增減的緣故。唐中宗神龍三年(707年),攝御史大夫張仁願在黃河北岸修築三受降城後,又“於牛頭朝那山北置烽候一千八百所”1;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河源軍經略大使黑齒常之“以河源衝要,欲加兵戍之,而轉輸險遠,乃廣置烽戍七十餘所”2。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唐玄宗“以邊隅無事,寰宇乂安,內地置烽,誠為非要”,下敕“量停近甸烽二百六十所,計烽帥等一千三百八十八人”3。以此推算,唐朝設在邊境和內地的烽燧當在1萬以上。

唐朝於每烽置帥一人,副一人,還有烽子若干人。均歸尚書兵部職方司管理。烽燧官吏主要掌管烽燧的保護、修繕和報警。其放烽有1炬、2炬、3炬、4炬的規定,烽炬的多少應根據入侵敵軍的多少決定。施燧的規定大致與此相同。這樣,接到烽燧報警以後,朝廷就可以決定派遣抵禦部隊的多少。另外,設在關內的烽燧,還須在每日初夜,放烽一炬,報告平安,故“謂之平安火”。天寶十五載(756年)六月八日,由於潼關失守,烽燧吏卒皆潰,“無人復舉火”,故至夜暮,“平安火不至”4,楊國忠始首倡幸蜀之策。

總之,由於唐朝建立了一套嚴密而又完備的烽燧制度,故對邊防安全和國內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集郵百科知識之郵驛

集郵是以收集、鑑賞和研究郵票為主要內容的大眾性文化活動。集郵源於郵政。十九世紀中葉,創造發明了郵票,集郵活動應運而起並隨著科技創新、文化普及和郵票增多而變化發展。現在已成為一項超越時空、超越國界,多層次多方位、擁有億萬民眾參加的高雅文化活動。這裡希望通過多次任務全面系統介紹集郵知識。古代為適應政令下達和軍情傳達,經費由官方負擔的住所被稱為郵驛(也稱郵傳)。據甲骨文記載,商朝時就已經有了郵驛,周朝時進一步得到了完善。那時的郵驛,在送信的大道上,每隔一定距離設有一個驛站,驛站中備有馬匹,在送信過程中可以在站里換馬換人,使官府的公文、信件能夠一站接一站,不停地傳遞下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