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符

郵符

郵符,是發給往來人員,準許其在驛站食宿及使用其車馬的憑證。中國古代凡是要向驛站要車、馬、人夫運送公文和物品都要看“郵符”,官府使用時憑“勘合”,兵部使用時憑“火牌” 。

簡介

郵符郵符

中國古代凡是要向驛站要車、馬、人夫運送公文和物品都要看“郵符”,官府使用時憑“勘合”,兵部使用時憑“火牌”。

火票是古代郵驛制度中一種憑證,也就是郵符,它也是古代軍郵中最為重要的一種傳遞方式。清代早期的火票有嚴格的時間限定,我們所說的三百里加急或是六百里加急,指的就是火票的傳遞速度。清代的火票主要是傳送緊急文書和軍報時用的。它分為將軍火票和兵部火票兩種。

規定

使用“郵符”有極為嚴格的規定。對過境有特定任務的,派兵保護。馬遞公文,都加兵部火票,令沿途各驛站的接遞如果要從外到達京城或者外部之間相互傳遞的,就要填寫連排單。公文限“馬上飛遞”的需要日行三百里。緊急公文則標明四百里、或者五百里、六百里字樣,按要求時限送到。但不得濫填這種字樣。驛站管理至清代已臻於完善,並且管理極嚴,違反規定,均要治罪。到了清代末期由於有文報局的設立開始與驛站相輔而行,繼而廢除了驛站,同時有文報局專司其事,以後又設郵政,而文報局也逐漸廢止。

集郵百科知識之郵驛

集郵是以收集、鑑賞和研究郵票為主要內容的大眾性文化活動。集郵源於郵政。十九世紀中葉,創造發明了郵票,集郵活動應運而起並隨著科技創新、文化普及和郵票增多而變化發展。現在已成為一項超越時空、超越國界,多層次多方位、擁有億萬民眾參加的高雅文化活動。這裡希望通過多次任務全面系統介紹集郵知識。古代為適應政令下達和軍情傳達,經費由官方負擔的住所被稱為郵驛(也稱郵傳)。據甲骨文記載,商朝時就已經有了郵驛,周朝時進一步得到了完善。那時的郵驛,在送信的大道上,每隔一定距離設有一個驛站,驛站中備有馬匹,在送信過程中可以在站里換馬換人,使官府的公文、信件能夠一站接一站,不停地傳遞下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