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同館

會同館

會同館中國古代官署名。首都所在地管理驛傳的機構。具有驛館的功能。元始置。明屬兵部,掌京師驛傳事務,有大使、副使。明朝的會同館是當時設在首都北京的全國驛站的總樞紐。清沿明制,於兵部侍郎內選派,兼司提領。另設滿漢監督各1人,由兵部堂官於司員內選派。

簡介

會同館中國古代官署名。首都所在地管理驛傳的機構。具有驛館的功能。官署名。元始置。掌接伴引見邊地少數民族首領外國使者等事。屬禮部,有禮部尚書領會同館一人、大使、副使等員。

明屬兵部,掌京師驛傳事務,有大使、副使。明朝的法律大典《明會典》記載說:“自京師達於四方設有驛傳,在京曰會同館,在外曰水馬驛並遞運所。”這條記載說明,明朝的“會同館”,是當時設在首都北京的全國驛站的總樞紐。清沿明制,於兵部侍郎內選派1人,兼司提領。另設滿漢監督各1人,由兵部堂官於司員內選派,均為1年更換1次。

職能

會同館有兩種職能:一是起郵驛傳遞書信的作用;另一還同時起著國家級的高級招待所的作用,這裡可以供外國使節和王府公差及高級官員食宿。有時還由政府在這裡舉行國宴,招待來自鄰國日本朝鮮越南等國的進貢人員。

會同館的馬和馬夫都有定額,一般設館夫400名,馬171匹,驢173頭。有時人員不夠用,則臨時又從民間抽調服務人員。比如,在明正統帝時,西藏來了344位進京的僧俗人員。北京會同館人手不夠,便又從外面雇用了一些市民。

遺存

清乾隆《京城全圖》中兵部會同館位置清乾隆《京城全圖》中兵部會同館位置

明初北京為北平府,設水馬驛,名燕台驛。《大明會典·兵部·會同館》載:“永樂初,設會同館於北京,三年,並烏蠻驛入本館。正統六年,定為南北二館,北館六所,南館三所”。《日下舊聞考》謂:“明代會同館之制,永樂初改燕台驛烏蠻市之地為之”;又引《大清一統志》謂:“會同館在大興縣東王府街,明永樂六年改順天府燕台驛為之”。綜上可知,明初北平府有燕台驛,其址在元大都澄清坊大街,即後來的王府街東側。永樂元年,詔以北平改稱北京,設定各類“行”中央機構,燕台驛也升格為會同館。但燕台驛也有供貢使商團開市貿易的功能,其名沿用南京,從貿易功能說,可稱烏蠻市,從接待功能說,也可以稱烏蠻驛。永樂三年,館、驛合併,通稱會同館,六年,北京主要宮殿建成,會同館也改造完成。所以北京會同館的建館時間有永樂初年、三年、六年三說,會同館的前身,有燕台、烏蠻兩驛之說。此處會同館的位置,在明萬曆《北京城宮殿之圖》中有所反映。

清代會同館較明代有了改變。第一類是兵部所屬。辦公衙署沿襲明制,仍在兵部衙門內南側。館舍在王府大街東,即明代的北會同館。《日下舊聞考·兵部》謂:“會同館在大興縣王府街,明永樂六年改順天府燕台驛為之。今為在京牧養驛馬之所,有館大使”。《光緒順天府志》兵部會同館“注”:“至明之諸館皆廢,惟大興縣東王府街會同館,專屬兵部,猶永樂時舊館也。”據乾隆《京城全圖》,此館似只有明代北會同館中部約三分之一的範圍,兩側已成民宅寺廟。清末至近代已完全改造成商業樓房。

會同館遺存在現北京宣武區南橫街131號。它是北京目前唯一倖存的清代國賓館。原為明朝南城兵馬司,清乾隆八年(1743年),被改作國賓館,至今已有250餘年的歷史。現存有前殿、後殿以及西跨院,共30多間房屋,除大門被拆除改建之外,基本保留了原來格局,與歷史檔案中記載的南橫街會同館完全相同。院中尚存一株古海棠和兩棵龍爪槐,已被北京市列為二級保護古樹。清代,會同館曾先後接待過朝鮮、琉球(今日本沖繩縣)、安南(今越南)、緬甸等國家使節。

集郵百科知識之郵驛

集郵是以收集、鑑賞和研究郵票為主要內容的大眾性文化活動。集郵源於郵政。十九世紀中葉,創造發明了郵票,集郵活動應運而起並隨著科技創新、文化普及和郵票增多而變化發展。現在已成為一項超越時空、超越國界,多層次多方位、擁有億萬民眾參加的高雅文化活動。這裡希望通過多次任務全面系統介紹集郵知識。古代為適應政令下達和軍情傳達,經費由官方負擔的住所被稱為郵驛(也稱郵傳)。據甲骨文記載,商朝時就已經有了郵驛,周朝時進一步得到了完善。那時的郵驛,在送信的大道上,每隔一定距離設有一個驛站,驛站中備有馬匹,在送信過程中可以在站里換馬換人,使官府的公文、信件能夠一站接一站,不停地傳遞下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