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郵驛

清代郵驛

清代的郵驛,由驛、站、塘、台、所、鋪六種組織構成,統稱郵驛。清代郵驛確定程限的基本原則是:因程設限,依限傳遞;因地制宜,區別對待;選擇捷徑,分泌必爭。

簡介

清代驛站遺址清代驛站遺址

清代集歷代郵驛之大成。制度完備,管理嚴密,網路縱橫,在康熙、雍正、乾隆時期達到了高峰。鴉片戰爭後逐漸衰落。清初,改革明代驛傳弊端,改民間差馬出夫支應驛站為官養官應,頒布法令,嚴禁馳驛人員騷擾驛站。採取措施,提高通信效率,擴展內地和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郵驛。據《光緒會典》載,全國有驛站1970處,急遞鋪約14000處。清沿明制,兵部車駕司掌管全國郵驛。車駕司下設驛傳、腳力、馬政、馬檔、遞送等科,分辦各項司務。另設會同館和捷報處,辦理迎送使客和文報馳遞。各省按察使兼管本省郵驛。清代多次裁撤驛丞,驛站由縣兼管,清末全國只保留專職驛丞65人。驛站差事主要有四種:大差,接待公出的要員和使臣;緊差,傳遞加急的重要文報;小差,傳送一般驛遞的奏章及表冊;散差,接待憫勞恤死特許馳驛者。

清代郵驛的設定較前朝更為普遍,由近2000個驛站、7萬多驛夫和14000多個遞鋪、4萬多名鋪兵組成的清代全國郵驛組織,規模龐大,星羅棋布,網路縱橫,無論在廣度和深度上都超過了以往的任何朝代。

制度管理

清代郵驛管理沿襲明制,歸屬中央兵部,任命官員7人,主管全國驛道驛站,地方驛路省級的歸按察使管理,州、縣級的由州、縣級官員兼管,偏遠或要衝之地的驛路由驛丞負責。清代以前,多數朝代是“郵”負責傳遞公文,“驛”負責提供交通工具和食宿,二者雖然互為補充,但畢竟是兩套組織系統。到了清代,這兩套組織融為一體——驛站從間接地為通信使者服務,變成了直接辦理通信事務的機構。這樣一來,通信系統比先前簡化了,也就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清代的通信速度超過歷代。此前,驛馬一晝夜能跑500里,而清代的馬遞一晝夜可行600里至800里。康熙平定三藩叛亂時,大軍從大西南往京師送軍事情報,路途有5000里之遙,快馬傳遞9天可到,速度驚人。

歷史記載

《河南府志》第6卷記載:清代河南府各驛的經費,供給的仍然是銀子,但因驛政腐敗,出現不少弊端,自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開始,河南驛運設施和經費同時減少。
1644年,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推翻了明朝的統治,同年清兵入關,建立了清王朝。在清朝初年,洛陽郵驛是慢慢恢復的,原因是李自成攻打洛陽時,對驛路破壞甚大,驛馬全部散失,驛道路斷人稀。
當時作為河南府所在地的洛陽,仍為東西交通之要衝,所設的驛站,自東向西依次為洛口驛、首陽驛、周南驛、函關驛、義昌驛、蠡城驛,通往陝州境的依次為甘棠驛、硤石驛、桃林驛、鼎湖驛,至潼關驛進入陝西境。
河南府志》第6卷記載:清代河南府各驛的經費,供給的仍然是銀子,但因驛政腐敗,出現不少弊端,自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開始,河南驛運設施和經費便同時減少了。
清代在豫西建有遞運所,運遞官府物資及軍需物品。這種遞運方式在明朝初年已經有了,清朝沿用了這一做法。遞運所具體設定為:洛陽遞運所、磁澗遞運所、新安遞運所、澠池遞運所、義昌遞運所、橫渠遞運所、七里遞運所、硤西遞運所、張茅遞運所、靈寶遞運所等——遞運所可分流驛站運輸業務,使官府物資流動得更快,且都設定在東西驛路上,使西安和洛陽的聯繫更緊密。
清政府還在河南府設定了急遞鋪,始設時間是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一共設了26個急遞鋪,均以洛陽縣為中心向周邊輻射。通往偃師的總鋪設於縣治前方,白馬鋪在縣治東20里,龍門鋪在縣治南20里,府店鋪在縣治東南60里。通往新安縣的七里河鋪在縣治西10里,谷水鋪在縣治西30里。通往孟津的乾河鋪在縣治北10里,鷂店鋪在縣治北20里,鳳凰鋪在縣治北30里。通往登封的桃園鋪在縣治東南10里,石壩里舖在縣治東南13里。通往汝州的草店鋪在縣治南30里,彭婆鋪在縣治正南40里,白沙鋪在縣治正南70里。通往宜陽的貟莊鋪在縣治西南50里,三山鋪在縣治西南30里。(據《古今圖書集成》)

清末,郵驛衰敗,光緒二十二年,大清郵政正式開辦,郵驛作用逐漸消失。1913年1月,北洋政府下令全部裁撤驛站。

集郵百科知識之郵驛

集郵是以收集、鑑賞和研究郵票為主要內容的大眾性文化活動。集郵源於郵政。十九世紀中葉,創造發明了郵票,集郵活動應運而起並隨著科技創新、文化普及和郵票增多而變化發展。現在已成為一項超越時空、超越國界,多層次多方位、擁有億萬民眾參加的高雅文化活動。這裡希望通過多次任務全面系統介紹集郵知識。古代為適應政令下達和軍情傳達,經費由官方負擔的住所被稱為郵驛(也稱郵傳)。據甲骨文記載,商朝時就已經有了郵驛,周朝時進一步得到了完善。那時的郵驛,在送信的大道上,每隔一定距離設有一個驛站,驛站中備有馬匹,在送信過程中可以在站里換馬換人,使官府的公文、信件能夠一站接一站,不停地傳遞下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