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花棚

跳花棚

跳花棚俗稱“跳儺”,成功申報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

歷史淵源

跳花棚跳花棚

粵西化州地區的“跳花棚”又稱跳棚舞,是一種表演時戴著面具的儺舞。起源於福建福州,於明朝末期流傳到化州。
該舞曾傳入化州榕根和長尾公等村,並世代相傳。但由於種種客觀原因,該舞在其它村莊失傳,只有長尾公村將其傳承下來。據地方志書對明、清兩代化州人民跳棚的情況略有記載:覲光門外沙洲為棚,城鄉社會擇善歌者,著童子傀衣、傀巾,夤夜持鈴合歌合舞,奏鼓樂,上下壇場緩步。這種活動俗呼“跳儺”。
“跳花棚”一般是在“小雪”“大雪”的節氣(即農曆十月份)期間,村民選擇“吃藝日”在指定的地點每年表演一次,每次表演一天,就像過“年例節”一般隆重。據《茂名市志》記載:“年例”唯粵西鑒江羅江兩江流域的村落所獨有,清代已十分流行。是當地民間敬神、游神、祭祀社稷、祈禱風調雨順、百業興旺、國泰民安的活動。它實際上是擴大的春節、元宵節、廟會,包括祖先遷移落腳紀念日等在內的綜合節日。在粵西地區有句俗語:“冬(冬至)大過年(春節)”。化州的俗語是:“跳棚(跳花棚)大過冬”、“嫁到長尾公,吃了跳棚再吃冬”。可見跳花棚是當地一項非常重要的民俗活動。筆者在探究“跳花棚”過程中,發現傳統與現時的場地布置、表演形式和表演內容等有著發展變化。

簡介

跳花棚跳花棚

“跳花棚”是儺舞的一種,帶有濃厚地方色彩的民間藝術,它和儺有著密不可分的淵源,具有較高歷史研究價值。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文化程度的提高,“跳花棚”在傳承中不斷進行創新,成為帶有濃厚地方色彩具有欣賞價值的舞蹈藝術,從多方面去研究傳統與現時“跳花棚”,它從動作形態、道具、面具、表演形式、表演內容、表演場地等方面,都在傳承中得到了創新。並總結出“跳花棚”的“穩、沉、蹬、跳”基本動律和基本動作形態。
跳花棚俗稱“跳儺”,明朝末年隨福建福州府蒲昌縣珠機巷大井頭村民遷居化州時傳入。據考證,“儺”源於原始社會圖騰崇拜的祭祀儀式,以戴木製面具為特徵,先有儺舞后有儺戲。經不斷的改良及提煉,與當地習俗相結合,形成具有古樸濃郁和鮮明地方特色的民俗舞蹈,數百年經久不衰,一直流傳至今。

所跳花棚,乃用竹子稻草在田頭村邊搭建之草棚,掛上大紅燈籠及鮮花,演員少則十多人多至百人,飾以“七十二賢”及各種花草。跳棚舞有固定的演唱台本,分為接神、安座、開棚門、小孩兒、秀才、後生唱歌、鋤田等18場,內容多為農事耕耘、男女情感、生活趣談,旨在驅邪除惡,祈求風調雨順、物富民安、五穀豐登。

每年秋收過後,化州官橋中火嶂一帶村民,在村邊田頭搭起草棚,跳起原始粗獷的民俗舞“跳花棚”。表演者穿著古代服裝,戴著怪異面具,手持斧頭、鐮刀、鋤頭等道具,在鑼鼓號角伴奏下,邊唱邊舞,抒發“驅邪除惡,物阜民安”的喜悅心情。每到“跳花棚”表演的日子,都會吸引四鄰八鄉的人扶老攜幼前來觀看,盛況空前。“秋光好,跳棚舞,慶豐收,邪惡無。”這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化州“跳棚舞”進入全盛時期的寫照。但隨著時代的變遷,農村的文化生活呈多元化,化州“跳花棚”一枝獨秀的風光不再,到上世紀90年代日漸式微,曾一度瀕臨失傳,如今在當地文化部門的重視之下,才化險為夷。

系派

跳花棚跳花棚

地方志書對明、清兩代化州人民跳棚的情況略有記載:“覲光門外沙洲為棚,城鄉社會擇善歌者。著童子傀衣、傀巾,夤夜持鈴合歌合舞,奏鼓樂,上下壇場緩步。”這種活動,俗稱為“跳儺”。據考證,“儺”源於原始社會圖騰崇拜的祭祀儀式,以戴木製面具為特徵,先有儺舞後有儺戲,延至於今。百姓跳棚,還保留了“儺”的色彩,但已集面具、戲、歌舞、喃唱做於一棚了。
跳花棚有固定的“科本”,共分為接神、安座、開棚門、小孩兒、道叔、秀才等十八科(場)。其中“道叔科”(即道公)歌舞最多,該科唱得最多,內容多為農事耕耘、男女情趣、生活趣談;舞蹈動作也最多,其“七鬼兒”角色的9種舞蹈動作36種跳法,為跳花棚舞蹈動作的精華。文化部門重點挖掘、整理、保護的,也就在此。
跳花棚流傳到現在經歷過很多波折。1952年,化州縣文化局曾組隊參加“湛江專區民間藝術匯演”獲得殊榮。1979年至1988年期間,化州縣政府先後多次派出縣文化館音樂舞蹈輔導人員張振謙、翁燕、陳作銓等人,到跳花棚的發源地長尾公村,對當時健在的8位老藝人進行查訪,辦學習班,收集了唯一倖存的清朝時的手抄“科本”,並作了唱腔錄音,學習了各種舞蹈動作,並繪製了面具、道具和服裝的製作圖。1986年,他們按照“理順濃縮、增減變通、借鑑融合”的民間藝術整理三原則,以原“道叔科”中七個“鬼仔”的36種跳法為主,編成舞台藝術舞蹈,參加茂名市首屆民間民俗文藝會演,獲得唯一的一等獎;後來在參加1988年廣東歡樂節和1991年廣東大學生運動會閉幕式中演出共30多場;2005年,化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組織排練花棚舞參加廣東國際旅遊文化節嶺南民間藝術匯演獲得金獎。
跳花棚經過歷史的承傳和吸納,廣積而博採,具有較大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2006年5月,跳花棚被廣東省政府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是年過八旬的姚茂泰和年近七旬的張振謙。其挖掘搶救工作,相關部門做了許多努力,但現狀堪憂。

場地布置

跳花棚跳花棚

(1)傳統“跳花棚”的場地布置。每年“吃藝日”在跳棚指定地點——跳棚坡,即鄰村之間的坡坪。搭建跳棚台。
跳棚台很講究,要用竹木搭架,禾草蓋頂。台面高1米,寬5米,深4米。前門上方橫掛一幅33厘米高“表示七十二兄弟手挽手相互連線的紙人”剪紙。前門下方堆若干紅紙做的花,棚壁幕掛著土地公、康公等當地民間供奉神仙的神像
棚前是觀眾,觀眾後面搭祖先神座棚。可見跳花棚從表演場地上也有著嚴格的規格和獨特的形式。
(2)現時“跳花棚”的場地布置。隨著社會的發展,“跳花棚”在表演場地及場地布置上發生了變化。它將原來的跳棚台簡化到旗桿流動式的實物背景,象徵著跳棚台的舞台形式;從原來必須要在指定的跳棚坡,發展到可在舞台和廣場上表演……這一系列的變化均為藝術工作者從舞台和廣場藝術的角度對其進行提升,在保留了“跳花棚”舞蹈的本體特徵的基礎上做的改進。這一改進加快了“跳花棚”走出農村的步伐。如今在很多藝術的盛會上都能看見“跳花棚”的影子。

面具與道具

跳花棚跳花棚

(1)面具。“跳花棚”使用的是儺面具。“在中國古老的面具文化傳統中又以儺面具最為豐富,並且至今還在儺的活動中發揮效用,可謂‘無面不成儺’儺面具成為界定儺祭和儺戲藝術的重要特徵”。可見儺面具在儺舞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無論什麼時期,不同的面具代表著不同的角色。傳統“跳花棚”的面具用樟木雕刻,按照角色進行繪製.
以前的面具材料是用樟木,時間長了木頭有一股味道,而且很重,表演時不方便。筆者認為傳統面具有如下優缺點:1.優點:傳統面具採用樟木雕刻,凝聚了木雕工藝價值,保存時間長。
而且人物造型的設計有標誌性,有利於觀眾區別不同的角色。2.缺點:製作耗時較長。雖然容易保存,但時間一長,木頭就發出一股很難聞的味道。且質地太重,演員在表演時容易掉下來。
現時面具的製作材料得到改進,轉用稻草編織,也按照角色進行編制。由於角色的刪補,面具造型也發生很大改變,以年齡或性別進行劃分。筆者認為改進後的面具具有如下優缺點:1.優點:用稻草編織面具,不但製作耗時少,而且成本低,規避傳統樟木面具的缺點。2.缺點:人物造型不夠明顯,不利於觀眾區分人物角色,標誌性不強。
這一點不及於傳統面具的優點。這一問題還有待於我們進一步研究,也是在今後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該舞蹈的工作中要深入研究的重點。
(2)道具。道具和面具一樣,與角色相對應。被保留的傳統道具,其規格和顏色都不做改變。具體規格可參見《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廣東卷》。新增的道具有鋤頭、勺子、稻穀等農耕農具,其規格設計大部分都按照實物為標準。

表演形式和表演風格

跳花棚跳花棚

(1)傳統“跳花棚”的表演形式和表演風格。傳統“跳花棚”的表演形式實屬典型的道教活動,《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廣東卷》有記載:“跳花棚”是以“儺戲”的形式出現,面具類似戲曲人物造型,按十八個固定“科本”(唱本)表演。其中“接神科”、“安座科”時,焚香迎拜,口吟經文與農村每年過年例“游神”的形式極為相似。傳統“跳花棚”的表演風格可謂是粗獷簡練、幽默誇張。
(2)現時“跳花棚”的表演形式和表演風格。現時“跳花棚”已從必須在指定跳棚坡和跳棚台上表演,發展到可在舞台廣場上演出。表演場地發生了變化,表演形式也同步變化。現在“跳花棚”表演形式已和儺(宗教活動)沒有聯繫,更多地是體現它的舞蹈藝術形態,表演形式也由此舞台化,將它形成舞蹈藝術的表演形式。在風格特徵上,藝術工作者主張保留“跳花棚”的表演風格特徵。

表演內容

37.537.5

(1)傳統“跳花棚”的表演內容。搭好跳棚台,“吃藝日”那天按照“跳花棚”固定的科本順序:接神、安座、開棚門、小孩兒、道叔、秀才、後生唱歌、依前、陳九、鋤田、釣魚、判官、監棚、送蟲、量棚、八仙、拆棚、獨腳和尚等十八科(場)進行表演。
“跳花棚”的每一個科目都有一定寓意和表演內容,如“道叔科”由六種儺面具角色,道公、沙刀、耙頭、纓槍、紙錢、鉞斧,其中“道公”兩人,共七人表演。先由兩名“道公”單手相攜跳擺出場,接著沙刀、耙頭、纓槍、紙錢、鉞斧也按順序出場表演,動作有“撇里撇外”、“跪斗”、“轉身托腮”、“垃亂拋果”、“指月”、“磨谷”、“斬手”、“踢球”、“插花”等九個動作(每個動作,跳四個方位,俗稱“跳四門”),在地上跳完後,七個演員再上跳棚台蹲著把動作重複一遍,這一遍稱之為“長道叔”。它主要表示驅邪免災、祈求平安、迎祥納福的意願。“秀才科”則主要表示希望能培養多些聖賢子弟的願望;“後生唱歌科”主要歌頌生活情趣和感情方面的內容;“陳九科”也是表示驅邪意,鎮惡氣的意願;“鋤田科”和“釣魚科”主要表達生產勞動、農事耕作的過程及收穫的喜悅心情……。由上陳述可見,在傳統“跳花棚”中的表演內容主要是以祈福求神、保佑平安、驅邪鎮惡、迎祥納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等美好願望。
(2)現時“跳花棚”的表演內容。當地藝術工作者按照“理順濃縮,借鑑融合,增減變通”的民間藝術整理三原則去改進“跳花棚”的表演內容,

1.理順濃縮。由於傳統“跳花棚”有許多科目帶有封建迷信色彩,於是藝術工作者將表演內容從原來“十八科”簡化到目前僅保留“鋤田科”“道叔科”等幾個藝術價值較高的科目,其餘科目皆被刪除。表演時間由一天減縮到十分鐘。

2.借鑑融合。以原“道叔科”的六個儺面具角色動作為基礎,融合了古典舞的動作素材,借鑑了舞蹈編舞技法,豐富了舞蹈表現力,使“跳花棚”表演內容走向藝術多元化。

3.增減變通。
改進後的“跳花棚”,角色配置靈活。創編者根據劇目內容,適當增減角色(面具)、道具和演員人數等。表演內容仍以勞動豐收、生活情趣、愛情故事為主,不改變傳統“跳花棚”的風格特徵。

動作形態

37.5跳花棚

(1)“跳花棚”的舞蹈動作形態與“儺”有很大淵源。
全國各地關於儺舞的文獻和圖片資料,如福建邵武儺舞、湛江吳川儺舞、江西樂安儺舞、和“跳花棚”唯一傳承人、原化州市文化局副局長張振謙先生示範“跪斗”和“跳花棚”民間老藝人姚茂泰示範“斬手”,通過對這些不同地區的儺舞圖片資料,筆者總結:在來自不同地區的儺舞圖片中,演員都做同一個動作——大八字半蹲的馬步。“沒有馬步不成儺”,馬步成為儺舞藝術的重要特徵。
馬步是練習武術最基本的樁步。它因姿勢有如騎馬而且如樁柱般穩固而得名。舞者要雙腳分開略寬於肩,半蹲姿態。馬步蹲得好,可下盤穩固,平衡能力好,不易被人打倒。蹲馬步要蹲得深、平、穩。筆者認為儺舞之所以採用馬步為基本步法,主要還是看重其“穩”這一特徵。因馬步,“跳花棚”形成了“穩”“沉”的動律特徵。“儺是一種請神逐鬼、祈福免災的文化現象。”“儺其含義是驅逐疫鬼。”“儺是古代流行在中原地區的一種祭祀,其目的在於驅鬼逐疫,祈福禳災,保佑平安。就其形式和功能而言,儺是驅邪巫術的一種。”。
書里多次提及儺與“驅逐疫鬼”相聯繫,逐鬼必然要有正氣和煞氣,方可鎮住鬼魂、驅逐疫鬼。跳儺的過程就是一種與鬼魂搏鬥的過程,馬步有著平穩有力、進退自如的優勢,不易打倒並有一種必勝的氣勢,最終驅逐疫鬼。“跳花棚”作為儺舞的一種,很明顯具備了儺舞的這一共性特徵。由於“跳花棚”不管做什麼動作都以馬步為主,而馬步的活動範圍比較小,在不改變動作姿態的前提下,只能靠雙腳蹬地跳起來活動,因此“蹬”、“跳”構成了“跳花棚”的基本動作。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廣東卷》的動作說明中多次強調“大八字步半蹲”這一形態,這就是我們說的馬步。書中還多次強調“蹬”、“跳”這兩個動詞,這就是馬步的基本動律。

可見“跳花棚”與儺有很大的淵源,“跳花棚”的基本步法為馬步,形成“跳花棚”的“穩、沉、蹬、跳”基本動律和基本動作形態。
(2)“跳花棚”傳統與現時舞蹈本體形態的異同。現時的“跳花棚”是在保留著傳統形態特徵的基礎上改良創新的。
因此傳統與現時中有著許多異同之處。相同之處有兩點:⑴基本步法馬步及馬步所形成的基本體態和動律:“穩”“沉”“蹬”“跳”相同,這也是儺舞的共性。⑵大部分手位和動作不變。如“攤掌”“按掌”“跪斗”“轉身托腮”“撇里撇外”“削刀”“踢球”“磨刀”等。
不同之處:1.傳統“跳花棚”的舞蹈動作。民間藝人姚茂泰傳授給筆者的那套動作是傳統“跳花棚”最原始的動作,他做為民間在世的唯一老藝人,他最重要的任務是將“跳花棚”的動作原汁原味地保存並傳承下來。這套動作主要以“道叔科”為主,如“跪斗”、“斬手”、“攬角”、“指月”,“磨谷”、“磨刀”等十三個動作,基本動作說明參見《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廣東卷》。2.現時“跳花棚”的舞蹈動作。
近幾年劇目時發現舞蹈中只有兩個步法:馬步和後踢步。傳統“跳花棚”中只有馬步一種步法,保留馬步可保留它本體特徵。馬步雖然穩,但它動作幅度小,流動性活動範圍小。至於後踢步,筆者從舞蹈藝術的觀點出發,認為後踢步是一種靈活且流動性較大的步法,它並非“跳花棚”本體形態的動作,採用它最大的原因是為了適應舞台的需求,增大舞蹈的流動性,增加舞美。
現在的舞蹈除了傳統動作外,大部分新增動作都以模仿真實勞動為主,象鋤頭鋤地;鐮刀割稻穀;這些動作都是傳統“跳花棚”中沒有的,添加它們是為了增加舞蹈表現力。

第三批國家級非遺名錄(1)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下面是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