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感戲

醒感戲

醒感戲(又名“省感戲”)產生於浙江省永康,現在是非文化遺產之一。

簡介

醒感戲醒感戲

醒感戲(又名“省感戲”)產生於浙江省永康縣,後流播磐安、縉雲、義烏、武義、東陽、金華等地,是一種“勸人反醒,導人歸正”,直接為道教、佛教服務的戲曲劇種,被學術界稱為“亞儺戲”。流行於浙江永康。因第一個上演的劇目為《毛頭花姐》,故也叫“永康毛頭花姐戲”。淵源於當地的民間傳說、民歌、小調,在發展過程中,也受了侯陽高腔、松陽高腔的影響,從中吸收了一部分劇目和音樂。所唱曲牌如[駐雲飛]、[山坡羊]等,大抵來自侯陽高腔。流傳不廣,目前已無職業劇團。

起源

永康位於浙江中部,道教淵源久遠。道士們為了更好地滿足廣大齋主和觀眾日益提高的娛樂需求,他們藉助戲劇形式,編演以超度幽靈為內容、能為內增法事服務的特殊劇目,這種戲既保留了民間道教和佛教的各種法事手段,又大致具備戲曲的三個條件:一、歌舞;二、演;三、故事。於是,一種類似儺戲、目連戲的道教儀式劇,醒感戲便應運而生。誕生的年代無考,但明代已開始盛行。
東晉神仙家、煉丹家葛洪首先將流行在漢代的黃初平、黃初起(黃大仙)的仙跡寫入他的《神仙傳》。葛洪還在反映西漢歷史的《西京雜記》中寫了“東海黃公”的故事(見附圖)。故事寫道:東海人黃公,年輕時練過法術,能夠抵禦和制伏蛇、虎。他經常佩帶赤金刀,用紅綢束髮,作起法來,能興雲霧,本領很大。到了老年,氣力衰疲,加上飲酒過度,法術失靈。秦朝末年,東海出現白虎,黃公仍想拿赤金刀去鎮服它,可是法術不起作用,反被白虎咬死了。關中一帶的民眾根據這個故事編成節目來表演,後來漢朝皇帝把它采入宮廷,作為角牴戲的一個節目。東漢張衡《西京賦》描寫它演出時的情況是:“東海黃公,赤刀粵祝,冀厭白虎,卒不能救,挾邪作蠱,於是不售。”成為中國初創戲曲“蚩尤戲”的代表作。黃帝南巡永康石城山,鑄鼎制兵,終於打敗了強大的九黎族首領蚩尤,為了紀念南中國黃帝的豐功偉績,後人以“蚩尤戲”的形式進行表演,代代相傳。殊不知,這齣戲在永康省感《草集殤·老虎殤》中找到了原形,這不能不說是中國戲史研究上的新發現,更進一步地證實了永康是南中國黃帝文化的輻射中心,證實了古老婺劇的源遠流長。

班社

演省感戲的班社叫省感班。他們的組織、劇目、表演、音樂等和婺劇各班社均有相似之處,但又顯得更古樸原始。省感班由二十四人組成,其中演員十三人(全部男的),包括:包頭(旦堂)五人(作旦、花旦、正旦、武旦、老旦);花面(花面堂)四人(大花、小花、二花、四花);白面(白面堂)四人(小生、正生、老外、副末);後場(樂隊)五人(正吹、副吹、鼓板、三件、小鑼);箱房三人(頭箱、盔箱、三箱);伙房三人(火頭、內雜、外雜)。省感班沒有固定的班主,一般都由藝人自己帶班。這種組織和婺劇班社基本一樣,與南戲的舊制也極為相似。省感班共有九本戲,因為它的演出與宗教活動密切配合,故又叫“省感九殤”(殤,音shāng,未成年而死)。這九殤是:《毛頭花姐》(又稱《毛頭殤》)、《斷緣殤》、《撼城殤》、《精忠殤》、《逝女殤》、《孝子殤》、《狐狸殤》、《草集殤》、《溺水殤》。其中最重要的是《毛頭殤》,即《毛頭花姐》,因此當地民眾又叫省感戲為“毛頭花姐戲”。《毛頭殤》取材於當地的民間故事,寫的是一個姓錢的姑娘,因長得如花似玉,當地人都叫她花姐。家住永康錢婆塘村,家貧如洗,從小就給一個姓毛的人家做童養媳。姑娘到了妙齡,毛頭還是一個鼻涕郎。一天,有個賣花線的少年郎錢三培路過花姐家門,兩人一見鍾情,來往頻繁。後被毛頭窺見,告訴其母。毛頭母親怕敗壞門風,將花姐驅逐出門,花姐無家可歸,就住到姑母王氏家中。王氏為了詐取毛家錢財,慫恿花姐假上吊,不料花姐真的吊死。狀子告到閻王處,閻王弄清案情,將王氏打入地獄,讓花姐回到陽間,與錢三培花好月圓。

發展

此戲深受民眾歡迎,盛演不衰,與婺劇班社斗台時始終奪魁。《精忠殤》寫的是秦檜勾結金兀朮,以“莫須有”之罪名,殺害了精忠報國的岳飛。後秦檜在陰間得到應有的誅罰,岳飛冤案得到昭雪,升天成仙。此戲與南戲《秦太師東窗事犯》、婺劇崑腔《倒精忠》(《瘋僧掃秦》中一折)如出一轍,可見省感戲《精忠殤》和婺劇《倒精忠》同源於南戲《秦太師東窗事犯》。《斷緣殤》,又名《目連救母》,寫目連一家樂善好施,後父親病故,母劉氏憤而焚毀佛經,結果被打入十八層地獄。目連為了救母,不畏兇險,親往西天求佛,遍游地獄,終於救母脫離苦難。這齣戲,和婺劇崑腔《目連記》內容相同,似亦同出於宋雜劇《目連救母》和明鄭之珍的傳奇《目連救母勸善戲文》。在省感戲的九本戲中,有三分之一是與婺劇有密切關係的。省感班的演出與宗教活動有密切關係。它的一個主要活動叫作“翻九樓”,整個過程三年完成,每年一次,請儒、佛、道三教同行儀式。佛教單獨設壇誦經,儒道同設壇,儒教以省感班演出,道教則以法師作道場。第一年稱“起九樓”,做一天一夜道場,演一本《毛頭殤》,廣場上樹起兩根很高的“九樓樹”;第二年稱“暖九樓”,演五場戲,做三日三夜道場;第三年稱“翻九樓”,做五天五夜道場,演九本戲,第五天開始“翻九樓”。所謂“翻九樓”,就是在兩根九樓柱邊疊十張桌子,底部是方桌,上面九張都是長方桌,最上面的桌子四腳朝天,桌子以上兩柱間,離一人多高,扎一繩梯。兩柱頂部固定橫檔一根,兩端向柱外延伸數尺,成一“廿”字形,兩端各懸長一丈余、寬尺許的白布。“翻九樓”就在這上面進行。其中最精彩的表演是“十八吊”,兩個演員在橫檔兩端各用小布進行,有雙腳吊、左腳吊、右腳吊、雙膝吊、左膝吊、右膝吊、雙手吊、左手吊、右手吊、雙肘吊、左肘吊、右肘吊、雙腋吊、左腋吊、右腋吊、平腰吊、前頸吊。“翻九樓”的表演主要是雜技,一般由小生擔任。省感班的表演對婺劇有一定影響。如婺劇侯陽高腔班在“打台”中表演“掛布”,其動作與省感班的“十八吊”極為相似。婺劇有不少劇目都揉合了“十八吊”的表演動作。省感戲的唱腔和高腔是一致的,由曲牌和幫腔組成。其中《毛頭花姐》中的唱腔,山歌風味濃厚,頗有村坊小唱的南戲遺風。它在發展中也吸收了婺劇音樂的精華,如《逝女殤》等戲中的“山坡羊”和“江頭金桂”曲牌就是吸收於松陽高腔;“望鄉台”等曲牌源於婺劇崑腔。還有一些音樂唱腔,是侯陽高腔、亂彈和徽戲的曲調,它用的大鑼、大鼓、大鈸等打擊樂器,也是仿照婺劇(東陽三合班、徽班)鑼鼓風格的。綜上所述,婺劇研究,不能採用“一元化思維”,而要用“多元化思維”。長江、黃河接納了多少涓涓細流,方能“奔流到海不復回”。
古老的婺劇也是在接納了許多古老的劇種和聲腔的基礎上才形成的。永康省感戲的發現,無疑給婺劇史的研究帶來了重大的突破。

申報過程

申報地區:浙江省永康市
醒感戲(又名“省感戲”)產生於浙江省永康縣,後流播磐安、縉雲、義烏、武義、東陽、金華等地,是一種“勸人反醒,導人歸正”,直接為道教、佛教服務的戲曲劇種,被學術界稱為“亞儺戲”。
永康位於浙江中部,道教淵源久遠。道士們為了更好地滿足廣大齋主和觀眾日益提高的娛樂需求,他們藉助戲劇形式,編演以超度幽靈為內容、能為內增法事服務的特殊劇目,這種戲既保留了民間道教和佛教的各種法事手段,又大致具備戲曲的三個條件:一、歌舞;二、演;三、故事。於是,一種類似儺戲、目連戲的道教儀式劇,醒感戲便應運而生。誕生的年代無考,但明代已開始盛行。
相關資料:
醒感戲又名“省感戲”,產生於永康縣,後流播磐安、縉雲、義烏、武義、東陽、金華等地,是一種勸人反醒,導人歸正,直接為道教、佛教服務的戲曲劇種,被學術界稱為亞儺戲。
永康位於浙江中部,道教淵源久遠。道士們為了更好地滿足廣大齋主和觀眾日益提高的娛樂需求,藉助戲劇形式,編演以超度幽靈為內容、能為內增法事服務的特殊劇目。這種戲既保留了民間道教和佛教的各種法事手段,又大致具備戲曲的三個條件:一、歌舞,二、演,三、故事。於是,一種類似儺戲、目連戲的道教儀式劇,醒感戲便應運而生。誕生的年代無考,但明代已開始盛行。
醒感戲的劇本有9種(包括單篇、殘本),劇中的主人翁均為夭殤者(殤,意為未成年而死),故以殤名之。

它們是:《逝女殤》、《狐狸殤》、《撼城殤》、《溺水殤》、《斷緣殤》、《忤逆殤》、《毛頭殤》》(毛頭花姐戲)、《精忠殤》、《草集殤》、故又叫“省感九殤”。其中最重要的是《毛頭殤》,即《毛頭花姐》,因此當地民眾又叫省感戲為毛頭花姐戲。《毛頭殤》取材於當地的民間故事,寫的是一個姓錢的姑娘,因長得如花似玉,當地人都叫她花姐。家住永康錢婆塘村,家貧如洗,從小就給一個姓毛的人家做童養媳。姑娘到了妙齡,毛頭還是一個鼻涕郎。

第三批國家級非遺名錄(1)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下面是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