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王傳說

錢王傳說

錢王傳說是以吳越國王錢王生平事跡衍化而成而成的民間傳說,在臨安家喻戶曉。

臨安市表彰命名凌東輝等6位民間藝術家

日前,臨安市人民政府表彰命名了凌東輝、潘漢斌、倪瑞龍等6位民間藝術家,受表彰的6位民間藝術家長期從事民間藝術的蒐集、整理、研究、創作工作,具有豐富的創作、研究和實踐經驗,潘漢斌、凌東輝等人的多件作品在省內的藝術展演和展示中獲獎,藝術家們在各自的領域作出了較大的成績,對我市的民間藝術發展具有突出貢獻。
臨安市自2005年以來,開展民間藝術家申報命名工作,先後有錢高潮邵城鑫、曹林林等25位受到臨安市人民政府表彰命名。開展這項工作,對促進我市精品創作,對推動臨安文化事業繁榮與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錢王傳說》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遺名錄

日前,國務院正式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總計191),我市民間文學《錢王傳說》榜上有名,這是我市繼《昌化雞血石雕》成功申報國遺名錄之後,我市第二個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的項目。也是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又一重大成果,對傳承弘揚錢王文化,提高臨安知名度,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影響。
錢王傳說是以吳越國王錢王生平事跡衍化而成而成的民間傳說,在臨安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凡是錢王活動過的地方,幾乎都有他的傳說故事,錢王傳說內容豐富,有錢王生平、家世的傳說,也有錢王見義勇為、建功立業的傳說,以及地名、風俗傳說。錢王傳說凝聚了千百年來,廣大大眾對他的理解、看法和感情,反映了民眾樸素而又鮮明的歷史觀和審美觀,在當前,錢王傳說在增進海峽兩岸交往和海外華人文化認同方面有著特殊的意義。
目前,我市有國家級非遺名錄2項,省級非遺名錄8項,杭州市非遺名錄23項,臨安市級非遺名錄50項,基本構建起國家、省級、市級、縣級四級名錄體系。(臨安非遺中心許林田2011年6月15日)

傳說內容

錢王射潮

錢塘江的潮水從來就是很大的,潮頭既高,潮水衝擊的力量又猛,因此錢塘江兩岸的堤壩,總是這邊才修好,那邊又被沖坍了。“黃河日修一斗金,錢江日修一斗銀。”那時候,潮水給人民帶來的災害,從這句話里就可以想見了。
到唐朝末年,有個吳越王叫做錢鎦的,勇猛無比,當時一般人都稱他為“錢王”。
錢王治理杭州的時候,各種事情都感到還容易辦,就是這道錢塘江的海堤修不好。因為剛剛要修好,潮水一天一夜要來兩次,簡直叫人沒有法子能把海堤修築起來。因此,錢王手下的人很著急,都怕錢王發脾氣,只好報告錢王道:“大王,這海堤還是不修吧,總不會修好的。因為錢塘江裡面有個潮神在跟我們作對,只等到我們把海堤修得差不多的時候,他就興風作浪,鼓起潮頭,把我們的海堤給沖坍了。”
錢王聽了滿肚火,氣得鬍子一根根都直豎起來,眼睛瞪得象銅鈐,厲聲喝道:“吠!你們這批沒用場的傢伙!為什麼不把那個潮神拖上來給宰了?”
手下人慌忙說道:
“這不能夠,這不能夠,他是個潮神,在海水裡面,跟海龍王住在一起的哩!我們沒法去找他。何況他來的時候,是隨著潮水翻滾,都在潮頭的海水裡面;我們凡人,既看不到,更沒法子捉拿他。人們就是趁著鐵打的船去尋找,只要一碰到潮頭,也會給吞沒了的。”
錢王聽了,兩眼火星直冒,大吼道:
“呸!難道就讓這個小小的潮神來胡作非為嗎?不行!”
錢王想了一想,說道:
“好,讓我自己去降伏他。到八月十八這一天,給我聚集上一萬名弓箭手到江邊,我倒要去見見這個潮神!”
你道錢王為什麼一定選八月十八這一天呢?原來八月十八是潮神生日,這一天潮頭最高,水勢更是排山倒海兇猛無比;而且潮神會在這一天,騎著白馬跑在潮頭上面的。
八月十八日到了,錢塘江邊搭起了一座大王台,錢王一早就到台上觀看動靜,等待潮神到來。可是從當地挑選出來的一萬名精銳的弓箭手,卻陸陸續續地一下到不齊,錢王見了嫌慢,就喝令他們必須立即聚齊到江邊,排列好陣勢。
這時有個將官,上前跪下稟道:
“大王!弓箭手跑向江邊來時,要經過一座寶石山,這個地方山路狹窄,只能容一人走過,何況過山又得爬上爬下的,因此來得慢了。”
錢王聽了,喝道:
“呀呸,這樣豈不要耽誤了消滅潮神的大事!”他立刻跳上千里駒,飛也似地來到了寶石山前,一看,果然如此。他連忙跑到山巔上面向四下瞭望,只見這山的南半邊有條裂縫。於是他坐了下來,把兩隻腳踩在山的裂縫處,用力一蹬,哈!這山竟然給他一下蹬了開來,中間出現了一條寬寬的道路。那些將士見了,人人喝彩,個個歡呼!沒多久,全部弓箭手就通過這條大路,到江邊聚齊了。——從此,這裡就叫作“蹬開嶺”,那錢王的一雙其大無比的大腳印子,直到如今,還深深地陷在石牆上面哩。
錢王又飛快地騎著馬到處巡視了一番,等他再到江邊大王台上的時候,一萬名精兵早就排好陣勢,個個雄赳赳、氣昂昂地拿著弓箭,望著江水。錢江沿岸的百姓,受盡了潮水災害,修堤治水,哪個不歡喜,誰人不盡力!如今聽說錢王射潮神,都爭著觀戰助威,真是家家閉戶,人人出動,幾十里路長的江岸,黑壓壓地擠滿了人。錢王見了這般聲勢,更加膽壯起來,忙叫人拿來了筆墨,寫了兩句詩道:
“為報潮神並水府,
錢塘且借與錢城。”
馬上把詩丟進江水裡去,大聲叱道:
“喂,潮神聽了!如果你答應了,就不許把潮水湧來!假如你潮水仍然要來,那就不要怪我手下無情了!”
岸上的百姓以及弓箭手聽到,都歡呼起來,那聲音就象雷吼一樣。大家神色緊張地對著江水,觀看動靜。可是潮神並沒有理睬錢王的告誡,一會兒,但見遠遠一條白線,飛疾滾來,愈來愈快,愈來愈猛,等到近時,就象爆炸了的冰山,傾覆了的雪堆似地奔騰翻卷,直向大王台衝來。錢王見了,大吼一聲,喝令:“放箭!”話音一落,他搶先就“叟”的一箭射了出去。
這時,只見萬名精兵,萬箭齊發,直射潮頭。百姓們都跺腳拍掌,大聲吶喊助威。一萬支箭射了,又是一萬支箭;一萬支箭射了,又是一萬支箭;“叟叟叟”,霎時射出了三萬支箭,竟逼得那潮頭不敢向岸邊衝擊過來。錢王又下令:“追射!”那潮頭只好彎彎曲曲地向西南逸去,最後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因此,直到今天,潮水一到六和塔邊就快沒有了;而在六和塔前面,江水彎彎曲曲地向前流去,象個“之”字,因此人家又叫這個地方為“之江”。
從這個時候起,海堤才得造成。百姓們為了紀念錢王這次射潮的功績,就把江邊的海堤,叫做“錢塘”。

第三批國家級非遺名錄(1)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下面是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