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蹺

高蹺

高蹺屬漢族民間舞蹈的一種形式,藝人們腿綁高蹺,在音樂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舞姿以雄健、驚險為主,一般在春節,元宵節等節日表演。高蹺是舞蹈者腳上綁著長木蹺進行表演的形式,技藝性強,形式活潑多樣,由於演員踩蹺比一般人高,便於遠近觀賞。關於高蹺的起源,學者們多認為與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與沿海漁民的捕魚生活有關。據《列子·說符》篇記載:“宋有蘭子者,以枝幹宋元。宋元台而使見其枝。以雙枝長信其身,屬其脛,並趨並馳,並七劍迭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從文中可知,高蹺早在中國先秦時期已在漢族民間流行。

基本信息

舞蹈簡介

高蹺高蹺表演

高蹺在中國流傳甚廣,但豫西高蹺自成一體,種類繁多,精彩駭人。高蹺屬民間舞蹈的一種形式,藝人們腿綁高蹺,在音樂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舞姿以雄健、驚險為主。僅以道具"蹺"而言,分高、中、低“蹺”三種。高“蹺”達丈余,驚險挺拔,手能觸天,多為蹺隊之領頭,低“蹺”動作剽悍複雜,花樣繁多,一面大旗被蹺手舞得嘩啦啦直響,而且在蹺上還能表演各種節目,如雜技、魔術、地方戲、武術表演等,有強烈的感情色彩,表演起來驚心動魄,多為蹺隊之主體。而中“蹺”既有高“蹺”之險又有低“蹺”之“花”,為蹺隊中所不可缺少的部分。在高蹺傳統之鄉,經常組織大規模的表演,尤其是成群結隊的兒童腳踩高蹺列隊演練,煞是好看。

歷史溯源

高蹺高蹺藝術
關於高蹺的起源,學者們多認為與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與沿海漁民的捕魚生活有關。據歷史學家的考證,堯舜時代以鶴為圖騰的丹朱氏族,他們在祭禮中要踩著高蹺擬鶴跳舞。(見孫作雲《說丹朱》 );考古學家認為,甲古文中已有近似踩蹺起舞形象的字。(方起東《甲骨文中商代舞蹈》 )兩者可互相印證。

古文獻《山海經》中有關於“長股國”的記述,根據古人的注釋,可知“長股國”與踩蹺有關。從“長腳人常負長臂人入海中捕魚也”這一注釋中,我們不難想像出腳上綁紮著長木蹺,手持長木製成的原始捕魚工具在淺海中捕魚的形象。而更令人感興趣的是,今日居住在廣西防城沿海的京族漁民,仍有踩著長木蹺在淺海撒網捕魚的風習。

今人所用的高蹺,多為木質,表演有雙蹺、單蹺之分。雙蹺多綁紮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藝;單蹺則以雙手持木蹺的頂端,便於上下,動態風趣。其表演又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重扮象與扭逗,武蹺則強調個人技巧與絕招,各地高蹺,都已形成鮮明的地域風格與民族色彩。

傳承演變

高蹺高蹺
山西省內各地的高蹺高度不一,高蹺低的低至數寸,高的高至七八尺,在山西芮城、新絳等縣,高蹺的高度達到一丈五尺甚至一丈八尺。平時,高蹺以四尺左右的高度為多見。

高蹺在山西的延傳歷史悠久,在晉中一帶榆社縣出土的北魏石棺上也可看到高蹺、雜技的圖畫,雖然高蹺無文字記載,但最遲也應從北魏開始了。在山西表演高蹺的行列中,分成文高蹺和武高蹺兩種。文高蹺重於扭和踩,武高蹺以表演特技為主。

浮山縣的武高蹺,頭蹺為指揮,二蹺是領隊,戲曲人物居中,最後由醜漢壓陣。表演首先扭各種場圖,然後表演“過仙橋”、“跳桌子”、“跳雙凳”、“大劈叉”等各種難度大的動作。

垣曲縣境內的胡村一帶,高蹺主要是表演特技。這裡的高蹺表演,不但有盍拐、碰拐、背拐、跌叉、跳桌、翻跟斗等技巧動作,而且還有抬二節、抬三節、坐抬、立抬、組合抬等高難度抬法,並能構成“馬拉車”、“過天橋”的造型。這個縣的高蹺,難度最大的是“上虎梯”。

高蹺高蹺
新絳縣境內的柏壁村和交口縣的雙池鎮的“撲蝴蝶”,是既有故事情節,又有許多高難度動作的高蹺節目。這個節目由三人表演,女青年飾演旦角,挑著蝴蝶前行,男青年飾演小生,持扇撲蝶,小丑搖動撥浪鼓嬉戲追逐,甚為活潑、生動,趣味性很濃。這三人在表演中,有“蹲走”、“跳桌子”、“鷂子翻身”、“越頭跳”、“後滾翻”、“單腿跳”等技巧動作。

稷山縣和右玉縣的“走獸高蹺”,是由兩人表演的連體高蹺。高蹺表演者腳綁木蹺,腰縛獸皮,前系獸頭,上身扮演與之相應的人物,組成一組造型,在樂曲鑼鼓聲中邊舞邊前進。

夏縣等地的三人合踩的四隻蹺,四人共綁五隻蹺的“連腿高蹺”,進行表演中要求配合默契,難度是很大的。

在我所在的定襄縣境內的高蹺,邊扭秧歌步,邊變換隊形,然後進行評說和演唱,叫做“高蹺秧歌”。在隰縣的幹家莊,還有在蹺腿銜接處拴上個小鈴擋的“響鈴高蹺”表演方式。

山西省境內,高蹺表演形式多種多樣,五花八門,不拘一格。這些高蹺的表演時間,一般都在農曆正月十五左右的鬧“紅火”活動中,高蹺是整個活動中的一種表演形式。這種活動內容機動性大,行動比較自如,可以在大場中表演,也可走街串巷。

山東高蹺常疊起三層(二三層無蹺)扮演戲曲人物,上層人踩在下層人的肩上照常行進。

京津一帶的高蹺,演員常表演“單腳跳”、“劈叉”、“過障礙”等高難技巧;有的則用單腳表演從四張高桌上一躍而下等絕技。

道具選料

高蹺道具簡單,但木質的選料很講究,必須採用堅硬而有韌性的木質,如榆木,槐木尚好,柳木次之,腐木不可用。將選好的木頭經過木匠加工成4一5尺長的木棍,木棍上扁下圓,腳踏板的設定,是根據高蹺的高度而定,一般在3尺以上裝置。個別地方的高度有五六尺。高蹺的綁腿繩,一般是用布製成的,這樣的綁繩既能綁緊,又不勒腿腳。

形象設定

最早它們扮演的人物有漁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下九流人物。隨著時代的變遷,高蹺扮演的人物多是戲曲和民間故事裡的人物形象,如《三國演義》里的劉備、關公、張飛和孔明;《西遊記》里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還有濟公和尚、小神仙和《八仙過海》里的呂洞賓、何仙姑等八仙人物形象。新中國成立後,將工、農、兵、學、商以及表現計畫生育等有時代氣息的人物搬上高蹺。表演者的扮相很滑稽,幽默。他們邊唱邊表演,生動活潑。也有的高蹺隊,演員手裡捧著一個直徑七八寸的小鑼邊走邊敲,與踩步相扣,發出“堵單堵、堵單堵、堵單堵、堵單堵”的鑼聲。小鑼在手上鏇轉自如,有時邊扔邊敲,十分有趣。因此人們編順口溜說“堵單堵,高蹺過來快些躲,踩著你,買上二兩果丹皮。”

服裝道具

是根據踩高蹺表演者所扮演的人物來定的。如孫悟空身著猴服,頭戴緊箍僧帽、手持金箍棒,豬八戒手拿大鐵耙,濟公和尚手持拂塵刷子或破蒲扇,老太婆拿一根長桿旱菸袋,關公手使青龍偃月刀等等。總之,服裝與道具是根據故事裡的人物而製作。

表演隊形

有一字長蛇、走八字、雙排對唱、交叉剪子、蛇脫皮等隊形。表演時的動作花樣有碰拐、背拐、跌叉、跳桌凳、翻跟頭、蹲走、鷂子翻身、單腿跳,還能組成二人抬轎、三人拉車、群體走天橋、拉駱馬它等多種形式的表演。高蹺表演的動作技巧性強,難度大,但都能表演的優美生動,趣味幽默,奇特而驚險,很受觀眾的喜愛。

高蹺頂樁

“高蹺頂樁”是,山西晉城市的西黃頭村,特有的一種“高蹺頂樁”玩樂故事。
高蹺就是踩高蹺,西黃頭高蹺不算太高,也不算太低,均高1.5米。
頂樁即是肩扛鐵制道具,上面固定小孩。全國有和其一樣的演出形式很多,叫法也不同。
高蹺走獸是由兩人表演的抬人高蹺,將人與動物巧妙組合,精心裝扮的表演。
西黃頭抬閣,是有多人抬動一架特製的,紡花車形式的,能轉動的道具,上面在固定多個玩樂小孩。
“高蹺頂樁”故事是眾多表演形式的合成,並以踩高蹺的形式展現。在全國其它地方的演出都是單項演出,表演形式單一,唯獨西黃頭“高蹺頂樁”故事既要踩高蹺表演,又要踩高蹺頂人,或者抬人表演。
西黃頭村“高蹺頂樁”形成年代不祥,可能和西黃頭村的先祖的祖籍地有關,大約有300多年歷史。
西黃頭村“高蹺頂樁”故事,有大小十支樁組成:其中六支頂單人樁,一支頂雙人樁;一支抬人樁;一支抬人走獸樁;一支抬多人轉樁,共十支樁都是以踩高蹺的形式表演。
西黃頭村“高蹺頂樁”每支樁都按一定的故事情節打制而成,上身頂的“樁枝”以精鐵根據故事情節打制而成,其所抬樁枝以木製而成,形象生動。

高蹺走獸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西省稷山縣
高蹺走獸藝術是山西省稷山縣清河鎮陽城村廟會文化活動的一種表演形式。它盛行於清朝雍正初年,出現在規模盛大的廟會活動中,經久不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高蹺走獸由獸頭、獸身和表演人員組成,表演時二人足踩高蹺同演騎獸狀,演員負重荷,按曲牌節拍行走。輔助配樂由鑼鼓、花鼓等打擊樂器組成。人及獸的造形奇特,在鼓樂聲中列陣行進時,氣勢宏偉,十分壯觀。現有的走獸形象基本都由古時流傳下來,雖經多次修補,原貌仍存。其獸頭和獸身由技術很高的藝人做出模型,用麻絲、麻紙、細繩、細竹、鐵絲、布料等縫製和綁縛而成,並塗以五顏六色,外形威武而精美。稷山縣清河鎮陽城村分為南、北陽城,北陽城的走獸包括:獨角獸、貅狼、麒麟、竹馬、等,南陽城的走獸包括:黑狸虎、梅花鹿、貘等。

高蹺走獸這一民間舞蹈活動豐富了人民民眾精神文化生活,增強了人與人之間的團結和諧,同時還體現了當地老百姓祈盼風調雨順,農業豐收的美好願望。時下,高蹺走獸這一民間舞蹈活動面臨青黃不接的狀況,亟待採取有效措施,實施搶救和傳承。

海城高蹺

申報地區或單位:遼寧省海城市

海城高蹺秧歌歷史悠久,清代文獻資料顯示其可考的歷史有三百餘年。清末海城高蹺日見成熟,形成一支職業半職業的藝人隊伍。藝人們身懷絕技,各有千秋,故其傳承譜系蔚為壯觀。從1820年的第一代傳人小金子、大來子,到1887年第二代的紅、粉、黃、藍、白、青六朵菊花(藝名),1902年第三代的張久榮(藝名白菜心),1940年第四代的吳奎一(號抓地虎)、王鳳翔(號滾地雷),1951年第五代的王連成(號王小辮),1970年第六代的陳士友(小生)、秦麗(小旦)等,出現了許多傑出的高蹺藝人。

海城高蹺秧歌是民眾十分喜愛的民間舞蹈,歡騰、奔放、熱烈、火爆是其基調,優美、抒情、風趣、詼諧是其特色,二者的統一構成海城高蹺秧歌的藝術特徵,衍生出“扭、浪、逗、相”四大技法要素。在海城高蹺秧歌的表演中,氣勢恢宏的大場和輕快細膩的小場包括了音樂、舞蹈、雜技、戲曲等多種形式,構成以舞蹈為主體的綜合性民間廣場藝術。海城高蹺秧歌不僅在當地,而且在國內外都有廣泛影響。1988年它在全國廣場民間舞蹈大賽中一舉奪冠,1997年以來多次參加國內外各種盛大演出,其表演獨樹一幟,顯示出東北地區高蹺秧歌的特色。

海城高蹺秧歌歷史上曾輝煌一時,並一直在民間傳承不絕。但是由於一些老藝人相繼去世,後繼乏人,目前其表演技藝正面臨失傳的危險,亟待搶救和保護。

遼西高蹺

申報地區或單位:遼寧省錦州市

據可考史料,遼西高蹺秧歌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

遼西高蹺秧歌的特點是蹺高,最低的90公分,依次升高,最高的可達240公分,演員需坐在房檐上綁蹺腿。因蹺高且富彈性,舞者為保持全身平衡,雙臂必須上下不停擺動,才能表演自如,由此構成遼西高蹺“大大舞”的基本動律。也因為蹺高,遼西高蹺秧歌形成了扔、跨、蹲、別、擰等技巧和美、浪、俏、哏、逗等形態,動作瀟灑漂亮,場面熱烈火爆,有扭中美、美中浪、浪中俏、俏中哏、哏中逗等突出的表演特色,充分展現了遼西人的豪邁性格。

遼西高蹺秧歌有自己獨特的傳承方式。一為家族傳承,如大薛鄉三屯村第一代傳人朱秀峰(1840年出生)傳了五代;二為師徒傳承,如營盤鄉范屯村第一代傳人朱有餘(1864年出生)傳了四代;三為自然傳承,由於遼西高蹺秧歌深受民眾喜愛,許多愛好者在不斷觀看演出中自學成才,成為新軍。

遼西高蹺秧歌具有重要的文化藝術價值,在當地及省內外有著廣泛的民眾影響。

由於遼西高蹺秧歌的一些老藝人相繼去世,後繼乏人,其表演技藝特別是全國獨一無二的“特高高蹺”正面臨失傳的危險,亟待搶救和保護。

苦水高高蹺

申報地區或單位:甘肅省永登縣

甘肅省永登縣苦水街高高蹺,起源於元末明初,到現在已有近七百年的歷史。高高蹺是當地一門祖輩相傳的民間表演藝術,也是農曆二月二龍抬頭社火中一個傳統的保留節目。表演者穿上傳統的戲劇服裝,畫上秦腔劇中人物的臉譜,拿上道具,踩上高高蹺,排成長隊,在太平鼓隊強大陣容的引導下上街表演。苦水高高蹺蹺腿的高度達3至3.3米,居全國之冠。

時下,苦水高高蹺面臨傳承窘境,表演人員心理不穩定,舞種生存遇到危機,需要有關部門投入財力、人力、物力進行發掘和保護。

遼南高蹺

高蹺高蹺
東北盛行高蹺,並以“遼南高蹺”最負盛名,其形式完整,表演規範,開始時先要“搭象”(疊起兩層的造型)唱秧歌,寓意“太平有象”,既而跑大場變換隊形圖案,然後分組表演雙人對舞、“撲蝴蝶”、“漁翁釣魚”以及扮演民間小戲等。

少數民族的高蹺,演員均著本民族的服飾,表演別具一格。例如:布依族既有雙蹺、又有單蹺(亦稱獨木蹺),兩手都持蹺端,製作方便,其獨木蹺尤為兒童所喜愛;白族的“高蹺耍馬”,演員也是踩著木蹺,身著馬形道具表演;維吾爾族“雙人高蹺”,則把民間對舞融入其中,令人耳目一新。
高蹺的有關記載——古文獻《列子.說符篇》記述了一個叫做蘭子的人,他為宋元公表演蹺技時,小腿上綁著比身體長一倍的兩根木棍(蹺),快速地跑跳並向空中循環拋棄七把短劍,五把常在空中,元君看後非常吃驚。這故事說明高蹺在魏晉時期已是一種雜技,並有較高的技藝。今出土北魏時期墓碑上的“百戲圖”也有當時“喬人”形象,可知高蹺歷史源流之久遠。

豫西高蹺

高蹺在我國流傳甚廣,但豫西高蹺自成一體,種類繁多,精彩駭人。高蹺屬民間舞蹈的一種形式,藝人們腿綁高蹺,在音樂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舞姿以雄健、驚險為主。僅以道具"蹺"而言,分高、中、低"蹺"三種。高"蹺"達丈余,驚險挺拔,手能觸天,多為蹺隊之領頭,低"蹺"動作剽悍複雜,花樣繁多,一面大旗被蹺手舞得嘩啦啦直響,而且在蹺上還能表演各種節目,如雜技魔術、地方戲、武術表演等,有強烈的感情色彩,表演起來驚心動魄,多為蹺隊之主體。而中"蹺"既有高"蹺"之險又有低"蹺"之"花",為蹺隊中所不可缺少的部分。在高蹺傳統之鄉,經常組織大規模的表演,尤其是成群結隊的兒童腳踩高蹺列隊演練,煞是好看。

津西高蹺

津西中北鎮西馬莊,高蹺也有很多年的歷史。

亳州高蹺

亳州高蹺是人踩在木棍上表演,通常是訓練有素的團體,場面一般很大,而且非常喜慶,裡面人物各式各樣,讓人忍俊不禁,是最受歡迎的表演之一。亳州高蹺很有特色,且技藝高超。據傳十八里集有一位施先生,踩高蹺站在八張方桌疊起的高台上,雙手捧一簸箕米,倒折而米不撒出,人送綽號"倒拐"。

亳州地區集體表演還有一定的套路,出場擺“烏龍擺尾”隊,然後按“鐵索扣”步法雙人結隊。正式表演場次是:老漢打魚、英雄捕蝶、青蛇白蛇、仙鰲蚌殼精、彩旦戲和尚等。其中旦角都由男子扮演。

高蹺起源

關於高蹺的起源,學者們多認為與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與沿海漁民的捕魚生活有關。據歷史學家的考證,堯舜時代以鶴為圖騰的丹朱氏族,他們在祭禮中要踩著高蹺擬鶴跳舞。古文獻《山海經》中有關於“長股國”的記述,根據古人的注釋,可知“長股國”與踩蹺有關。從“長腳人常負長臂人入海中捕魚也”這一注釋中,我們不難想像出腳上綁紮著長木蹺,手持長木製成的原始捕魚工具在淺海中捕魚的形象。而更令人感興趣的是,今日居住在廣西防城沿海的京族漁民,仍有踩著長木蹺在淺海撒網捕魚的風習。

清朝高蹺

豐年高蹺扮秧歌,水滸英雄摹演多。文武兩班分醜俊,揮扇敲鼓打手鑼。

清代高蹺,俗稱秧歌。較早組成的內容,系表現《水滸》男女英雄人物;分醜、俊兩班;以執器來分,則左棒武松,右棒張清,漁翁阮小二,樵夫石秀,醜鼓時遷,俊鼓楊雄,醜鑼顧大嫂,俊鑼孫二娘,醜扇王英,俊扇扈三娘。其後加入青蛇、白蛇、許仙、醜婆、傻兒等,乃進入二十世紀之事,早已失卻歌頌梁山英雄之傳統矣

史海鉤沉

高蹺高蹺
關於高蹺的起源,已故歷史學家孫作雲(公元1912~1978)在他的《說丹朱——中國古代鶴氏族之研究——說高蹺戲出於圖騰跳舞》一文中,首次提出高蹺源於鶴圖騰崇拜的論點,並以《山海經》古文獻為據:“長股之國在雄常北,被發,一曰長腳”。晉人郭璞注釋為:“或曰有喬國,今伎家喬人蓋象此身”,清人吳任臣注釋為:“喬人,雙木續足之戲,今曰xi(同屣)蹺”。兩種注釋都認為長股國人即用木蹺扎在腳上的長腳人。 《說丹朱》中認為:高蹺源於原始圖騰信仰、用於宗教祭祀儀式,又從雜技表演演變為扮演戲曲人物的舞蹈形式。堯舜時的丹朱是以鶴為圖騰的氏族,高蹺戲直接出於古代的鶴圖騰氏族的跳舞。近有學者認為,甲骨文中有一字可以解釋為“像一個人雙腳蹈矩棍而舞”,如果得以成立,至遲商代後期,民間獨特的這種踩高蹺舞蹈形式就已經問世。這又是源於圖騰崇拜的補充。不僅如此,非洲薩伊巧克威(tchokwe)部落宗教儀式中,也有踩蹺的表演,一名巫師的腿上綁紮著長木蹺,徐徐走動,兩手緩緩起舞。這當是“圖騰崇拜說”“宗教儀式說”的又一佐證。

高蹺起源的勞動說,可依據晉人郭璞的另一條注釋:長臂國人在赤水之東,身體像常人,但臂長三丈。“或曰,長腳人常負長臂人入海中捕魚也。”由此聯想到,腳長是綁紮著木蹺,手長是手中拿著長木製作的捕魚工具,所描繪的酷似現今居住在廣西防城“京族三島”的京族漁民踩著木蹺在淺海中撒網捕魚的形象。另據1930年代《藝風》雜誌記載:“武昌筷子街和箍籠街,因地位低濕常被水淹,那裡的住民每當水淹時,差不多都踩著高蹺來往。這又是高蹺源於勞動生活記載。

諸藝集粹

高蹺高蹺
從雜技向扮戲的演變——高蹺不同時代的名稱,說明它從雜技表演向扮演戲曲人物的演變。魏晉前後的“喬人”是從圖騰崇拜向雜技的過渡,高超的驚人之技藝,雖帶有神秘色彩,但已是表演性形式。隋唐時的高蹺從叫作“長蹺伎”名稱中,可知它已是娛樂性表演形式。南宋臨安燈節中“踏蹺”和“村田樂”“撲蝴蝶”一起出現,說明已成為民間舞蹈。明清文獻記載,高蹺常與秧歌結合扮演戲曲人物,叫作“高蹺秧歌”。如《京都風俗志》載:“秧歌,以數人扮陀頭、漁翁、樵夫、漁婆、公子等相,配以腰鼓、手鑼、足皆登豎木,謂之'高蹺秧歌'”。現在京津一帶的高蹺多屬此類,演員12名,分扮陀頭,小二格、漁、樵、耕、讀等人物,或扮成《水游傳》 《白蛇傳》《西遊記》等戲曲人物。表演又有文、武蹺之分,文蹺講究扭、逗,或表演情節簡單的小戲。武蹺強調個人技巧,如“單腿跳”“撲虎”“劈叉”以及“越障礙”“跳高桌”等。北京房山張謝村名為“登雲會”的高蹺,其木蹺長140厘米,技藝精湛的演員可後屈一腿,只用單蹺從四張疊起的高桌上一躍而下。 其他地區的高蹺各有所長,所用木蹺高低不同,用於技巧表演的多在l米左右,最高的蹺可達2米,但多用於走和簡單的表演。伴奏樂器有兩類,一類如京津高蹺,鑼鼓四件(腰鼓、手鑼各二),自敲自舞並為全隊表演伴奏。另一類用大鼓大鈸等打擊樂伴奏,音量大,氣氛熱烈,如河北、山東高蹺。山東高蹺常疊起三層作驚險表演:最下層的舞者踩蹺,共用肩扛起兩根長木棍,中層的舞者不踩蹺站在木棍上,他們肩上還站著扮演《白蛇傳》的三名演員,或是站著一名舞弄小花傘的兒童,最下層的演員還能緩步向前移動。河南嵩縣的“托裝”是高蹺與“肘閣”相結合的表演形式。所謂“肘閣”,是表演者把一鐵制的特殊道具綁紮於身,另把一二名兒童穩紮在道具的上端,猶如用手托起,形成兩層或三層的各種戲劇人物造型,名目繁多,如“金錢豹”“丑三打柴”等。該地“托裝”的舞者腳下踩著木蹺,上面有一二兒童,其表演及道具製作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高蹺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