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加盟共和國

蘇聯加盟共和國

蘇聯加盟共和國是組成蘇聯的各個共和國。全稱是“蘇維埃社會主義加盟共和國”。1991年時的15個共和國現已成為獨立國家。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後,根據俄共(布)提出的民族自決權原則,先後成立了俄羅斯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和喬治亞等蘇維埃共和國。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外高加索聯邦(1922年3月由喬治亞、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3個共和國組成)4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合組成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基本信息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成員國

蘇聯加盟共和國蘇聯加盟共和國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後,根據俄共(布)提出的民族自決權原則,先後成立了俄羅斯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喬治亞等蘇維埃共和國。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外高加索聯邦(1922年 3月由喬治亞、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3個共和國組成)4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合組成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1924年烏茲別克土庫曼 2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加入蘇聯。1929年塔吉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加入蘇聯。1936年外高加索聯邦解散,其構成單位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直接加入蘇聯。同年12月,原屬俄羅斯聯邦的哈薩克和吉爾吉斯2個自治共和國改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也直接加入蘇聯。1940年 8月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加入蘇聯。同年8月,波羅的海沿岸的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也成為蘇聯的成員國。
根據蘇聯憲法的規定,加盟共和國是加入蘇聯的主權國家,獨立行使除憲法規定由蘇維埃聯盟行使的職權以外的國家權力。其主權表現在:①各加盟共和國都有自己的憲法,但不得與蘇聯憲法相牴觸。②有自己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和最高國家管理機關。③有自由退出蘇聯的權利。④有自己的領土,其領土未經它的同意不得變更。⑤有自己的國籍,各共和國公民同時也是蘇聯公民。⑥有權同外國發生關係,同外國締結條約及互換外交和領事代表,以及參加國際組織。加盟共和國還有權在蘇聯人民代表大會蘇聯最高蘇維埃、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聯邦委員會、蘇聯政府和蘇聯其他機關,參與解決屬於蘇維埃聯盟管轄的問題。
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聯民族矛盾迭起,一些加盟共和國與聯盟中央的矛盾日益激化。1990年3月,立陶宛宣布獨立。此後,一些加盟共和國相繼發表主權宣言。在此背景下,蘇聯提出制定新的聯盟條約,調整蘇聯與各加盟共和國的關係,擴大加盟共和國的權力。1991年蘇聯8.19事件後,各共和國紛紛宣布獨立。9月6日,蘇聯承認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獨立。12月8日,俄羅斯聯邦、白俄羅斯和烏克蘭 3國領導人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簽署關於建立獨立國家國協的協定。12月21日,上述 3國領導人同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哈薩克、吉爾吉斯、摩爾多瓦、塔吉克、土庫曼和烏茲別克等8國領導人在哈薩克首都阿拉木圖召開獨立國家首腦會議(喬治亞以觀察員身份出席了會議)。11國領導人簽署了建立獨立國家國協協定議定書,發表《阿拉木圖宣言》,正式宣告建立獨立國家國協,宣布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不復存在。

東斯拉夫民族為主體的共和國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既俄羅斯.

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
俄羅斯聯邦

蘇聯加盟共和國俄羅斯
國旗

蘇聯加盟共和國俄羅斯
國徽

國歌:俄羅斯聯邦頌

自然地理
(實際管轄區)
蘇聯加盟共和國俄羅斯

首都 莫斯科
最大城市 莫斯科

面積
·國土面積:17,075,200平方公里(世界第1名)
·水域率:0.5%%

時區 UTC +2至+12

人民生活

官方語言 俄語
人口
·總人口:143,974,059(2004年中估計數)(世界第7名)
·人口密度:8/km2 (世界第178名)

經濟實力

貨幣單位 盧布(RUB)
GDP 7.60 千億美元(列第9位)
人均GDP 11,209 美元(列第61位)
HDI 0.797(中,2006年)
中央銀行 俄羅斯中央銀行

國家資料

國家象徵 國花:葵花
國家代碼 RUS
國際域名縮寫 .ru
國際電話區號 +7

俄羅斯聯邦(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簡稱俄羅斯俄國(Россия),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地域跨越歐亞兩個大洲。俄羅斯聯邦與以下多個國家接壤(逆時針方向):挪威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白俄羅斯立陶宛波蘭烏克蘭喬治亞亞塞拜然哈薩克斯坦中華人民共和國蒙古北韓,與日本美國加拿大隔海相望。綿延的海岸線從北冰洋一直伸展到北太平洋,還包括了內陸海黑海裏海。作為前蘇聯的主要加盟共和國,俄羅斯聯邦依然是一個十分有影響力的國家,特別是在由12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組成的獨立國協組織內。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繼承蘇聯,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並對議案擁有否決權。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約為3∶2。旗面由三個平行且相等的橫長方形相連而成,自上而下分別為白、藍、紅三色。俄羅斯幅員遼闊,國土跨寒帶、亞寒帶和溫帶三個氣候帶,用三色橫長方形平行相連,表示了俄羅斯地理位置上的這一特點。白色代表寒帶一年四季白雪茫茫的自然景觀;藍色既代表亞寒帶氣候區,又象徵俄羅斯豐富的地下礦藏和森林、水力等自然資源;紅色是溫帶的標誌,也象徵俄羅斯歷史的悠久和對人類文明的貢獻。白、藍、紅三色旗來自1697年彼得大帝在位期間採用的紅、白、藍三色旗,紅、白、藍三色被稱為泛斯拉夫顏色。1917年十月革命勝利後取消三色旗。1920年蘇維埃政府採用新國旗,由紅、藍兩色構成,左邊為垂直的藍條,右邊的紅色旗面上有一顆五角星和交叉著的鐵錘和鐮刀。此旗後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旗。1922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後,國旗圖案作了修改,為一面紅旗,左上角有金色的五角星、鐮刀和鐵錘圖案。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改稱為俄羅斯聯邦,隨後採用白、藍、紅三色旗為國旗

國徽:為盾徽。1993年11月30日,俄決定採用十月革命前伊凡雷帝時代的、以雙頭鷹為圖案的國徽:紅色盾面上有一隻金色的雙頭,鷹頭上是彼得大帝的三頂皇冠,鷹爪抓著象徵皇權的權杖和金球。鷹胸前是一個小盾形,上面是一名騎士和一匹白。雙頭鷹由來可追溯到公元15世紀。雙頭鷹原是拜占庭帝國君士坦丁一世的徽記。拜占庭帝國曾橫跨歐亞兩個大陸,它一頭望著西方,另一頭望著東方,象徵著兩塊大陸間的統一以及各民族的聯合。1453年,曾輝煌一時的拜占庭帝國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滅亡,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英勇戰死。他的兩個弟弟,一個臣服於奧斯曼帝國,另一個帶著兩個兒子和女兒索菲亞·帕列奧洛格逃到羅馬。後來,這兩兒一女在其父死後被羅馬教皇撫養成人。當時的羅馬政治家們為了藉助俄羅斯的軍事力量抵禦土耳其人,便用聯姻的方式將索菲亞許配給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索菲婭由此佩戴著拜占庭帝國威嚴的雙頭鷹徽記來到了俄羅斯。索菲婭協助夫君伊凡三世把俄羅斯的土地基本上聯合到一起,形成了一個疆域遼闊的統一的國家。1497年,雙頭鷹作為國家徽記首次出現在俄羅斯的國璽上,直至1918年。1993年11月30日,這隻象徵俄羅斯國家團結和統一的雙頭鷹又“飛”回到俄羅斯的國徽上。二十世紀末,國家杜馬法律上確定了雙頭鷹是俄羅斯的國家象徵。

國歌

俄羅斯聯邦頌

曲:亞歷山德羅夫 / 詞:米哈爾科夫
歌詞大意
俄羅斯,我們神聖的祖國,
俄羅斯,我們可愛的家園。
堅強的意志,巨大的榮耀
是你亘古不nbsp; 自豪吧,我們自由的祖國,
各兄弟民族聯盟世代相傳,
先輩們賦予人民以智慧!
自豪吧,祖國!我們為你而驕傲!

從南方的大海到北極疆域
到處是我們的森林和田野。
你是上帝保佑的唯一沃土!
自豪吧,我們自由的祖國,
先輩們賦予人民以智慧!
無限的理想境界,廣闊的生活空間
時代為我們開闢了未來。
對祖國的忠誠給我們以力量。
過去,現在,直到永遠!
自豪吧,我們自由的祖國,
各兄弟民族聯盟世代相傳,
先輩們賦予人民以智慧!
自豪吧,祖國!我們為你而驕傲!”

主要節日

國家政要

人口

1.455億(2003年4月)。全國有130多個民族,其中俄羅斯人占82.95%,主要少數民族有韃靼烏克蘭楚瓦什巴什基爾白俄羅斯摩爾多瓦日耳曼烏德穆爾特亞美尼亞阿瓦爾馬里哈薩克奧塞梯布里亞特雅庫特卡巴爾達猶太科米列茲根庫梅克印古什圖瓦等。人口分布極不均衡,西部發達地區平均每平方公里52-77人,個別地方達261人,而東北部苔原帶不到1人。高加索地區的民族成分最為複雜,有大約40個民族在此生活。居民多信奉東正教,其次為伊斯蘭教俄語俄羅斯聯邦全境內的官方語言,各共和國有權規定自己的國語,並在該共和國境內可與俄語一起使用。主要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文字。主要宗教為東正教,其次為伊斯蘭教

自然地理

1707.54萬平方公里(占原蘇聯領土面積的76%),居世界第一位。位於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其歐洲領土的大部分是東歐平原。北鄰北冰洋,東瀕太平洋,西接大西洋。東西最長為9000公里,南北最寬為4000公里。陸地鄰國西北面有挪威芬蘭,西面有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白俄羅斯,西南面是烏克蘭,南面有喬治亞亞塞拜然哈薩克斯坦,東南面有中國蒙古朝鮮。東面與日本美國隔海相望。海岸線長33807公里。大部分地區處於北溫帶,氣候多樣,以大陸性氣候為主。溫差普遍較大,1月平均溫度為-1℃到-37℃,7月平均溫度為11℃到27℃。年降水量平均為150-1000毫米。

首都:莫斯科(Moscow),人口約850萬(截至2002年12月)。1995年5月16日與北京市結為友好城市。

行政區劃

蘇聯加盟共和國蘇聯加盟共和國

參見:俄羅斯行政區劃

由89個聯邦主體組成:

21個共和國阿迪格共和國(阿迪格)、阿爾泰共和國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布里亞特共和國達吉斯坦共和國印古什共和國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卡爾梅克共和國-哈利姆格坦格奇、卡拉恰伊-切爾克斯共和國、卡累利阿共和國科米共和國馬里埃爾共和國摩爾達維亞共和國薩哈共和國(雅庫特)、北奧塞梯共和國靼韃斯坦共和國(靼韃斯坦)、圖瓦共和國、烏德穆爾特共和國、哈卡斯共和國、車臣共和國、楚瓦什共和國-恰瓦什共和國;

6個邊疆區:阿爾泰邊疆區、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濱海邊疆區、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

49個州:阿穆爾州、阿爾漢格爾斯克州、阿斯特拉罕州、別爾哥羅德州、布良斯克州、弗拉基米爾州、伏爾加格勒州、沃洛格達州、沃羅涅日州、伊萬諾沃州、伊爾庫茨克州、加里寧格勒州、卡盧加州、堪察加州、克麥羅沃州、基洛夫州、科斯特羅馬州、庫爾乾州、庫爾斯克州、列寧格勒州、利佩茨克州、馬加丹州、莫斯科州、摩爾曼斯克州、下諾夫哥羅德州、諾夫哥羅德州、新西伯利亞州、鄂木斯克州、奧倫堡州、奧廖爾州、奔薩州、彼爾姆州、普斯科夫州、 羅斯托夫州、梁贊州、薩馬拉州、薩拉托夫州、薩哈林州、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斯摩棱斯克州、坦波夫州、特維爾州、托木斯克州、圖拉州、秋明州、烏里揚諾夫斯克州、車里雅賓斯克州、赤塔州、雅羅斯拉夫爾州;

2個聯邦直轄市:莫斯科、聖彼得堡 ;

1個自治州:猶太自治州;

10個民族自治區:阿加布里亞特民族自治區、科米彼爾米亞克民族自治區、克里亞克民族自治區、涅涅茨民族自治區、泰梅爾(多爾乾-涅涅茨)民族自治區、烏斯季-奧爾登斯基布里亞特民族自治區、漢特曼西斯克民族自治區、楚科奇民族自治區、埃文基民族自治區、亞馬爾-涅涅茨民族自治區。

簡史

俄羅斯人的祖先為東斯拉夫人羅斯部族。公元15世紀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國家——莫斯科大公國。1547年,伊凡四世自封為“沙皇”,其國號稱俄國。16—17世紀,伏爾加河流域、烏拉爾和西伯利亞各族先後加入俄羅斯,使它成為一個多民族國家。17世紀中期烏克蘭和俄羅斯合併為統一的國家。1689年78月彼得一世正式親政。經過1700—1721年的北方戰爭,俄羅斯得到了通往波羅的海的出海口,使俄羅斯從內陸國變為瀕海國。17世紀它擊潰了波蘭和瑞典封建主的入侵。1812年俄羅斯消滅了入侵的拿破崙軍隊。1825年12月貴族革命者在彼得堡舉行起義(即12月黨人起義),被鎮壓。1861年2月俄國廢除農權制。1898年成立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蘇聯共產黨前身),在它的領導下,俄國工農民眾經過1905年第一次俄國革命和1917年2月推翻羅曼諾夫王朝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即二月革命),於1917年11月7日取得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成立了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共和國成立不久,經過三年艱苦的國內戰爭,粉碎了14個帝國主義國家的武裝干涉和地主資本家的武裝叛亂,保衛了蘇維埃政權。1922年12月30日,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正式成立,俄羅斯聯邦同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外高加索聯邦(包括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和喬治亞)一起加入。1991年6月12日,俄羅斯聯邦第一次人代會通過《俄羅斯聯邦國家主權宣言》。1991年12月21日,前蘇聯11個共和國領導人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圖決定,前蘇聯在聯合國安理會的席位由俄羅斯繼承。12月25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最高蘇維埃決定,將國家正式名稱改為“俄羅斯聯邦”(簡稱俄羅斯)。1992年4月16日,俄羅斯第6次人代會決定將國名改為“俄羅斯”,從而恢復了歷史上的名稱;17日,最後決定使用兩個同等地位的正式國名“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

政治

蘇聯加盟共和國俄羅斯
聖彼得堡

1993年12月12日,俄羅斯聯邦舉行全體公民投票,通過了俄羅斯獨立後的第一部憲法。同年12月25日,新憲法正式生效。這部憲法確立了俄羅斯實行總統制的聯邦國家體制。憲法規定,俄羅斯聯邦總統是國家元首,是俄羅斯聯邦憲法、人和公民的權利與自由的保障;總統按俄羅斯聯邦憲法和聯邦法律決定國家對內對外政策;總統任命聯邦政府總理、副總理和各部部長,主持聯邦政府會議;總統是國家武裝力量最高統帥並領導國家安全會議;總統有權解散議會,而議會只有指控總統犯有叛國罪或其他十分嚴重罪行並經最高法院確認後才能彈劾總統。根據憲法,俄羅斯聯邦會議是俄羅斯聯邦的代表與立法機關。聯邦會議由聯邦委員會(上院)和國家杜馬(下院)兩院組成。聯邦委員會由俄羅斯聯邦每個主體各派兩名代表組成:一名來自國家代表權力機關,一名來自國家執行權力機關,主要職能是批准聯邦法律、聯邦主體邊界變更、總統關於戰爭狀態和緊急狀態的命令,決定境外駐軍、總統選舉及彈劾,中央同地方的關係問題等。國家杜馬是俄羅斯的立法機構,由450代表組成,每4年選舉一次,其中半數席位由全國225個大選區各選一名代表產生,另半數席位則由在選舉中得票率超過5%的競選黨派按得票多少分配產生。根據俄憲法規定,任何沒有跨越5%得票率“大關”的黨派不僅不能參與黨派競選席位的分配,而且該黨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在地方選區當選的代表也無權在國家杜馬中單獨組成議員團。國家杜馬的主要職責是負責起草和制定國家法律、審議總統對政府總理的任命以及決定對總統的信任等。國家杜馬下設國際事務委員會、安全委員會、國防委員會、立法委員會、經濟政策委員會、民族事務委員會等20多個委員會。(國家杜馬最早成立於1906年,是沙俄時代經選舉產生的立法機構,1917年3月被解散。1991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於1993年12月選舉產生了第一屆國家杜馬。)但國家杜馬關於提起訴訟的決定和聯邦委員會關於解除總統職務的決定,必須經過議會兩院全體議員三分之二票通過,而且須由國家杜馬不少於三分之一的議員提出建議。憲法規定,俄羅斯聯邦政府是俄羅斯聯邦的執行權力機構。聯邦政府由聯邦政府總理、副總理和聯邦部長組成。憲法還規定,各聯邦主體(共和國、邊疆區、州、自治州和自治區)的權利、地位平等。俄羅斯聯邦主體的地位只有在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聯邦主體根據聯邦憲法進行相互協商後才能改變。

司法機構

俄羅斯聯邦司法機關主要有聯邦憲法法院、聯邦最高法院、聯邦最高仲裁法院及聯邦總檢察院。不允許設立特別法庭。聯邦憲法法院對聯邦委員會和國家杜馬的法律、決定,聯邦總統的命令,其他聯邦機構的檔案,各共和國的憲法,聯邦主體的法律、章程和其他法規,聯邦內部條約和國際條約是否符合聯邦憲法,以及社會團體的成立和活動是否符合憲法的案件作出裁決。聯邦憲法法院還對聯邦國家權力機關之間、聯邦國家權力機關和聯邦主體國家權力機關之間以及聯邦各主體國家機關之間的許可權糾紛作出裁決。聯邦最高法院是民事、刑事、行政和其他案件的最高司法機關。根據聯邦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式對法院的活動實行司法監督,並對審判實踐問題作出解釋。聯邦最高仲裁法院是對經濟糾紛和仲裁法院審理的其他案件進行裁決的最高司法機關。根據聯邦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式對仲裁法院的活動實行司法監督,並對審判實踐問題作出解釋。聯邦總檢察院對犯罪案件偵查的合法性進行監督,支持在法院的公訴,為維護國家利益、公民的權利和自由而向法院提起訴訟,就國家機關、地方自治機關和公職人員的違法行為向法院提出異議。檢察院系統實行集中統一領導體制。聯邦委員會根據總統提名任命聯邦憲法法院、聯邦最高法院和聯邦最高仲裁法院法官以及聯邦總檢察長。

經濟

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種類多,儲量大,自給程度高。石油探明儲量65億噸,占世界探明儲量的12-13%。森林覆蓋面積8.67億公頃,占國土面積50.7%,居世界第一位。木材蓄積量807億立方米。天然氣已探明蘊藏量為48萬億立方米,占世界探明儲量的1/3強,居世界第一位。水力資源4270立方千米/年,居世界第二位。2000年核能發電量為1310億千瓦/小時。核電占俄電力的10%。蘊藏量2000億噸,居世界第二位。蘊藏量居世界第二位,蘊藏量居世界第一位,蘊藏量居世界第七位,黃金儲藏量居世界第四至第五位。工業基礎雄厚,部門齊全,以機械、鋼鐵、冶金、石油、天然氣、煤炭、森林工業及化工等為主,紡織、食品、木材和木材加工業也較發達。農牧業並重,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玉米、水稻和豆類。經濟作物以亞麻、向日葵和甜菜為主。畜牧業主要為養牛、養羊、養豬業。出口商品主要有石油、天然氣、電力、煤、機器設備、黑色及有色金屬等,進口商品主要有機器設備、食品、化工產品等。2005年俄國內生產總值達到7658億美元,與1999年相比實際增長了50% 。

軍事

俄羅斯武裝力量主要由陸軍、空軍、海軍三大軍種和戰略飛彈兵、太空兵、空降兵三個兵種組成。 武裝力量除正規軍外,還包括邊防、內務 、安全、政府通訊、民防和鐵道部隊。武裝力量由議會、總統、政府按憲法規定的許可權共同指揮,總統是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軍隊的任務是抵抗外來侵略和履行俄羅斯承擔的國際義務;軍隊人數不得超過全國人口總數的1%;實行義務兵與契約兵兩種兵役制度,服役期限分別為:艦隊水兵2年,其它士兵1年半,受過高等教育的1年等。俄海軍擁有太平洋艦隊、北方艦隊、波羅的海艦隊、黑海艦隊和裏海獨立區艦隊。 俄羅斯制定新的海軍發展規劃。

新聞

主要報刊

主要傳媒

  • 俄通社-塔斯社是俄國家通訊社,其前身是於1992年1月23日成立的俄通社,1992年1月30日正式定名為俄通社-塔斯社。
  • 俄羅斯新聞社,簡稱俄新社,是俄兩大國家通訊社之一,成立於1961年,其前身是蘇聯新聞社。1993年被確定為國家通訊社,地位與俄通社-塔斯社相同,業務範圍廣泛。
  • 國際文傳電訊社創立於1990年1月,屬私營。

主要廣播電台有

  • 第一廣播電台(原蘇聯中央廣播電台)、
  • 俄羅斯之聲(私營)、
  • 俄羅斯電台(國營)、
  • “青春”電台、
  • “燈塔”電台、
  • 莫斯科“回聲”電台等。

主要電視台有

  • 俄羅斯國家電視廣播公司(亦名俄羅斯電視台,國家電視台)、
  • 公共電視台(其前身是蘇中央電視台,國家控股)、
  • 獨立電視台(私營)、
  • 第六電視台(私營)、
  • 莫斯科中心電視台(莫斯科市)。

文化

俄羅斯領土跨越歐亞兩大洲,自然而然地融合了東西方兩種文化。俄羅斯重視發展文化事業,大量出版圖書和報刊,建立了許多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俱樂部等民眾性文化設施。俄還重視對博物館珍品和歷史建築文物的保護,擴建和新建了許多博物館。俄羅斯的博物館按專業可分為革命歷史博物館、歷史博物館、藝術博物館、各專業博物館以及其他博物館等。著名的大型革命歷史博物館有俄羅斯中央革命博物館、國家歷史博物館、克里姆林宮博物館、中央海軍博物館等。較大的藝術館有莫斯科科列季亞克夫國家繪畫陳列館。俄羅斯文學源遠流長,在世界上享有盛譽,出現了普希金萊蒙托夫果戈里別林斯基陀斯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契訶夫高爾基肖洛霍夫等世界馳名的大文豪和作家。俄羅斯的美術源遠流長,繪畫有著悠久的歷史,著名的藝術大師有列維坦列賓蘇里柯夫克拉姆斯科伊等。俄羅斯的宗教音樂和民間音樂有著深遠的歷史傳統,歌劇、交響樂和室內音樂具有鮮明的民族氣質,奔放豪邁。俄羅斯的戲劇藝術體裁和形式多樣,最早出現在宮廷里,19世紀進入繁榮時期,果戈理的《欽差大臣》等社會戲劇充滿強烈的時代氣息,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同時湧現出了許多傑出的藝術大師。亞·尼·奧斯特羅夫斯基是19世紀50年代以後俄羅斯文壇眾多的戲劇作家中最傑出的代表,被稱為“俄羅斯戲劇之父”。俄羅斯的馬戲團在俄羅斯也很受人們的歡迎,馬戲團團員訓練有素,技藝精湛。俄羅斯人有卓越的民間藝術。實用裝飾藝術有金屬、獸骨和石頭的藝術加工,有木雕、木雕壁畫、刺繡、帶花紋的紡織品、花邊編織等。最有名的工藝品有木製套娃、木刻勺、木盒、木盤等木製品。

風俗

俄羅斯人交際時通常在三種情況下使用“你”:1、對16歲以下的兒童;2、近親之間與同事之間(年輕人之間);3、年輕人對年輕人。對老年人、陌生人(兒童除外)和領導人則稱“您”。對兒童可直呼其名,而對老年人、陌生人和領導人則應呼其名字加父稱。目前在俄羅斯“先生”、“同志”、“公民”三種稱呼並存。一般在商業機構、新聞媒體和官方機構中人們習慣相互稱“先生”;以前在蘇聯時期普遍使用的“同志”,現在仍然在國營企業、軍隊、公安部門使用;而“公民”通常在公共場所使用,比如:火車站、商店等。在公開發言時,一般在發言人的姓後面加上“先生”、“同志”或其相應職稱“教授”、“工程師”等,比如:“現在請扎羅夫教授講話”。在寫公函時,一般寫收件人名字加父稱;在非常正式的信函中收件人的姓前面應加上“先生”或其相應職稱。大部分俄羅斯人都在家中用餐,只在上班的午休時間才去餐館。遇有喜慶或舉辦婚禮時,俄羅斯居民通常都在餐館舉行,由邀請人付費。朋友聚會一般在家庭環境下進行。客人通常都帶給主人小禮品(蛋糕、酒)和鮮花。

名勝

  • 蘇聯加盟共和國 克里姆林宮
    克里姆林宮(Kremlin)在莫斯科市中心,瀕莫斯科河,曾為莫斯科公國和18世紀以前的沙皇皇宮。“十月革命”勝利後,成為蘇聯黨政領導機關所在地。始建於1156年,初為木牆,後屢經擴建,至19世紀40年代建大克里姆林宮,為一古老建築群,主要有大克里姆林宮、多宮、聖母九天教堂、參議院大廈、伊凡大帝鐘樓等。宮內塔樓中最宏偉的有斯巴達克、尼古拉、特羅伊茨克、保羅維茨、沃多夫茲沃德等塔樓,1937年,在塔樓上裝置五角紅寶石星。
  • 彼得大帝夏宮(Peter the Great's Summer Palace)位於芬蘭灣南岸的森林中,距聖彼得堡市約30公里,占地近千公頃,是歷代俄國沙皇的郊外離宮。夏宮是聖彼得堡的早期建築。18世紀初,俄國沙皇彼得大帝下令興建夏宮,其外貌簡樸莊重,內部裝飾華貴。當時的許多大型舞會、宮廷慶典等活動都在這裡舉行,彼得大帝生前每年必來此度夏。1934年以後,夏宮闢為民俗史博物館。如今,夏宮已成為包括18世紀和19世紀宮殿花園的建築群,由於它的建築豪華壯麗,夏宮因而被人們譽為“俄羅斯的凡爾賽”。夏宮的主要代表性建築是一座雙層樓的宮殿,當年彼得大帝住在一樓,他的妻子葉卡捷琳娜一世(彼得大帝的第二個妻子)住在二樓,樓上裝飾極為華麗,舞廳的圓柱之間,都以威尼斯的鏡子作裝飾。
  • 冬宮 (Winter Palace) 座落在聖彼得堡宮殿廣場上,原為俄國沙皇的皇宮,十月革命後闢為聖彼得堡國立艾爾米塔奇博物館的一部分。冬宮初建於1754年1762年,是18世紀中葉俄國巴羅克式建築藝術最偉大的紀念物。1837年一場大火將其焚毀,1838年1839年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冬宮再次遭到嚴重破壞,戰後修復。冬宮是一座蔚藍色與白色相間的建築,高三層,宮殿長約230米,寬140米,高22米,呈封閉式長方形,占地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宮內有廳室1057間,門1886座,窗1945個。冬宮的亞歷山大柱於1830年1839年建成,以紀念1812年亞歷山大一世率俄軍戰勝拿破崙軍隊這一偉績。19世紀中葉,當時的俄國有一項特別的法律規定,聖彼得堡市所有的建築物,除教堂外,都要低於冬宮。冬宮面向涅瓦河,中央稍為突出,有3道拱形鐵門,入口處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宮殿四周有兩排柱廊,氣勢雄偉。宮內以各色大理石孔雀石、石青石、斑石、碧玉鑲嵌;以包、鍍裝璜;以各種質地的雕塑壁畫、繡帷裝飾;色彩繽紛,氣派堂皇。十八世紀下半葉,俄國女皇葉卡婕林娜二世在位時,曾下令撥出一部分房子用來收藏世界著名藝術珍品,並把這些房子稱作“埃爾米達日”(隱宮),後來隨著收藏品不斷增多,於1764至1789年間又先後建了小埃爾米達日和大埃爾米達日。如今,在冬宮寬敞明亮的展廳里,共有各類文物270萬件,其中繪畫約1.5萬幅,雕塑約1.2萬件,版畫和素描約62萬幅,出土文物約60萬件,實用藝術品26萬件,錢幣和紀念章約100萬枚。藏品分原始文化史、古希臘羅馬文化與藝術、東方民族文化與藝術、俄羅斯文化、西歐藝術史、錢幣、工藝7個部分,並按地域、年代順序陳列在350多間展廳里,展覽線路加起來有30公里長,因而有世界最長藝廊之稱。十月革命後,1922年蘇聯成立了國立埃爾米達日博物館。冬宮成為該博物館的一部分。1905年沙皇政府槍殺前往冬宮請願民眾的“流血星期日”事件,就發生在冬宮前面的廣場上。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參加十月革命的起義民眾攻下冬宮,在這裡逮捕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各部部長,這座昔日皇宮回到人民手中。
  • 斯莫爾尼宮(Smolny)位於聖彼得堡市,是一座外觀典雅的三層建築。建於1806—1808年,原為貴族女子學院。“斯莫爾尼”一詞來自俄語“瀝青”,初建時這裡屬於瀝青廠。斯莫爾尼宮正面長220米,主體建築的兩翼伸出,每翼各長40米,組成宮中的主要庭院。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又在正門增建8根壯麗的圓柱和7個拱形門廊,和其右側巴羅克式建築風格的斯莫爾尼修道院渾為一體,合稱斯莫爾尼建築群。1917年“十月革命”期間,布爾什維克黨軍事革命委員會設在斯莫爾尼宮,為十月革命司令部。1917年11月7日,列寧在斯莫爾尼會議大廳發表對俄國公民的號召書,宣布一切政權歸蘇維埃。1917年11月中旬至1918年3月列寧曾在這裡辦公和居住過。
  • 莫斯科大彼得羅夫大劇院(簡稱大劇院,Bolshoi Theatre of Russia)始建於1776年,是俄羅斯歷史最悠久的劇院,坐落在莫斯科斯維爾德洛夫廣場上。1780年劇院改址到彼得羅夫大街上一所新建的石造劇院裡,稱彼得羅夫劇院,1805年劇院被焚毀。1824年,天才建築師博韋在石造劇院的原址修建了新劇院,稱大彼得羅夫劇院,簡稱大劇院,翌年1月28日舉行落成典禮。1853年,大劇院又遭受火災,1855—1856年重新修復,略加改建,成為19世紀中葉俄羅斯建築藝術的典範,也是歐洲最大的劇院之一,並於1919年起成為國立示範大劇院。它的建築既雄偉壯麗,又樸素典雅,內部設備完善,具有極佳的音響效果。劇場呈橢圓形,正面是大舞台,高達18米,台前是深深的樂池, 中間是一排排的觀眾席。其他三面是貼牆的包廂,總共五層,高21米。總統包廂在二層正中央,還有兩個貴賓包廂設在舞台的左右兩側。包廂里放著幾把鎏金包緞椅子,平時只供觀賞。劇場可容納2200名觀眾,整個內部裝飾完全是宮廷式的,僅房頂的那個大吊燈就把一萬三千塊水晶和無數小燭台照得閃閃發光。
  • 普希金廣場(Pushkin Square)位於莫斯科市中心,舊稱苦行廣場,因舊時廣場上建有苦行 修道院而得此名。1937年,為紀念俄國偉大詩人普希金逝世100周年,當時的蘇聯政府把苦行廣場改名為普希金廣場。廣場上聳立著4米多高的普希金青銅紀念像。這座紀念像於1860年預定建在沙皇村,擬在普希金讀書的中學成立50周年紀念日揭幕,後來改移建在莫斯科。紀念像採用了後來獲“超等藝術家”稱號的雕刻師奧佩庫申的設計。1880年7月18日,紀念像舉行揭幕儀式。紀念像基座上刻有普希金的一首詩,詩曰:“在這殘酷的世紀,我歌頌過自由,並且還為那些 蹇滯的人們,祈求過憐憫和同情。”廣場上有個小花園,園中有花崗石台階、紅色大理石噴泉、飾燈等,景色優美。
  •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Aurora Crusier)原為波羅的海艦隊的巡洋艦,該艦長124米,寬16. 8米,1903年起服役。1905年它曾參加日俄間的對馬海役。“阿芙樂爾”意為“黎明”或“曙光”,在羅馬神話中,“阿芙樂爾”是司晨女神,她喚醒人們,送來曙光。1917年11月6日,艦上的官兵把艦開到彼得堡尼古拉耶夫橋畔(現施米特中尉橋),7日(俄歷10月25日)上午10時,列寧以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名義,起草《告俄國公民書》,在“阿芙樂爾號”上向全國廣播,當日晚21時45分,“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炮轟臨時政府所在地冬宮,宣告了“十月革命”的開始。1923年,該艦改為練習艦。當法西斯德國進攻列寧格勒時,艦上的9門主炮被拆卸下來,部署在城市外圍,組成“波羅的海艦隊獨立特種炮兵連”,扼守防地。第10門主炮、指揮員和炮兵班,留在艦上迎戰。後在危急關頭,“阿芙樂爾號”巡洋艦自沉於港灣中,戰爭後期它被打撈起來,並於1944年修復。從1948年11月起,它作為十月革命 的紀念物和中央軍事博物館分館,永久性地停泊在涅瓦河畔,供人們參觀、瞻仰。該艦於1927年獲紅旗勳章,1968年獲十月革命勳章。
  • 莫斯科捷運(Moscow Metro)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捷運之一,它一直被公認為世界上最漂亮的捷運,享有“地下的藝術殿堂”之美稱。1935年5月15日,蘇聯政府出於軍事方面的考慮,正式開通莫斯科捷運。其建設工程耗時僅??尼基公園到市中心斯摩棱斯克廣場,共13站,長11.6公里。後來又建成3條、4條線,到1943年5條線全部通車,40年代末出現了把各條線穿起來的環線捷運。如今,莫斯科捷運全長220多公里,其布局與地面的布局一致,呈輻射及環行線路。捷運總共有9條線,包括8條輻射線和1條環行線,全長300公里,有150個站台,4000列捷運列車在捷運線上運行,有5000多節車廂。捷運每天平均開8500多次列車,擔負全市客運量的45%,每天運送的乘客達900多萬人次。捷運運行速度很快,時速最高達90公里。捷運站的建築造型各異、華麗典雅。每個車站都由國內著名建築師設計,鋪設的大理石就有幾十種,並廣泛採用大理石、馬賽克、花崗石、陶瓷和五彩玻璃,裝飾出具有不同藝術風格的大型壁畫及各種浮雕、雕刻,再配以各種別致的燈飾,像富麗堂皇的宮殿,讓人完全沒有置身地下的感覺,其中一些作品美妙絕倫,令人流連忘返。捷運車廂除頂燈外,還設計了便於讀書看報的局部光源,在車廂門口安裝了報站名用的電子顯示屏。捷運站除根據民族特點建造外,還以名人、歷史事跡、政治事件為主題而建造。
  • 阿爾巴特街(Arbat Street)是莫斯科市中心的一條著名步行街,緊鄰莫斯科河,是莫斯科的象徵之一。著名詩人普希金從1830年起居住在這條大街上,普希金故居就坐落在阿爾巴特街53號。阿爾巴特街曾是藝人和畫家薈萃的天堂,保存有許多古色古香的建築。阿爾巴特街的小店鋪一家挨一家,商品種類極其繁多,如暖和的護耳皮帽,精心編制的大草鞋,琳琅滿目的耳環、墜子,各種古怪的護身符,別致的小包,印有明星頭像的T恤衫,年代久遠的宣傳畫,偽造的證件,古董,雕塑,繪有俄羅斯歷屆領導人形象的玩偶套人......街頭作畫的藝人是阿爾 巴特街上一道不滅的風景。

歷史名人

外交

開展全方位外交,以獨立國協為戰略重點,以與西方關係、特別是與歐洲關係為優先,同時加強亞太外交,加大對中、印等亞太大國的借重。其宗旨是積極推動多極化進程,力主重振俄大國地位,突出維護國家利益,著眼點是為俄國內經濟復興創造有利的外部條件。

與中國關係1949年10月2日中國與蘇聯建交。蘇聯解體後,1991年12月27日,中俄兩國在莫斯科簽署《會談紀要》,解決了兩國關係的繼承問題。1998年11月,中俄兩國在莫斯科發表了《關於世紀之交的中俄關係的聯合聲明》。2000年7月,俄總統普京對我國進行國事訪問。2001年7月,江澤民主席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雙方簽署了《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2002年12月,普京總統來華進行國事訪問。2003年5月,國家主席胡錦濤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雙方簽署聯合聲明。2004年9月,溫家寶總理正式訪問俄羅斯並舉行中俄總理第九次定期會晤。2004年10月,普京以總統身份再次訪華,中俄兩國發表聯合聲明,並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胡錦濤主席和普京總統共同表示,這一協定的簽署,標誌著中俄邊界線走向全部確定。2005年5月,國家主席胡錦濤赴俄羅斯出席在莫斯科舉行的紀念衛國戰爭勝利60周年慶典。2005年6月2日,中國和俄羅斯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互換《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批准書,這標誌著兩國徹底解決了所有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2005年6月底至7月初,國家主席胡錦濤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兩國簽署《中俄關於21世紀國際秩序的聯合聲明》和《中俄聯合公報》。2005年9月,正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聯合國首腦會議的國家主席胡錦濤會見了俄羅斯總統普京,雙方就深化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及共同關心的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同年9月,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主席米羅諾夫訪華,與吳邦國委員長舉行會談,標誌著中國全國人大與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和國家杜馬定期交流機制全面啟動。2005年10月,溫家寶總理出席在莫斯科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理第四次會議。2005年11月,俄羅斯聯邦政府總理弗拉德科夫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並同溫家寶總理舉行中俄總理第十次定期會晤。2006年3月,總統普京再次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俄羅斯年”開幕式和中俄經濟工商界高峰論壇開幕式,兩國並簽署了聯合聲明,並簽署了22個合作檔案,涉及政治、外交、能源、投資、金融、交通等領域。

烏克蘭

Ukraine(烏克蘭語:Україна),

首都基輔/Kyiv,位於歐洲東部的國家。原蘇聯加盟共和國,1991年獨立,獨立國協發起與創始國之一。南接黑海東連俄羅斯北與白俄羅斯毗鄰

蘇聯加盟共和國
烏克蘭
西與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摩爾多瓦諸國相連。烏克蘭是歐洲面積第二大的國家,僅次於俄羅斯,國土面積為60.37萬平方千米,人口約4688.64萬(2006年2月1日)。烏克蘭地理位置重要,是歐洲聯盟與獨立國協,特別是與俄羅斯地緣政治的交叉點。

國名釋意
13世紀,蒙古人占領了烏克蘭的大部分地區,但加利西亞和沃倫公國卻沒有被蒙古人統治,這兩個公國位於古羅斯的西南邊境地區,該地方的古羅斯人就被稱為“烏克蘭人”,即“邊界上的人”,國名以民族名稱命名。這就是烏克蘭民族和國家名稱的起源。

歷史

烏克蘭歷史上是基輔羅斯的核心地域。也是近代俄國資本主義發展最早的地區之一。10世紀前後,東斯拉夫各部落在今烏克蘭地區結合形成古羅斯部族﹐並建立了基輔羅斯國家。12—14世紀﹐由於封建割據﹐古羅斯部族逐漸分裂成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3個支系。約從14世紀起﹐烏克蘭人開始脫離古羅斯而形成為具有獨特語言文化生活習俗的單一民族。13—15世紀﹐烏克蘭曾先後抗擊蒙古人﹑日耳曼人及土耳其人的入侵﹐從14世紀起歷受立陶宛大公國和波蘭等國的統治。17—19世紀﹐在第聶伯河中游一帶以基輔﹑波爾塔瓦和切爾尼戈夫為中心形成了烏克蘭現代民族

1654年﹐烏克蘭哥薩克領袖赫梅利尼茨基與俄羅斯沙皇簽訂《佩列亞斯拉夫和約》,商請沙俄來統治]自此東烏克蘭(第聶伯河左岸)與俄羅斯帝國正式合併,開始了烏克蘭和俄羅斯的結盟史。18世紀,俄羅斯又相繼把烏克蘭和黑海北岸大片地區併入自己的版圖。到1795年,除加利西亞(1772—1918年屬於奧地利)以外,烏克蘭其餘地區均在沙皇俄國統治之下。

1917年底東烏克蘭地區建立蘇維埃政權,成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18年至1920年外國武裝干涉時期,西烏克蘭(東加利西亞和西沃倫)被波蘭占領。1922年蘇聯成立,東烏克蘭加入聯盟,成為蘇聯的創始國之一。根據波蘭和蘇聯簽訂的《里加條約》,西烏克蘭成為波蘭領土,1939年11月,二戰爆發,波蘭被分割占領,西烏克蘭與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併。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戰火首先燒到烏克蘭,蘇聯在烏克蘭地區遭受了嚴重失敗。基輔戰役,蘇聯大約損失了約70萬士兵,德國如願占領了烏克蘭全境。1944年11月,蘇軍重返烏克蘭。二戰期間,烏克蘭地區成為戰爭的重災區,軍民死傷慘重,物資損失更是不可計數。

二戰後,烏克蘭迅速恢復了生產,建立了發達的重工業

蘇聯加盟共和國蘇聯加盟共和國烏克蘭
和農業,人民生活水平有較大提高。可是,蘇聯高度中央集權的計畫經濟體制具有嚴重的弱點,到了20世紀後半期,尤其是80年代末,蘇聯實行的中央高度集權的計畫經濟體制日漸失去活力,官員士氣日益低落,經濟失去發展勢頭,經濟水平與西方的差距日益拉大。在政治上,由於蘇聯共產黨在成立幾十年來,犯有肅反擴大化等嚴重錯誤,民主與法治建設薄弱,人民自由受到壓制,民族矛盾隱憂嚴重。

1986年,蘇聯烏克蘭境內的車諾比核電站發生嚴重的爐心融毀輻射外泄事件,造成嚴重後果。但當時蘇聯官方開始時向世界和本國人民隱瞞事件真相,被國外媒體和核輻射檢測部門揭露後,蘇聯的官僚意識受到廣泛批評。

1985年,戈巴契夫在蘇聯上台後,歷史和現實積累的各種矛盾開始表面化,民族主義和民族獨立傾向迅速抬頭,全國政局開始急劇動盪,同時,烏克蘭開始了其獨立步伐。

1989年9月,烏克蘭人民爭取改革運動(簡稱“魯赫”)成立,成員迅速擴大到百萬人。1990年7月16日,烏議會通過《烏克蘭國家主權宣言》。 1991年8月24日,烏克蘭政府發表的國家獨立宣言,正式宣布脫離蘇聯獨立,改國名為烏克蘭。12月8日,烏克蘭、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領導人在明斯克簽署別洛韋日協定,宣布蘇聯不再存在,成立獨立國家國協,烏克蘭的獨立最終完成了。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結束了337年的和俄羅斯的結盟歷史,成為一個獨立國家。克拉夫丘克當選為總統。1996年烏克蘭通過新憲法,確定烏為主權、獨立、民主的法制國家,實行共和制

2004年總統選舉因違規而進行再次投票,維克托·尤先科贏得選舉

2006年3月26日,烏克蘭舉行最高蘇維埃選舉。3月30日,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布選舉結果,5個黨派進入新一屆最高蘇維埃,其中地區黨獲得450個議席中的186席,季莫申科競選聯盟129席,我們的烏克蘭81席,社會黨33席,烏克蘭共產黨21席[2]。8月4日,最高蘇維埃批准地區黨領導人亞努科維奇出任新一屆政府總理。新政府由地區黨社會黨共產黨和我們的烏克蘭4黨聯合組成[3]。10月17日,我們的烏克蘭負責人宣布退出聯合政府。

政治制度
烏克蘭是一個民主國家,實行三權分立的政治原則,即國家的立法、司法和執行權力,均按憲法規定的界限各自實施其許可權。憲法確定烏為主權獨立民主的法制國家,實行共和制。總統為代表國家的最高元首;最高蘇維埃為立法機關;內閣為行政機關,向總統負責。烏克蘭議會實行一院制,議會也稱“烏克蘭最高蘇維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議會的法定人數為450名議員。國會議員由直接普選產生,任期4年。現各黨派在議會中所占席位:地區黨186席,季莫申科聯盟129席,“我們的烏克蘭”聯盟81席,烏克蘭社會黨33席,烏克蘭共產黨21席。

總統選舉採用無記名投票的直接的平等普選方式,任期為5年,同一人任總統職務不能超過連續兩屆(10年),現任總統為維克多·安德烈耶維奇·尤先科。而政府總理由總統提名議會批准後方可就任。

栗子花革命
自從喬治亞發生玫瑰革命後,烏克蘭也發生了栗子花革命,即橙色革命。親美的尤先科成功當選總

政黨
烏克蘭實行多黨制,截至2006年8月,共有130個政黨在烏法務部註冊登記,主要政黨有:地區黨(Партия Регионов)、季莫申科集團(Блок Юлии Тимошенко)、“我們的烏克蘭”人民聯盟(Народный союз “Наша Украина”)、烏克蘭社會黨(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Украины)、烏克蘭共產黨(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Украины)、烏克蘭進步社會黨(Програсивн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Украины)、人民黨(Народная Партия Украины)、烏克蘭人民黨(Украинская Народная Партия)、烏克蘭人民黨(Украинская Народная Партия)、烏克蘭公民大會黨(Партия “Вече”)、“改革與秩序”黨(Партия “Реформы и порядок”)、烏克蘭統一社會民主黨(Социал-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Украины [объединенная])、“復興”黨(Партия “Возрождение”)、烏克蘭綠黨(Партия Зеленых Украины)、烏克蘭人民民主黨(Народна-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Украины)、烏克蘭工業家和企業家黨(Партия промышленников и предпринимателей Украины)、烏克蘭人民魯赫(Народный Рух Украины)。

行政區劃
全國有24個行政州,一個自治共和國,兩個直轄市,共27個行政區劃。具體如下:
1個自治共和國:
* 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Автономна Республіка Крим);
2個直轄市:
* 基輔(місто Київ);
* 塞瓦斯托波爾(місто Севастополь);
24個行政州:
* 基輔州(Київська область)
* 文尼察州(Вінницька область)
* 沃倫州(Волинська область)
* 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Дніпропетровська область)
* 頓涅茨克州(Донецька область)
* 日托米爾州(Житомирська область)
* 外喀爾巴阡州(Закарпатська область)
* 扎波羅熱州(Запорізька область)

蘇聯加盟共和國蘇聯加盟共和國烏克蘭

* 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州(Івано-Франківська область)
* 基洛沃格勒州(Кіровоградська область)
* 盧甘斯克州(Луганська область)
* 利沃夫州(Львівська область)
* 尼古拉耶夫州(Миколаївська область)
* 敖德薩州(Одеська область)
* 波爾塔瓦州(Полтавська область)
* 羅夫諾州(Рівненська область)
* 蘇梅州(Сумська область)
* 捷爾諾波爾州(Тернопільська область)
* 哈爾科夫州(Харківська область)
* 赫爾松州(Херсонська область)
* 赫梅利尼茨基州(Хмельницька область)
* 切爾卡瑟州(Черкаська область)
* 切爾諾夫策州(Чернівецька область)
* 切爾尼戈夫州(Чернігівська область)

地理
烏克蘭位於歐洲東部,面積為60.37萬平方公里(占原蘇

蘇聯加盟共和國蘇聯加盟共和國烏克蘭
聯面積的2.7%),東西長1300公里,南北長900公里。南臨亞速海和黑海,陸上東北接俄羅斯,北鄰白俄羅斯,西連斯洛伐克波蘭和匈牙利南同摩爾多瓦羅馬尼亞接壤。烏克蘭大部分地區屬東歐平原,最高峰為西部喀爾巴阡山脈的戈維爾拉山(海拔2061米),最長的河流是第聶伯河。氣候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克里木半島南岸為亞熱帶氣候.

資源
烏克蘭自然資源豐富。它不僅擁有大片肥沃的“黑土帶”(占全世界“黑土帶”總面積的40%),而且還蘊藏著70餘種礦藏資源,如無煙煤和一定量的天然氣和石油,其中瀝青和無煙煤均占前蘇聯總儲藏量的60%。頓巴斯是原蘇聯最大的煤田之一。已探明儲量為420億噸。克里沃羅格的鐵礦儲量為260億噸,為原蘇聯的第2位。
烏克蘭森林資源較為豐富,占全國領面積的14%,跨越三個植被帶:森林沼澤帶、森林草原帶和草原帶。烏克蘭有自然保護區和天然國家公園23個(面積為77.19萬公頃),其中自然保護區14個,地球生物層保護區3個,天然國家公園6個。在克里木半島南部黑海沿岸約10公里的狹長地帶,具有獨特的自然景觀,落葉林與長綠的草地灌木叢並存。由於它優美的環境、溫和的氣候,使其成為世界著名旅遊度假聖地之一。主要樹種有:松樹柞樹雲杉冷杉椴樹槭樹白樺樹等。

蘇聯加盟共和國蘇聯加盟共和國烏克蘭

烏克蘭約有3萬種低級和高級植物,植物資源豐富。其中,藻類植物約4000種;菌類和粘菌類植物15000種以上;苔蘚類植物1000多種,導管植物4523種。
烏克蘭的動物資源也極其豐富,包括鄰海(黑海、亞速海)領海水域在內,大約有44800種動物。根據動物分類,在烏克蘭,原生動物有1200種以上;腔腸動物有40種;櫛水母網動物1種;扁蟲類1299種;紐蟲動物門有33種;原始腔腸動物有1457種;鉤頭蟲動物有58種;環節動物門動物有 400多種;節肢動物門動物有39146種;軟體動物門動物有369種;有觸手亞網動物33種;棘皮動物門動物14種;脊索動物門動物有694種。

經濟
烏克蘭是工農業較為發達的國家。重工業在工業中占據主要地位,其煤炭,冶金,機械製造和化學工業構成了現代化經濟的骨架。烏克蘭土壤肥沃,農產品以糧食,甜菜,向日葵,葡萄,長纖維亞麻為主。

交通
交通運輸業亦發達,已形成鐵路,公路內河海運及管道運輸齊全的交通系統。首都基鋪是全國航空公路鐵路運輸的樞紐,鐵路總長23350公里(1524毫米標準軌道),實際運營長度為22510.4公里;其中電氣化鐵路8926.9公里。
公路總長273700公里。硬質路面的公路為236400公里,非硬質路面的道路37300公里。
內河總通航里程為1672公里。主要通航河流包括第聶伯河、德涅斯特河、多瑙河、傑斯納河,主要河港12個。
烏克蘭有18個商港,主要港口有8個:敖德薩頓涅茨克伊里依切夫斯克尼古拉耶夫赫爾松費奧多西亞列尼依茲馬依爾馬利烏波里

人口
烏克蘭的人口多年來一直是負增長,2006年人口為4688.64萬。而在2004年6月1日,烏克蘭人口為4746萬人,其中城市人口3210萬人,農村人口1540萬人。全國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85人。

人口最密集地區是頓涅茨克州,該州人口達到了470萬人,其中城市人口占絕大多數,為420萬人,農村人口只有46萬人。接下來為第聶伯羅彼得羅夫州(350萬)、哈爾科夫州(286萬)、利沃夫州(260萬)、盧甘斯克州(245萬)。基輔市人口為260萬。敖德薩州人口為242萬,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為200萬,扎波羅熱州為189萬,基輔州為179萬,文尼察州為173萬,波爾塔瓦州158萬。赫梅利尼茨基州和伊萬-佛蘭科夫斯克州各有140 萬人左右,切爾卡瑟州有137萬人口,日托米爾州135萬人,蘇麥州和扎卡爾巴特州125萬,尼古拉耶夫州124萬,契爾尼戈夫州120萬,羅文州116 萬,赫爾松州115萬,捷爾諾波爾州112萬,基洛夫格勒州110萬,沃倫州104萬。人口較為稀疏的地區是切爾諾夫策州-91.3萬人。賽瓦斯托波爾市居住著37.8萬人。

截至2004年6月1日為止,烏克蘭常住人口為4728萬人(城市常住人口3180萬,農村常住人口1547萬)。男人平均壽命為61.6歲,女人平均壽命為72.8歲。退休人口占總人口的28-35%。男女比例多年一直保持不變,即46%:54%

民族
烏克蘭一共有130個少數民族。按各族人口占全國的比重看,主體民族烏克蘭族占72.7%,俄羅斯族占22%,其他少數民族總共只占5.3%。

克里米亞的韃靼族在原蘇聯時期有20多萬人,他們的故鄉是克里米亞半島,1946年6月25日,史達林指責克里米來亞韃靼人在德國奸細指使下組織自願隊反對紅軍,並建立反革命活動集團反對蘇維埃政權,而且韃靼族基本居民民眾對叛國者沒予以反對,於是決定,把克里米亞韃靼人遷移到蘇聯其它加盟共和國。克里米亞韃靼族的大遷移,成為蘇聯最重要的民族問題之一。那以後,克里米亞韃靼人開展了重返故鄉運動,但迫於政治高壓,重返故鄉實際上並無可能。但是,韃靼人重返故鄉的願望並未止息。1991年烏克蘭獨立後,韃靼人返歸故里定居問題很自然提到日程。由於政治環境的變化,出於人道主義考慮,烏克蘭政府制訂了一定的政策,逐步解決韃靼人返遷克里米亞問題,現今約26萬。

文化

居民多信奉東正教和天主教。烏克蘭語為官方語言,俄語在烏克蘭也有廣大的使用人群。但當今烏克蘭政府比較注重烏克蘭語的推廣和普及,特別是在學校教育中(烏克蘭語以及烏語少數民族語混合學校的學生占76%,俄語學校的學生占24%),媒體和政府公文上,以及就業上,以此來保證烏克蘭的國家和民族認同,維護國家獨立和安全,融合俄羅斯少數民族。在蘇聯時期,俄語學校大約占九成,烏克蘭學校占一成,如今卻倒過來了。在出版物和媒體上,烏克蘭語占有明顯的優勢。

烏克蘭文化璀璨,它的油畫、芭蕾、舞蹈和音樂等在國際上享有盛譽。俄羅斯文學之父果戈里從烏克蘭走向世界,烏克蘭也是托爾斯泰名著《復活》的歷史舞台;影響中國幾代人的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其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也正是烏克蘭人。烏克蘭有世界聞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基輔,它被譽為“俄羅斯眾城之母”,還有950年的歷史的聖索菲亞大教堂。
國定假日與節日 日期 名稱 由來
1月1日 新年 西曆新年

蘇聯加盟共和國蘇聯加盟共和國烏克蘭

1月7日 聖誕節 基督教節日,紀念耶穌誕生
1月22日 統一日 紀念東西烏克蘭合併
3月8日 國際婦女節 國際節日
5月1日 國際勞動節 國際節日
5月9日 勝利日 慶祝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擊敗德意志第三帝國和歐洲戰事結束
6月28日 烏克蘭行憲紀念日 紀念1996年頒布獨立後制定的第一部憲法
8月24日 烏克蘭獨立日 紀念1991年8月24日宣布獨立
8月24日 基輔自由日 紀念蘇聯紅軍從德軍手中光復基輔
11月3日 烏克蘭火箭兵和炮兵節 紀念烏克蘭火箭和炮兵部隊建立

教育
烏克蘭的教育發達,有完善的教育體系,它延承了原蘇聯的體制,包括學前教育、普通教育、職業技術教育、中等專業教育、高等教育。
烏克蘭共有979所高等院校。依照各高等院校的不同地位和級別建立了四個不同的等級。現有一、二級院校共 664 所,三、四級院校315所。著名大學有:國立基輔大學(全稱基鋪塔拉斯.舍甫琴科大學,行政上校長直接向總統負責)、國立技術大學(基輔理工學院)、國立哈爾科夫大學、國立哈爾科夫師範大學、國立利沃夫大學、敖德薩音樂學院、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等等。

媒體

烏克蘭新聞機構管理部門為烏國家廣播電視信息政策委員會,前身為烏克蘭信息政策部,隸屬烏內閣,主要負責烏新聞機構的政策指導、業務管理和協調。
主要電台有:烏克蘭國家廣播公司、基輔市廣播電台、“自由”電台、“金門”電台等。
主要電視台有:烏克蘭國家電視1台、烏克蘭國家電視2台、國際電視台、現代電視台、“新頻道”電視台、“1+1”電視台、“ICTV”電視台和基輔電視台等。
主要報紙有:《事實報》、《政府信使報》、《烏克蘭之聲》、《日報》、《基輔導報》、《鏡報》、《工人報》等。
烏克蘭生活小常識

初識

和烏克蘭人結識時應留心對方如何介紹自己的稱呼,它表明對方想告訴你應該怎樣稱呼他最適宜:稱呼姓,稱呼名字和父稱,只稱呼名字,或稱呼小名及愛稱。

烏克蘭人一般不興單用姓來稱呼某人,即使用,也在姓前面加上“先生”、“女士”等稱謂。在結識時,如果對方只說出自己的姓,表明他認為這是個偶然相遇,沒必要深交,如果對方說明自己的全稱:即“姓+名+父稱”,那你就有選擇的餘地了:或先生+姓,或名字+父稱,後者更加友善,人情味更濃。如果對方用“名+父稱”介紹自己,那表明他希望你只這樣稱呼他。因為他明顯比你年齡大,或者,你們雖屬同齡人,但說明關係不冷不熱,如果對方用小名或表愛稱介紹自己,那說明對方比你年輕得多,或對你十分好感。小名是親近的人之間的親密稱呼,用於父母對子女、兄弟姐妹、夫婦、好友、之間(小名一般不和父稱連用),如果你想以“你”來相稱,得事先徵得對方同意,而且是在你和他已經十分熟悉了之後。

和女士結識時,應等女士先伸手,女士的稱名形式與年齡緊密相關。女士忌諱年齡,年輕的姑娘會讓你以“名+父稱”稱呼她,以表明她的成熟和風度;中老年婦女會讓你用“小名”稱呼她,使她感到自己還年輕。

交往

相識後,如何進行友好的交談呢?開頭可用些套話。別以“近況怎樣(Как дела ?)來開始交談,因為這話表明你與對方十分親密,而且知道他的一些未完之事,很想了解一下它們的進展。所以,初次見面不宜提這種問題。你也別談自己的事,初次交談的入門話題最好是天氣,“您身體怎樣?”的問話只適用於當對方曾同你談起過他的健康狀況後,其他場合,無論對方健康狀況如何都會引起反感。

時間

烏克蘭時間與中國相比,採取夏令時制時(3月最後一個星期天起)時差為-5小時,冬令時(10月最後一個星期天起)時差為-6小時。

政府機構的工作時間為9:00 - 18:00,星期六、星期日為休息日,午休一般為一小時,大多數飯店工作時間為12:00 - 24:00,銀行和大多數私營機構工作時間為9:00 - 18:00,某些超市則24小時營業。

社會治安情況

烏克蘭犯罪率低於西歐許多國家,對外國人的犯罪相當少,萬一發生也主要是發生在人多的地方,且多為偷竊行為,因此在市場、擁擠的公車和人群中,最好要謹慎些,發生意外請立即撥打02報警電話。

貨幣

烏克蘭貨幣單位為格里夫納(UHR),面額有一、二、五、十、二十、五十、一百、二百,一格里夫納等於一百戈比,戈比面額有一、二、五、十、二十五和五十。

現金:建議攜帶美元和歐元,烏克蘭各大城市有很多外匯兌換點,可憑護照隨意兌換,為防萬一,請不要與個人兌換錢幣,人民幣在那不流通。

信用卡:信用卡除高檔賓館、西式飯店、國際航空和少數某些商店一般不予使用,常使用的信用卡為American Express, Master Card, Visa,憑信用卡可在商店賓館銀行郵局和主要街道的取款機上取款,憑旅遊支票可在某些銀行取款,不過要提醒的是,旅遊支票和信用卡在烏克蘭不能通用,許多賓館、飯店和商店只收現金

通訊

可在賓館(按賓館收費標準)、郵局撥打國內長途和國際長途電話,除此之外還可在捷運、商店附近和街道上的綠色電話亭和銀色電話亭中撥打電話,電話卡可在郵局及許多商店及許多商店購買,撥打基輔市市內電話,直接撥打七位數的電話號碼,如是國內長途,則按以下方法撥打:8+城市區號+電話號碼,如是國際長途,則按以下方法撥打:8+10+國家代碼+城市區號(去掉前面的零)+電話號碼。緊急電話01、02、03為免費電話。

白俄羅斯

國名:白俄羅斯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Belarus),簡稱白俄羅斯。

獨立日:8月25日(1991年)

聯合日:4月2日(1996年)

白俄羅斯祖國保衛和武裝力量日:2月23日(1994年,原蘇聯建軍節)。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約為2∶1。上半部為紅色寬面,下半部為綠色窄條,靠近旗桿處為具有民族特色的紅白花紋豎條。白俄羅斯曾於1922年成為原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1951年起採用的國旗圖案為:左側為紅白色花紋豎條;右側上半部為上有黃色五角星及鐮刀、鐵錘圖案的紅色寬面,下半部是綠色窄條。1991年宣布獨立,先採用自上而下由白、紅、白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構成的三色國旗,後改用上述現國旗。

蘇聯加盟共和國白俄羅斯國徽:呈圓形。兩束由國旗顏色的彩帶環繞的麥穗等圍成圓形,中間自下而上依次為地球、光芒四射的旭日和白俄羅斯的國土輪廓。圓形頂部是一顆紅色五角星,底部的飾帶上寫著“白俄羅斯共和國”。
國家政要:總統亞歷山大·盧卡申科 (Alexander Lukashenko) ,1994年當選白俄羅斯首任總統,2001年9月連任,2006年3月再次當選。總理西多爾斯基 ,2006年4月出任。

自然地理:20.76萬平方公里,共劃分為6個州和具有獨立行政區地位的首都明斯克市。位於東歐平原,東、北與俄羅斯聯邦為鄰,南與烏克蘭接壤,西同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毗鄰。是個內陸國家,沒有出海口,是歐亞兩洲陸路交通的必經之路。歐亞大陸橋及與其平行的莫斯科-華沙國際公路橫穿境內。因此有“交通樞紐國”的美稱。境內西北部多丘陵,東南部較平坦。白俄羅斯有“萬湖之國”的美稱,有湖泊1.1萬個,大湖有4000個左右,最大的納拉奇湖面積為79.6平方公里,主要河流有第聶伯河、普里皮亞特河、西德維納河、涅曼河和索日河,此外還有2萬餘條大小河流縱橫交錯。以距波羅的海的遠近不同而分屬大陸性氣候和海洋性兩種氣候。

人口:975萬。共有140多個民族,其中81%為白俄羅斯族,俄羅斯族占11%、波蘭族占3.9%、烏克蘭族占2.4%,猶太人占0.3%,其他民族占0.8%。官方語言為白俄羅斯語和俄語。居民多信仰東正教,西北部一些地區信奉天主教及東正教與天主教的合併教派。

首都:明斯克 (Minsk),人口171.3萬(2002年1月)。坐落在第聶伯河上游支流斯維斯洛奇河畔,這裡是東西和南北運輸幹線的交匯點,也是重要的航空港。它歷來是聯繫波羅的海沿岸、莫斯科、喀山等城市的貿易中心,素稱“交易之鎮”。現在,從莫斯科到華沙的國際公路就經過明斯克。它也是原蘇聯重要的工業中心之一,主要工業產品有重型車輛、電動機、軸承和工具機等。

貨幣: 白俄羅斯盧布
簡史:歷史上白俄羅斯人是東斯拉夫人的一支。公元9世紀末與現在的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一起併入基輔羅斯,建立了波洛茨克、圖羅夫—平斯克等封建公國。13至14世紀,其領土屬立陶宛大公國。1569年起隸屬波蘭立陶宛王國。18世紀末併入沙皇俄國。1917年11月建立蘇維埃政權。1918年2月至11月,白俄羅斯大部領土被德軍占領。1919年1月1日,成立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12月3日作為創始國加入蘇聯。1941年白俄羅斯被德國法西斯軍隊占領,1944年6月蘇軍解放了白俄羅斯。從1945年起,白俄羅斯成為蘇聯加入聯合國組織的三個成員國之一。1990年7月27日,白俄羅斯最高蘇維埃通過《主權宣言》,1991年8月25日,白俄羅斯宣布獨立。同年12月19日,改國名為白俄羅斯共和國。

政治:1994年3月15日,白俄羅斯最高蘇維埃通過新憲法,規定白俄羅斯由議會制國家轉變為總統制共和國。總統是國家和執法機關的首腦,每5年由全民選舉一次,任期不能超過兩屆。最高蘇維埃是國家立法機構。1996年11月24日,白俄羅斯全民公決批准了盧卡申科總統提出的新憲法,11月27日,新憲法正式生效,它賦予總統更大的權力,並規定白俄羅斯議會由一院制改為兩院制,白俄羅斯議會稱國民會議,由共和國院(上院)64名議員和代表院(下院)110名代表組成,每四年選舉一次。代表院由全國110個選區各自直接選舉的一名代表組成。部長會議是白俄羅斯執行權力機構。

經濟:白俄羅斯工業基礎較好,機械製造、電子、通信、儀器製造、冶金、石化、輕工和食品工業比較發達;在雷射、核物理、核能、粉末冶金、光學、軟體、微電子、納米技術和生物技術方面具有較強的科研實力。農業和畜牧業較發達,馬鈴薯、甜菜和亞麻等產量在獨立國協國家中居於前列。白俄羅斯經濟在獨立國協國家中率先恢復並超過前蘇聯時期的水平。2004年白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為228.91億美元,比1991年增長了17%,比經濟復甦初期的1995年增長了77%。2005年,白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9.2%。

白俄羅斯擁有發達的公路和鐵路交通網。其公路運輸量居歐洲第4位,為45個國家提供公路過境運輸服務。白俄羅斯還是俄羅斯通過管道向其他歐洲國家輸送石油和天然氣的重要途經地。俄羅斯每晝夜通過白俄羅斯領土向德國方向輸送約1.5億立方米天然氣。

白俄羅斯同世界175個國家和地區開展貿易往來,其中同俄羅斯的貿易額占到貿易總額近一半。此外,白俄羅斯的主要貿易夥伴還有荷蘭德國烏克蘭波蘭英國中國義大利美國立陶宛法國

外交:堅持奉行全方位、有重點、以經濟利益為中心的務實外交政策,反對北約東擴。

與中國關係:中國和白俄羅斯兩國關係一直友好。在白俄羅斯宣布獨立後不久,中國便予以承認。1992年1月20日,白俄羅斯部長會議主席克比奇訪華期間,兩國正式簽署了建交協定。克比奇是獨立國協國家中第一個訪華的政府首腦。2005年12月,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訪華。

亞塞拜然

基本資料
國家全名
 亞塞拜然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Azerbaijan)
面積 約8.66萬平方公里
人口 約814萬人
首都 
巴庫 (Baku),全國經濟文化中心。裏海最大港口。位於阿普歇倫米島南部,是石油工業中心,有“石油城”之譽。由10個行政區和46個城鎮組成,面積2200平方公里。人口182.88萬。1月平均氣溫為4℃,7月平均氣溫為27.3℃。 
重要節日
 
獨立日:8月30日(1991年)
語 言
官方語言亞塞拜然語,還有多種語言,如俄語

網際網路(網際網路)
域名代碼:az

國際長途電話國家代碼:994

國旗
蘇聯加盟共和國亞塞拜然

國徽
蘇聯加盟共和國亞塞拜然

概況
亞塞拜然“古建築明珠”之稱的巴庫處女塔始建於公元前7世紀,12
世紀成為汗王宮殿建築群的一部分,現為巴庫的標誌性建築。處女
塔高29.5米,牆厚4到5米,用石灰石砌成。古時候,塔上的視窗
傾瀉滾燙的熔鉛,或投下燃燒的火把,以抵抗外敵的進攻。

簡歷
公元3—10世紀被伊朗阿拉伯哈里發國統治。9—16世紀建有希爾凡封建國家。11—13世紀基本形成亞塞拜然民族。11—14世紀遭受土耳其塞爾柱人、蒙古韃靼人帖木兒的入侵。16—18世紀受伊朗薩非王朝統治。1813年和1928年亞塞拜然北部歸併入俄羅斯巴庫省伊莉莎白波爾省)。1917年11月建立蘇維埃政權,出現巴庫公社。1918年夏遭受英國和土耳其的武裝干涉,後來在蘇聯紅軍幫助下恢復蘇維埃政權。1920年4月28日宣布成立亞塞拜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3月12日加入外高加索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同年12月30日作為該聯邦成員之一加入蘇聯,1936年12月5日成為直屬蘇聯的加盟共和國。1991年2月6日改國名為亞塞拜然共和國。同年8月30日,亞塞拜然最高蘇維埃通過獨立宣言,正式宣布獨立,成立亞塞拜然共和國。

民族
亞塞拜然族占全國總人口的90%左右,其他民族主要有俄羅斯族(占人口總數的2.5%)、猶太人、塔雷什、列茨根人、庫德人、韃靼族人、亞美尼亞人(基本在納卡地區)、喬治亞人等。

政治
憲法規定建立民主法制文明國家,實行總統制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

外交
奉行以西方為主、兼顧東方同時注意與周邊國家維持睦鄰友好關係的多方位外交政策。

與中國關係
1991年12月27日,中國承認亞塞拜然共和國獨立。1992年4月2日與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2005年3月,阿利耶夫總統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兩國簽署了聯合聲明
地圖

蘇聯加盟共和國亞塞拜然

地圖

蘇聯加盟共和國亞塞拜然
衛星圖

蘇聯加盟共和國亞塞拜然
阿賽拜疆



相關連線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亞塞拜然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
亞塞拜然國旗、國歌

亞美尼亞

蘇聯加盟共和國亞美尼亞
國名:亞美尼亞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Armenia, kbrf Fhvtybz),簡稱亞美尼亞。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自上而下由紅、藍、橙三個平行且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紅色象徵烈士的鮮血和國家革命的勝利,藍色代表國家豐富的資源,橙色象徵光明、幸福和希望。亞美尼亞曾是原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當時的國旗是在原蘇聯國旗的旗面中間加一個稍寬的藍色橫條。1991年宣布獨立,正式採用紅、藍、橙三色旗為國旗。

蘇聯加盟共和國亞美尼亞

國徽:為雄鷹和獅子支扶著盾徽,雄在左,獅子在右。盾面上有四組圖案,代表該國歷史上的四個王朝,象徵悠久的歷史;中間為一個小盾,上繪有山峰、湖泊。盾徽下面是一條被打斷的鏈子,交叉著綠枝和箭。

國家元首:總統羅伯特·科恰良(Robert Kocharyan),1998年4月就職,任期五年;總理安德拉尼克·馬爾加良(Andranik Margarian ),2000年5月任職。

蘇聯加盟共和國亞美尼亞
重要節日:建軍節:1月28日(1992年);種族滅絕日:4月24日(1915年,奧斯曼帝國對亞族人實施種族滅絕);第一共和國成立日:5月28日(1918年成立第一共和國);憲法日:7月5日(1995年);亞美尼亞共和國獨立日:9月21日(1991年9月21日亞舉行全民公決,正式宣布獨立);悼念1988年大地震死難者日:12月7日。

自然地理: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亞美尼亞是位於亞洲歐洲交界處的外高加索南部的內陸國。東鄰亞塞拜然,西部和東南部與土耳其伊朗亞塞拜然的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接壤,北界喬治亞。地處亞美尼亞高原東北部,境內多山,全境90%的領土在海拔1000米以上。北部是小高加索山脈,境內最高點是西北高地上的阿拉加茨山,海拔4090米。東部有塞凡窪地,窪地中的塞凡湖面積1360平方公里,為亞美尼亞境內最大的湖。主要河流為阿拉克斯河。西南部的亞拉臘大平原被阿拉克斯河分成兩半,北部屬亞美尼亞,南部則歸土耳其和伊朗。氣候隨地勢高低而異,由乾燥的亞熱帶氣候逐漸變成寒帶氣候。地處亞熱帶北部的內陸氣候乾燥,屬亞熱帶高山氣候。1月份平均氣溫為-2~12℃;7月平均氣溫為24~26℃。

蘇聯加盟共和國亞美尼亞

首都:葉里溫(Yerevan,Thtdfy),人口110. 21萬(2003年1月)。1月平均氣溫為-5℃,7月平均氣溫為25℃。

行政區劃:全國劃分為10個州和1個州級市:席哈克州、洛里州、塔武什州、阿拉加措特恩州、科泰克州、格加爾庫尼克州、阿爾馬維爾州、阿拉拉特州、瓦約茨·佐爾州、休尼克州和葉里溫市。

人口:380萬(2003年1月)。其中亞美尼亞族占93.3%,其他民族有俄羅斯人、庫德人、烏克蘭人、亞述人、希臘人等。官方語言為亞美尼亞語(屬印歐語系的獨立一支,古亞美尼亞語與古希臘語相似,現代亞美尼亞語接近土耳其語),居民多通曉俄語。亞美尼亞人信奉基督教。

蘇聯加盟共和國亞美尼亞
簡史:公元前9世紀~公元前6世紀,在現亞美尼亞境內建立了奴隸制的烏拉杜國。公元前6世紀~公元前3世紀,亞美尼亞領土處於阿凱米尼得王朝和塞琉古王朝統治下,建立了大亞美尼亞國。後兩次被土耳其和伊朗瓜分。1804年~1828年間,兩次俄伊戰爭以伊朗失敗告終,原被伊朗占領的東亞美尼亞被併入俄羅斯。1917年11月,亞美尼亞被英國和土耳其占領。1920年1月29日建立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3月12日加入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联邦共和國,同年12月30日以該聯邦成員國身份加入蘇聯。1936年12月5日,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改為直屬蘇聯,成為加盟共和國之一。1990年8月23日,亞美尼亞最高蘇維埃通過獨立宣言,並改國名為“亞美尼亞共和國”。1991年9月21日,亞美尼亞舉行全民公決,正式宣布獨立。同年12月21日加入獨立國協。
蘇聯加盟共和國亞美尼亞

政治:1995年7月5日,全民公決通過新憲法。新憲法規定,亞美尼亞繼續實行總統制,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承認多黨制。總統的任期為5年,不能連任;在國內居住10年以上、年滿35歲的亞美尼亞公民均有權競選總統。新憲法還賦予總統解散議會和決定提前選舉議會的權力。另外,總統還擁有任免政府首腦的權力。議會稱國民議會,是亞國家最高立法機關。

經濟:亞獨立後,由於同前蘇聯國家經濟聯繫中斷,納卡戰爭後遭亞塞拜然、土耳其封鎖,經濟一路下滑。2000年起有所升,但總體仍處於轉軌過渡時期。2002年經濟發展態勢良好,GDP同比增長12. 9%,創歷年最高。政府積極採取措施吸引外資、發展高科技產業、扶持中小企業、加速私有化和擴大內需,取得一定成效。但資源匱乏、出口有限、資金不足等因素仍嚴重製約亞經濟發展。2002年12月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02年國內生產總值為23. 67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622. 6美元。貨幣名稱:德拉姆(lhfv)。資源主要有銅礦、銅鉬礦和多金屬礦。此外,還有硫磺、大理石和彩色凝灰岩等。主要工業部門有機器製造、化學生物工程、有機合成、有色金屬冶煉等。主要旅遊景點是首都葉里溫和塞萬湖自然保護區。主要出口產品為寶石和半寶石加工製品、食品、非貴重金屬及其製品、礦產品、紡織品、機械設備等。主要進口產品為寶石和半寶石、礦產品、非貴重金屬及其製品、食品等。

蘇聯加盟共和國亞美尼亞
軍事:根據1997年6月國民議會批准的國防法,總統為武裝力量最高統帥。國防部是領導武裝力量的國家機關,國防部長對武裝力量實施直接指揮。軍隊實行全民義務和契約制相結合的兵役制度。士兵服役期為兩年,每年春秋兩季徵兵。軍官按契約制服役。入伍時簽訂三年契約,期滿可續簽,也可自由退役。凡服役滿二十年以上者可享有領取退休金等福利待遇。總兵員4萬多人,編為5個步兵軍。此外,國防部和總參分別下轄若干直屬部、分隊。

新聞出版:全國有980家新聞機構,其中報紙596家,雜誌148家,電視公司186個,廣播公司53個,通訊社25家。主要報刊有:《亞美尼亞共和國》,亞文、俄文,1990年創刊,官方報紙,發行量3500份;《亞美尼亞之聲》,俄文,1991年創刊,獨立報紙,發行量3500分;《葉爾基爾》(意為“祖國”),亞文,1991年創刊,達什納克楚瓊黨中央機關報,1994年12月被查封,1998年3月恢復出版;《阿茲格》(意為“民族”),亞文,1991年創刊,自由民主黨機關報。主要通訊社有亞通社(Fhvtyghtcc),1920年成立,國營;亞信息社(Fhvbyaj),2001年成立,私營;諾揚-塔潘(Yjzy Nfgfy)等。主要電台:亞公共廣播電台,國營,1926年建台,用亞美尼亞、俄、阿拉伯、伊朗、庫爾德、英、西班牙、喬治亞、亞塞拜然、土耳其、法等語言播出。主要電視台有亞公共電視台,國營,1956年建台,用亞美尼亞語播出。

外交:奉行全方位外交政策。重點鞏固與俄羅斯傳統戰略盟友關係,積極發展與美和西方國家關係,參加北約“和平夥伴關係”框架內活動,爭取加入歐盟,尋求安全多元化。因納卡衝突與亞塞拜然敵對,與土耳其有世仇,阿、土對亞進行政治、經濟封鎖。亞歡迎歐安組織明斯克小組對納卡衝突進行調解,表示願與阿、土開展高層對話,發展區域合作。加強與喬治亞和伊朗等近鄰的睦鄰友好合作關係。深化與東歐、中東國家的聯繫。積極參與歐洲委員會、獨立國協、黑海經濟合作組織等國際和區域組織的事務。2001年,亞成為歐洲委員會正式成員,並當選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成員。“9·11”事件後,宣布開放領空,支持美打擊國際恐怖主義。加強與國際組織在納卡調解問題上的合作與對話。

與中國關係:1991年12月27日,中國承認亞美尼亞共和國獨立。1992年4月6日,亞美尼亞共和國與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2004年9月,科恰良總統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雙方簽署了聯合聲明。

喬治亞

國名:喬治亞(Georgia)
獨立日:4月9日(1991年)
國旗:2004年1月14日,喬治亞議會通過法案,決定停止使用1990年確定的原國旗,取而代之的是“白色旗底,5個紅色十字架”的新國旗。
蘇聯加盟共和國喬治亞國徽:在一枚七角星內套著一個圓,圓面上一匹白色駿馬飛奔在山峰之上,馬上的騎士是英雄吉特里格奧爾基,他身穿鎧甲,手持長矛和圓盾,白色披巾隨風飄揚。騎士的上面有五枚小八角星,其間鑲有太陽和月亮。
國家政要:總統米哈伊爾·薩卡什維利(Mikhail Saakashvili),2004年1月當選;議長妮諾·布爾賈納澤(Nino Burdzhanadze),2001年11月當選。

簡史
公元前6世紀,在現喬治亞境內建立了奴隸制科爾希達王國,公元4至6世紀建立封建國家。公元6至10世紀處於伊朗薩珊王朝、拜占庭帝國和阿拉伯哈里發國統治之下。公元6至10世紀基本形成喬治亞民族,並於公元8至9世紀初形成了卡赫季亞、愛列京、陶-克拉爾哲季等封建公國以及阿布哈茲王國。13至14世紀蒙古韃靼人帖木兒先後入侵。15至17世紀初,喬治亞出現了許多獨立的公國和王國。16至18世紀喬治亞為伊朗和土耳其兩國的爭奪對象。

1801年至1864年,喬治亞各公國先後被沙皇俄國兼併,改為梯弗里斯和庫塔伊西省。1918年德國、土耳其和英國軍隊侵入喬治亞。1921年2月25日成立喬治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同年12月,阿布哈茲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31年2月以後改為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加入喬治亞。1922年3月12日,喬治亞加入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联邦共和國,並於同年12月作為該聯邦成員加入蘇聯。1936年12月5日,喬治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為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1990年11月4日發表獨立宣言,改國名為喬治亞共和國。蘇聯解體後,喬治亞於1991年4月9日宣布獨立,後於1993年10月22日正式加入獨立國協。1995年8月,喬治亞通過新憲法,將國名由原來的喬治亞共和國更名為喬治亞。
自然地理

6.97萬平方公里。位於連線歐亞大陸的外高加索中西部,包括外高加索整個黑海沿岸、庫拉河中游和庫拉河支流阿拉扎尼河谷地。西臨黑海,西南與土耳其接壤,北與俄羅斯接壤,東南和亞塞拜然及亞美尼亞共和國毗鄰。全境約2/3為山地和山前地帶,低地僅占13%。北部是大高加索山脈,南部是小高加索山脈,中間為山間低地、平原和高原。大高加索山脈有許多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境內最高峰什哈拉峰,海拔為5068米。主要河流有庫拉河和里奧尼河。有帕臘瓦納湖和里察湖等。西部為濕潤的亞熱帶海洋性氣候,東部為乾燥的亞熱帶氣候。各地氣候垂直變化顯著,海拔490~610米地帶為亞熱帶氣候,較高處氣候偏寒;海拔2000米以上地帶為高山氣候,無夏季;3500米以上終年積雪。
行政區劃

喬治亞由阿布哈茲自治共和國、阿扎爾自治共和國、南奧塞梯自治州、兩個直轄市和九個大區組成。

首都:提比里西(Tbilisi),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外高加索地區著名古都。位於大高加索與小高加索之間,地處外高加索的戰略要衝,瀕臨庫拉河,海拔406至522米。庫拉河在提比里西穿過陡峭的峽谷,呈弓形由西北向東南流去,整座城市沿庫拉河兩岸以階梯式向山麓展開。面積348.6平方公里,人口120萬(2004年),年平均氣溫12.8℃。
人口:430萬(2004年)。喬治亞族占70.1%、亞美尼亞族占8.1%、俄羅斯族占6.3%、亞塞拜然族占5.7%、奧塞梯族占3%、阿布哈茲族占1.8%、希臘族占1.9%。官方語言為喬治亞語,居民多通曉俄語。多數信奉東正教,少數信奉伊斯蘭教。官方語言為喬治亞語,居民多通曉俄語。喬治亞語屬於高加索語系伊比利亞-高加索語族,它有多種方言形式,通常分為東喬治亞和西喬治亞兩個分支。

首都簡介

外高加索著名古城——喬治亞首都提比里西

蘇聯加盟共和國庫拉河畔的小教堂

提比里西(Tbilisi, Тбилиси)是喬治亞首都,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外高加索地區著名古都。位於大高加索與小高加索之間,地處外高加索的戰略要衝,瀕臨庫拉河,海拔406至522米。庫拉河在提比里西穿過陡峭的峽谷,呈弓形由西北向東南流去,整座城市沿庫拉河兩岸以階梯式向山麓展開。面積348.6平方公里,人口120萬(2004年),年平均氣溫12.8℃。
據史料記載,公元4世紀,位於庫拉河沿岸的一個名叫提比里西的聚居點成了喬治亞的首都。而文獻中關於提比里西的最早記載,是4世紀60年代發生的一次外族入侵的攻城戰鬥。從那時起,提比里西的歷史就與曠日持久的戰爭及短暫的和平、戰火的無情破壞與戰後大規模的建設、繁榮和衰退永遠地連在了一起。

6世紀,提比里西被波斯人占據,7世紀又被拜占廷和阿拉伯人占領。1122年,提比里西被大衛二世收復,定為喬治亞國都。1234年被蒙古人攻陷,1386年遭帖木兒洗劫,之後數次被土耳其人攻占。1795年波斯人縱火焚城,把提比里西變成一片焦土。1801年至1864年,喬治亞各公國先後併入俄羅斯帝國,提比里西也隨之被俄國兼併。1921年前蘇聯把它定為喬治亞加盟共和國首都,從此開始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城市建設活動。經過幾十年的不斷建設,提比里西已經成為前蘇聯最優美、最舒適的城市之一。1991年4月9日,喬治亞共和國宣布獨立,提比里西為首都。 喬治亞歡慶提比里西索巴節。
提比里西絕大部分工業企業分布在河左岸,而行政機關、高等院校及科研機構則分布在右岸。提比里西分為舊城、新城兩部分,舊城濱水,城內有彎曲的小巷、殘舊的古堡,還有建於5世紀的教堂和昔日的喬治亞王宮。新城傍山,人們可纜車上下山。市中心是喬治亞政府大廈、商店、劇院和博物館,6條街道向市區各處輻射,交通十分便利。

蘇聯加盟共和國“喬治亞母親”雕像

“喬治亞母親”雕像
環境幽雅的喬治亞科學院植物園坐落在古城堡東南的峽谷中,它原是古代宮廷花園,1845年改建為國家植物園,後來又改為喬治亞科學院植物園。這裡有一片浴池區,古代這裡就是提比里西的重要礦泉療養區。這是一組地穴式浴池建築,人們利用毗鄰的塔博爾山地流出的含硫磺礦物質的天然溫泉水來沐浴,醫療效果極好。它已成為著名的遊覽休養區。沿浴池街北行即來到庫拉河畔,提比里西古城奠基人的高大騎馬鑄像就屹立在庫拉河北岸的高地基岩上。

在提比里西東部附近的素羅拉克山麓,自南向北保存有17至19世紀的女修道院、18世紀的教堂等古代建築。在山脊上,有殘破的古代城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建立的的巨大的“喬治亞母親”雕像。這尊雄渾高大的塑像面向古城,她左手托腕,右手執劍,象徵了喬治亞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成為城市的象徵。沿山脊上崎嶇的山路北行,是建於公元4世紀的提比里西古城堡廢墟。其他古蹟還有達列占女皇宮殿、宮廷教堂等。

提比里西是喬治亞工業中心,以機械製造和金屬加工工業為主,紡織 、菸草、製革等輕工業,油脂、乳品等食品加工業亦較發達。該市也是高加索地區重要交通樞紐,其鐵路幹線通巴統、巴庫、葉里溫等地,並有許多條公路交匯於此,將外、北高加索連線在一起,與原蘇聯及周邊、歐洲國家的一些大域市有航空航線。

政治

實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體制。2004年2月6日,格議會三讀通過的憲法修正案規定,格實行總理領導的內閣制,總理由總統與議會協商後任命;議會有權以五分之三的多數票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政府辭職;總統有權解散議會和政府。議會是最高權力代表機構和最高立法機構,實行單院制,每屆議會任期4年,共有235個席位。其中150個席位由得票率超過7%的政黨按得票率分攤,75個議席由全國75個地方選區各選出一名代表產生。此外,1992年在阿布哈茲當選的格議會10名議員將保留他們在議會中的席位。

經濟

喬治亞是一個工業農業國,自然資源貧乏,主要礦產有煤、銅、多金屬礦石、重金石等。錳礦石儲量豐富,水力資源也十分豐富。工業生產中以錳礦石、鐵合金、鋼管、電力機車、載重汽車、金屬切割工具機、鋼筋混凝土等為主,尤以錳礦石開採聞名。輕工業產品以食品加工著稱,主要產品有罐頭、葡萄酒等。喬治亞釀造的葡萄酒著稱於世。農業主要包括茶業、柑桔、葡萄和果樹栽培等。畜牧業和養蠶業較發達。經濟作物主要有菸草、向日葵、大豆、甜菜等。但穀物產量較低,不能自給。近年來,喬治亞在西部、東部和黑海地區還發現了儲量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獨立後,喬治亞致力於建立自由市場經濟,並在國際組織的指導和援助下進行經濟改革。喬治亞境內有許多著名的礦泉療養區和氣候性療養區,如加格拉、蘇呼米等。
外交

主張在平等互利、尊重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等原則基礎上積極發展對外關係。奉行均衡外交戰略,密切與美國關係同時調整對俄羅斯關係;積極謀求與歐洲實現一體化;積極謀取經濟援助;重視同獨立國協各國和鄰國發展友好合作關係並積極參與國際合作。
與中國關係

1991年12月27日,中國承認喬治亞獨立。1992年6月9日,喬治亞與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2006年4月,薩卡什維利總統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兩國簽署了聯合聲明。

國內局勢

蘇聯加盟共和國蘇聯加盟共和國喬治亞

南奧塞梯問題
南奧塞梯是喬治亞的一個自治州,面積3900平方公里,人口約19萬,主要由奧塞梯人、俄羅斯人和喬治亞人組成。南奧塞梯與俄羅斯北奧塞梯接壤。從1989年起,南奧塞梯就要求與俄羅斯境內的北奧塞梯合併。蘇聯解體後,南奧塞梯自治州一直謀求獨立,不服從格中央政府的管轄。

南奧塞梯1992年1月通過全民公決,要求成立獨立共和國及與北奧塞梯合併。因此,格中央政府與南奧塞梯地方當局的矛盾急劇惡化,並導致大規模武裝衝突。

格中央政府與南奧塞梯地方當局的矛盾也嚴重影響了俄羅斯和喬治亞的關係。長期以來,由於南奧塞梯當局與俄羅斯關係密切,喬治亞經常指責俄羅斯暗中支持南奧塞梯。俄格雙方在南奧塞梯問題上齟齬不斷。

1992年6月24日,俄羅斯、喬治亞和南、北奧塞梯四方最高領導人就和平解決南奧塞梯武裝衝突問題首次舉行會談,達成有關實現停火、成立維持和平部隊和監督委員會的協定,格奧衝突雙方隨後實現停火。根據協定,俄、格和南北奧塞梯成立了解決格奧衝突的四方混合監督委員會,由俄、格和南奧塞梯三方組成混合維和部隊負責在衝突地區執行維和使命。

同年7月,由俄羅斯、喬治亞和南奧塞梯三方聯合組成的1500人的維持和平部隊陸續進入南奧塞梯的茨欣瓦利地區,沿南奧塞梯和喬治亞邊界建立一個長15公里、寬14公里的安全走廊,把衝突各方的武裝部隊隔離開來。

十幾年來,南奧塞梯當局一直初衷不改,有關各方在這一地區的摩擦也時有發生。迄今,格中央政府只控制著南奧塞梯的部分地區 。
阿扎爾問題

阿扎爾是喬治亞的一個自治共和國,地處喬治亞西南部,緊靠黑海,是喬治亞的旅遊勝地。首府巴統是黑海重要港口。阿扎爾面積雖只有約3000平方公里,人口不足40萬,但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它不僅是喬治亞通往土耳其的主要門戶,也是裏海石油進入國際市場的過境之地。

喬治亞自1991年獨立後一直受到分裂問題困擾。格境內的阿布哈茲自治共和國和南奧塞梯自治州長期以來尋求獨立,並與中央政府發生過武裝衝突。阿扎爾自治共和國雖未宣布獨立,實際上也不受中央政府控制。阿扎爾總統阿巴希澤自蘇聯時期就在該地區長期任職,因此在阿扎爾有著相當深厚的根基。多年來,阿巴希澤領導的阿扎爾自治共和國不僅截留中央政府稅收,還組建了一支聽命於他本人的地方武裝。阿扎爾與俄羅斯關係密切。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巴統保留了一個軍事基地。雖然喬治亞政府多次要求俄羅斯撤除其基地,但遭到阿巴希澤和俄方的反對。

2005年11月,喬治亞反對派以政府在議會選舉中舞弊為由發動所謂的“玫瑰革命”,迫使前總統謝瓦爾德納澤辭職。當時,阿巴希澤強烈批評此事,指責反對派通過政變的方式上台,是非法奪取政權。因此拒不承認新政權。

薩卡什維利當選喬治亞總統後,阿扎爾自治共和國拒絕承認格新政權,隨後阿與格中央政府的關係一直處於緊張狀態。2006年4月30日至5月2日,喬治亞軍隊在距阿扎爾行政邊界30公里的波季地區舉行軍事演習。阿扎爾當局以防止格軍隊對阿扎爾採取軍事行動為由,於5月2日下令炸毀了3座公路橋,從而使雙方本就緊張的關係再度升級。

與此同時,阿扎爾反對派近來不斷舉行集會,要求阿巴希澤辭職。而阿扎爾當局炸橋和驅散集會民眾的行動加劇了內部矛盾,引起公憤,局勢面臨失控。

為解決阿扎爾危機,格總統薩卡什維利請求俄羅斯出面調解。在俄羅斯政府的斡鏇下,阿巴希澤於5月6日宣布辭去總統職務,並於當天凌晨跟隨應邀前來調停的俄安全會議秘書伊萬諾夫乘飛機前往莫斯科。7日,薩卡什維利簽署總統令,決定解散阿扎爾議會,對其實行直接總統管理,並設立了由20人組成的阿扎爾臨時管理委員會,任命瓦爾沙洛米澤為總統駐阿全權代表。5月13日,阿扎爾臨管會宣布6月20日舉行議會選舉。

07年政治風波
從2007年11月2日開始的喬治亞國內示威遊行活動到6日已經進入第5天。示威遊行與政府的衝突升級。有數千名示威者包圍了格國會大廈,並要求喬治亞總統薩卡什維利辭職。格國會大廈前插滿了喬治亞國旗,很多軍警在現場戒備,防止發生不測事件。

蘇聯加盟共和國11月6日,喬治亞示威者包圍了格國會大廈

喬治亞總統薩卡什維利目前態度仍然強硬,他表示有關大選時間的問題是不容更改的,對此,示威者表示強烈不滿。參加示威的不少人士在2003年曾幫助他上台,並使當時的總統謝瓦爾澤納澤辭職。

據喬治亞當地媒體報導,示威中至少有21人受傷,目前他們都被送往提比里西的醫院接受治療。反對派還指控政府部門官員投毒,但緊急情況部負責人否認了上述說法。

此前有報導稱,喬治亞人移民在歐洲多個城市舉行集會支持喬治亞反對派。這一訊息是保守黨領袖茲韋阿德·濟茲古利在提比里西舉行的集會上透露的。濟茲古利說:“我想通知大家,現在歐洲和加拿大多個城市也同時在舉行集會聲援我們。”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6日再次表示對喬治亞國內局勢“嚴重關切”。

全境進入緊急狀態
喬治亞經濟部長阿爾韋拉澤2007年11月8日凌晨說,薩卡什維利已宣布在該國全境實行為期15天的緊急狀態,目前總統有關命令已經生效。

阿爾韋拉澤說,在緊急狀態期間,當局在格全境對媒體實行管制,並禁止民眾舉行自由集會、示威遊行及罷工。除喬治亞社會電視台可正常播放節目外,全國所有電台及電視台被暫停運作。

此前,喬治亞總理諾蓋傑利在7日晚表示,有人試圖在喬治亞發動政變,總統已下令在首都提比里西實行緊急狀態,一旦恢復正常秩序,就會取消緊急狀態並恢復媒體正常運作。他還說,根據格憲法規定,總統簽署的命令將在48小時之內被提交給議會批准。

連日來,成千上萬名反對派人士在格首都議會大樓前舉行反政府集會,要求舉行議會選舉、改總統制議會制,並要求總統薩卡什維利下台。7日凌晨,格警方從議會大樓前廣場驅散了數百名反對派人士。

驅逐俄外交官
喬治亞總統薩卡什維利7日晚在電視台發表的聲明中,指控俄駐格大使館的3名外交官參贊:瓦連京、參贊索洛馬汀與三等秘書庫多夫涉嫌參與這次反對黨示威抗議。他們都被驅逐,要求限期離境。

薩卡什維利還緊急召回喬治亞駐俄羅斯大使。俄羅斯外交部立即以措詞強烈的聲明批評指出,薩卡什維利的言行是“嚴重挑釁行為”。

喬治亞總統薩卡什維利於當地時間7日晚宣布首都提比里西進入緊急狀態。隨後緊急狀態令擴大到全國。緊急狀態令的發布還導致喬治亞與俄羅斯的關係非常緊張。目前有至少500人在喬治亞的衝突中受傷。

另據俄新網的報導,載有內務部隊戰士的卡車7日晚停在玫瑰革命廣場的電報局旁邊,離國家議會大樓步行大約15分鐘。所有戰士都隨身帶有防毒面具。

俄羅斯媒體根據阿布哈茲總統駐加利區全權代表魯斯蘭·基什瑪麗的訊息報導,喬治亞方面已經從阿布哈茲邊境向提比里西調遣部隊分隊和特種部隊。 基什瑪麗稱:“7日晚喬治亞方面開始從阿布哈茲邊境向提比里西調遣本國部隊分隊和特種部隊。據最新資料表明,已經調遣了約1500名軍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