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瓦什

楚瓦什

楚瓦什共和國位於東歐平原的東部、伏爾加河的右岸。它的地形屬於平原,被眾多的溝壑和乾涸的河床所分割。主要財富是木材資源,此外還有豐富的礦產資源。

楚瓦什

楚瓦什共和國

1.地理位置
楚瓦什共和國位於東歐平原的東部、伏爾加河的右岸。境內從北向南為200公里,從西向東為125公里。其西部是下諾夫哥羅德州,西南部是莫爾多瓦共和國,南部是烏里揚諾夫州,東部是韃靼共和國,北部是馬里埃爾共和國。
楚瓦什共和國的地形屬於平原,被眾多的溝壑和乾涸的河床所分割。所有的河流均屬於伏爾加河流域,其主要河流有蘇拉河、齊維利河阿尼什河
共和國的氣候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有溫和的冬季和溫暖的夏季。冬季氣溫在零下17℃~零下7℃之間浮動,夏季氣溫在15℃~23℃之間,植物生長期為180天,一年之中最好的季節為夏季和冬季。
共和國境內的土壤為草皮灰化土和森林灰化土。其伏爾加河中下游左岸部分是南方原始森林。森林占共和國領土面積的32%,主要森林帶位於普里蘇里耶和扎沃爾日耶。主要樹種有松樹、雲杉、白樺樹和橡樹。動物種類有棕熊、狼、狐狸、猞猁、貂、浣熊、駝鹿。
2.自然資源
楚瓦什共和國的主要財富是木材資源,此外還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主要有建築原料,包括水泥、皂土石灰石,還有磷鈣土。
3.領土行政區劃
楚瓦什自治州成立於1920年6月24日,1925年4月21日更名為楚瓦什自治共和國,其領土面積為1.83萬平方公里。
共和國內的行政單位數量有21個區、5個共和國屬市、4個區屬市、3個市內區、8個城鎮、313個行政農莊。
楚瓦什共和國的首府是切博克薩雷市。該市建於1469年,從莫斯科到切博克薩雷市的距離為768公里。切博克薩雷市市內有3個區,分別是加里寧區、列寧區和莫斯科區。
其它共和國屬市有:阿拉特里市,建於1780年;卡納什市,建於1925年;新切博克薩爾斯克市,建於1965年;舒門爾里亞市,建於1916年。
區屬城市有科茲洛夫卡市,建於1967年,屬於科茲洛夫卡區;馬林斯基巴沙特市,建於1958年,屬於馬林斯科巴沙特區;齊維利斯克市,建於1584年,屬於齊維利斯克區;亞德林市,建於1590年,屬於亞德林區。
共和國內的主要城市為切博克薩雷市和新切博克薩爾斯克市。
4.人口
2003年楚瓦什共和國共有居民人口1,312,700人,其中城市人口約794,800人,占60.9%,農村人口約510,200,占39.1%。

楚瓦什人

 楚瓦什人有175.1萬(1979年),占全蘇人口的0.7%。楚
瓦什人是俄羅斯聯邦楚瓦什自治共和國的基本居民(88.77萬人),其餘
居住在韃靼、巴什基爾、烏里揚諾夫、古比雪夫等地。楚瓦什語屬阿爾泰語
系突厥語族布加爾語支,但與同語族其他語支差別較大,使用俄文字母的
文字。楚瓦什人信奉天主教和東正教。楚瓦什人的先民是伏爾加河卡馬河
流域操突厥語的保加爾人。13—15世紀楚瓦什民族基本形成。13—14世
紀被蒙古人征服,15—16世紀隸屬喀山汗國。1551年楚瓦什人土地被並
入俄國。1920年6月建立楚瓦什自治州,1925年4月改為楚瓦什自治共
和國,屬俄羅斯聯邦。楚瓦什人多從事農業、兼營畜牧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