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梅克

卡爾梅克

卡爾梅克是歐洲人對厄魯特(Eleut或Olot)蒙古人即衛拉特(Oyrat或Oirat)亦即元代的斡亦剌、明代的瓦剌的稱呼。現在是俄羅斯聯邦的一個共和國。卡爾梅克東鄰裏海及阿斯特拉罕州,南部與達吉斯坦共和國接壤,西鄰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和羅斯托夫州,北接伏爾加格勒州,是俄羅斯聯邦主體之一,屬南部聯邦管區。該共和國是歐洲唯一信仰佛教的地區,講衛拉特語(蒙古語的一種)。卡爾梅克面積76,100平方公里,人口307,900人(2003年),首府埃利斯塔。市內的釋迦摩尼大金寺是歐洲最大的佛教寺院。埃利斯塔曾舉辦第33屆世界西洋棋奧林匹克團體錦標賽。被稱為西洋棋之城。卡爾梅克共和國人口中信奉藏傳佛教的卡爾梅克人占人口53.3%,俄羅斯人占33.5%。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明末清初衛拉特蒙古人分四部:和碩特(Khoshut)、準噶爾(Dzungar或Jungar)、杜爾伯特(Dorbet)、土爾扈特(Torgut),後準噶爾部強盛,土爾扈特部、和碩特部、杜爾伯特部不服準部統治,於1616年在首領和鄂爾勒克帶領下,越過吉爾吉斯草原,同年與俄人講和。和鄂爾勒克移居於托波爾河上游,以其女嫁西伯利亞汗後人,並征服花拉子模部分領地。1643年,和鄂爾勒克移營至伏爾加河下游阿斯特拉罕附近,與諾蓋人密謀,使其脫離俄國。

1650年,西伯利亞的土爾扈特部遣使向順治皇帝表示臣服。

1673年,頓河和額濟勒河(伏爾加河)間的土爾扈特部首領阿玉奇,為得到俄國每年的豐厚贈禮,向沙皇表示效忠,但土爾扈特部與克里米亞汗國、達賴喇嘛、中國皇帝都繼續保持聯繫。

後來沙皇俄國不斷向其徵兵用於對奧斯曼土耳其作戰,激起了土爾扈特人的反抗,土爾扈特人在首領握巴錫(阿玉奇的孫子)率領下東歸故土,遭俄軍和哈薩克人攔截,死傷無數,最後剩幾萬人到達中國新疆境內。其他未能東歸的其他未能東歸的衛拉特蒙古其他部落的人留在伏爾加河下游地區繼續受到沙俄的統治。

1920年成立卡爾梅克自治州。

1935年成為自治共和國。

1943年自治共和國建制被撤消。

1957年重設自治州。

1958年重新恢復自治共和國。

蘇聯解體後升格為俄羅斯聯邦內的共和國。

地理

位置

卡爾梅克共和國位於裏海沿岸低地的西部,東部與裏海瀕臨,從北到南跨度是640公里,從西到東跨度是480公里。其南部與達吉斯坦共和國接壤,西鄰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和羅斯托夫州,北接伏爾加格勒州,東接阿斯特拉罕州。共和國的大多數領土處在半沙漠地區,地表水極少。其裏海沿岸地帶屬低地沼澤地帶。

氣候

卡爾梅克共和國氣候屬鮮明的大陸性氣候,夏季乾旱炎熱,冬季寒冷少雪。冬季氣溫在零下10℃~零下20℃之間;夏季山區氣溫處在20℃~30℃之間。一年中最舒適的季節是春季。共和國內山區的植物生長期是180天~213天。一月平均氣溫:-7°C;七月平均氣溫:24°C;年均降水量:170mm(東部)到400mm(西部)。

共和國處於明顯的大陸性乾旱氣候控制之下,農業經濟最基礎的生產方式——農場,處於使人苦惱的狀態。土地沙化(這種情況已逼近埃利斯塔市)正在形成歐洲的第一個沙漠。各種因素導致了土地沙化狀況的出現,如:不成功的土壤改良政策;用相似的自然條件吸引別國來此放牧(許多卡爾梅克人都這樣認為,從而達爾金人和車臣人從1943年開始“滲透”到共和國來放牧——形成卡爾梅克人遷居年);過度放牧,牲畜頭數嚴重超過牧場的標準負荷;開墾海洋土地,號稱“世紀工程”的“伏爾加河——恰格拉伊河”運河的開鑿導致的後果是土質鹽漬、被侵蝕,而且破壞了高鼻羚羊的生息地,這些都造成了環境的惡化。

河流

主要流經河流包括:伏爾加河、庫馬河、馬內奇河。

湖泊

卡爾梅克位於裏海沿岸,總體來講,湖泊較少,其中最大的幾個包括:Manych-Gudilo、Sarpinskoye、Sostinskiye、Tsagan-Khak。

資源

卡爾梅克共和國礦藏資源主要有石油礦、天然氣、鹽礦和建築用材料,但淡水資源匱乏。

國家象徵

國旗

在卡爾梅克共和國國旗的旗桿上有紅色”火舌”形狀旗桿頭,上有準噶爾4部落聯盟的古老標誌——相交的四個圓環,下面是流蘇。國旗的長寬比例為2比1。卡爾梅克的白色九瓣蓮花是精神純潔、復興和繁榮的標誌。

國旗國旗

該共和國改革綱要的內容決定著對蓮花的選擇。蓮花瓣的數量還表明,卡爾梅克人的祖先(遊牧人)一年有9個月的放牧期。蓮花的底色藍圈象徵著永遠的淨化和繁榮。“火舌”型的旗桿頭是佛教的標誌(卡爾梅克共和國人信奉喇嘛教)。4個相交的圓環代表著準噶爾4部落聯盟,他們逐漸演變成了卡爾梅克人。紅色的流蘇如同打開的扇子,象徵著聖潔的乾瓣蓮花。

國徽

國徽圖案為:在金黃色的圓圈中畫著”流蘇”,圓圈外沿有藍色邊,其中裝飾著”工”型條紋民族圖案,底座是白色蓮花。國徽的頂部有準噶爾4部落聯盟的古老標誌——4個相交的圓環。白色象徵著和平、善良和慷慨。

國徽國徽

“工”型條紋圖案表明過去艱難的遊牧生活方式和卡爾梅克人選擇的光明道路,金色是人們信仰的顏色,是財富和希望的顏色,意味著卡爾梅克永遠陽光爛。藍色代表著蔚藍色的天空,象徵著永恆、永生和自由。白色象徵著卡爾梅克人的平和,他們與國內外各族人民的友好關係。

行政區劃

卡爾梅克共和國領土面積是7.61萬平方公里。行政單位數量為13個區、1個直轄市、兩個區屬市、5個市鎮、99個行政農莊。

卡爾梅克共和國首府是埃利斯塔市,該市建於1930年,從莫斯科市到埃利斯塔市的距離為1836公里。

區屬城市有戈羅多維科夫斯克市,1971年建市,屬戈羅多維科夫斯克區;裏海市,1963年建市,屬裏海區。

人口民族宗教

2003年卡爾梅克共和國共有人口307,900人。其中城市人口129,539,約占共和國總人

1

口的44.3%。農村人口為162,871,約占總人口的55.7%。

人口平均年齡為33歲。家戶總數為90,464,家庭成員數為289,816。卡爾梅克共和國主要居民是卡爾梅克人。

在卡爾梅克共和國居住著約14.6萬卡爾梅克人,占卡爾梅克共和國人口總數的45%。除卡爾梅克人外,共和國內還生活著約12萬的俄羅斯人,占人口總數的37%;8000喀山人,占2%;約8000達爾金人,占2%;1萬車臣人,占2.6%;以及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和韃靼人。

卡爾梅克人都是喇嘛教教徒。卡爾梅克人至今還信奉藏傳佛教,講衛拉特蒙古語。卡爾梅克共和國首府埃利斯塔有很多佛像,還有達賴喇嘛與卡爾梅克共和國總統擁抱的巨幅海報。

經濟

概況

卡爾梅克共和國屬伏爾加河流域經濟區成員,缺乏完整的經濟結構是卡爾梅克共和國制約經濟發展的最基本問題。

共和國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天然氣和石油,長有大量天然林,還有溫泉、礦泉水源。農業經濟以肉用畜牧業和綿羊飼養業為主。在裏海還有小規模的捕魚業。

卡爾梅克人主要從事遊牧或半遊牧業,飼養綿羊、馬、駱駝等,部分人從事漁業。從19世紀30年代起逐漸定居務農。19世紀30年代至今,在國民經濟中占主導地位的是農產品、畜產品和魚產品的加工工業。農業以生產小麥和飼料為主。

經濟發展區

葉爾蓋尼區——畜牧業和糧食經濟區。在灌溉區域進行果樹栽培、土豆和蔬菜栽培,同時發展食品加工業、木材加工業、輕工業和金屬加工業。中心是埃利斯塔市。

沿海地帶經濟區——裏海捕魚業和魚類加工業區。中心是裏海市。

普里馬內奇耶經濟區——糧食作物和榨油類作物種植區。該區還擁有葡萄種植業、乳肉兼用的畜牧業、黃油製造業和葡萄酒加工業。中心是卡拉達維果夫斯克市。

中部和南部經濟區——季節性牧場。冬季從伏爾加河下游流域、北高加索和外高加索地區趕來大批細毛羊來此過冬。

工業

卡爾梅克共和國的工業發展薄弱,主要工業生產領域也與農產品再加工緊密相連。

其主要工業部門有機器製造業、輕工和食品業、採礦業(石油、天然氣開採業)、建築材料生產業。卡爾梅克共和國的電能都來自於齊姆良斯克水電站。最具前途的工業領域是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

主要企業有裏海機器製造廠、裏海肉罐頭生產聯合體、裏海魚類加工廠、埃利斯塔建材廠、埃利斯塔縫紉廠。

近些年在水上又建成了新型水上懸浮工廠,為提高鱘魚魚子醬的出口,引進了先進的分裝技術生產線。

卡爾梅克共和國內完全不存在加工工業。被稱為工廠的只有建築聯合體(現已停工)、磚廠和“星”電機廠。沒有一家羊毛再加工廠,因為卡爾梅克共和國只出賣原毛。為了食品供給,共和國只生產牛奶、西米丹、麵包和香腸,其餘所需食品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卡爾梅克共和國沒有自己的石油開採廠,更沒有石油再加工廠。境內石油和天然氣的開採由阿斯特拉罕州的企業進行。這是因為當時的共和國領導層堅持建立和發展了地質勘探企業,因為勘探企業與開採企業相比具有巨大的資源容量,而且能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農業

卡爾梅克共和國屬於農業共和國,農業經濟和畜牧產品再加工業在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

農業經濟是卡爾梅克共和國經濟的主體支柱,大型牧場式畜牧業較為發達。畜牧業種類主要有細毛羊養殖業和養牛業,它們的發展都是立足於使用牧場資源之上的。

外貿與投資

卡爾梅克共和國向俄聯邦的其它地區和境外出口的商品有肉類、羊毛、黃油、皮革、罐頭。進口商品有金屬、機械、設備、建築材料和日用品。鱘魚魚子醬是主要出口商品之一,出口量占前蘇聯出口量的80%。

交通運輸

卡爾梅克共和國主要運輸方式為汽車運輸和鐵路運輸。

薩拉托夫——阿斯特拉罕——格羅茲尼——馬哈奇卡拉——巴庫大鐵路貫穿整個共和國。

重要的公路有伏爾加格勒——埃利斯塔市——斯塔夫羅波爾——埃利斯塔——阿斯特拉罕;礦水城——裏海鎮。

航運方面的主要港口有:馬哈奇卡拉。

教育

俄羅斯卡爾梅克國立大學

俄羅斯卡爾梅克國立大學位於俄羅斯卡爾梅克共和國首府埃利斯塔,是卡爾梅克共和國規模最大、歷史最優久的大學,俄羅斯卡爾梅克國立大學是在卡爾梅克教育學院的基礎上於1970年成立的,有6個學院,學生約有8000人。俄羅斯卡爾梅克國立大學在將近四十年的過程中成為了一個人文主義、自然和技術相結合多類型的高等教育機構,現任校長為基爾曼·博爾里科夫。

俄羅斯卡爾梅克國立大學設有文學院,自然數學院,卡爾梅克和東方語言文學院,經濟與法律學院,設有農業系,生物學系,工程技術學系,教育學系,預科系,中等職業教育學系和軍事教研室,俄羅斯卡爾梅克國立大學開設有20多個多個本科和研究生專業,如數學、物理學、生物學、農學、歷史學、法律、文學、區域研究、教育學、金融和信貸、會計和審計、管理經濟學等。

俄羅斯卡爾梅克國立大學有23個專業。硬體設施和師資力量雄厚:4個學院,6個系,40多個教研室,共有457名教師,其中40人是博士和教授,226名副博士和副教授,12名院士,34個榮譽教師。俄羅斯卡爾梅克國立大學有7個教學樓,1個培訓實驗工廠,2個學術實驗基地,試驗田,小型農場,圖書館有四個閱覽室、390個座位,超過1百萬冊藏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