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統

巴統

喬治亞所屬阿扎爾自治共和國首府,外高加索黑海東南岸港口。鄰近土耳其邊界。人口13.2萬(1985)。十至十三世紀為要塞。1878年建市。1883年通巴庫的鐵路和1897-1907年石油管道建成後興起。工業以石油加工、機械製造(船舶、電機等)為主,還有制茶、食品加工(咖啡)等,並建有海軍兵工廠。市北9公里處有亞熱帶植物園。市東北海濱地帶是旅遊療養地。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巴統巴統

喬治亞所屬阿扎爾自治共和國首府,外高加索黑海東南岸港口。鄰近土耳其邊界。人口13.2萬(1985)。十至十三世紀為要塞。1878年建市。1883年通巴庫的鐵路和1897-1907年石油管道建成後興起。

工業

巴統水族館巴統水族館

工業以石油加工、機械製造(船舶、電機等)為主,還有制茶、食品加工(咖啡)等,並建有海軍兵工廠。市北9公里處有亞熱帶植物園。市東北海濱地帶是旅遊療養地。

巴統組織

巴統組織巴統組織

從1949年1月起,歐洲經濟復興計畫參加國就多次集會討論對蘇聯的貿易管制問題。在建立東西方貿易管制組織問題上,美國最初構想將其與北約組織聯繫起來,把經濟安全作為西方政治和軍事戰略的組成部分;繼而提出將建立國際貿易管制組織與《共同防衛援助協定》直接聯繫起來,這些方案都遭到西歐國家的抵制。11月23日,美國提議建立一個由有關國家政府高級官員組成的“協商團體”(CG),下設由事務級官員組成的技術專家處和秘書處。1950年1月9日,正式將該協商團體的執行機構定名為“對共產黨國家出口管制統籌委員會”(COCOM),總部設在美國駐巴黎大使館,因此,該機構又簡稱“巴統”。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比利時荷蘭是巴統組織的創始國。在韓戰結束以前,盧森堡挪威丹麥加拿大西德葡萄牙日本希臘、土耳其先後加入。1985—1989年,西班牙澳大利亞加入巴統。至此,巴統一共有17個正式成員國。北約成員國當中,只有冰島這一個國家不是巴統成員國。巴統雖然不是一個正式的國際組織,但其成員國的特殊身份,又使它遠非一般的非正式國際機構能夠相比。巴統的建立,使美國在推行冷戰戰略方面有了一個新的工具。巴統制定了“國際安全清單”,將“美國安全清單”1A中的144種物品列入禁運範圍。美國1B清單內的物品,直到韓戰前夕,50%以上沒有能夠列入巴統的管制範圍。這也說明:在怎樣確定東西方貿易管制的廣度和深度問題上,美國與其他巴統成員國之間的分歧還沒有完全解決。按照“巴統423號檔案”的規定,只允許成員國在特定的範圍內披露有關其活動的情報。巴統按照“全體一致原則”處理東西方貿易管制政策和調整管制清單方面的事宜。50年代初,巴統成員國先後按照“補償原則”制定了“巴統第471檔案的例外程式”和“巴統第782檔案的例外程式”,反映了巴統成員國擺脫貿易管制體系束縛的趨向。巴統建立之初,中國並不在其貿易管制範圍以內。美國對中國的貿易管制政策之形成,不僅與美蘇冷戰有關,而且與美國對日政策的轉變密切相連。太平洋戰爭結束以後,美國亞洲政策的主要目標是阻止蘇聯的影響越過傳統的範圍,美中合作乃是這一戰略的基石,日本將被置於美國的嚴格管制之下,把它改造成為一個和平、民主的國家。僅就其中的經濟政策而言,美國採取了兩項相互關聯的重要措施。其一,拆遷日本的過剩工業設備作為對被侵略國家的賠償;其二,對日本的對外貿易實行管制,輕工業作為出口的支柱產業。這些政策提出不久,就遭到以參謀長聯席會議為首的陸海軍勢力和以凱南為首的國務院政策設計委員會的批評和抵制,二者共同推動著美國對日政策的根本性轉變。蘇聯斷然封鎖柏林之際,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戰略反攻,國民黨政府的統治搖搖欲墜。這種急遽變化的形勢,迫使美國政府重新估價整個亞洲的力量對比,調整並制定新的戰略方針,更緊密地將其亞洲戰略與美蘇在歐洲的對峙聯繫在一起。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先後通過NSC13/2和NSC13/3檔案,決定停止實行戰爭賠償,推遲對日媾和,將日本經濟復興作為首要任務。與此同時,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肯定當前對華政策的目標是阻止中國成為蘇聯的附庸。NSC41檔案指出:在中國目前確實存在著與蘇聯摩擦的萌芽,美國必須動員其政治、經濟力量,建立中美之間的正常的經濟關係,促進中蘇分歧的發展。儘管美國在中國的投資數額很小,美中貿易在美國對外貿易總額中的比例也不大,但是中國市場對亞洲其他非共產黨國家的經濟復興具有重要意義。日本經濟如果不與中國進行相當數量的貿易,就不能恢復自立的基礎。對華貿易管制水平應該比對蘇聯、東歐國家緩和。當然,一旦當美國運用經濟手段迫使中國遠離蘇聯的政策失敗以後,美國應該動員西方的政治經濟力量,公開與中共政權作鬥爭,使中共在日本和西方世界面前徹底孤立,或使之崩潰。可以說,美國對中國的遏制政策從此開始形成。一方面,美國積極與英國協商對華貿易管制問題;另一方面,從1949年10月起,美國對中國大陸實行新的出口管制制度。美國對日政策、對華政策的調整,帶動了美國對朝鮮半島政策和對東南亞政策的調整。就基本趨勢而言,美軍在朝鮮半島的力量收縮,東南亞在美國遏制戰略中的地位明顯上升。NSC48/2檔案標誌著美國在亞洲遏制戰略的形成。它規定:美國亞洲政策的根本目標是遏制蘇聯在亞洲的力量和影響;為此,美國不僅要加強在日本、沖繩、菲律賓的地位,保持亞洲大陸沿海島嶼防衛鏈的完整,而且要通過政治、經濟、軍事援助,加強亞洲非共產黨國家的經濟自立和政治穩定;斷絕亞洲非共產黨國家與中國的政治經濟聯繫,在東南亞建立日本經濟的替代市場。NSC48/2檔案的邏輯,決定了美國政府直接介入韓戰和對中國全面的貿易管制。

同名劇本

巴統海岸巴統海岸

《巴統》是前蘇聯文學家米·布爾加科夫於1939年創作的劇本。其以1920年3月8日至9日青年史達林組織喬治亞巴統地區工人示威的歷史事件為背景,描繪出一個大膽不屈青年史達林形象。但由於史達林的反對,該劇本未能上演。

布爾加科夫一直對布爾什維克持保留態度。《巴統》的創作讓他頗受詬病,因為與他一生的立身行事大相逕庭,所以後人把它當作“一個猜不透的謎”。《史達林秘聞》的作者拉津斯基曾經與布爾加科夫的遺孀葉列娜談到過此事。葉列娜說,劇本是在7月份開始討論的,布爾加科夫提出閱讀喬治亞的檔案,當他們正在路上的時候,收到了“上面”發來的電報:“此行已無必要。”史達林宣判了劇本的死刑。拉津斯基認為:“布爾加科夫的致命錯誤恰恰在於他想看檔案文獻,想跳出官方材料的條條框框。一旦他有了這種想法,結局必然是劇本的死刑。作者被歷史的流彈擊中,布爾加科夫得了病,死了。”我想,布爾加科夫寫這個劇本的時候心態是極為複雜的,他既想通過這個劇本獲得生存的權利,又想不讓它成為純粹的獻媚之作。他在兩極掙扎著,卻找不到一個自己的立足點。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但是,現實中的魔鬼比他小說中的魔鬼要殘暴得多。

1940年3月10日,布爾加科夫貧病交加地死去,年僅49歲。一匹離群索居的狼閉上了冷觀世界的眼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