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寺[河南省洛陽市白馬寺]

白馬寺[河南省洛陽市白馬寺]

白馬寺,中國各地有若干寺廟均為此名,其中以河南白馬寺最為有名。洛陽白馬寺位於河南省洛陽老城以東12公里處,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寺內保存了大量元代夾紵乾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等,彌足珍貴。1961年,白馬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基本信息

簡介

白馬寺白馬寺

白馬寺位於河南省洛陽老城以東12公里處,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68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寺內保存了大量元代夾紵乾漆造像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等,彌足珍貴。 白馬寺是一處保存完整、古色古香的古建築群。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2001年1月,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4A景區(點)。

名字由來

永平求法

白馬寺永平求法
白馬寺的建設與中國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 ”緊密相連。相傳白馬寺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史載:東漢永平七年,漢明帝劉莊因夜夢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公元六十七年,漢使及印度二高僧攝摩騰、竺法蘭以白馬馱載佛經、佛像抵洛,漢明帝躬親迎奉。公元六十八年,漢明帝敕令在洛陽雍門外建僧院,為銘記白馬馱經之功,故名該僧院為白馬寺。

尋佛起源

《後漢書》 記載,東漢明帝曾夜夢金人,身高六丈,頂佩白光,自西方飛來。大臣傅毅認為這是西方的佛,漢明帝 遂遣蔡愔、秦景、王遵等十餘人於永平七年(64年)赴天竺(古代印度)求佛法。他們在西域的大月氏(古代阿富汗)遇到了來自天竺 的僧人攝摩騰和竺法蘭,得佛經佛像,於是相偕同行,以白馬馱經,齊至洛陽。為了讓兩位高僧居住和譯經,漢明帝赦命在城西的雍門外按天竺式樣構建了一組建築,以僧人們暫住的“鴻臚寺”的“寺”字稱之,並為紀念白馬馱經之功,而命名為白馬寺。

歷史沿革

白馬寺自建立後,就成為中國佛教的傳播中心之一。攝摩騰和竺法蘭在這裡譯出了第一部漢文佛經《四十二章經》,後來另一位天竺僧人曇柯迦羅又譯出了第一部漢文佛律《僧祗戒心》,歷朝歷代也有許多西域和其他國家的僧侶來此學習、交流。

到北魏時期,洛陽諸寺中,白馬寺的香火最為隆盛。

唐朝時,武則天任命她的男寵薛懷義為白馬寺的主持,並在垂拱元年(685年)為寺院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這時的白馬寺發展到了歷史上的頂峰,建築宏偉,有僧眾千餘人,並吸引各國的佛教徒前來朝拜。

此後白馬寺又幾經興廢,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和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的兩次重修,奠定了今日的格局。

民國時,白馬寺逐漸冷落蕭條,殘敗破亂。文化大革命期間,一切宗教活動均予以停止。

1972年為接待高棉西哈努克親王而進行了修復。

1983年起,白馬寺被中國政府公布為佛教全國重點寺院,恢復了它的宗教用途。

2001年1月,白馬寺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4A景區。

2005年11月1日,白馬寺舉行方丈升座慶典法會,釋印樂法師榮膺白馬寺方丈,結束了白馬寺方丈8年缺位的歷史。

寺院布局

白馬寺整個寺廟坐北朝南,為一長形院落,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寶殿、接引殿、毗盧閣等,均列於南北向的中軸線上。雖不是創建時的“悉依天竺舊式”,但寺址都從未遷動過,因而漢時的台、井仍依稀可見。有五重大殿和四個大院以及東西廂房。

整個寺廟布局規整,風格古樸。寺大門之外,廣場南有近些年新建石牌坊、放生池、石拱橋,其左右兩側為綠地。左右相對有兩匹石馬,大小和真馬相當,形象溫和馴良,這是兩匹宋代的石雕馬,身高1.75米,長2.20米,作低頭負重狀。相傳這兩匹石雕馬原在永慶公主(宋太祖趙匡胤之女)駙馬、右馬將軍魏鹹信的墓前,後由白馬寺的住持德結和尚搬遷至此。走進山門,西側有一座《重修西京白馬寺記》石碑。這是宋太宗趙光義下令重修白馬寺時,由蘇易簡撰寫,淳化三年(992)刻碑立於寺內的。碑文分五節,矩形書寫,人稱“斷文碑”。山門東側有一座《洛京白馬寺祖庭記》石碑,這是元太祖忽必烈兩次下詔修建白馬寺,由當時白馬寺文才和尚撰寫,至順四年(1333)著名書法家趙孟頫刻碑,立於寺內的,人稱“趙碑”。

白馬寺山門採用牌坊式的一門三洞的石砌弧券門。“山門”是中國佛寺的正門,一般由三個門組成,象徵佛教“空門”、“無相門”、“無作門”的“三解脫門”。由於中國古代許多寺院建在山村里,故又有“山門”之稱。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曾重建。紅色的門楣上嵌著“白馬寺”的青石題刻,它同接引殿通往清涼台的橋洞拱形石上的字跡一樣,是東漢遺物,為白馬寺最早的古蹟。

山門內東西兩側有攝摩騰和竺法蘭二僧墓。五重大殿由南向北依次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盧殿。每座大殿都有造像,多為元、明、清時期的作品。毗盧殿在清涼台上,清涼台為攝摩騰、竺法蘭翻譯佛經之處。東西廂房左右對稱。整個建築宏偉肅穆,布局嚴整。此外,還有碑刻40多方,對研究寺院的歷史和佛教文化有重要價值。

白馬寺大門東走約300多米,有一座金代大定十五年(1175)造的十三層的齊雲塔,直插雲霄。齊雲塔始建於五代時期,原為木塔,北宋末年金兵入侵時燒毀。金朝大定年間重建此塔。

寺院建築

白馬寺原來的建築規模極其宏偉壯觀,千百年來已幾度興衰,現存建築多為明清兩代修建。整個寺廟坐北朝南,雖不是創建時的“悉依天竺舊式”,但寺址都從未遷動過,因而漢時的台、 井仍依稀可見。

山門

白馬寺白馬寺

白馬寺的山門為牌樓式的三洞弧券門,由三個門組成,象徵佛教“空門”、“無相門”、“無作門”的“三解脫門”,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曾重建。紅色的門楣上嵌著“白馬寺”的青石題刻,它同接引殿通往清涼台的橋洞拱形石上的字跡一樣,是東漢遺物,為白馬寺最早的古蹟。

寺門外有相對而立的青石馬兩匹,身高1.75米,長2.20米,作低頭負重狀。相傳這兩匹石雕馬原在永慶公主(宋太祖趙匡胤之女)駙馬、右馬將軍魏鹹信的墓前,後由白馬寺的住持德結和尚於1935年搬遷至此。山門內的東西兩側有攝摩騰和竺法蘭的圓冢墓,東為“漢啟道圓通摩騰大師墓”,西為“漢開教總持竺法蘭大師墓”,墓碑立於明崇禎七年(1634年)。墓周還有鐘鼓二樓等。山門內為白馬寺的主體建築,自南向北,地勢漸次升高。天王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它其實是白馬寺原先的山門,元代置四大天王和韋馱、彌勒佛像,明代時在它的前面再建了一座山門,於是原山門就改稱天王殿。

山門外,山門外總占地面積23畝,面向國道有四柱三間石牌坊一座,過牌坊即放生池,有三石拱橋跨池南北,池周圍石欄環繞,水中魚吮殘紅,善男信女可臨池放生。左右兩側綠茵鋪地,中心設花池,形成一種風格自然的人間淨土。彌勒佛龕,乃一貼金雕龍木龕,龕頂和四周共雕有五十多條不同姿態的"龍"。在彌勒佛背後的站像,乃韋馱菩薩,他是南方增長天王的八神將之一,居四天王三十二神將之首,他左手持降魔杵,右手擎須彌山,擔任護持道場,而不許邪魔侵擾的任務。

齊雲塔

白馬寺白馬寺

齊雲塔又名釋迦舍利塔,為中國第一古塔。創建於東漢永平己巳年(公元69年)。據《釋源大白馬寺齊雲塔靈異記》記載:己巳年二月八日,漢明帝劉莊駕臨白馬寺,會見騰、蘭二位印度高僧。當時攝摩騰問:寺之東南是何館室?帝曰:很早以前,那裡忽然湧起一個土阜,高丈余,人們把它剷平,接而復出。其上時放光明,百姓皆以為奇,故稱"聖冢",自周代以來,經常祭祀,祈求靈驗,然情由未知。攝摩騰道:《全藏》有云:如來滅度百年之後,有阿恕伽王,安放佛舍利於天下,共有八萬四千處,東土中國有十九處,陛下所言"聖冢",即十九處中之一處。由此,帝便下詔,於"聖冢"之上,依二高僧所傳印度佛塔樣式,建佛塔九層,高五百餘尺,岌若岳峙,號曰:"齊雲"。

齊雲塔初建為木塔,後毀於雷火。現存之齊雲塔,三十五米,共十三層,為金大定十五年(公元一一七五年)所重修,故又稱"金方塔"。齊雲塔另有一奇,當您站在齊雲塔南面,大約二十米處用力擊掌,便可聽到從塔身處發出"哇哇"的叫聲,和青蛙的叫聲十分相似。這也是齊雲塔獨特造型所致,一種聲學的物理現象,因塔面上凸凹不平,故使回聲不齊所致。齊雲塔院座北面南,占地面積四十餘畝。自一九八九年以來,白馬寺已故方丈海法法師積資百萬,修建齊雲塔,建有禪堂、教室、觀堂、僧房等三十餘間及山門、碑廊,成為河南第一座比丘尼道場。現有尼眾三十餘人在此修學佛法。

馬寺鐘聲

白馬寺白馬寺

在白馬寺的東南角、西南角,有二座方形角樓,東樓懸鐘,西樓架鼓。"晨鐘暮鼓",不但警醒了世間上的迷夢客,而且也給來此擊鐘鼓者帶來吉祥如意。作為洛陽"八大景"之一,也是白馬寺"六景"之一的"馬寺鐘聲",是歷代文人騷客嘆詠禮讚的古都文物勝景。

這口大鐘是由明代太監黃錦等鑄於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高1.65米,重2500公斤,造型古樸大方,鐘聲渾厚悠揚,輕輕一擊,餘音裊裊,歷久方息。

天王殿

天王殿是寺內的第一層大殿。歇山頂,正脊中央飾圓形"佛光","佛光"兩旁雕龍塑蓮,兩端飾鴟尾,脊正面有"風調雨順"四字。脊背面有"國泰民安"四字。此殿是元代的建築物。經明、清兩代重修。殿內兩側供奉著四大天王像,故名天王殿。四大天王又稱"四大金剛",分別為: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四大天王造像以各自所持法器不同分別表示風、調、雨、順,是清代的泥塑作品。殿中間供奉的是一尊滿面笑容、赤腳打坐、右手持念珠、左手握布袋的彌勒佛,又稱"歡喜佛"。

大佛殿

大佛殿是白馬寺的主體建築物,殿頂九脊、筒瓦覆蓋,飛檐挑角,斗拱華蓋。大佛殿供奉的主尊佛像為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佛,他"大慈大悲,大智大覺,法力廣大",故名"大佛殿"。釋迦牟尼左旁站立的是摩訶迦葉尊者,乃釋迦佛的十大弟子之一;釋迦佛右邊站立的是阿難尊者,也是十大弟子之一。釋迦佛左右兩側的坐像分別是:文殊菩薩(手持經卷)、普賢菩薩(手拿如意)。二菩薩作為"智慧"與"德行"的化身,來脅侍釋迦牟尼佛。此三尊像又稱"釋迦三聖",為明代泥塑作品。外邊兩側站立的是散花天女。大佛殿是寺院的主殿,為明代建築。它建在1米高的台基上,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單檐歇山頂。後壁和兩側山牆以楔型漢代磚石疊砌,形制比較罕見。殿的中央供奉釋迦牟尼和阿難、迦葉二弟子、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殿後有觀世音菩薩像。

大雄殿

白馬寺白馬寺

大雄殿本為元代所重建,後在明清時期曾予以重修。該殿中央,置巨大的木雕貼金雙層佛龕,精雕細刻,金壁輝煌,十分壯觀。上有大鵬展翅,蛟龍飛舞。旁設樓梯,可供人上下,可謂是"殿中樓閣"。天棚上畫著蓮花圖案,色彩艷麗,牆壁上掛著萬尊木刻"壁佛"。三尊主佛慈眉善目,端坐中央,兩位天將韋馱、韋力,手持法器,守衛左右。十八羅漢分列兩旁,殿內三尊主佛,中間是釋迦佛,乃娑婆世界教主

左邊藥師佛,是東方淨琉璃世界的教主。右邊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故又稱此三尊佛為"橫三世佛"。羅漢,為梵語的音譯,"阿羅漢"的簡稱,是小乘佛教所追求的最高的理想果位。該殿的三尊主佛、兩位天將、十八羅漢,皆為元代"夾紵乾漆"造像作品。大雄殿後門面北站立的韋力天將,為寺內現今僅存的一尊元代泥塑作品。這些造像原先均由北京故宮收藏,1972年被調撥給了白馬寺,集中放置在大雄殿內。除此以外,該殿的側壁還有木雕佛龕,供奉著壁佛5056尊。

接引殿

此殿是寺內最小的一層殿。原殿火焚於同治元年,再建於光緒九年。殿內供奉主尊佛像為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手呈接引狀。左側手持淨瓶的是觀世音菩薩;右側手持寶珠的是大勢至菩薩。這一佛二菩薩稱為"西方三聖"。是清代泥塑作品。《阿彌陀經》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意思是說,只要一心不亂,持念阿彌陀佛名號,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一定會放光接引你到西方極樂世界。


清涼台

白馬寺白馬寺

清涼台位於寺院後部,是一座雄渾古樸、蔚為壯觀的磚砌高台,東西長42.8米,南北寬32.4米,高約6.5米。重修於明代嘉靖三十四年。相傳清涼台原是漢明帝劉莊乘涼、讀書的地方。永平年間,蔡愔等取經回來後,即把所取經典和佛像供奉在此台上,同來的印度二高僧也在此台上禪居和譯經傳教。第一本漢文佛經《佛說四十二章經》便是在這裡譯出問世的。自東漢後,此台均為歷代藏經之處。在清涼台西北隅掛有"方丈"二字,為現任方丈禪居之處。毗盧閣是寺內最後一層殿,高聳於清涼台之上,重檐歇山,飛翼挑角,巍峨峭拔,古香古色,具有古建築的獨特風格。該殿面闊15.8米,進深10.6米。始建於唐代元代重建,明代重修。毗盧殿內正中置木雕佛龕,龕內佛壇上供奉著三尊塑像,正中的主尊為釋迦牟尼佛的三身之一,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左邊為文殊菩薩,背光中有青獅;右側為普賢菩薩,背光中有白象。

毗盧閣

毗盧閣是白馬寺內最後一座佛殿,坐落於清涼台上,系一組庭院式建築,在寺中位置最高,長43米,寬33米,高5米。正面大殿毗盧殿為重檐歇山樓閣式建築,長15.8米,寬10.6米,初建於唐,元、明、清歷代都曾重修。閣內正中有一座磚台座,設一木龕,龕內供奉一尊毗盧遮那佛像,左立文殊,右立普賢,這一佛兩菩薩,在佛教中合稱“華嚴三聖”。 該像為清代所塑。毗盧閣前,東有攝摩騰殿,內供印度高僧攝摩騰大師塑像;西有竺法蘭殿,內供印度高僧竺法蘭塑像。金人西應,寶笈東來。二高僧引慈雲於西極,注法雨於東垂。後人為紀念二位開山始祖弘法布教之功,特在中國第一譯經道場――清涼台,建騰、蘭殿以記之。

毗盧閣外兩側有兩座配殿,即攝摩騰與竺法蘭配殿,分置二高僧泥塑像,以示紀念。今山門東西兩側尚有二僧之墓。

齊雲塔

在白馬寺以東250米處,有一座齊雲塔,又叫做釋迦舍利塔,為方形密檐式磚塔,是寺院的附屬建築。塔邊長7.8米,通高35米,13層。每層南邊開一拱門,可以登臨眺望。它最初是木塔,北宋末年為金兵燒毀。舊與清涼台、騰蘭墓、斷文碑、夜半鍾、焚經台合稱“白馬寺六景”。千百年來,民間流傳兩句諺語:“洛陽有座齊雲塔,離天只有一丈八。”原是五代後唐李存惠修造的九級木結構佛塔, 高500尺。現存寶塔建於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是一座十三層的四方形密檐式磚塔,高約25米。塔的外形具有唐代風格,輪廓採用拋物線設計。塔的底部為方形須彌座,各邊長7.8米,塔頂置寶瓶式塔剎。

高土台

寺南還有兩座夯築高土台,台上立著一塊“東漢釋道焚經台”字樣的通碑,這就是“六景”之一的焚經台。這個焚經台記述了佛教徒與中國方士之間的一場角逐,以佛教取勝而告終,漢朝佛教由此興盛。

白馬寺之最

1.中國第一古剎--白馬寺
2.中國第一古塔--齊雲塔在白馬寺
3.中國第一次西天取經--永平求法
4.最早來華傳教的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禪居於白馬寺
5.最早傳入中國的梵文佛經--貝葉經
6.中國第一譯經道場--清涼台在白馬寺
7.第一部漢文佛經--《佛說四十二章經》譯於白馬寺
8.第一部漢文佛律--《僧袛戒心》
9.第一座傳戒道場--白馬寺
10.第一個漢人出家和尚--朱士行受戒於白馬寺

佛事活動

白馬寺白馬寺

白馬寺作為中國佛教之首剎,除了日常的上殿、過堂,初一十五及佛誕日上供、半月布薩等佛事外,近年來,多次舉辦大型佛事活動。其中最有影響者,為五次傳授三壇大戒法會、紀念白馬寺建寺一千九百二十五周年、慶祝古佛歸宗、泰佛殿落成及佛像開光放生、安居、自恣以及為抗日戰爭勝利五十周年舉行的祈禱世界和平等法會

旅遊貼士

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7:30至19:00,景區開放時間節假日、淡旺季會有調整。

公交線路

洛陽火車站乘56路公車終點下車,關林廟乘58路到終點站下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