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經》

《四十二章經》

《四十二章經》,是中印度人竺法蘭所譯。他和另一高僧迦葉摩騰在東漢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相偕來中國。迦葉摩騰自然也參加了這項翻譯工作。經凡四十二章,故以之為名。乃連綴大小乘佛法而成,雖不精微,但確是佛經漢譯伊始。《四十二章經》一卷。包含四十二篇短短的經文。一般認為是最早的漢譯佛經。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冊。《四十二章經》論其勝義,蓋有四端:一、辭最簡馴,二、義最精富,三、臚者古真,四、傳最平易。用以上四重以觀察於佛,則佛之全體大用明。

基本信息

《四十二章經》《四十二章經》
《四十二章經》,亦名《孝明皇帝四十二章》,中國所譯最早的佛教經典,傳為漢明帝時竺法蘭、迦葉摩騰譯,成書於漢永平十一年。一卷,共四十二章,攝集大、小乘而成。其宗旨在於獎勵梵行,明沙門250戒,離惡行之過失,教人克伐愛欲,證成阿羅漢果。佛經因從外文譯入,大多難解,本經為中國所譯最早的佛典,取自諸經,條分縷析,可算是“修行速成”之書,多用譬喻,以人間之事告誡世人遠離人間之欲,戒除人間之愛,想從佛處借來慧眼,且來讀經。

名目由來

“四十二章”者,一經之別目;以此經分段為義,有四十二段故。“經”者,梵語修多羅,此雲契經,凡佛所說真理皆可曰經。經又訓為常。以所說為常法故。此經以四十二段經文,攝佛說一切因果大義,故名四十二章經。

四十二章經四十二章經

傳說

《四十二章經》《四十二章經》
東漢永平七年(公元64年)的一天晚上,漢明帝做了一個夢,他看到一個神仙,金色的身體像朝霞一樣閃閃發光,身上有日光環繞,飄飄蕩蕩從遠方飛來,降落在大殿前。漢明帝非常高興。第二天一早上朝,他把自己的夢告訴眾大臣,詢問是何方神聖。太史傅毅博學多才,他告訴漢明帝:我聽說西方天竺(印度)有一個得道的神,號稱佛,能夠飛身於虛幻中,全身環繞著日光,君王您夢見的大概是吧!於是明帝派使者羽林郎中泰景博士弟子王遵等13人去西域,訪求佛道。三年後,他們同兩位印度僧人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回到洛陽,帶回經書和佛像,開始翻譯一部分佛經,相傳是現傳的《四十二章經》。同時在首都洛陽建造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即今天的洛陽白馬寺。這一寺院據說是也是以當時馱載經書佛像的白馬而得名,而白馬寺也成為佛教的“祖庭”和“釋源”。

經書介紹

現存版本大別可分三類:高麗本、宋真宗注本、宋守遂注本,今流傳者多為宋守遂注本。高麗本近於原本,宋真宗注本及守遂注本俱失真,而守遂本篡改尤甚。高麗本文字質樸,內容雖然簡單,但條理清晰,自成體系,可見原本當來自印度。現代還有丁福保《四十二章經箋注》等。

1.經異本現存主要的有五種

出三藏記集出三藏記集

(1)《麗藏》本:《麗藏》本出於北宋初蜀刻,為現存各異本中最近於舊寫本的一種,其後宋、元大藏經皆依之。經文前面有序,與《出三藏記集》所載者相同。《麗藏》本以外的各本內容互有出入。如宋真宗注本,卷首沒有經序,而另加序分“爾時世尊”至“為說真經四十二章”九十七字。又於第一章加了“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兩句,第一章後加“出家沙門斷欲去愛,識自心源”一章;將《麗藏》本八、九兩章合為一章;第十一章天下五難增為二十難;第四十二章增加“視大千世界如一訶子”等十喻。又在經末增加“諸大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十二字的流通分。此外與《麗藏》本相同的各章,文字上亦有些不同。現今坊間影印唐·大曆十三年懷素草書《四十二章經》,與此本同,似唐代宗時已有此本。房山石經明刻《四十二章經》,明·正統五年(1440)德經等刻《四十二章經》及清乾隆印四體合璧本,皆與此本同。《明藏》亦收錄此本經文及序。

(2)宋真宗注本

《麗藏》本以外的各本內容互有出入。如宋真宗注本,卷首沒有經序,而另加序分“爾時世尊”至“為說真經四十二章”九十七字。又於第一章加了“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兩句,第一章後加“出家沙門斷欲去愛,識自心源”一章;將《麗藏》本八、九兩章合為一章;第十一章天下五難增為二十難;第四十二章增加“視大千世界如一訶子”等十喻。又在經末增加“諸大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十二字的流通分。此外與《麗藏》本相同的各章,文字上亦有些不同。現今坊間影印唐·大曆十三年懷素草書《四十二章經》,與此本同,似唐代宗時已有此本。房山石經明刻《四十二章經》,明·正統五年(1440)德經等刻《四十二章經》及清乾隆印四體合璧本,皆與此本同。《明藏》亦收錄此本經文及序。

(3)唐《寶林傳》本:《寶林傳》(《金藏》殘本)卷一所載《四十二章經》,現存本缺第五章前半各段,但真宗注本新加的十五難和十喻,此本俱有,真宗注本所加的第二章大概也有(這在依據《寶林傳》撰成的《祖堂集》上見有此章文字,可以旁證)。它比真宗注本更大量增加了禪宗思想的字句。如第十一章末說“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第十八章改“吾何念念道”為“吾法念無念”等;第十九章改“睹萬物形體豐熾念非常”為“睹靈覺即菩提”;第二十三章增“牢獄有散佚之文,乃至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等句;第三十六章末增“既發菩提無修無證難”一句;第四十一章增“身雖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等句。它又有些地方改為禪宗常用的韻語文體,有些新改的詞句與舊本意義相反,如改舊本“為道務博愛”為“為博愛道必難會”。此外,章節較舊本也有開合增損,且有不少費解的詞句。經末無流通文而有後記,內容略同經序而較詳。並說“此經梵書一十九葉,即竺法蘭所翻”。未詳何據,《寶林傳》的記載,從來多有人懷疑。作《續寶林傳》的惟勁,和依《寶林傳》本作注的守遂,都是南嶽懷讓的後裔,智炬可能亦出於同一法系,而傳本增減之處或即是禪宗中人(也許即是智炬本人)隨自己的意見加以修改的。
(4)宋六和塔本: 又宋六和塔本是杭州六和塔現存的宋·紹興二十九年(1159)石刻。第五章以上略同真宗注本,但將注本第一章開為兩章。其餘內容則與《寶林傳》本幾乎全同,惟第四十一章仍保留了舊本的“牛負重行深泥”一段文。經末無後記而有西蜀武翃的跋。

佛說四十二章經佛說四十二章經

(5)明·了童補註、宋·守遂注本:又明·了童補註宋·守遂注本,乾隆元年(1736)莊親王府重刻,今收在日本《續藏經》中,它與《寶林傳》本、六和塔本大體相同,惟章節開合偶有出入。有些《寶林傳》本中費解的字句,此本依《麗藏》本作了更正。經末也沒有流通文。明·智旭解,清·道霈《指南》,續法《疏鈔》,金陵刻經處本,皆依此本,故它在近世最為通行。 
以上各本,《麗藏》本最早。如所說天下有五難,和涼譯《三慧經》複次所說相同,可見其必有所本。又唐初《法苑珠林》卷二十三及後周義楚《釋氏六帖》卷四引本經文也只五難,余本多出十五難,可見皆後世所加。《麗藏》本與真宗注本第五、第二十六、第二十八等章均與《阿含經》文相近,其餘三本則不同。又《麗藏》本與真宗注本均有‘人不為道亦苦’章,又在‘牛行深泥’章前有‘摘懸珠’章,梁·陶弘景《真誥》中都曾用其全文,《寶林傳》本等則刪去這些。由此可見《麗藏》本所據,乃南朝以來的舊文,而《寶林傳》本為晚唐改作。六和塔本、守遂注本與《寶林傳》本同一類型,真宗注本則是從《麗藏》本演變為《寶林傳》本過程中間的產品。

《四十二章經》《四十二章經》

2.《四十二章經》文,各章內容大略

(1)說出家沙門行道得果和四果的意義;(2)說沙門道法應少欲知足;(3)說十善惡業和在家修五戒十善亦能得道;(4)說有過應悔,改過滅罪,後會得道;(5)說以慈心對惡人;(6)說人以惡來反禍自身,如送禮不納還自持歸;(7)說惡人害賢者,如仰天而唾,又如逆風以土坌人還污己身;(8)說博施福大;(9)說隨喜人施亦得福報;(10)較量施福何者最大;(11)說天下有五難;(12)說垢去明存,猶如磨鏡;(13)說行道者善,志與道合者大,忍辱者多力,除心垢者最明;(14)說心垢(三毒五蓋)盡,乃知生死所趣,諸佛國土道德所在;(15)說學道見諦,如持炬火入於暗室,其冥即滅;(16)說應念道不應稍忽;(17)說恆念無常則得道疾速;(18)念道得信根其福無量;(19)念四大無我;(20)華名危身,如香自燒。

(21)財色如刀上蜜,貪之截舌;(22)妻子情慾,患甚於牢獄;(23)愛欲莫甚於色;(24)愛欲之於人,如逆風執炬有燒手患;(25)佛訶玉女如革囊眾穢;(26)為道不為情慾所惑,保其得道,如水中木順流入海;(27)意不可與色會合;(28)無視女人,見之當如蓮花不為泥污;(29)人為道去情慾,當如草避火;(30)說止息淫慾當先斷心;(31)說無愛即無憂,無憂即無畏;(32)堅持精進,欲滅得道;(33)說學道調心,應如調琴弦緩急得中;(34)說學道應漸漸去垢,如鍛鐵;(35)說人不為道,生老病死其苦無量;(36)說人離三惡道乃至信三寶值佛世等八種難得;(37)說為道須念人命在呼吸間;(38)說離佛雖遠,念戒必得道;(39)說佛經如蜜,中邊皆甜,行者得道;(40)說為道須拔愛欲根,如摘懸珠,終有盡時;(41)說沙門行道,當如牛負重行於泥中,急求出離;(42)輕視富貴如過客,視金玉如礫石
全經大意說出家、在家應精進離欲,由修布施、持戒、禪定而生智慧,即得證四沙門果。文中包含了佛教基本修道的綱領。
各章的內容多見於阿含部經典,例如:第三章見《中阿含經》卷三《思經》、《伽蘭經》、《伽彌尼經》,第六章及第七章均見《雜阿含經》卷四十二,第十章見《中阿含經》卷三十九《須達多經》及別譯《須達經》、《長者施報經》,第十七章見《雜阿含經》卷三十四,第二十四章見《中阿含經》卷五十五《晡利多經》,第二十六章見《雜阿含經》卷四十三,第二十八章見《長阿含經》卷二以下《遊行經》,第三十章見《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五《五王品》之四、卷二十七《邪聚品》、卷四十九《非常品》之三,第三十二章見《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五《五王品》之三,第三十三章見《雜阿含經》卷九、《增一阿含經》卷十三及《中阿含經》卷二十九《沙門二十億經》,第三十九章見《中阿含經》卷二十八《蜜丸喻經》等。但本經文字,比這些經簡略,很像是其摘要。《歷代三寶紀》卷四引《舊錄》云:“本是外國經抄,元出大部,撮要引俗,似此孝經十八章。”此說當有所本。

《四十二章經》《四十二章經》

有不少人懷疑本經是東晉時的中國人撰述,又因《出三藏記集》說本經為《道安錄》所不載,故疑此經非漢時譯。但《歷代三寶紀》引《舊錄》明說“本是外國經抄”,《出三藏記集》也說本經見於《舊錄》。《舊錄》為晉成帝時(326~342)支敏度所作,約與道安同時,當出於翻譯,而且流行很早,在安世高譯經以前,有這樣的一種簡單說明佛教基本修道的經典,似乎是很合理的。也就因為它是最早的一部漢譯佛經,文字簡短而又包含了佛教修道綱領,所以直到現在它仍為佛教徒重視典籍。至《寶林傳》本一類的經本給南宗禪法作了有力的佐證,尤為宗門所喜用。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敕依《明藏》本轉譯本經為滿、蒙、藏三種文字,連同漢譯為四體合璧本印行。日文譯本有山上曹源譯《四十二章經》(收於日本《國譯大藏經》經部第十一)、高島寬我譯《現代意譯四十二章經》

《四十二章經》《四十二章經》
(收於《現代意譯佛教聖典叢書)第六)等。1871年有英人的譯本,1878年法人又校印了漢、藏、蒙文《四十二章經》。1906年日本·鈴木大拙又出版英譯本,還有1947年倫敦出版的《四十二章經》及其他兩經的合本。
本經漢文註解有宋·智圓《注》一卷,《正義》一卷;仁岳《通源記》二卷,《科》一卷;均佚。現存的有《宋真宗注》一卷,天禧三年入藏,但現存宋、明大藏經皆無此書,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長沙葉德輝始據日本《縮藏》刻出單行。宋·守遂《注》一卷,收在《注佛祖三經》(即《四十二章經》、《遺教經》、《溈山警策文》)中。明·了童《補註》一卷,即補守遂《注》,每章前有四字標題。明·智旭《解》一卷,較《補註》稍詳。清·道霈《指南》一卷,成於順治二年(1645),僅分章,無標題。清·續法《疏抄》五卷,成於康熙十八年(1679),每章前也有四字標題,與《補註》略異。(隆蓮)[參考資料]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呂澄《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四十二章經與牟子理惑論考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望月信亨《佛教經典成立史論》;常盤大定《支那佛教の研究》 經文譯本

經序和《牟子理惑論》僅言從大月支國寫取此經,未說翻譯。《出三藏記集》卷二始說張騫、秦景等於月支國遇沙門竺摩騰,譯寫此經還洛陽,肯定此經譯於月支。《高僧傳》卷一又說此經於洛陽譯出。由此可見,此經翻譯地點,自梁以來尚無定說。至於譯者,《出三藏記集》說竺摩騰譯寫,《歷代三寶紀》所引《寶唱錄》,又以為竺法蘭所譯。《高僧傳》卷一云:“騰譯四十二章經一卷,初藏在蘭台石室第十四間中。”後又說竺法蘭譯經五部,唯《四十二章經》現存。似乎並存以上兩種說法。因之,後來本經通行本,遂皆題迦葉摩騰共竺法蘭譯。
《歷代三寶紀》載本經前後有兩譯本,即:(1)迦葉摩騰於白馬寺譯,(2)吳·支謙譯,與摩騰譯者少異;又謂支譯“文義允正,辭句可觀”。今人有說現存本經《麗藏》本,雖題漢譯,實系支謙所譯。漢譯文或因樸拙早佚,後人乃誤以支譯當之雲。
本經有多種異本,現存主要的有五種:(1)《麗藏》本,(2)宋真宗注本,(3)唐《寶林傳》本,(4)宋六和塔本,(5)明·了童補註、宋·守遂注本。
《麗藏》本出於北宋初蜀刻,為現存各異本中舊寫本的一種,其後宋、元大
出三藏記
藏經皆依之。經文前面有序,與《出三藏記集》所載者相同。次為《四十二章經》文,各章內容大略如下:
(1)說出家沙門行道得果和四果的意義;(2)說沙門道法應少欲知足;(3)說十善惡業和在家修五戒十善亦能得道;(4)說有過應悔,改過滅罪,後會得道;(5)說以慈心對惡人;(6)說人以惡來反禍自身,如送禮不納還自持歸;(7)說惡人害賢者,如仰天而唾,又如逆風以土坌人還污己身;(8)說博施福大;(9)說隨喜人施亦得福報;(10)較量施福何者最大;(11)說天下有五難;(12)說垢去明存,猶如磨鏡;(13)說行道者善,志與道合者大,忍辱者多力,除心垢者最明;(14)說心垢(三毒五蓋)盡,乃知生死所趣,諸佛國土道德所在;(15)說學道見諦,如持炬火入於暗室,其冥即滅;(16)說應念道不應稍忽;(17)說恆念無常則得道疾速;(18)念道得信根其福無量;(19)念四大無我;(20)華名危身,如香自燒。(21)財色如刀上蜜,貪之截舌;(22)妻子情慾,患甚於牢獄;(23)愛欲莫甚於色;(24)愛欲之於人,如逆風執炬有燒手患;(25)佛訶玉女如革囊眾穢;(26)為道不為情慾所惑,保其得道,如水中木順流入海;(27)意不可與色會合;(28)無視女人,見之當如蓮花不為泥污;(29)人為道去情慾,當如草避火;(30)說止息淫慾當先斷心;(31)說無愛即無憂,無憂即無畏;(32)堅持精進,欲滅得道;(33)說學道調心,應如調琴弦緩急得中;(34)說學道應漸漸去垢,如鍛鐵;(35)說人不為道,生老病死其苦無量;(36)說人離三惡道乃至信三寶值佛世等八種難得;(37)說為道須念人命在呼吸間;(38)說離佛雖遠,念戒必得道;(39)說佛經如蜜,中邊皆甜,行者得道;(40)說為道須拔愛欲根,如摘懸珠,終有盡時;(41)說沙門行道,當如牛負重行於泥中,急求出離;(42)輕視富貴如過客,視金玉如礫石。
中阿含經
全經大意說出家、在家應精進離欲,由修布施、持戒、禪定而生智慧,即得證四沙門果。文中包含了佛教基本修道的綱領。
各章的內容多見於阿含部經典,例如:第三章見《中阿含經》卷三《思經》、《伽蘭經》、《伽彌尼經》,第六章及第七章均見《雜阿含經》卷四十二,但本經文字,比這些經簡略,很像是其摘要。《歷代三寶紀》卷四引《舊錄》云:“本是外國經抄,元出大部,撮要引俗,似此孝經十八章。”此說當有所本。
宋真宗注本
《麗藏》本以外的各本內容互有出入。如宋真宗注本,卷首沒有經序,而另加序分“爾時世尊”至“為說真經四十二章”九十七字。又於第一章加了“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兩句,第一章後加“出家沙門斷欲去愛,識自心源”一章;將《麗藏》本八、九兩章合為一章;第十一章天下五難增為二十難;第四十二章增加“視大千世界如一訶子”等十喻。又在經末增加“諸大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十二字的流通分。此外與《麗藏》本相同的各章,文字上亦有些不同。現今坊間影印唐·大曆十三年懷素草書《四十二章經》,與此本同,似唐代宗時已有此本。房山石經明刻《四十二章經》,明·正統五年(1440)德經等刻《四十二章經》及清乾隆印四體合璧本,皆與此本同。《明藏》亦收錄此本經文及序。
《寶林傳》
又《寶林傳》(《金藏》殘本)卷一所載《四十二章經》,現存本缺第五章前半各段,但真宗注本新加的十五難和十喻,此本俱有,真宗注本所加的第二章大概也有(這在依據《寶林傳》撰成的《祖堂集》上見有此章文字,可以旁證)。它比真宗注本更大量增加了禪宗思想的字句。如第十一
懷素狂草四十二章經
章末說“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第十八章改“吾何念念道”為“吾法念無念”等;第十九章改“睹萬物形體豐熾念非常”為“睹靈覺即菩提”;第二十三章增“牢獄有散佚之文,乃至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等句;第三十六章末增“既發菩提無修無證難”一句;第四十一章增“身雖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等句。它又有些地方改為禪宗常用的韻語文體,有些新改的詞句與舊本意義相反,如改舊本“為道務博愛”為“為博愛道必難會”。此外,章節較舊本也有開合增損,且有不少費解的詞句。經末無流通文而有後記,內容略同經序而較詳。並說“此經梵書一十九葉,即竺法蘭所翻”。未詳何據,《寶林傳》的記載,從來多有人懷疑。作《續寶林傳》的惟勁,和依《寶林傳》本作注的守遂,都是南嶽懷讓的後裔,智炬可能亦出於同一法系,而傳本增減之處或即是禪宗中人(也許即是智炬本人)隨自己的意見加以修改的。
宋六和塔本
又宋六和塔本是杭州六和塔現存的宋·紹興二十九年(1159)石刻。第五章以上略同真宗注本,但將注本第一章開為兩章。其餘內容則與《寶林傳》本幾乎全同,惟第四十一章仍保留了舊本的“牛負重行深泥”一段文。經末無後記而有西蜀武翃的跋。
又明·了童補註宋·守遂注本,乾隆元年(1736)莊親王府重刻,今收在日本《續藏經》中,它與《寶林傳》本、六和塔本大體相同,惟章節開合偶有出入。有些《寶林傳》本中費解的字句,此本依《麗藏》
佛說四十二章經
本作了更正。經末也沒有流通文。明·智旭解,清·道霈《指南》,續法《疏鈔》,金陵刻經處本,皆依此本,故它在近世最為通行。
以上各本,《麗藏》本最早。如所說天下有五難,和涼譯《三慧經》複次所說相同,可見其必有所本。又唐初《法苑珠林》卷二十三及後周義楚《釋氏六帖》卷四引本經文也只五難,余本多出十五難,可見皆後世所加。《麗藏》本與真宗注本第五、第二十六、第二十八等章均與《阿含經》文相近,其餘三本則不同。又《麗藏》本與真宗注本均有‘人不為道亦苦’章,又在‘牛行深泥’章前有‘摘懸珠’章,梁·陶弘景《真誥》中都曾用其全文,《寶林傳》本等則刪去這些。由此可見《麗藏》本所據,乃南朝以來的舊文,而《寶林傳》本為晚唐改作。六和塔本、守遂注本與《寶林傳》本同一類型,真宗注本則是從《麗藏》本演變為《寶林傳》本過程中間的產品。
其他譯本

有不少人懷疑本經是東晉時的中國人撰述,又因《出三藏記集》說本經為《道安錄》所不載,故疑此經非漢時譯。但《歷代三寶紀》引《舊錄》明說“本是外國經抄”,《出三藏記集》也說本經見於《舊錄》。《舊錄》為晉成帝時(326~342)支敏度所作,約與道安同時,當出於翻譯,而且流行很早,在安世高譯經以前,有這樣的一種簡單說明佛教基本修道的經典。也就因為它是最早的一部漢譯佛經,文字簡短而又包含了佛教修道綱領,所以直到現在它仍為佛教徒重視典籍。至《寶林傳》本一類的經本給南宗禪法作了有力的佐證,尤為宗門所喜用。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敕依《明藏》本轉譯本經為滿、蒙、藏三種文字,連同漢譯為四體合璧本印行。日文譯本有山上曹源譯《四十二章經》(收於日本《國譯大藏經》經部第十一)、高島寬我譯《現代意譯四十二章經》(收於《現代意譯佛教聖典叢書)第六)等。1871年有英人的譯本,1878年法人又校印了漢、藏、蒙文《四十二章經》。1906年日本·鈴木大拙又出版英譯本,還有1947年倫敦出版的《四十二章經》及其他兩經的合本。
遺教經
本經漢文註解有宋·智圓《注》一卷,《正義》一卷;仁岳《通源記》二卷,《科》一卷;均佚。現存的有《宋真宗注》一卷,天禧三年入藏,但現存宋、明大藏經皆無此書,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長沙葉德輝始據日本《縮藏》刻出單行。宋·守遂《注》一卷,收在《注佛祖三經》(即《四十二章經》、《遺教經》、《溈山警策文》)中。明·了童《補註》一卷,即補守遂《注》,每章前有四字標題。明·智旭《解》一卷,較《補註》稍詳。清·道霈《指南》一卷,成於順治二年(1645),僅分章,無標題。清·續法《疏抄》五卷,成於康熙十八年(1679),每章前也有四字標題,與《補註》略異。(隆蓮)[參考資料]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呂澄《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四十二章經與牟子理惑論考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望月信亨《佛教經典成立史論》;常盤大定《支那佛教の研究》。

經書原文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離欲寂靜,是最為勝。住大禪定,降諸魔道。於鹿野苑中,轉四諦法輪,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復有比丘所說諸疑,求佛進止。世尊教敕,一一開悟,合掌敬諾,而順尊敕。
佛言: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淨,為四真道行,成阿羅漢。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次為阿那含,阿那含者,壽終靈神,上十九天,證阿羅漢;次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還,即得阿羅漢;次為須陀洹,須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證阿羅漢。愛欲斷者,如四肢斷,不復用之。
佛言: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佛言:剃除鬚髮,而為沙門。受道法者,去世資財,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 佛言: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等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殺、盜、淫。口四者: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順聖道,名十惡行。是惡若止,名十善行耳。
佛言: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息其心。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若人有過,自解知非,改惡行善,罪自消滅。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
佛言:惡人聞善,故來擾亂者,汝自禁息,當無瞋責。彼來惡者,而自惡之。
佛言: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佛默不對,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猶回響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
佛言: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己墮;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聖不可毀,禍必滅己。
佛言: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沙門問曰:此福盡乎?
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佛言: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
佛言:人有二十難: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棄命必死難,得睹佛經難。生值佛世難,忍色忍欲難。見好不求難,被辱不瞋難。有劫不臨難,觸事無心難。廣學博究難,除滅我慢難。不輕未學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非難,會善知識難。見性學道難,隨化度人難。睹境不動難,善解方便難。沙門問佛:以何因緣,得知宿命,會其至道?佛言:淨心守志,可會至道。譬如磨鏡,垢去明存,斷欲無求,當得宿命。沙門問佛:何者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與道合者大。沙門問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懷惡故,兼加安健。忍者無惡,必為人尊,心垢滅盡,淨無瑕穢,是為最明。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十方所有,無有不見,無有不知,無有不聞,得一切智,可謂明矣。
佛言: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舍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
佛言:夫見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滅,而明獨存。學道見諦,無明即滅,而明常存矣。
佛言: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會者近爾,迷者遠乎,言語道斷,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須臾。
佛言: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觀靈覺,即菩提。如是知識,得道疾矣。
佛言:當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無我者,我既都無,其如幻耳。
佛言:人隨情慾,求於聲名,聲名顯著,身已故矣,貪世常名,而不學道,枉功勞形。譬如燒香,雖人聞香,香之燼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後。
經書原文
佛言:財色於人,人之不捨。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舔之,則有割舌之患。
佛言:人系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情愛於色,豈憚驅馳,雖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
佛言:愛欲莫甚於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
佛言:愛欲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問道意,佛為解說,即得須陀洹果。
佛言:夫為道者,猶木在水,尋流而行。不觸兩岸,不為人取,不為鬼神所遮,不為洄流所住,亦不腐敗。吾保此木,決定入海。學道之人,不為情慾所惑,不為眾邪所嬈,精進無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
佛言: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若與語者,正心思念。我為沙門,處於濁世,當如蓮華,不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息滅惡念。
佛言:夫為道者,如被乾草,火來須避。道人見欲,必當遠之。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斷陰。佛謂之曰:若斷其陰,不如斷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從者都息。邪心不止,斷陰何益!佛為說偈: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葉佛說。
佛言: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佛言:夫為道者,譬如一人與萬人戰,掛鎧出門。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鬥而死,或得勝而還。沙門學道,應當堅持其心,精進勇銳,不畏境前,破滅眾魔,而得道果。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其聲悲緊,思悔欲退。佛問之曰:“汝昔在家,曾為何業?”對曰:“愛彈琴。”佛言:“弦緩如何?”對曰:“不鳴矣。”“弦急如何?”對曰:“聲絕矣。”“急緩得中如何?”對曰:“諸音普矣。”佛言:“沙門學道亦然,心若調適,道可得矣。於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意若生惱,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淨安樂,道不失矣。”
佛言:如人鍛鐵,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學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淨矣。
佛言:人離惡
經書原文
道,得為人難;既得為人,去女即男難;既得為男,六根完具難;六根既具,生中國難;既生中國,值佛世難;既值佛世,遇道者難;既得遇道,興信心難;既興信心,發菩提心難;既發菩提心,無修無證難。佛言:佛子離吾數千里,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
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數日間。佛言:子未聞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佛言:子未聞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間。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佛言:學佛道者,佛所言說,皆應信順。譬如食蜜,中邊皆甜,吾經亦爾。
佛言:沙門行道,無如磨牛。身雖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佛言:夫為道者,如牛負重,行深泥中。疲極,不敢左右顧視,出離淤泥,乃可蘇息。沙門當觀情慾,甚於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佛言:吾視王侯之位,如過隙塵;視金玉之寶,如瓦礫;視紈素之服,如敝帛;視大千界,如一訶子;視阿耨池水,如塗足油;視方便門,如化寶聚;視無上乘,如夢金帛;視佛道,如眼前華;視禪定,如須彌柱;視涅盤,如晝夕寤;視倒正,如六龍舞;視平等,如一真地;視興化,如四時木。
諸大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與鹿鼎記

在金庸先生的小說《鹿鼎記》中,《四十二章經》表面上是一本普通佛經,其實關乎大清龍脈——滿人入關時曾在關外藏了很多寶藏,而在這部經書中,就藏有寶藏地圖。
第一、二部:鑲黃旗、正白旗
原著出處:
第五回:金戈運啟驅除會玉匣書留想像間
只見一名衛士遞上一隻白玉大匣,匣上刻有五個大字,填了硃砂,前面三字正是“四十二”。韋小寶急忙接過,打開玉匣蓋子,裡面是薄薄一本書,書函是白色綢子,封皮上寫著同樣的五字,問道:“索大人,這便是《四十二章經》罷?我識得‘四十二’,卻不識‘章經’。”索額圖喜道:“是,是。是《四十二章經》。”韋小寶道:“這‘章經’兩字,難認得很,其實也不必花心思去記,只消五個字在一起,上面三個是‘四十二’,下面兩字非‘章經’不可。”索額圖心道:“那也未必。”含笑道:“正是。”接著那侍衛又遞上一隻玉匣,匣里有書,書函果是黃綢所制,鑲以紅綢邊。兩部書函都已甚為陳舊。但寶庫里已無第三隻匣子,韋小寶心下微感失望。
解釋:
出現地點:鰲拜府中
書函:鑲黃旗是黃綢鑲紅邊,正白旗是白色綢子
先皇順治命四大臣輔政,其中鰲拜是鑲黃旗旗主,蘇克薩哈是正白旗旗主,鰲拜害死蘇克薩哈後,得其經書,後被康熙抄家,經書歸韋小寶所有,後呈交假太后毛東珠。
第三部:正紅旗
原著出處:
第十回盡有狂言容數子每從高會廁諸公
韋小寶深深吸了口氣,只見包袱中是一部經書。世上書本何止萬千,他識得書名的,卻只有《四十二章經》一部,而這一部卻正便是《四十二章經》。經書形狀,和鰲拜府中抄出來的一模一樣,只是書函用紅綢子製成。
解釋:
出現地點:康親王府中
書函:紅色綢子
康親王是正紅旗旗主,神龍教派教徒齊元凱盜取經書,過程被韋小寶所看,故經書落韋小寶手中。後取出碎羊皮交給神龍教(見二十九回)
第四部:鑲紅旗
原著出處:
第十一回;春辭小院離離影夜受輕衫漠漠香
韋小寶也不識得,順手放在一旁,忽然觸到他後腰硬硬的藏著什麼物件,用匕首割開袍子,見是一個油布包袱,說道:“這是什麼寶貝了,藏得這么好?”割斷包上絲絛,打開包袱,原來包著一部書,書函上赫然寫著《四十二章經》五字,這經書的大小厚薄,與以前所見的全然一樣,只不過封皮是紅綢子鑲以白邊。
解釋:
出現地點:小桂子屋中
書函:紅綢白邊
假太后毛東珠差遣瑞棟去處死宗人府的鑲紅旗旗主和察博,取了他府中所藏的「四十二章經(見第十四回),瑞棟又奉其命令取韋小寶性命,卻被韋小寶殺死,經書被韋小寶所得。後取出碎羊皮,交給神龍教(見二十九回)
第五部:鑲白旗
原著出處:
第十四回;放逐肯消亡國恨歲時猶動楚人哀
只覺這主意妙不可言,當即閃身進屋,掀開被褥,見床板上有個小銅環,伸指一拉,一塊闊約一尺、長約二尺的木板應手而起,下面是個長方形的暗格,赫然放著三部經書,正是他曾見過的《四十二章經》。兩部是他在鰲拜府中所抄得,原來放經書的玉匣已不在了。另有一部封皮是白綢子的,那晚聽海老公與太后說話,說順治皇帝送給董鄂妃一部經書,太后殺了董鄂妃後據為己有,料想就是這部了。
解釋:
出現地點:太后寢宮
書函:白綢紅邊(見二十九回)
鑲白旗旗主因事獲罪,鑲白旗經書沒入宮中,順治賜予愛妃董鄂氏(端敬皇后),假太后毛東珠害死董鄂妃,將鑲白旗經書據為己有(見第二十九回),被韋小寶所得。後康熙知經書秘密,命康親王上繳經書,康親王不知自己的正紅旗已被韋小寶所得,求小寶偷書,韋小寶將鑲白旗經書給他,康親王將鑲白旗經書改封面為正紅旗,上交皇宮。(見二十九回)
到此回:韋小寶已得五本經書,分別是正白旗、鑲黃旗、正紅旗、鑲紅旗、鑲白旗,將這五部經書放在棺材裡,立牌位:海桂棟(海大富、小桂子、瑞棟)(見第十五回)。
第六部:正黃旗
原著出處:
第十八回;金剛寶杵衛帝釋雕篆石碣敲頭陀
韋小寶記起陶紅英的話來,心道:“莫非這又是一部《四十二章經》?”見行痴將小包遞來,伸雙手接過……韋小寶回到靈境寺,關上房門,打開包裹,果然是一部《四十二章經》,只不過書函是用黃綢所制。
解釋:
出現地點:清涼寺
書函:黃色綢子
正黃旗經書自然為一國之君所有,行痴即為出家的順治皇帝,後韋小寶將經書呈交康熙(見第二十一回),康熙將之放在御書房,在康熙去探順治時,建寧公主奉假太后之命盜走呈交毛東珠,白衣女尼九難師太,即前朝長平公主,探宮之際取走經書,並得經書真正秘密,並取走碎羊皮(見二十五回),後在避難時,韋小寶將此經書倒上化屍水,扔給了桑傑,此書雖被桑傑所得,卻已毀,真正內涵之物已為韋小寶所得。(見二十六回)
第七部:鑲藍旗
原著出處:
第二十八回;未免情多絲宛轉為誰辛苦竅玲瓏
韋小寶回到下處,從懷中取出書來,果然便是見慣了的《四十二章經》,這部是藍綢書面,鑲了紅邊,尋思:“這是鑲藍旗的經書,嗯,是了,陶姑姑說,她太師父在鑲藍旗旗主府中盜經書,經書沒盜到,卻給神龍教的高手打得重傷而死,這部經書多半便落入了那神龍教高手的手裡。怎地事隔多年,仍不將經書交給洪教主?也說不定當時沒得到,最近才拿到的。”
解釋:
出現地點:太后寢宮
書函:藍綢紅邊
鑲藍旗旗主鄂碩克哈府中經書已被神龍教所得,康熙因其不能上繳經書,將其下獄拷問。卻不知道在他和韋小寶揭穿假太后真面目時,經書已為韋小寶所得。碎羊皮取出後,韋小寶將封面的紅邊拆除,用來盜取吳三桂的正藍旗經書(見下)。
第八部:正藍旗
原著出處:
第三十回;鎮將南朝偏跋扈 部兵西楚最輕剽
韋小寶一瞥眼間,忽見書桌上放著一部經書,正是他見之已熟的《四十二章經》,不過是藍綢封皮,登時心中怦的一跳,尋思:“這第八部經書,果然是在老烏龜這裡,妙極,妙極!”
解釋:
出現地點:平西王府中
書函:藍色綢子
康熙在和韋小寶講解四十二章經的來臨時,曾提過:“正藍旗旗主嘉坤在攻打雲南時陣亡,一切後事都是吳三桂料理。正藍旗繼任旗主富登年歲尚幼,吳三桂交到他手裡的,只是一顆印信、幾面軍旗,還有幾萬兩銀子。”康熙因此推測此書應該落入吳三桂三手上,並叫韋小寶去雲南時多加留意。
韋小寶奉康熙之命以送婚為命,查探吳三桂虛實,在其書房發現經書。韋小寶將鑲藍旗經書封面的紅邊拆除,將已取走碎羊皮的鑲藍旗經書與正藍旗經書掉包,成功盜取經書。並呈交康熙,康熙說會呈交太后,拿到太廟燒毀。殊不知已被韋小寶取走碎羊皮。(見第三十四回)
據此,韋小寶已得全部經書,主要是碎羊皮,他遵從師父陳近南之意,讓雙兒將碎羊皮拼好,找了筆帖式問清地點,記熟了,將其用火燒毀。

其他相關

四十二章經疏鈔
No.671-A序
聖人作。賢人述。而大道弘矣。如來說。菩薩論。而佛教盛矣。然而作者述者說者論者。為經為傳為藏為典。幾令學者望洋焉。佛氏馬鳴作大乘論。先歸真之博。後起信之約。龍樹記華嚴經。先上本之詳。後下本之略。不特為利鈍諸根均其教澤。且可以總統真如聖凡一致矣。摩騰竺法蘭之四十二章即此意也。蓋當漢帝兆夢之後。法蘭於月氏說法以三藏之汪洋五乘之浩瀚也。乃於十二部中。取四十二章。以為諸宗之綱領。東渡之舟航焉。其見性學道者性也。識自心原者相也。觀靈覺即菩提者密也。不歷諸位而自崇最者禪也。為四真道無作無為者。小乘之有宗大乘之空宗也。如一真地無不見知者。華嚴之法界法華之知見也。律宗則止惡行善也。淨宗則達佛深理也。統攝諸宗。其有過於此者乎。雲棲講而未遂。鳳山注而未詳。今慈雲伯亭法師為騰蘭使行佛祖事。重為疏鈔。顯義則如珠現彩。分科則如光辨相。點睛出髓。當下釋黏。緬思我
皇上誠孝
太皇太后懿旨。刊刻經藏。
裕親王理其事。卿貳鹹襄助之。(衢)忝與焉。今伯亭法師刊此疏鈔。是體
聖意以廣化。亦吾儒之能述釋氏之能論者也。敢不為之序。以使欲通佛國者。得從流沙以達蔥嶺。拈莖草者。一閱疏鈔。而作丈六金身耶。是為序。
奉直大夫欽天監左監副邵泰衢拜題
No.671-B四十二章經疏鈔序
六道之所以為凡者。欲而已矣。三乘之所以為聖者。道而已矣。是故循道則升。貪慾則墜。然道之與欲。俱出吾心。心念道也。道理長而欲情消。心念欲也。欲情強而道理弱。則知自心之動念也。豈可以不識哉。吾佛出世。大事因緣。在於識自心。達佛理。斷愛欲。修道行。以是正覺始成。即說三乘之教。雞園初唱。便空二執之障。直指心源。廣明理性。務在得中而守真。慎勿信意以思想。然後欲愛乾枯。會其至道。心地澄清復於本有。是則此經說也。其功不亦大乎。經雖美矣。奈之何。自西天白馬敋。優缽火中開後。竺法摩騰。最先譯出。漢明帝緘之石室蘭台。晉魏朝固興像教。所宗尚者。皆余法門。而此一典。不能傳布。唐宋及今。未見善本。亦未曾聞解此章者。猶秘之海藏龍宮。豈不惜哉。嗟夫。三藏十二部。皆佛語也。譬如食蜜。中邊皆甜。何得舉後遺前。棄本逐末。將此妙法。存而不論。雖欲從之。末由也已。予於坊間。偶得善本。遂乃稟雲棲之遺訓。隨文注釋。遵賢首之義門。懸演宗承。欲令微塵剎土。無非四十二章。欲不斷而自斷。恆沙世界。總為五百餘言。道也證而自證。縱文身不到。聞熏處盡作法身。或淺智不解。疑信時亦成佛智。竺法之教光。於今猶放。摩騰之神變。厥後還彰。此述作之真實心也。略敘本致。普告後之覽者。
時康熙庚申年九月重陽日灌頂行者續法題於慈雲丈室
No.671-C佛說四十二章經
後漢 沙門迦葉摩騰竺法蘭 同譯
初序分
爾時世尊。既成道已。作是思惟。離欲寂靜是最為勝。住大禪定。降諸魔道。當轉法輪度脫眾生。於鹿野苑中。轉四諦法輪。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
復有比丘所說諸疑。求佛進止。世尊教詔。一一開悟。合掌敬諾而順尊敕。
二正宗分
爾時世尊。為說真經四十二章。
一出家證果章
佛言。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當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淨。為四真道行。成阿羅漢。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
次為阿那含。阿那含者。壽終神靈。上十九天。證阿羅漢。次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還。即得阿羅漢。次為須陀洹。須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證阿羅漢。愛欲斷者。如四肢斷不復用之。
二達理崇道章
佛言。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
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三割愛取足章
佛言。剃除鬚髮而為沙門。受道法者。去世資財。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
四轉惡成善章
佛言。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等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殺盜淫。口四者。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順聖道。名為惡行。是惡若止名十善行耳。
五改過滅罪章
佛言。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息其心。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若人有過。自解知非。改惡行善。罪自消滅。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
六忍惡無瞋章
佛言。惡人聞善故來撓亂者。汝自禁息。當無嗔責。
彼來惡者而自惡之。福德之氣常在此也。
七呵佛招禍章
佛言。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佛默不對罵止。
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佛言。今子罵我。我亦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猶回響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
八害賢滅已章
佛言。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哇不污天還從己墮。逆風颺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賢不可毀。禍必滅己。
九守志會道章
佛言。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十助施得福章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
沙門問曰。此福盡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火去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十一舉田較勝章
佛言。飯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持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
十二尊親顯孝章
佛言。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二親。二親最神也。
十三詳難勉行章
佛言。人有二十難。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棄命必死難。得睹佛經難。生值佛世難。忍色離欲難。見好不求難。有勢不臨難。被辱不瞋難。觸事無心難。廣學博究難。不輕未學難。除滅我慢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非難。會善知識難。見性學道難。隨化度人難。對境不動難。善解方便難。
十四守導淨命章
沙門問佛。以何因緣得知宿命。會其至道。佛言。淨心守志可會至道。譬如磨鏡。垢去明存。斷欲無求。當得宿命。
十五行善志大章
沙門問佛。何者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與道合者大。
十六忍力心明章
沙門問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懷惡故。兼加安健。忍者無惡。必為人尊。心垢滅盡污無瑕穢。是為最明。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十方所有。無有不見無有不知無有不聞。得一切智。可謂明矣。
十七澄濁見道章
佛言。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攬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舍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
十八滅暗存明章
佛言。夫見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滅而明獨存。學道見諦。無明即滅而明常存矣。
十九無相會真章
佛言。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會者近爾。迷者遠乎。言語道斷。非物所拘。差之毫。失之須臾。
二十觀覺得道章
佛言。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觀靈覺即菩提。如是知識。得道疾矣。
二十一推我成空章
佛言。當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無我者。我既都無。其如幻耳。
二十二求名危身章
佛言。人隨情慾。求於聲名。聲名顯著。身已故矣。貪世名常而不學道。枉功勞形。譬如燒香。雖人聞香。香之燼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後。
二十三貪財招苦章
佛言。財色於人。人之不捨。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之則有割舌之患。
二十四系妻溺泥章
佛言。人繫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情愛於色。豈憚驅馳。雖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
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
二十五戀色亡道章
佛言。愛欲莫甚於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
二十六欲損道益章
佛言。愛欲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問道意。佛為解說。即得須陀洹果。
二十七逆觜順性章
佛言。夫為道者。猶木在水尋流而行。不觸兩岸。不為人取。不為鬼神所遮。不為洄流所住。亦不腐敗。吾保此木。決定入海。學道之人。不為情慾所惑。不為眾邪所嬈。精進無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二十八疏意遠色章
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
二十九正念待女章
佛言。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若與語者。正心思念。我為沙門。處於濁世。當如蓮華。不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應當諦觀。彼身何有。惟露穢惡盛諸不淨。生度脫心。息滅惡念。
三十趣道避欲章
佛言。夫為道者。如被乾草。火來須避。道人見欲。必當遠之。
三十一患淫斷心章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除陰。佛謂之曰。若使斷陰。不如斷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從者都息。邪心不止斷陰何益。佛為說偈。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葉佛說。
三十二離愛絕憂章
佛言。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三十三堅心得果章
佛言。夫為道者。譬如一人與萬人戰。掛鎧出門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鬥而死。意若無懼。或得勝而還。沙門學道。應當堅持其心。精進勇銳。不畏前境。破滅眾魔而得道果。
三十四處中證理章
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其聲悲緊。思悔欲退。佛問之曰。汝昔在家。曾為何業。對曰愛彈琴。佛言。弦緩如何。對曰不鳴矣。弦急如何。對曰聲絕矣。急緩得中如何。對曰諸音普調。
佛言。沙門學道亦然。心若調適。道可得矣。於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意若生惱。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淨安樂道不失矣。
三十五去垢成行章
佛言。如人鍛鐵。去滓成器。器即精好。
學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淨矣。
三十六舉勝顯準章
佛言。人離惡道得為人難。既得為人去女即男難。既得為男六根完具難。六根既具生中國難。既生中國值佛世難。既值佛世遇道者難。既得遇道興信心難。既興信心發菩提心難。既發菩提心無修無證難。
三十七憶戒得果章
佛言。佛子離吾數千里。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
三十八知命了道章
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數日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間。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三十九學佛信經章
佛言。學佛道者。佛所言說皆應信順。譬如食蜜。中邊皆甜。吾經亦爾。其義皆快。行者得道矣。
四十盡惡圓覺章
佛言。沙門行道。應漸拔去愛欲之根。
譬如摘懸珠者一一摘之。會有盡時。惡儘自得道也。
四十一出欲免苦章
佛言。夫為道者。如牛負重行深泥中。疲極不敢左右顧視。出離淤泥乃可蘇息。沙門當觀情慾甚於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四十二視法了幻章
佛言。吾視王侯之位如過隙塵。視金玉之寶如瓦礫。視紈素之服如敝帛。視大千世界如一訶子。視阿耨池水如塗足油。視方便門如化寶聚。視無上乘如夢金帛。視佛道如眼前華。視禪定如須彌柱。視涅槃如晝夕寤。視倒正如六龍舞。視平等如一真地。視興化如四時木。
三流通分
諸大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相關詞條

經典佛經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經是對佛教經典的一種簡略說法。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漢文佛教經典總稱為“大藏經”,包括印度和中國的佛教主要著述在內。狹義的佛經專指經藏。讓我們一起了解那些經典的佛經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