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

語出:清梅曾亮《鮑母謝孺人家傳》:“然古名人魁士固多如是,非惟慈心,蓋漸摩之密緻然雲。”

基本信息

【拼音】 cí xīn
【注音】ㄘㄧˊ ㄒㄧㄣ
【條目】慈心
【引證解釋】
對他人愛護、幫助、惻隱之心,稱為“慈心”。如方誌敏《可愛的中國》:“這種哀叫,並不能感動那肥人和幾個打手的慈心,他們反而哈哈的笑起來了。”佛教說菩薩修習“四無量心”,第一就是“慈心”。如《俱舍論》卷二九說:“無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舍。”“慈心”即為眾生做善事,給予歡樂。佛家所說的“慈心”範圍極大、對象極廣。不分怨親,故稱“無量”。《大日經·住心品》說六十種心相,其中有“慈心”者,謂隨順慈法而修行。《增一阿含經》卷四七謂:修習“慈心”者,可得臥覺皆安、天護人愛、橫災不侵、得生梵天等種種善果。慈悲之心。 清 梅曾亮 《鮑母謝孺人家傳》:“然古名人魁士固多如是,非惟慈心,蓋漸摩之密緻然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