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堂集

祖堂集,二十卷。五代南唐泉州招慶寺靜、筠二禪僧編。收在《禪宗全書》第一冊。全書內容記述自迦葉以至唐末、五代共二五六位禪宗祖師的主要事跡及問答語句,而以南宗禪雪峰係為基本線索。

簡介

祖堂集,本書卷一載毗婆尸佛迄釋迦佛等七佛,及大迦葉至羅侯羅等十六祖;卷二載十七祖僧伽難提迄三十三祖慧能;卷三載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之旁出法系,及六祖慧能門下菏澤、行思、懷讓等人;卷四以下至卷末,則敘述六祖門下行思、懷讓等人所傳之各系諸師傳記。其特色及始用價值,茲舉數例如次︰

(1)對所紀傳者有三種稱呼。其一為‘佛’,如毗婆尸佛等七佛;其二為‘尊者’,即印度諸祖,如大迦葉尊者、阿難尊者等;其三為‘和尚’,即中國諸僧(含中國禪宗初祖菩提達磨),如慧能和尚、牛頭和尚等。

(2)所載之六祖法脈甚詳,其成書又在《景德傳燈錄》之前,故對研究南宗禪歷史者,頗具史料價值。

(3)內含有不少海東(朝鮮半島)名僧傳記,可作為研究朝鮮佛教史的輔助史料。

本書成書於南唐·保大十年(952),是早於《景德傳燈錄》半個多世紀完成的禪宗史書,在史料等方面有其特殊的地位。日本學者柳田聖山認為,《祖堂集》的開版經過至今尚有許多不明之處,但其於近代的再發現,對研究初期禪宗史則是僅次於敦煌文獻的寶貴史料。

按本書成書後,流傳不久,即告失傳。諸大藏經亦未收錄此書。直至西元1912年,日本學者關野貞、小野玄妙等人對韓國南部慶尚道陜川郡伽耶山海印寺所藏高麗版大藏經版本進行調查時,始自其藏外版中發現高麗·高宗三十二年(1245)開雕的《祖堂集》二十卷的完整版本。二次大戰後,日本花園大學複印《祖堂集》的普及本。 1972年,柳田聖山又在日本出版該書之影印本。近年來,本書甚受學界重視,日本學者穴山孝道、橫井聖山等人皆著有專文研究此書,法國漢學家戴密微亦撰有〈考究祖堂集源流〉一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