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六和塔

杭州六和塔

杭州六和塔,位於錢塘江畔月輪山上,是北宋時吳越王為鎮錢塘潮而建。此地原為五代吳越國王的南果園。北宋開寶三年(970年),錢弘椒舍園造塔,並建塔院,建塔的目的是為了鎮壓江潮。

名塔簡介

杭州六和塔杭州六和塔

時錢塘江上“舟楫輻輳,望之不見其首尾”。

另聞,公元929年,後唐天成已醜狀元應昑公考證:應氏第46世孫祖詹公於公元368年葬於錢塘赤水鄉,建塔“六和”,寓意“吉祥、如意、致和”。以祈鎮一方風水,庇國泰民安,得太平和樂。清嘉慶進士,詹公後裔應文鴻也經長期多方考證認為,詹公生於西晉太康已西,卒於東晉太和二年,先葬於官田(芝英),把詹公之墓稱作“將軍壇”,翌年轉葬錢塘赤水鄉,建塔“六和”。

杭州六和塔杭州六和塔

塔有七面八級,高59.89米,雄偉壯麗。登塔俯瞰,錢塘風光盡收眼底。現在六和塔旁新建了一座中華古塔苑。走進塔苑,各個朝代、各個地區的一百多座古塔,集中展現了中國塔文化的精華。

現在的六和塔塔身重建於南宋。取佛教“六和敬”之義,命名為六和塔。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太平興國中改寺名為“開化寺”。原建塔身九級,頂上裝燈,為江船導航。宣和五年,塔被燒毀。南宋紹興年間重建。現存六和塔,外觀八面十三層,內分七級。高五十九點八九米,占地八百八十八平方米。歷經明正二年,修頂層和塔剎,清光緒二十五年,重建塔外木結構。乾隆皇帝游此,為每層依次題字立匾,名曰:初地堅固,二諦俱融、三明淨域、四天寶綱、五雲復蓋、六鱉負載、七寶莊嚴。此況實屬罕見。從塔內拾級而上,面面壺門通外廊,各層均可依欄遠眺,那壯觀的大橋,駛的風帆,蒼鬱的群山,賞心悅目。宋鄭清之有詩句云:“ 逕行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六和塔為古建築藝術傑作,一九六一年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年新建“中華古塔博覽苑”。

杭州六和塔杭州六和塔

塔身自下而上塔檐逐級縮小,塔檐翹角上

掛了104隻鐵鈴。檐上明亮,檐下陰暗,明暗相間,從遠處觀看,顯得十分和諧。外形雍容大度,氣宇不凡,塔內每二層為一級,由螺鏇階梯相連,壁上飾有“須彌座”。塔內第三級須彌座上雕刻花卉飛禽、走獸、飛仙等各式圖案,刻畫精細。構思精巧,結構奇妙,是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傑作。

遊人從塔上可眺望錢江,景色秀麗。清晨登塔,正如白居易《憶江南》一詞所描寫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美不勝收。 據傳,《水滸傳》中的花和尚魯智深與行者武松最後在六和塔為僧,圓寂於此。

六和塔為古建築藝術之傑作,一九六一年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年新建“中華古塔博覽苑”,現已開放,遊人不絕。還有有六和茗軒、六和鐘聲、六和塔苑等系列項目美不勝收。

攝影指南

杭州六和塔杭州六和塔

從六和塔身後北側往山上走,越過塔苑,來到仿造應縣木塔的台地,驀然回首,六和塔和錢塘江大橋的雄姿盡現眼前,你會發現自己已經站在最滿意的拍攝點上了。

門票價格

門票20元/會員價17元(5人以上享受會員價)

登塔另收10元,登六和塔上才能看到錢塘江和錢塘江大橋,而且塔內暗藏玄機,別有洞天。

杭州六和塔杭州六和塔

《旅遊互聯》免費預訂萬松書院優惠門票

來歷

來歷傳說

傳說古代錢塘江里的龍王十分凶暴,經常興風作浪,淹沒家田,百姓遭殃。漁童六和的父親也被江潮淹死,母親被捲走,六和萬分悲痛,整日投石鎮江,震得水晶宮搖晃不定。龍王只好求饒,以金銀財寶與六和講和。六和提出:一.要放回母親。二.不許潮水禍害百姓。龍王無可奈何,只得答應。從此,錢塘江潮水不再泛濫,人民過著安居的生活。人們為了感激六和,就在他投石的小山上建了一座塔,這就是六和塔。

杭州六和塔杭州六和塔

《水滸傳》與六和塔

相傳梁山泊英雄南征方臘,宋江將兵馬駐紮在六和塔外的寺廟內,魯智深與武松忽聽得錢塘江上潮聲雷響。魯智深是北方人,從沒聽說過錢江潮,以為是戰鼓聲,便起身準備迎戰。後來僧人跟他解釋,方知這是潮信。於是他想起以前出家時師父說過“聽潮而圓,見信而寂”的偈言,覺得這是宿命,便在六和塔邊圓寂坐化了。

1936年4月,在六和塔下舉行過一場電影明星的聯合法婚,由著名民主人士沈鈞儒證婚,藍苹(即江青)與唐納、趙丹與葉露茜、顧而已與杜小鵑三對新人結為夫婦。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錢塘江北岸的月輪峰上。

1、308、504、游5路、假日5線到六和塔站下。

2、走下錢塘江大橋北側引橋,沿著左手方向的濱江大道步行大約十分鐘就來到了位於江北月輪山上的六和塔腳下。登塔的石階較陡,最好互相扶持而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