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習俗

民國年間,縣內有“衣冠不改舊家風”之說,衣著變化不大。 新中國成立前,農村房屋多為座北朝南的3間正房,長輩住在東屋,謂之“上房”。 新中國成立前,農村有“窮灶坑、富水缸”的習俗,以防水災,勤扒灶坑灰,隨時挑滿水缸。

一、服飾
民國時期,富戶人家的婦女多穿旗袍或偏襟短衫;男人多穿長袍馬褂,戴禮帽或帽盔,穿皮鞋。城鎮富有的學生,身著中山服。平民百姓多穿土粗布,樣式簡單,男女老少一律中式。上衣有大襟,用布帶打結為扣,俗稱“打蒜頭疙瘩”;下為綰腰長褲,系布褲帶。春、夏、秋三季,男人多穿內襯衣,俗稱“漢褶子”,頭戴草帽,腳穿黑布鞋、白布襪;中老年婦女身著黑、藍褲褂;青少年及婦女多穿白褂黑褲。冬季,男女老少一律穿棉褲、棉襖、棉鞋、線襪,青少年男女多穿駱駝鞍式棉鞋,老人穿納雲幫的棉鞋,俗稱“老頭樂”。
民國年間,縣內有“衣冠不改舊家風”之說,衣著變化不大。1938年八路軍開闢薊縣抗日根據地後,服飾大變,男人上衣有掩襟改為對襟,夏戴大沿草帽,東戴氈帽頭,穿布鞋布襪。
新中國成立後,服裝變化較快。50年代,實興中山裝、學生裝、列寧服,戴八角帽,穿膠底鞋、針織襪,衣著多為藍色,有“掙錢不掙錢,一身海成藍”之說。1966-1976年,流行軍乾服,青少年多穿草綠色服裝,戴草綠色軍帽。1978年以後,春秋冬季,年輕人服裝流行穿西服、夾克衫、喇叭褲、牛仔褲等,夏天,年輕婦女多穿裙子,男青年汗衫花色品種較多,鞋的樣式有港式、前進式、火箭式。
民國年間,婦女有佩戴手鐲、耳環、戒指的習慣。兒童掛長命鎖,希望孩子平安長大。50-70年代,佩戴飾品的習俗逐漸消失,80年代再度流行.
二、飲食
平時飲食 明、清、民國年間,一般農戶正常年景一日三參,兩稀一乾。麥收時,青甸窪地區一日4頓飯,早、晚在家用飯,中午、下午在田間用飯。午飯多為饅頭、烙餅、水飯、大蔥蘸醬等,謂之“帖晌飯”。麥收後,青甸窪、太河窪一帶農戶家家磨炒麵,陰天下雨,做飯困難時,全家人以炒麵為主食。至今仍有部分農戶喜食炒麵。夏季,縣內大部分地區習慣吃涼飯:壓餄餎、做涼格豆湯、過水麵、水飯。這一習俗流傳至今。冬季,一般農戶一天兩頓飯,進入臘月,中等以上農戶淘米磨麵,蒸餑餑、年糕。正月十五前,以t餑餑為主食。過去農戶所食蔬菜品種單調,從秋末到春天主要吃白菜。宴席也有白菜上桌,明曰“佛手肉”。春季,家家煮豆做醬,秋季戶戶醃鹹菜。
宴席 宴席有八八席(俗稱八碟八碗)、四四席、大四四席、小四四席。赴席時,客人長者坐上座,隔輩不同席,男女不同席。席間待客,有“七茶八飯十成酒”之說,即給客人倒茶要七成滿,盛飯要八成滿,到酒要是十成滿,甚至酒滿外溢,才算尊敬,且“主不喝,客不飲”,這些風俗,80年代大部分仍然保留。
三、居住
新中國成立前,破土建房,必擇吉日,焚香祭土地神,請陰陽宅先生看風水。縣內講究接東不接西,即一房建成後,想再接一間,只能往東蓋,不能往西蓋。門口一般留在南面或東面,且不直接對胡同、煙囪、橋口。廂房低於正房,謂之“廂不壓正”。建房時全村人主動幫工,不取報酬,主人酒肉相待,俗稱“請工”。上樑時,用紅線繞房四周,放鞭炮,樑上系紅布,貼“太公在此,諸神退位”對聯。上樑這天,親朋好持禮品祝賀,謂之“澆梁”,孕婦、寡婦不能入內。80年代,舊習俗大部分廢止,隨著專業或半專業建築隊的出現,幫工改為包工。
縣內民房講究深宅大院,座北朝南,幾層正房前後通行,前後均設門窗。廁所、豬圈一般設在院的東北角和西南角。70年代後,農村大多建獨院住宅。
新中國成立前,遷居挑吉日良辰,太陽出升前搬遷,先將火盆生著旺火,搬入新居,取今後日子“紅火旺盛”之意。然後烙張發麵餅,形如鍋大,取“今後的日子大發起”之意。這天,親朋攜火柴、筷子、升、肉、糧(主要是高粱)等禮品“添宅”,取“發旺、高升、紅火、快活”之意,也有送《孟母擇鄰圖》和條幅者。80年代,添宅之風猶存,禮品多以火柴、筷子和生活用品居多。親朋在新居開懷暢飲,俗稱“賀新居”。兄弟之間分家遷居,親戚均送來米麵,稱“溫居”。
新中國成立前,農村房屋多為座北朝南的3間正房,長輩住在東屋,謂之“上房”。兄弟住對屋,兄東弟西。有客人來時,主客人住在一屋,讓客人睡在炕頭,以示尊敬。兒子娶媳婦,西屋作洞房,以示長幼輩份。女兒與女婿回娘家,不能同居一室,若同居,須在炕席下面放些錢幣,以免娘家日子不興旺。已婚女兒,如在娘家生孩子,女婿必須將岳父家水缸、水桶等盛水器物挑滿水,以免日子不起或血腥之災。新中國成立後,全縣農村房屋坐落、建築樣式基本上與民國前相同。在縣域有數萬名職工幹部家庭居住樓房或平方房,居住習俗不大講究。
新中國成立前,農村有“窮灶坑、富水缸”的習俗,以防水災,勤扒灶坑灰,隨時挑滿水缸。這一習俗保留至今。
四、行路
新中國成立前,縣內書香門第、豪門富家的人走路講究端莊穩重、四平八穩,寧濕衣不亂步;平民百姓走路較為隨便。離家外出,擇吉日或雙日子,以保“平安”。臨行前,吃餃子,取“髮腳”之意。途中遇蛇橫道,返轉回家;遇別人丟失的菸斗或旱菸袋、繩子絕不拾起,以免不吉利;遇長輩,下車、下馬問好,否則,晚輩請長輩“恕過”,長輩應答“當行”或“快行”;如遇同輩、鄉親、熟人,在車上、馬上打手勢,說聲“兩便”;問路時,先下車、下馬,後說“借光”或“勞駕”,然後再問路;與長輩同行,長者在前,幼者在後。
新中國成立後,腳踏車逐漸增多,尤其近年來,汽車增多,人們行路習俗日趨簡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