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聯合公報

中俄聯合公報

中俄聯合公報,有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全面總結了2004年10月北京會晤以來中俄關係的發展成果,本著相互理解和信任的精神,討論了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現狀和前景,就重大國際問題和地區事務坦誠深入地交換意見,達成廣泛共識,確定了雙邊關係進一步發展的方向和加強兩國在國際舞台上戰略協作的基本原則。依據國際法、國際條約與慣例,俄羅斯於2005年7月3日發布中俄聯合,同日起生效。

基本信息

公報內容

中俄聯合公報中俄聯合公報
應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邀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於2005年6月30日至7月3日對俄羅斯聯邦進行了國事訪問。胡錦濤主席同普京總統舉行會談,分別會見了俄羅斯聯邦政府總理弗拉德科夫、聯邦會議聯邦委員會主席米羅諾夫和聯邦會議國家杜馬主席格雷茲洛夫。

一、兩國元首滿意地指出,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俄政治互信已上升到新水平,各領域合作不斷擴大和深化。兩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雙方重申,發展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是兩國對外政策的優先方向。這一選擇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於維護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穩定、發展。
雙方將按照2001年7月16日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原則和精神,深化政治互信,擴大互利合作,加強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協調和配合,推動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持續穩定向前發展。
雙方強調,兩國元首2004年10月14日批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實施綱要(2005年至2008年)》(以下簡稱“《實施綱要》”)對未來幾年兩國各領域合作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雙方對《實施綱要》的執行情況表示滿意,認為必須繼續努力,全面徹底地落實該檔案的各項規定。
二、雙方指出,2004年10月14日簽署的《中俄國界東段補充協定》同1991年5月16日簽署的《中蘇國界東段協定》、1994年9月3日簽署的《中俄國界西段協定》一起,將長達4300多公里的中俄邊界線走向全部確定,為兩國睦鄰合作和人民世代友好提供了可靠保障,為維護亞太地區及世界的安全和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雙方決心共同努力,積極落實國界協定及其他與國界有關的協定,把中俄邊界建設成為聯結兩國人民友誼和合作的堅實紐帶。
三、雙方認為,兩國在涉及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的重大問題上相互廣泛支持,是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重要特徵。
俄方重申在台灣問題上的原則立場,認為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外部勢力無權干涉。俄羅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灣獨立”,不接受“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反對台灣加入聯合國及其他只能由主權國家參加的國際組織,不向台灣出售武器。俄方理解中方根據《反分裂國家法》為實現國家和平統一所做的努力。
中方重申,堅定支持俄羅斯在維護國家主權和統一、打擊分裂主義和恐怖主義方面所做的努力。
雙方認為,中俄國家安全磋商機制的建立,標誌著兩國安全合作邁上新台階。雙方將充分發揮該機制及兩國有關部門安全磋商機制的作用,共同應對新挑戰和新威脅,維護兩國的共同利益。
雙方強調,中俄軍事合作對深化兩國互信發揮著重要作用,有利於維護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穩定。雙方願進一步推動兩軍合作和交流。
雙方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和俄羅斯聯邦國防部關於舉行聯合軍事演習的備忘錄》的簽署,表明兩軍交往發展到新的水平。雙方將共同努力,搞好中俄首次聯合軍事演習。雙方指出,中俄舉行聯合軍事演習旨在提高兩軍有效應對新挑戰和新威脅的作戰能力,不針對任何第三國。
雙方將在現有基礎上,採取實際步驟,促進中俄軍技合作向更高水平、更廣領域發展。
四、雙方指出,“世代友好、永不為敵”的思想在兩國得到廣泛支持。雙方將繼續深化和擴大民間交往,增進兩國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傳統友誼,鞏固中俄關係的社會基礎。雙方高度評價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的工作。
雙方強調,2006年在中國舉辦“俄羅斯年”、2007年在俄羅斯舉辦“中國年”,是未來兩年雙邊關係中的大事。雙方將認真籌劃,制訂“國家年”活動方案。通過舉辦上述“國家年”活動,為兩國政治、經貿、科技、人文等領域的合作增添新的活力。
五、雙方指出,近年來中俄經貿合作保持著快速發展的勢頭。2004年雙邊貿易額達到創紀錄的212.3億美元。今年雙邊貿易仍保持著20%以上的高速增長。
雙方將進一步挖掘中俄經貿合作的巨大潛力,改善貿易結構,提高機電產品比重,努力使雙邊貿易額到2010年達到600億至800億美元。
雙方對中俄投資合作的發展勢頭表示滿意,高度評價2005年6月在聖彼得堡舉行的第二屆中俄投資促進會議,以及會議期間達成的一系列大中型投資項目。雙方將繼續舉辦投資促進會議,擴大和提高中俄投資合作規模和水平。雙方將在各自法律框架內,積極採取措施,為落實雙方達成的合作項目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必要條件,以實現到2020年中國對俄累計投資120億美元的目標。雙方將儘快簽署中俄政府間鼓勵和保護相互投資的協定。
雙方指出,第16屆哈爾濱經貿洽談會的成功舉辦有助於加強和促進兩國實業界在實施俄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發展戰略及中國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方面的互利合作。雙方將繼續積極推進地方合作,鼓勵邊境地區開展更加緊密的協作。
雙方將繼續落實在投資、科技、運輸、航天、民用航空、通訊及信息技術、和平利用核能及銀行間合作的項目。
雙方認為,加強能源合作對提高中俄經貿合作整體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此次元首會晤期間雙方簽署油氣、電力等領域合作協定標誌著兩國能源合作邁出新的一步。雙方決心根據《實施綱要》,進一步推動落實中俄在石油天然氣領域的合作項目,包括中俄原油管道建設項目和在兩國境內共同開發油氣田項目,責成兩國有關企業就上述項目進行具體磋商。
雙方強調,積極擴大兩國人文領域合作,包括逐步落實雙方在文化、教育、衛生、體育、旅遊、新聞、電影和檔案等領域商定的活動具有重要意義。
雙方認為,有必要提高環境保護和自然資源利用方面的合作水平。
六、雙方認為,國際局勢正在發生複雜深刻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國家贊成國際關係民主化、世界格局多極化和發展模式多樣化。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合作不斷加深和發展,為各國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但世界上依然存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存在不少“熱點”地區。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問題相互交織,嚴重威脅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中俄聯合公報中俄聯合公報
兩國元首高度評價雙方簽署的關於21世紀國際秩序的聯合聲明,認為該聲明體現了兩國對重大國際問題有相同看法和立場,表明兩國致力於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願望和決心,有利於推動21世紀國際秩序朝著健康穩定的方向發展。
雙方認為,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為建立國際新秩序作出了重大貢獻。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60周年,中俄兩國呼籲世界上所有國家就建立21世紀國際新秩序開展廣泛對話,決心同各國一道,為建設和諧與發展的世界而不懈努力。
七、雙方重申支持打擊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主張在聯合國及其安理會協調下,根據《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準則,加強國際社會合作,制定長期、全面的反恐戰略。
雙方反對將恐怖主義同具體國家、民族和宗教掛鈎,反對在反恐問題上採取“雙重標準”。
雙方指出,中俄同為恐怖主義的受害者,將進一步加強合作,同這一邪惡勢力作鬥爭。
八、雙方指出,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必須進一步提高聯合國及其安理會在解決重大國際問題方面的核心作用。
雙方支持聯合國改革,認為聯合國改革應有助於加強多邊主義,提高聯合國的權威和效率以及應對新挑戰和新威脅的能力。希望2005年9月14日至16日在紐約舉行的聯合國首腦會議能通過反映千年宣言目標和任務連貫性的決議,加大各國落實這些目標和任務的實際力度,促進提高聯合國在關鍵領域的協調作用,鞏固21世紀集體安全體系,建設穩定和公正的國際秩序。
雙方認為,聯合國安理會改革涉及各方切身利益,相關決定應在最廣泛協商一致的基礎上作出。為避免造成會員國分裂,中俄反對在安理會改革問題上人為設定時限,表決未經協商一致的方案。
九、雙方指出,同中俄毗鄰的中亞國家有其獨特的歷史、文化和傳統。雙方充分尊重這些國家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符合中亞所有國家的長遠和根本利益,也有助於整個歐亞地區局勢健康發展。雙方表示將加強中俄與中亞國家在雙邊和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的協調和合作,以維護該地區的安全和穩定,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同時,雙方重申,將深化和擴大同中亞國家的雙邊合作,為促進中亞國家經濟發展作出不懈努力。
雙方指出,上海合作組織的建立和發展對加強成員國的睦鄰互信和友好合作,促進本地區安全、穩定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上海合作組織已成為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重要因素。雙方將採取切實措施,同其他成員國一道,深化和拓展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的安全、經濟及其他領域的合作。
十、雙方願共同努力,本著戰略協作夥伴的精神加強合作,維護亞太地區的安全和穩定。雙方願進一步加強兩國在東協地區論壇等區域合作機制下的對話、協調與合作。
中國歡迎俄羅斯加入“亞洲合作對話”,願繼續努力促進俄加入“亞歐會議”。中國歡迎俄羅斯與東亞已建立或正在形成的區域一體化體制建立聯繫。
十一、雙方重申,堅持朝鮮半島無核化目標,堅持對話和平解決方向,堅持維護半島和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支持朝韓繼續改善關係,支持朝鮮與有關國家實現關係正常化。雙方一致認為,六方會談是尋求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的最好最有效的方式。雙方對有關各方近來為推動復談所做的積極努力表示歡迎。雙方呼籲會談各方保持耐心,顯示靈活,以建設性態度積極推動早日重開六方會談,並使會談取得進展。雙方願進一步共同採取協調一致的步驟,和平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
雙方堅決反對核武器擴散,主張通過外交手段在國際原子能機構框架內儘早解決伊朗核問題。雙方支持國際社會為推動政治解決伊朗核問題所做的外交努力,願在這一進程中繼續發揮建設性作用。
雙方指出,兩國元首在友好、互信、合作的氛圍中進行了會談,取得重要實際成果。雙方對會晤成果表示滿意。

邀請普京訪華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邀請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在方便的時候訪華。普京總統愉快地接受了邀請。訪問具體時間由雙方通過外交途徑商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