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簡稱環保)是在個人、組織或政府層面,為大自然和人類福祉而保護自然環境的行為,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係,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採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經濟的、宣傳教育的等。保護環境是人類有意識地保護自然資源並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環境受到污染和破壞;對受到污染和破壞的環境做好綜合的治理,以創造出適合於人類生活、工作的環境,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讓人們做到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概念。自1960年代起,環保運動已漸漸令大眾更重視身邊的各種環境問題。

基本信息

簡介

定義1: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維持自身的存在和發展而進行的各種實踐活動的總稱。套用學科:地理學(一級學科);環境地理學(二級學科)
定義2:防止環境破壞或變質的方法和控制措施。套用學科:電力(一級學科):環境保護(二級學科)以上內容由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

環境保護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係,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採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經濟的、宣傳教育的等。

環境保護,人人有責環境保護,人人有責

環境保護(簡稱環保)是由於工業發展導致環境污染問題過於嚴重,首先引起工業化國家的重視而產生的,利用國家法律法規和輿論宣傳而使全社會重視和處理污染問題。

1962年美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遜出版了一本名為《寂靜的春天》的書,書中闡釋了農藥殺蟲劑滴滴涕(DDT)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作用,由於該書的警示,美國政府開始對劇毒殺蟲劑問題進行調查,並於1970年成立了環境保護局,各州也相繼通過禁止生產和使用劇毒殺蟲劑的法律。該書被認為是20世紀環境生態學的標誌性起點。1972年6月5日至16日由聯合國發起,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第一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提出了著名的《人類環境宣言》,是環境保護事業正式引起世界各國政府重視的開端。中國政府也參加了這個會議。

中國的環境保護事業也是從1972年開始起步,北京市成立了官廳水庫保護辦公室,河北省成立了三廢處理辦公室共同研究處理位於官廳水庫畔屬於河北省的沙城農藥廠污染官廳水庫問題,導致中國頒布法律正式規定在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和使用滴滴涕。1973年成立國家建委下設的環境保護辦公室,後來改為有國務院直屬的部級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各省(市、區)也相繼成立了環境保護局(廳)。並設立環保舉報熱線12369和網上12369中心接受民眾舉報環境污染事件。

政府的環境保護部門主要職責是執行各級議會〔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控制污染物排放政策,鼓勵開發污染物排放控制技術以控制污染,保護和改善環境。環保,在我們的生活中極為重要,我們要盡我們自己的所能,保護環境。

起因

土壤遭到破壞

森林植被森林植被

據參考訊息報導,110個國家(共10億人)可耕地的肥沃程度在降低。在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由於森林植被的消失、耕地的過分開發和牧場的過度放牧,土壤剝蝕情況十分嚴重。裸露的土地變得脆弱了,無法長期抵禦風雨的剝蝕。在有些地方,土壤的年流失量可達每公頃100噸。化肥和農藥過多使用,與空氣污染有關的有毒塵埃降落,泥漿到處噴灑,危險廢料到處拋棄,所有這些都在對土地構成一般來是不可逆轉的污染。

土壤是指陸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夠生長植物的疏鬆表層,其厚度一般在2m左右。土壤不但為植物生長提供機械支撐能力,並能為植物生長發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氣、熱等肥力要素。近年來,由於人口急劇增長,工業迅猛發展,固體廢物不斷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傾倒,有害廢水不斷向土壤中滲透,大氣中的有害氣體及飄塵也不斷隨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導致了土壤污染。凡是妨礙土壤正常功能,降低作物產量和質量,還通過糧食、蔬菜、水果等間接影響人體健康的物質,都叫做土壤污染物。

氣候變化和能源浪費

溫室效應示意圖溫室效應示意圖

溫室效應嚴重威脅著全人類。據2500名有代表性的專家預計,海平面將升高,許多人口稠密的地區(如孟加拉國、中國沿海地帶以及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多數島嶼)都將被水淹沒。氣溫的升高也將對農業和生態系統帶來嚴重影響。 據預計,1990-2010年,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能源消費將增加一倍,拉丁美洲的能源消費將增加50%-70%。因此,西方和開發中國家之間應加強能源節約技術的轉讓進程。我們特別應當採用經濟鼓勵手段,使工業家們開發改進工業資源利用效率的工藝技術。

生物的多樣性減少

由於城市化、農業發展、森林減少

環境保護公益活動環境保護公益活動
和環境污染,自然區域變得越來越小了,這就導致了數以千計物種的滅絕。因為一些物種的絕跡會導致許多可被用於製造新藥品的分子歸於消失,還會導致許多能有助於農作物戰勝惡劣氣候的基因歸於消失,甚至會引起瘟疫

森林面積的減少

最近幾十年以來,熱帶地區國家森林面積減少的情況也十分嚴重。在1980-1990 年,世界上有15億公頃森林消失了。按照目前這種森林面積減少的速度,40年以後,一些東南亞國家就再也見不到一棵樹了。

淡水資源受到威脅

據專家估計,從下個世紀初開始,世界上將有四分之一的地方長期缺水。請記住,我們不能造水,我們只能設法保護水。

化學污染

工業帶來的數百萬種化合物存在於空氣土壤植物動物人體中。即使 作為地球上最後的大型天然生態系統的冰蓋也受到污染。那些有機化合物、那些重 金屬、那些有毒產品,都集中存在於整個食物鏈中,並最終將威脅到動植物的健康, 引起癌症,導致土壤肥力減弱。

混亂的城市化

到本世紀末,世界上的大城市將達21個,大城市裡的生活條件將進一步惡化:擁 擠、水被污染、衛生條件差、無安全感—— 這些大城市的無序擴大也損害到了自然區。因此,無限制的城市化應當被看作是文明的新弊端

海洋的過度開發和沿海地帶被污染

由於過度捕撈,海洋的漁業資源正在以令人可怕的速度減少。因此,許多靠攝取海產品蛋白質為生的窮人面臨著飢餓的威脅。集中存在於魚肉種的重金屬和有機磷化合物 等物質有可能給食魚者的健康帶來嚴重的問題。 沿海地區受到了巨大的人口壓力。全世界有60%的人口擠在離大海不到100公里的地方。這種人口擁擠狀態使常常很脆弱的這些地方失去了平衡。

空氣污染

多數大城市裡的空氣含有許多取暖、運輸和工廠生產帶來的污染物。這些污染物威脅 著數千萬市民的健康,導致許多人失去了生命。 有毒氣體主要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

極地臭氧層空洞

極地臭氧層空洞極地臭氧層空洞

儘管人們已簽署了蒙特婁協定書,但每年春天,在地球的兩個極地的上空仍再次 形成臭氧層空洞,北極的臭氧層損失20%到30%,南極的臭氧層損失50%以上。

定義內涵

環境保護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是利用環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係,解決各種問題,保護和改善環境的一切人類活動的總稱。

包括,採取行政的、法律的、經濟的、科學技術的多方面的措施,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防止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以求保持和發展生態平衡,擴大有用自然資源的再生產,保證人類社會的發展。

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protection)涉及的範圍廣、綜合性強,它涉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許多領域,還有其獨特的研究對象。

環境保護包含至少三個層面的意思:

對自然環境的保護

防止自然環境的惡化。包括:對青山、綠水、藍天、大海的保護。這裡就涉及到了不能私采(礦)濫伐(樹)、不能亂排(污水)亂放(污氣)、不能過度放牧、不能過度開荒、不能過度開發自然資源、不能破壞自然界的生態平衡等等。這個層面屬於巨觀的,主要依靠各級政府行使自己的職能、進行調控,才能夠解決。

對人類居住、生活環境的保護

使之更適合人類工作和勞動的需要。這就涉及到人們的衣、食、住、行、玩的方方面面,都要符合科學、衛生、健康、綠色的要求。這個層面屬於微觀的,既要靠公民的自覺行動,又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法規作保證,依靠社區的組織教育來引導,要工農兵學商各行各業齊抓共管,才能解決。

對地球生物的保護

環境保護環境保護
物種的保全,植物植被的養護,動物的回歸,生物多樣性,轉基因的合保護瀕臨滅絕生物理、慎用,瀕臨滅絕生物的特別、特殊保護,滅絕物種的恢復,棲息地的擴大,人類與生物的和諧共處,不欺負其他物種等等。

這3個層面的關係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有側重而又統一的。3者並不矛盾、更不對立。

作為公民來說,我們對於居住、生活環境的保護,就是間接或直接地保護了自然環境;我們破壞了居住、生活的環境,就會直接或間接地破壞自然環境。

作為政府來說,既要著眼於巨觀的保護,又要從微觀入手,發動民眾、教育民眾,使環境保護成為公民的自覺行動。

1972年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以後,“環境保護”這一術語被廣泛的採用。如前蘇聯將“自然保護”這儀傳統用語逐漸改為“環境保護”;中國在1956年提出了“綜合利用”工業廢物方針,20世紀60年代末提出“三廢”處理和回收利用的概念,到20世紀70年代改用“環境保護”這一比較科學的概念。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的規定,環境保護的內容包括保護自然環境和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兩個方面。也就是說,要運用現代環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在更好的利用資源的同時深入認識、掌握污染和破壞環境的根源和危害,有計畫的保護環境,恢復生態,預防環境質量的惡化,控制環境污染,促進人類與環境的協調發展。中國重視環保還比較晚,現在各級政府的重視程度還有差距,能夠稱得上環保政府的並不多見。所以談環保市民還為時過早。

保護內容

環境保護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又是指人類有意識地保護自然資源並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環境受到污染和破壞;對受到污染和破壞的環境必須做好綜合治理,以創造出適合於人類生活、工作的環境。環境保護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係,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採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經濟的、宣傳教育的等。其內容主要有:

1、防治由生產和生活活動引起的環境污染,包括防治工業生產排放的“三廢”(廢水、廢氣、廢三廢渣)、粉塵、放射性物質以及產生的噪聲、振動、惡臭和電磁微波輻射,交通運輸活動產生的有害氣體、液體、噪聲,海上船舶運輸排出的污染物,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學品,城鎮生活排放的煙塵、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由建設和開發活動引起的環境破壞,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鐵路、公路幹線、大型港口碼頭、機場和大型工業項目等工程建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農墾和圍湖造田活動、海上油田、海岸帶和沼澤地的開發、森林和礦產資源的開發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新工業區、新城鎮的設定和建設等對環境的破壞、污染和影響;

3、保護有特殊價值的自然環境,包括對珍稀物種及其生活環境、特殊的自然發展史遺蹟、地質現象、地貌景觀等提供有效的保護。另外,城鄉規劃,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樹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長和分布、合理配置生產力等,也都屬於環境保護的內容。環境保護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動和主要任務之一。我國則把環境保護宣布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並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以保證這一基本國策的貫徹執行。

保護範圍

環境保護環境保護
包括地球保護、太空宇宙的保護,生存環境的保持維護。陸地(地形、地貌等)、大氣、水、生物(人類自身,森林,植物,動物等)、陽光,自然的、人工外部世界總體。自然、文化遺產。

大地的治理與保護

對大地的環保之所以把治理放在前面,保護放在後面,是因為陸地已經有污染,所以欲強調治理同時保護。對已污染的大地(土地,山巒,陸架)強化治理,恢複本源。

大氣的治理與保護

限制,減少排放,淨化大氣,用自然+人工的方法

水治理

由於社會生產、生活與水密切相關,水飢、水荒、水枯、水污的纏擾,做為“水”的關鍵點,“水處理”是水家族最最重要的急所重點,因此,水處理領域涉及的套用範圍十分廣泛,構成了一個龐大的產業套用。有超過“自然水”的趨勢。

水處理方法有:(一)沉澱物過濾法;(二)硬水軟化法;(三)活性炭吸附法;(四)去離子法;(五)逆滲透法、反滲透法;(六)超過濾法;(七)蒸餾法;(八)紫外線消毒法;(九)生物化學法等,及最新穎的(十)正向滲透法,自然淨化方法的人類新創造。

自然化的“正向滲透法”減少二次、三次污染,耗能,升溫希望的未來。促進環境水成本的負增長。

主要職責

環境保護環境保護
1、防治由生產和生活活動引起的環境污染,包括防治工業生產排放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粉塵、放射性物質以及產生的噪聲、振動、惡臭和電磁微波輻射,交通運輸活動產生的有害氣體、廢水、噪聲,海上船舶運輸排出的污染物,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學品,城鎮生活排放的煙塵、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由建設和開發活動引起的環境破壞,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鐵路、公路幹線、大型港口碼頭、機場和大型工業項目等工程建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農墾和圍湖造田活動、海上油田、海岸帶和沼澤地的開發、森林和礦產資源的開發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新工業區、新城鎮的設定和建設等對環境的破壞、污染和影響;
3、保護有特殊價值的自然環境,包括對珍稀物種及其生活環境、特殊的自然發展史遺蹟、地質現象、地貌景觀等提供有效的保護。
另外,城鄉規劃,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樹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長和分布、合理配置生產力等,也都屬於環境保護的內容。環境保護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動和主要任務之一。中國則把環境保護宣布為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並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以保證這一基本國策的貫徹執行。

行為規範

節約用水節約用水

1、節水為榮——隨時關上水龍頭,別讓水白流。

2、監護水源——保護水源就是保護生命

3、一水多用——讓水重複使用

4、阻止滴漏——檢查維修水龍頭

5、慎用清潔劑——儘量用肥皂,減少水污染

6、關心大氣質量——別忘了你時刻都在呼吸

7、隨手關燈——省一度電,少一份污染

8、節用電器——為減緩地球溫暖化出一把力

9、減用空調——降低能源消耗

10、支持綠色照明——人人都用節能燈

11、利用可再生資源—別等到能源耗竭的那一天

12、做“公交族”——以乘坐公共運輸車為榮

5保護土地

13、當“腳踏車英雄”——保護大氣,始於足下

14、減少尾汽排放——開車人的責任

15、用無鉛汽油——開車人的選擇

16、使用再生紙——減少森林砍伐

17、替代賀年卡——減輕地球負擔

18、節糧新時尚——讓節儉變成榮耀

19、控制噪聲污染——讓我們互相監督

20、維護安寧環境——讓我們從自己做起

21、認“環境標誌”——選購綠色食品

22、用無氟製品——保護臭氧層

23、選無磷洗衣粉——保護江河湖泊

24、買環保電池——防止汞鎘污染

25、選綠色包裝——減少垃圾災難

26、認綠色食品標誌——保障自身健康

27、買無公害食品——維護生態環境

領養樹——做綠林衛士領養樹——做綠林衛士

28、少用一次性製品——節約地球資源

29、自備購物袋——少用塑膠袋

30、自備餐盒——減少白色污染

31、少用一次性筷子——別讓森林變木屑

32、舊物巧利用——讓有限的資源延長壽命

33、交流捐贈多餘物品——閒置浪費,捐贈光榮

34、回收廢塑膠——開發“第二油田”

35、回收廢電池——防止悲劇重演

36、回收廢紙——再造林木資源

37、回收生物垃圾——再生綠色肥料

38、回收各種廢棄物——所有的垃圾都能變成資源

39、推動垃圾分類回收——舉手之勞戰勝垃圾公害

40、拒食野生動物——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

41、拒用野生動植物製品——別讓瀕危生命死在你手裡

42、不獵捕和飼養野生動物——保護有脆弱的生物鏈

43、制止偷獵和買賣野生動物的行為——行使你神聖的權利

44、做動物的朋友——善待生命,與萬物共存

45、不買珍稀木材用具——別摧毀熱帶雨林

46、植樹護林——與荒漠化抗爭

47、領養——做綠林衛士


措施

保護環境保護環境
1、空調冬18夏26度全國節電上億度

冬季的空調溫度調至18度或以下。如您感覺有些寒冷可以多加件衣服,如此簡單的舉措就可以節約電力,從而減少燃煤發電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減緩氣候變暖。
夏季的空調溫度調至26度或以上。大城市的空調負荷約占盛夏最大供電負荷的40%-50%,將空調的溫度從22-24℃提高到26-28℃,可以降低10%-15%的電力負荷,減少4-6億度以上的耗電量。
人在夏天出些汗是有利於健康的,能增強新陳代謝、調節內分泌功能並促進自身免疫。
2、燈泡換成節能燈用電能省近八成
家中的普通燈泡換為節能燈泡,並且要購買經過“國家節能產品認證”的產品,您可以通過是否印有“節”字標誌來判斷。在相同光通量條件下,節能燈比白熾燈可節約電能80%,用於購買節能燈的費用,在(8~10)個月的電費節餘中就可以收回。
3、垃圾分類不亂扔回收利用好再生 
在垃圾中,約50%是生物性有機物,約30%—40%具有可回收再利用價值。2000年,中國產生的六大可回收的廢物量分別為:廢鋼鐵4150至4300萬噸、廢有色金屬100至120萬噸、廢橡膠85至92萬噸、廢塑膠230至250萬噸、廢玻璃1040萬噸、廢紙1000至1500萬噸。目前中國每年可利用而未得到利用的廢棄物的價值達250億元,約有300萬噸廢鋼鐵、600萬噸廢紙未得到回收利用。廢塑膠的回收率不到3%,橡膠的回收率為31%。僅每年扔掉的60多億隻廢乾電池就含7萬多噸鋅、10萬噸二氧化錳。
4、不用電器斷電源節電10%能看見 
家庭和辦公室內的各種電器,如電視、電腦等,請在不使用時關掉電源。在待機狀態下,電視機每小時平均耗電量8.07焦耳,空調3.47焦耳,顯示器7.69焦耳,PC主機35.07焦耳,抽油煙機6.06焦耳。關掉電源這一小小的舉動既可以幫您節省電費,又能保護環境。
5、對高耗能企業鼓勵安裝節能設施

環境保護環境保護
煙氣餘熱回收途徑通常採用二種方法:一種是預熱工件;二種是預熱空氣進行助燃。煙氣預熱工件需占用較大的體積進行熱交換,往往受到作業場地的限制(間歇使用的爐窯還無法採用此種方法)。預熱空氣助燃是一種較好的方法,一般配置在加熱爐上,也可強化燃燒,加快爐子的升溫速度,提高爐子熱工性能。這樣既滿足工藝的要求,最後也可獲得顯著的綜合節能效果。
此外國內從五十年代開始在工業爐窯上採用預熱空氣的預熱器,其中主要形式為管式、圓筒輻射式和鑄鐵塊狀等形式換熱器,但交換效率較低。八十年代,國內先後研製了噴流式,噴流輻射式,復台式等換熱器,主要解決中低溫的餘熱回收。在100度以下煙氣餘熱回收中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提高了換熱效率。但在高溫下仍因換熱器的材質所限,使用壽命低,維修工作量大或固造價昂貴而影響推廣使用。
21世紀初國內河南省鞏義市終於研製出了榮華陶瓷換熱器。其生產工藝與窯具的生產工藝基本相同,導熱性與抗氧化性能是材料的主要套用性能。它的原理是把陶瓷換熱器放置在煙道出口較近,溫度較高的地方,不需要摻冷風及高溫保護,當窯爐溫度1250-1450℃時,煙道出口的溫度應是1000-1300℃,陶瓷換熱器回收餘熱可達到450-750℃,將回收到的的熱空氣送進窯爐與燃氣形成混合氣進行燃燒,可節約能源35%-55%,這樣直接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經濟效益。
陶瓷換熱器在金屬換熱器的使用局限下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因為它較好地解決了耐腐蝕,耐高溫等課題,成為了回收高溫餘熱的最佳換熱器。經過多年生產實踐,表明陶瓷換熱器效果很好。它的主要優點是:導熱性能好,高溫強度高,抗氧化、抗熱震性能好。壽命長,維修量小,性能可靠穩定,操作簡便。是目前回收高溫煙氣餘熱的最佳裝置。
目前,陶瓷換熱器可以用於冶金、有色、耐材、化工、建材等行業主要熱工窯爐,正在為世界的節能減排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綠色食品

綠色食品與一些天然食品,保健食品不同,是以環保、安全、營養為首要概念。首先,產品或產品的原料產地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的生態環境標準;二是農作物種植,畜禽飼養,水產養殖及食品加工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的生產操作規程;三是產品必須符合綠色食品質量和衛生標準。
從1989年農業部農墾司提出的“無公害食品”開始,中國的綠色食品管理和開發生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綠色貿易

隨著環保意識日益深入人心,生活質量的提高,綠色消費蔚然興起。據調查,目前(2009年)綠色消費總量已達2500億美元,未來10年,國際綠色貿易將以12-15%的速度增長。47%的歐洲人更喜歡購買綠色食品,其中67%的荷蘭人,80%的德國人在購買時考慮環保因素。正因為如此,企業的競爭不僅是產品的性能,服務品質,促銷手段方面的競爭,也是環境保護的競爭。

綠色管理

綠色管理是把環保的觀念融於經營管理之中。原料和生產工藝過程的選擇都要符合環境標準,廢物的回收利用也是其追求的目標。富士公司廢舊膠片的循環利用率已達100%;東芝、尼桑、日本電力公司則共同出資2500萬美元建立環境基金。綠色管理的推行,在增加了企業的必要環保投入同時,也給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貿易效益。

綠色農業

綠色農業的概念,是在總結十多年綠色食品事業發展的基礎上,經過對全球半個多世紀以來各種農業發展模式的分析、研究,結合中國農業發展的新形勢,對今後農業發展的取向做出的一個戰略判斷。在2003年10月聯合國亞太經社理事會主辦的“亞太地區綠色食品與有機農業市場通道建設國際研討會”上提出綠色農業的概念後,得到了與會代表和亞太經社理事會官員的廣泛贊同。綠色農業是指充分運用先進科學技術、先進工業裝備和先進管理理念,以促進農產品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和提高農業綜合經濟效益的協調統一為目標,以倡導農產品標準化為手段,推動人類社會和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發展模式。

環境破壞

土壤破壞

國際化110個國家可耕地的肥沃程度在降低。在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由於森林植被的消失、耕地的過分開發和牧場的過度放牧,土壤剝蝕情況十分嚴重。裸露的土地變得脆弱了,無法長期抵禦風雨的剝蝕。在有些地方,土壤的年流失量可達每公頃100噸。化肥和農藥過多使用,與空氣污染有關的有毒塵埃降落,泥漿到處噴灑,危險廢料到處拋棄,所有這些都在對土地構成一般來說是不可逆轉的污染。

土壤是指陸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夠生長植物的疏鬆表層,其厚度一般在2m左右。土壤不但為植物生長提供機械支撐能力,並能為植物生長發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氣、熱等肥力要素。近年來,由於人口急劇增長,工業迅猛發展,固體廢物不斷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傾倒,有害廢水不斷向土壤中滲透,大氣中的有害氣體及飄塵也不斷隨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導致了土壤污染。凡是妨礙土壤正常功能,降低作物產量和質量,還通過糧食、蔬菜、水果等間接影響人體健康的物質,都叫做土壤污染物。

化學污染

霧霾霧霾
工業帶來的數百萬種化合物存在於空氣、土壤、水、植物、動物和人體中。即使作為地球上最後的大型天然生態系統的冰蓋也受到污染。那些有機化合物、那些重金屬、那些有毒產品,都集中存在於整個食物鏈中,並最終將威脅到動植物的健康,引起癌症,導致土壤肥力減弱等。

空氣污染

多數大城市裡的空氣含有許多取暖、運輸和工廠生產帶來的污染物。這些污染物威脅著數千萬市民的健康,導致許多人失去了生命。有毒氣體主要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

混亂城市化

到本世紀末,世界上的大城市將達21個,大城市裡的生活條件將進一步惡化:擁擠、水被污染、衛生條件差、無安全感——這些大城市的無序擴大也損害到了自然區。因此,無限制的城市化應當被看作是文明的新弊端。

森林面積減少

最近幾十年以來,熱帶地區國家森林面積減少的情況也十分嚴重。在1980-1990年,世界上有1.5億公頃森林消失了。按照目前這種森林面積減少的速度,40年以後,一些東南亞國家就再也見不到一棵樹了。
日本和韓國的森林面積比例都超過60%,台灣則是接近60%,都遠超過世界水平,歐洲(獨立國協和斯堪地那維亞除外)北美紐澳等西方國家的平均森林面積比例才30~35%左右,連以愛好森林著稱的德國瑞士也才30~31%而已,中國和印度更慘,森林面積比例不到30%。

極地臭氧層空洞

儘管人們已簽署了《蒙特婁協定書》,但每年春天,在地球的兩個極地的上空仍再次形成臭氧層空洞,北極的臭氧層損失20%到30%,南極的臭氧層損失51%以上。

生物多樣性減少

由於城市化、農業發展、森林減少和環境污染,自然區域變得越來越小了,這就導致了物種的滅絕。因為一些物種的絕跡會導致許多可被用於製造新藥品的分子歸於消失,還會導致許多能有助於農作物戰勝惡劣氣候的基因歸於消失,甚至會引起瘟疫。
生物多樣性的意義主要體現在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對於人類來說,生物多樣性具有直接使用價值、間接使用價值和潛在使用價值。

淡水資源受到威脅

請記住,我們不能造水,我們只能設法保護、珍惜水。
在過去的三個世紀裡,人類提取的淡水資源量增加了35倍,1970年達到了3500立方公里。本世紀的後半葉,淡水提取量每年增加4-8%,其中農業灌溉和工業用水占了增長的主要部分,特別是上世紀70年代“綠色革命”期間,灌溉用水翻了一番。
據有關國際組織預測,到2050年,預測生活在缺水國家中的人口將增加到10.6億和24.3億之間,約占全球預測人口的13-20%。

氣候變化和能源浪費

據2500名有代表性的專家預計,海平面將升高,許多人口稠密的地區(如孟加拉國、中國沿海地帶以及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多數島嶼)都將被水淹沒。氣溫的升高也將對農業和生態系統帶來嚴重影響。據預計,1990-2010年,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能源消費將增加一倍,拉丁美洲的能源消費將增加50%-70%。因此,西方和開發中國家之間應加強能源節約技術的轉讓進程。我們特別應當採用經濟鼓勵手段,使工業家們開發改進工業資源利用效率的工藝技術。

海洋過度開發的污染

海洋過度開發海洋過度開發
由於過度捕撈,海洋的漁業資源正在以令人可怕的速度減少海洋過度開發的污染海洋過度開發的污染。因此,許多靠攝取海產品蛋白質為生的窮人面臨著飢餓的威脅。集中存在於魚肉中的重金屬和有機磷化合物等物質有可能給食魚者的健康帶來嚴重的問題。沿海地區受到了巨大的人口壓力。全世界有60%的人口擠在離大海不到100公里的地方。這種人口擁擠狀態使常常很脆弱的這些地方失去了平衡。

宣傳用語

讓我們共同擁有一個地球讓我們共同擁有一個地球

1、環境保護,人人有責。
2、保護環境是一項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
3、實施科教興國與可持續發展戰略。
4、1998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主題是:“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們的海洋”。
5、保護藍天碧水。
6、建設美麗的邊疆,愛護我們的家園。
7、加強環境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環境意識。
8、保護環境是每一位公民應盡的責任。
9、環境保護從我身邊做起。
10、保護環境,造福人民。
11、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12、破壞環境,就是破壞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13、土壤不能再生,防止土壤污染和沙化,減少水土流失。
14、環境與人類共存,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
15、保護水環境,節約水資源。
16、保護戈壁植被,防止沙塵污染,保護大氣環境。
17、環保不分民族,生態沒有國界,不要旁觀,請加入行動者的行列,今天節約一滴水,留給後人一滴血。

18、沒有地球的健康就沒有人類的健康,與自然重建和諧,與地球重修舊好,垃圾混置是垃圾,垃圾分類是資源。
19、用行動護衛家園,用熱血澆灌地球。
20、把消費限制在生態圈可以承受的範圍內,破壞環境,禍及千古,保護環境,功蓋千秋。
21、垃圾回收,保護地球,舉手之勞,參與環保。
22、揀回垃圾分類老傳統,倡導綠色文明新時尚。
23、人類若不能與其他物種共存,便不能與這個星球共存。
24、人類只有一個可生息的村莊——地球。保護環境是每個地球村民的責任。
25、你的星球需要你,聯合起來應對氣候變化!(2009年世界環境日主題)
26、不要沙粒拂面,勿讓酸雨綿綿。法律法規

27、尊崇自然敬畏性命

28、願君莫伸折枝手,鮮花亦自有淚滴
29、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我
30、草木綠,花兒笑,空氣清新環境好
31、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
32、保護樹木,就是保護自我
33、讓經濟發展的浪潮進入綠色的河道
34、草兒可愛,大家愛
35、追求綠色時尚走向綠色禮貌
36、保護環境,功蓋千秋
37、環境保護,人人有責。
38、把綠色帶進世紀
39、這天節約一滴水,留給後人一滴血
40、除了相片,什麼都不好帶走;除了腳印,什麼都不好留下。
41、地球是我家,綠化靠大家。摘自:www.lq580.com
42、綠色——性命之源
43、為了地球上的性命-拯救咱們的海洋"。
44、地球是我家,綠化靠大家。
45、保護環境,造福人民。
46、來時給你一陣芳香,走時還我一身潔淨。
47、地球能滿足人類的需要但滿足不了人類的貪婪
48、樹立大環境意識,保護生態環境。
49、人類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我
50、青山清我目流水靜我耳
51、保護藍天碧水。
52、帶走的花兒性命短暫,留下的美麗才是永遠
53、保護水環境,節約水資源。
54、建設美麗的邊疆,愛護咱們的家園。
55、破壞環境,禍及千古
56、環境保護從我身邊做起。
57、與自然重建和諧,與地球重修舊好
58、我為你美麗的心靈綻放
59、保護環境就是保護咱們自我。
60、人人為環保環保為人人
61、一棵樹+一棵樹=一片樹林
62、沒有地球的健康就沒有人類的健康
63、發展經濟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
64、把消費限制在生態圈能夠承受的範圍內
65、別讓可愛的生靈在咱們這一代人手中消失
66、建設項目務必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67、地球是咱們從後代手中借來的
68、尊天重地敬天愛人
69、森林是氧氣的製造工廠
70、小草有性命,足下多留“青”。
71、山中何所有?岑上多白雲
72、我是環保一員
73、環境保護是一項基本國策
74、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
75、紅花綠草滿園栽,風送花香碟時來
76、綠色是地球的本色
77、追求綠色時尚,擁抱綠色生活
78、只有一個地球人類就應同舟共濟
79、保護環境光榮污染環境可恥
80、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平衡促進經濟持續發展

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釋義

1979年中國通過了第一部環境保護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逐步形成了環境保護法律體系。1973年中國的第一個環境標準——《工業“三廢”排放試行標準》誕生。截至1998年底,中國曆年來共發布國家環境標準412項,現行的有361項,其中環境質量標準10項,污染物排放標準80項,環境監測方法標準230項,環境標準樣品標準29項,環境基礎標準12項,歷年共發布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標準(即環境行業標準)34項。

1997年3月,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增加了有關“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的規定。我國環境保護法的基本原則是: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污染者付費;政府對環境質量負責;依靠民眾保護環境。2002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頒布,為項目的決策、項目的選址、產品方向、建設計畫 和規模以及建成後的環境監測和管理提供了科學依據.。

國際

國際環境保護法是指調整國家之間,在開發、利用、保護和改善環境中,所產生的各種關係的有約束力的原則、規則、規章和制度的總稱,是保護全人類環境的法律,是在國際法中自成體系的一個分支,它與國內環境保護法有著密切的聯繫,是一國國內環境保護法的組成部分。它的主體是國際社會中因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而產生權利義務法律關係的參加者,客體是因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而產生的權利義務的共同指向。有關國際環境保護的公約、條約、協定等國際環境法檔案就達150多件。我國締結和參加的國際公約、條約作為中國環境保護法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其內容和要求在中國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從事環境執法也必須注意到國際環境法的規定。

環保成本

2007年,國家電監會將配合價格主管部門,推動電價形成機制改革,將環境保護成本計入電價成本。

昨日,國家電監會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了2007年工作要點,明確要推進和規範發電權交易。鼓勵不同的發電機組之間開展發電權交易,制定發電權交易監管辦法,用市場機制促進降耗環保目標的實現。研究建立高耗能、高污染機組的市場退出機制。配合價格主管部門,推動電價形成機制改革,將環境保護成本計入電價成本。

此前,由國家發改委價格司起草的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的方案——《關於深化價格改革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意見》,已獲得發改委主任辦公會議的原則通過,該方案把環境治理成本和資源枯竭後的退出成本計入石油、天然氣、水、電、煤炭和土地等產品的定價中。國家發改委秘書長韓永文曾向媒體表示,該方案為今年資源能源性產品價格繼續上漲定下基調。

2006年我國單位GDP能耗未能實現計畫目標,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中國能源價格長期實行不完全成本定價,造成能源價格機制的扭曲,價格不能夠充分反映資源的稀缺程度和市場的供求狀況,市場規律無法自動調節能源消費行為,使國家降低單位GDP能耗的努力收效甚微。

配合有關部門定期公布發電機組能耗情況和污染排放情況;會同地方政府研究建立電力企業節能降耗的激勵機制和具體措施;繼續配合有關部門做好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

為推進電力節能環保工作,電監會還將監管電力企業落實對污染企業的停電、限電措施。配合環保部門,建立發電企業節能環保標準,量化環保節能目標;推進電力行業企業環境監督員制度試點工作。

紀念日

國際濕地日

世界水日 標誌世界水日 標誌
2月2日為國際濕地日。根據1971年在伊朗拉姆薩爾(RAMSAR)簽定的《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濕地是指“長久或暫時性沼澤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鹹水、鹹水體,包括低潮時不超過6米的水域”。濕地對於保護生物多樣性,特別是禽類的生息和遷徙有重要的作用。

世界水日

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屆聯合國大會做出決議,確定每年的3月22日為“世界水日”。決議提請各國政府根據各自的國情,在這一天開展一些具體的活動,以提高公眾意識。從1994年開始,中國政府把“中國水周”的時間改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使宣傳活動更加突出“世界水日”的主題。

世界氣象日

1960年,世界氣象組織把3月23日定為“世界氣象日”,以提高公眾對氣象問題的關注。

地球日

地球日地球日
1969年美國威斯康星州參議員蓋洛德納爾遜提議,在美國各大學校園內舉辦環保問題的講演會。不久,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的學生丹尼斯海斯將納爾遜的提議擴展為在全美舉辦大規模的社區環保活動,並選定1970年4月22日為第一個“地球日”。當天,美國有2000多萬人,包括國會議員、各階層人士,參加了這次規模盛大的環保活動。在全國各地,人們高呼著保護環境的口號,在街頭和校園,遊行、集會、演講和宣傳。隨後影響日漸擴大並超出美國國界,得到了世界許多國家的積極回響,最終形成為世界性的環境保護運動。4月22日也日漸成為全球性的“地球日”。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地都要開展形式多樣的民眾環保活動。

世界無菸日

1987年世界衛生組織把5月31日定為“世界無菸日”,以提醒人們重視香菸對人類健康的危害。

世界環境日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各國環境保護運動的深入,環境問題已成為重大社會問題,一些跨越國界的環境問題頻繁出現,環境問題和環境保護逐步進入國際社會生活。1972年6月5~16日,聯合國在斯德哥爾摩召開人類環境會議,來自113個國家的政府代表和民間人士就世界當代環境問題以及保護全球環境戰略等問題進行了研討,制定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宣言》和109條建議的保護全球環境的“行動計畫”,提出了7個共同觀點和26項共同原則,以鼓舞和指導世界各國人民保持和改善人類環境,並建議將此次大會的開幕日定為“世界環境日”。1972年10月,第2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聯合國根據當年的世界主要環境問題及環境熱點,有針對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環境日”的主題。聯合國系統和各國政府每年都在這一天開展各種活動,宣傳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同時發表《環境現狀的年度報告書》,召開表彰“全球500佳”國際會議。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

由於日益嚴重的全球荒漠化問題不斷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從1995年起,每年的6月17日被定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

國際保護臭氧層日

1987年9月16日,46個國家在加拿大蒙特婁簽署了《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婁議定書》,開始採取保護臭氧層的具體行動。聯合國設立這一紀念日旨在喚起人們保護臭氧層的意識,並採取協調一致的行動以保護地球環境和人類的健康。

世界動物日

義大利傳教士聖·弗朗西斯曾在100多年前倡導每年的10月4日“向獻愛心給人類的動物們致謝”。為了紀念他,人們把10月4日定為每年的“世界動物日”。

世界糧食日

全世界的糧食正隨著人口的飛速增長而變得越來越供不應求。從1981年起,每年的10月16日被定為“世界糧食日”。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生物多樣性公約》於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為紀念這一有意義的日子,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從1995年起每年的12月29日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2001年5月17日,根據第55屆聯合國大會第201號決議,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改為每年5月22日。

中國土地日

全國土地日,是每年6月25日。1986年6月25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並頒布中國第一部專門調整土地關係的大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為紀念這一天,1991年5月24日國務院第83次常務會議決定,從1991年起,把每年的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頒布的日期確定為全國土地日。“土地日”是國務院確定的第一個全國紀念宣傳日。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為保護土地而設立專門紀念日的國家。

中國植樹節

中國植樹節定於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國為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熱情,促進國土綠化,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通過立法確定的節日。在該日,全國各地政府、機關、學校、公司會回響造林的號召,集中舉行植樹節儀式,從事植樹活動。中國曾於1915年規定清明節為植樹節,而後在1928年將植樹節改為孫中山逝世的3月12日,以紀念革命先驅的植樹造林願望。這一設定被中國大陸和中國台灣沿用至今。此外,一些省市還根據當地的氣候規律,規定了其它的植樹日、植樹周、植樹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