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片

艾片

艾片,中藥名。為菊科植物艾納香Blumea balsami era(L.)DC.的新鮮葉經提取加工製成的結晶。分布於華南及福建、台灣、貴州、雲南等地。具有開竅醒神,清熱止痛之功效。常用於熱病神昏、痙厥,中風痰厥,氣鬱暴厥,中惡昏迷,目赤,口瘡,咽喉腫痛,耳道流膿。

基本信息

入藥部位

植物的新鮮葉經提取加工製成的結晶。

性味

味苦、辛、澀,性寒。效純、稀、糙、輕、動、淡。

功效

開竅醒神,清熱止痛。

主治

主治熾熱,陳熱,訌熱,毒熱,丹毒,瘟熱,腫瘤,牙痛,目赤。

用法用量內服:煮散劑,3~5g;或入丸、散。

基本內容

【草藥名】: 艾片

【內容介紹】:

艾片 (《增訂偽藥條辨》)

【異名】艾腦香(《現代實用中藥》),艾粉、結片(《藥材資料彙編》)。

【來源】為菊科植物艾納香葉片的加工品。

植物形態參見艾納香條。

【製法】9~10月間,採取艾納香葉,入蒸器中加熱使之升華,升華所得的結晶為灰白色之粉狀物,即稱艾粉。

經壓榨去油,煉成塊狀結晶,再劈削成顆粒狀或片狀,即為艾片。

【藥材】為半透明的結晶,直徑5~15毫米,厚約2~3毫米。

白色。

氣清涼,味辛涼濃烈。

燃燒時有濃黑煙。

以片大、質薄、潔白、鬆脆、清香者為佳。

主產廣東,廣西、貴州等地。

本品在廣東、廣西,亦作為冰片的品種之一。

參見冰片條。

【性味】①《藥材資料彙編》:甘,溫平,無毒。

②《廣西中藥志》:味辛苦,性溫,無毒。

【功用主治】①《藥材資料彙編》:去惡氣,辟瘟疫,殺蟲療癬,治中暑霍亂。

②《廣西中藥志》:通竅散火,祛翳明目。

治霍亂腹痛,風痰閉竅。

外用於目疾外障,口瘡等證,並可作配製跌打損傷的外敷藥。

【用法與用量】內服:0.5~1分,多入丸、散。

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生理特性

艾納香,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高1~3m。莖粗壯,莖皮灰褐色,有縱條棱,木質部鬆軟,白色,有髓部,節間長2~6cm,被黃褐色密柔毛。下部葉寬橢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22~25cm,寬8~10cm,先端短尖或銳,基部漸狹,具柄,柄兩側有3~5對狹線形的附屬物,邊緣有細鋸齒,上面被柔毛,下面被淡褐色或黃白色密絹狀綿毛;中脈在下面凸起,側脈10~15對;上部葉長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7~12cm,寬1.5~3.5cm,先端漸尖,基部略尖,無柄或有短柄,柄的兩側常有1~3對狹線形的附屬物,全緣或具細鋸及羽狀齒裂。頭狀花序多數,排成開展具葉的大圓錐藥序;花序梗被黃色密柔毛;總苞鐘形;總苞片約6層,外層長圓形,背面被密柔毛,中層線形,內層長於外層4倍;花托蜂窩狀。花黃色;雌花多數,花冠檐部2~4齒裂;兩性花花冠檐部5齒裂,被短柔毛。瘦果圓柱形,具棱5條,被密柔毛;冠毛紅褐色,糙毛狀。花期幾乎全年。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600~1000m的林下、林緣、河谷地或草地上。分布於華南及福建、台灣、貴州、雲南等地。

鑑別

藥材性狀

為白色半透明片狀、塊狀或顆粒狀結晶,質稍硬而脆,手捻不易碎。具清香氣,味辛、涼,具揮發性,點燃時有黑煙,火焰呈黃色,無殘跡遺留。

相關論述

附註

《藥典》

http://image.haosou.com/v?q=艾片+中藥&src=srp&fromurl=http%3A%2F%2Fwww.yaopinnet.com%2Fzy%2Fyaocai%2Faipian.htm#q=%E8%89%BE%E7%89%87+%E4%B8%AD%E8%97%A5&src=srp&fromurl=http%3A%2F%2Fwww.yaopinnet.com%2Fzy%2Fyaocai%2Faipian.htm&lightboxindex=1&id=70232c5073ceb4a2d9ebee9aab7e481bμltiple=0⁢emindex=0&dataindex=1

注意事項

附方1.治瘟熱,熾熱,訌熱艾片、天竹黃各5g,檀香或查乾泵嘎5g,加白糖20g。製成散劑。每次1.5~3g,每日1~2次,溫開水送服。(《蒙醫藥選編》三味艾片散)2.治訌熱,熾熱,胸脅刺痛艾片、天竹黃、牛黃、檀香、紅花、胡黃連、地格達各等量,加四倍白糖。製成散劑。每次1.5~sg,每日1~2次,溫開水送服。(《後續醫典》七味艾片散)

中草藥大盤點

中藥主要由植物藥(根、莖、葉、果)、動物藥(內臟、皮、骨、器官等)和礦物藥組成。因植物藥占中藥的大多數,所以中藥也稱中草藥。中國各地使用的中藥已達5000種左右,把各種藥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劑,更是數不勝數。經過幾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門獨立的科學——本草學。
讓閭
阿育魏實 埃蕾
矮腳龍膽 矮腳羅傘 矮
凹朴皮 八哥
白飯樹葉
阿膠 阿里紅
白萆粟
讓閭子
白花菜子
白花菜根
白蘇梗
白松塔
白朮-白及
矮人陀
白薯莨
白鶴藤根
白鶴藤
白荷花露
白石榴花
白石榴根
白升麻
巴豆油
白山苔
白沙糖
白沙蟲藥
白三七根
白屈菜根
白果葉
白槍桿
白果樹皮
白千層葉
白果根
白皮
白牛膝
白牛膽
巴豆葉
白飯樹根
白飯豆
巴豆樹根
白茅針
白鵝膏
白豆蔻殼
芭蕉子
白毛藤根
白毛藤
芭蕉油
白地紫菀
白螺螄殼
白刺花葉
白龍頭
白刺花
白蘞子
芭蕉葉
白欖根
白側耳
白蠟樹葉
白蠟樹皮
白蠟花
白克馬葉
白草莓
白菊花根
白金古欖
白補藥
巴豆殼
白接骨
白背葉根
矮腳楓葉
白背楊
白背三七莖葉
白雞屎藤
艾納香根
白花映山紅
白花夏枯草
白花射干
白花蛇頭
巴茅果
白花蛇目睛
白花龍膽
白花灰毛槐樹
白花果
白花丹
庵摩勒
霸王根
拔毒散
白馬陰莖
白馬骨根
八角香
白粱米
巴山虎
白綠葉
白郎花
艾實
白苣
八角楓葉
八角楓花
阿利藤
矮楊梅
白梅
白茅花
白背葉
白毛夏枯草
白樺皮
艾片
白丁香
芭蕉花
白千層
白降丹
白木
白扁豆
霸王七
白蘭花
霸王鞭
白礬
安息香
白僵蠶
白及
白菖
白木耳
白蘇子
白蘇葉
八仙花
白首烏
白石脂
白石英
八仙草
白屈菜
八目鰻
白梅花
艾納香
白芥子
白芥
八角茴香
矮腳苦蒿
白花菜
白蒿
白附子
阿爾泰紫菀
菝葜葉
菝葜
芭蕉根
桉葉
阿魏
巴旦杏仁
八月札
白朮
白芍
白前
白茅根
白膠香
白花蛇舌草
白豆蔻
巴戟天
巴豆
八角蓮
八角楓根
鵪鶉
艾葉
矮地茶

10版中國藥典新增藥材及飲片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已由衛生部2010年第5號公告頒布,自2010年10月1日起執行。本版藥典與歷版藥典比較,收載品種明顯增加,其中新增藥材及飲片65種。本次任務為整理類任務,可添加摘要、信息模組、圖片、內鏈等內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