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

劍,古代兵器之一,屬於“短兵”。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稱。古代的劍由金屬製成,長條形,前端尖,後端安有短柄,兩邊有刃的一種兵器。現在作為擊劍運動用的劍,劍身為細長的鋼條,頂端為一小圓球,無刃。同名電影《劍》是1982年中國拍攝的,外文名稱 Sword,導演:舒適。劍。早期是匕首式短劍,來源於北方的草原地區,既是吃肉的餐具,也是護身的武器。劍和刀一類,區別只在於単刃和雙刃。劍又稱“輕呂”、“徑路。春秋末年,開始流行長劍。質地精良的寶劍卻反而出自南方,主要是吳、越、楚。長劍出,短劍也不廢。所有劍的整個歷史是源遠流長的。長劍便於戰鬥,短劍利於護身,還可以搞恐怖刺殺,荊軻刺秦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基本信息

漢字信息

劍

繁體字:劍
拼音:jiàn 
注音:ㄐㄧㄢˋ
簡體部首:刂,部外筆畫:7,總筆畫:9
繁體 部首:刀
五筆 86&98:WGIJ
倉頡:OMLN
鄭碼:ODVK
筆順 編號:341443122
四角號碼:82100
UniCode:CJK統一漢字U+5251

釋義

詳細字義
◎劍
劍、劒jiàn
〈名〉
(1)(形聲。從刀,僉(qiān)聲。本義:古代兵器 。長刃兩面,中間有脊,短柄)
(2)同本義[sword;dagger;sabre]
劒,人所帶兵也。——《說文》。注:“今之匕首。”
昔葛盧之山發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為劍。——《管子》
負劍辟 詔之。——《禮記·曲禮》
劍寒花不落,弓曉月逾明。——虞世南《從軍行》
(3)又如:劍鍔(劍的鋒刃);劍首(劍環。用玉或金屬製成,上面鏤刻有花紋);劍氣(劍的光芒;比喻人的聲望)
(4)劍術[swordplay ]。如:劍士(劍術高明的人);劍仙(精於劍術的仙人)
詞性變化
◎劍
劍jiàn
〈動〉
1)以劍殺人[killwithsword]
劍斬虞常。—— 東漢 ·班固《漢書·李廣蘇建傳》
有司馬叔持者,白日於都市手劍父仇。—— 潘岳 《馬穫督誄序》
(2)挾在脅下[placeinunderaxilla]
回顧乳者劍汝而立於旁。——宋·歐陽修《瀧岡阡表》

簡介

劍

劍,古代兵器之一,屬於“短兵”。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稱。古代的劍由金屬製成,長條形,前端尖,後端安有短柄,兩邊有刃的一種兵器。現在作為擊劍運動用的劍,劍身為細長的鋼條,頂端為一小圓球,無刃。同名電影《劍》是1982 年中國拍攝的,外文名稱 Sword,導演:舒適

劍在中國文化與其它文化里的括含範圍不同。如西方古代只有雙刃和直型的劍,對西方人來說刀也被定義為劍的一種。即使名為“Saber”(單刃的軍刀)、“falchion”(單刃的彎刀)也被歸於西方文化中的“劍”一類。再如日本則沒有區分刀與劍,日文中的“劍道”或者“劍術”其實是中國唐代流傳到日本的雙手刀法

在中國文化里,劍與刀是兩種不同的武器,劍特別用來用來指“雙鋒直型刃”,而刀則是指“單鋒彎型刃”。

劍通常可以做出三種攻擊:砍、割和刺。

歷史沿革

劍

銅器時代
人類自從銅器時代起開始使用帶刃的武器。早在公元前2世紀,人類就可以製造類似於匕首的武器。在銅器時代,由於無法突破銅的抗張強度,超過90公分的劍是幾乎無法見到的。人們需要找到一種比銅更硬的金屬才能造出更長的劍。劍柄最開始只是一個簡單的把手,防止使用者被劍刃割傷。歐洲地區的地中海、黑海以及西亞地區的劍是典型的柳葉刃,北歐地區的劍則是螺鏇型的。中國在商代開始有制劍的史料記載,在考古上也發現了青銅劍遺物,當時通常是作為長兵器之下的輔助武器,但在吳、越等河川較多的地區則因水戰較多而是將劍作為主要武器,春秋時代的名劍也因此大多出於這些地區。
鐵器時代
鐵劍在公元前13世紀的鐵器時代開始普及。西臺人、希臘邁錫尼文明以及原始凱爾特語系的初鐵器時代文明(公元前8世紀)是最早使用鐵劍的。鐵劍,由於對原料的充分利用而被進行大規模生產。早期的鐵劍要比後來的鋼刃劍差很多,由於很脆,鐵劍甚至還不如一些好的銅劍,不過鐵劍的優勢在於製作簡單,材料利用率高,這使得整隻軍隊都能用上這種金屬武器(不過埃及軍隊早在銅器時代就已全軍裝備銅劍)。

後來,鐵匠們發現只要在鐵熔煉時加一些木炭等碳素,就能制出一種更強的合金。全世界制劍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使用最廣泛的便是鑄模法。

在希臘、羅馬的古風時代和波斯的安息和薩珊王朝時期,鐵劍已經普及。希臘劍Xiphos和羅馬短劍Gladius是這一時期典型的劍型,長度通常在60到70厘米。到了羅馬帝國後期出現了稱為Spatha的劍(這期間在君士坦丁堡出現了使用Spatha的貴族階層Spatharius),至此,長劍時代來臨了。中國的鐵劍自公元前3世紀的戰國時代就已經隨著冶鐵技術的發達而出現,這時楚國與韓國(中國戰國時代其中一國的國名)名劍滿天下,長度從80公分至140公分的皆有。而漢代是中國把劍作為戰爭兵器的最盛行時代,西漢中期出現了著名的環首刀,至東漢時完全取代了西漢時流行的長劍。漢代以後劍漸漸從中國戰場上的主流武器中退場,取而代之的是刀。
中古世紀時期
Spatha劍在民族大遷徒時期甚至完全進入中世紀時都很普及。Vendel時期Spatha劍被用日耳曼式的花紋裝飾(並非日耳曼仿羅馬花紋)。維京時期產生了更多標準化生產的劍,但是劍型依然是以Spatha為模板的。直到11世紀的諾曼劍才創造了鍔叉(Quillon)和十字型護手(Crossguard)。12到13世紀的十字軍使用的武器就是這種形如十字架的劍,改動主要是使劍柄圓頭更尖。這些劍的攻擊方式被設定為砍殺,不過裝甲上的被砍殺點也同時進行了加固。西漢時出現的環首刀流行於之後的三國、晉、南北朝與隋代,直至唐代才被由環首刀改進及發展出來的唐刀(也稱作橫刀。)所取代。由中國刀發展而來的韓國的環頭大刀在韓國的三國時代很出名,從西元9世紀開始有記錄的日本刀也源自中國唐代的橫刀。
中古世紀晚期至文藝復興時期
14到16世紀,隨著裝甲的改變,新式劍的出現越來越頻繁。最主要的改變是劍柄和劍刃的加長導致雙手劍的出現。在15世紀,這種雙手劍被稱為langes Schwert(德語)或是spadone(義大利語),意為長劍。長劍由於其攻擊範圍以及刺和砍的能力增強,越來越受歡迎。15到16世紀,有大量的戰鬥手冊介紹如何使用雙手劍。另一種改變是出現了專門對付盔甲的刺劍。鎧甲的薄弱處是連線金屬板的地方,這些地方是用繩或皮革連線,刺劍可輕易刺穿而不被彈飛。因此刺劍也是風靡一時。16世紀,日耳曼長劍Doppelhänder (現改稱Zweihänder,意為使用雙手)終止了劍的增長化傾向(主要是由於鎧甲的衰退以及輕火器的興起),中世紀早期盛行的單手劍再度流行。

該時期是劍最普及,地位最高,近戰格鬥中效果最好的時期,同時,劍在戰爭中的決定作用也隨著科技進步而衰退。不過,劍依然是普通人防身的最佳選擇。中國明代則因為了抵抗日本海盜,出現了將日本刀仿製了一系列的倭刀與苗刀。而這時中國人幾乎把雙刃的劍當作防身武器,而用於戰場上的幾乎皆是刀了。
近代
近代的中國劍。有人認為輕劍是由16世紀西班牙的espada ropera劍演化而來的。輕劍與以往的劍的最大不同在於它不再是軍事武器而是平民化的防衛工具。輕劍和義大利的schiavona劍將十字型護手轉化為杯形護手。在17到18世紀,較短的佩劍開始風靡整個歐洲,成為富人和軍官的首選配飾。輕劍和佩劍在18世紀相當風行。在殖民主義時代歐洲人開始仿製了敵對的中東或中亞民族的單刃刀,稱為sabre(軍刀或馬刀)仍然被定義為劍的分支。在劍退出時尚的行列之後,手杖代替了它的位置。例如,在手杖中隱藏的刀劍。法國武術la canne就是將藏有刀劍的手杖作為武器的。

劍在即將退出歷史舞台之時,扮演的角色從戰士身上退到平民的腰間,過去在戰爭中舉足輕重的地位已被火器替代。即使是作為個人的防身武器,劍在19世紀初就已盡失優勢,而被輕便的手槍替代。一戰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劍都是部隊的必備裝備。但到了二戰時期,除了肉搏戰中會使用劍之類的冷兵器,其他戰鬥都是只由槍炮完成的。而在現在,劍仍在使用中,但只是出現在軍隊指揮官的行軍服和正裝上,或是許多國家保留的重裝騎兵的裝備中。西方的某些儀式典禮上也會用到劍。

基本結構

劍的基本結構劍的基本結構

劍身
劍可以做出三種攻擊:砍、割和刺。劍刃有單刃和雙刃之分(西洋劍),還包括後來的劍尖雙刃的單刃直型佩劍。

不同的劍有不同的劍術,簡單來說,長劍或是劍的中後部可用來割或直擊,而短劍或劍鋒用來反手擊。有的劍可通過手的位置進行長劍和短劍的轉變。

劍刃上的血槽可以減輕重量但不減強度和硬度,與I字型鋼鐵的原理相似。劍總是向劍鋒漸細,鋒利的尖端可用來刺。

劍柄
劍柄是與劍刃連在一起並可讓人操縱劍的部分,包括了把手、劍尾圓頭和護手(護手在中國稱為格),護手可以是一字型、十字型(西洋劍)或是半圓型(佩劍)的。劍尾圓頭只在西洋劍中出現,可以增強平衡性,中式劍中只有一個帶環的鈍頭,可用來繫劍穗。

柄腳就是劍刃包裹在劍柄內的部分。

劍鞘
劍鞘主要是用來保護劍刃。在人類歷史中,劍鞘曾用皮革木材、以及銅鐵等金屬材料充當。劍刃進入鞘的地方叫做鞘口,這一部分比劍鞘本體要寬,方盒狀,上面有個小環或是圓扣便於攜帶。皮革劍鞘在保護劍端部分通常使用金屬或金屬環包裹,以免劍鞘被穿通。

主要類別

劍的類別劍的類別

三尺: 劍的別稱。因通體長三尺,故以之為劍的代稱。《漢書·高帝紀》:“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唐·顏師古註:“三尺,劍也。”
三尺劍: 劍的泛稱。唐·杜甫《重經紹陵》詩:“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
七尺: 古代長劍的代稱。李益《再赴渭北使府留別詩》:“平戎七尺劍,封檢一丸泥。”《北堂書鈔》卷一百二十二:“長劍七尺。”
利劍: 名劍的泛稱。《公羊傳》魯宣公六年:“子之劍,蓋利劍也。”
寶劍: 劍的泛稱。·韋應物《廣陵行》:“歸來視寶劍,功名豈一朝。”
吳粵劍: 泛指春秋時代所制名劍。《周禮·冬官》:“鄭之刀,宋之斤,吳粵之劍,遷平其地而弗能為良,地氣然也。”
七星劍: 古代名劍。劍身近柄處飾有北斗七星文,故名。《吳越春秋》:“伍子胥過,解劍與漁夫曰;“此劍中有北斗七星文,其值百金。”
十字短劍: 屬雙兵短器械。劍長兩尺四寸有餘,通體為鐵制。劍身有脊。呈棱形,兩邊有,劍尖向上 17厘米處,另有一字形劍尖橫貫於劍身之中,呈“十”字形。橫突之劍,一側略向下彎,另一側向下彎曲而略向外折出,橫劍有脊,兩邊鋒利。劍柄呈扁平狀,上覆半圓硬木,使握手處為圓形,劍柄末端有鐵環可系彩綢,握手兩側有護手刃,在護手處略朝上翹。用時兩手各執一把,十字劍兼有刺、勾、割的功能。
乾越之劍: 指古代吳越所制之善劍。《莊子·刻意》:“有乾越之劍者,押而藏之,不敢用也,寶而至也。”
上方寶劍: “尚方劍”的俗稱。指皇帝的御用寶劍,可授於大臣,掌先斬後奏之權力。
子午鴛鴦劍: 雙劍的一種。劍長三尺,劍身為扁平狀,下部寬一寸半,上部寬八寸,劍身兩側為向上傾斜的尖劍,渾體如鋸條,二劍之劍尖形式不一,一為半圓環形,如月牙狀,月牙尖向外;另一雖也為月牙狀,但其中部有一突出槍刺狀槍頭,劍把為扁平形,上扎布帶,劍把上有圓盤鐵護手,劍把一側有月牙形護手,薄而鋒利,劍把末有雙棱狀槍刺,此器四面有刃,甚是鋒利。
昆吾劍: 古劍名。原稱“錕 ”,亦作“琨 ”。屬此劍。劍身原為一有刃,一側無刃,前有尖鋒。後來演變為前半身有鋒有脊,兩側有刃;後半身無脊無刃,僅呈平板形狀。其劍柄較長,可用兩手握持。
木劍: 用木製作的劍。又名:“班劍”、“象劍”。晉代開始用於朝服佩帶。《南史·陳始興王叔陵傳》:“及倉卒之際,之命左右取劍。左右不悟,乃取朝服所佩木劍以進。”
玉頭劍: 劍首用玉裝飾之劍。參見“玉具劍”條。
玉具劍: 劍首和劍柄部分用玉製成的劍。《漢書·匈奴傳》:“賜冠帶衣裳……玉具劍。”唐·顏師古註:“孟康曰‘標首鐔衛盡用玉為之也。’鐔,劍口旁橫出者也;衛,劍鼻也。”
奪命龍: 五代時軍中稱劍的專門隱語。據宋《清異錄·武器·小逡巡》載:五代前蜀王建初起兵時,軍刀用隱語稱刀曰:“小逡巡”,劍曰“奪命龍。”
楊家山鐵劍 : 我國現存最早的鐵劍。系湖南長沙楊家山春秋後期墓出土文物。劍通體長 38.4厘米,劍寬2-2.6厘米,劍脊厚0.7厘米。
尚方斬馬劍: “尚方”亦作“上方”。指皇帝贈予臣屬的寶劍,為最高權力的象徵。《漢書·朱雲傳》:“成帝時,丞相安昌侯張禹,以帝師位特進甚尊重。雲曰:臣願賜尚方斬馬劍,斬 臣二人以厲其餘,上問誰也?對曰:安昌侯張禹。”唐·顏師古註:“尚方,少府之屬官也,作供御器物,故有斬馬劍,劍利可以斬馬也。”可簡稱為“尚方劍”或“上方劍”。
尚方劍: 皇帝御用劍的代稱。為最高權力的象徵。參見“尚方斬馬劍”。
服劍: 古人隨身佩帶的劍。《戰國策·齊》:“遣太尉 黃金千斤,文馬三駟,服劍一,封書一,謝孟嘗君。”
齒鋏: 劍的一種。指帶齒形的鋏器。左思《吳都賦》:“毛群以齒角為矛狹。”亦稱“角鋏”。
神劍: ①指靈異之劍。《晉書·劉曜載記》:“嘗夜閒居,有二童子入跪獻劍一口,置前再拜而去。以燭視之,劍長二尺,背上有銘曰:‘神劍御,除眾毒。’曜遂服之,劍隨四時而變為五色。”②古代名劍。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孝武帝昌明,以大元元年,於華山頂埋一劍,銘曰‘神劍’,隸書。”
袖裡劍: 短劍的一種。其柄長大,而劍身稍短,總長不及一尺二寸,劍身藏於劍柄之末。柄為中空,內有彈簧。袖裡劍平時可藏於袖筒之內。用時取出劍柄,按動按鈕,劍身即從劍柄中彈出傷人。
班劍: 古代飾有花紋的木製儀仗用劍。盛行於西晉。至南朝稱為“象劍”。《宋書·樂志四》:“雄戟辟曠途,班劍翼高車。”《宋史·袁桀傳》:“太宗臨崩,桀與褚淵並受顧命,加班劍二十人,給鼓吹一部。”
棠溪: 古代名劍。因戰國時期棠溪(今河南舞陽縣西南)地方出利劍。故以之名劍。《楚辭·九嘆·怨思》:“執棠溪以刜蓬兮,秉干將以割肉。”劉勰《新論》:“棠溪之劍,天下之銛也。”亦作劍的代稱。
越劍: 指古越所制之利劍。劉勰《新論》:“越劍性銳,必托槌砧以成鈍鈞”。
象劍: “班劍”的別稱。南朝時用作儀仗的劍,稱象劍。參見“班劍”條。
短劍: 劍的一種。劍身較短,劍盤小,握柄由生鐵鑄成,柄端有一圓環。
逸龍劍: 劍的一種。劍身有龍形圖案,因而得名。無劍穗,其劍術套路的主要擊法有劈、刺、扎、撩、點、崩、擊、截、抹等。
短鋏: 劍的一種。鋏的別稱。張協《短鋏銘》:“亦有短鋏,清暉載爛。”參見“長鋏”條。
楚劍: 指古楚所制之利劍。《說苑》:“秦昭王中朝而嘆曰:夫楚劍利,倡優拙。夫楚劍利則士多悍,倡優拙則思慮遠,吾恐楚之謀秦也。”張東:“吳鉤明似月,楚劍利如霜。”
腰品: 唐代供佩帶用的短劍名。宋《清異錄》:“唐劍具稍短,常鏇於脅下者,多腰品。”
櫑具: 古代劍名。木柄上有蓓蕾形的玉飾等,古稱櫑具。《漢書·雋不疑傳》:“不疑冠進賢冠,帶櫑具劍。”晉灼註:“古長劍首以玉作井鹿盧形,上刻木作山形。如蓮花初生未敷時。今大劍木首,其狀似此。”
彝族波長劍: 短劍的一種。源於清代。刃體寬大,近尖處略窄。劍體作火焰形或波浪形,左右曲折,刃之下部尤為彎曲。刃長二尺余,柄長五寸五分,柄與鞘之形式無定製。莖與護手略為十字形,護手之一邊另有一直形護手。劍柄首作圓盤形,上有小塔形之尖頂。全柄為鋼製,上深刻三獸形,或蹲或馳,相間刻有一顆星形花紋。
少林長劍: 全長三尺四寸,把長六寸二分。明代悟華,清代清倫、清蓮、清雲精劍術。
少林青龍劍: 全長三尺三寸。歷代寺僧和武士用於習武、防身之用。
雙劍: 雙兵器之一,兩劍合攏似一劍。雙劍的劍格(護手盤)各為一半,對合的一面為平面,使兩劍合為一體。劍身與單劍不同之處為單劍兩面有脊,而雙劍僅一面有脊,對合面為平面,兩劍柄首分別各配一根單劍穗。雙劍同歸一鞘。
少林子母鴛鴦劍: 少林雙兵之一。全長三尺,為歷代少林僧徒習武防身之用。
龍鳳雙劍: 雙兵器之一。浙江龍泉出此劍,在兩劍有脊的一面分別配有龍(為右手所使之劍)、鳳(為左手所使之劍)圖案。兩劍柄首各配一根雙劍單穗。雙劍同入一鞘。
雌雄劍: 古代雙兵之劍。舞練技法與其他雙劍同。但制此劍之材料甚是高級。雌劍為左手使,雄劍乃右手使也。
指塵劍: 古代異樣雙兵之一。乃道家所使之失械也。由一把拂塵與一把單劍組成。
萬仞: 古代名劍。郭於章《劍記》:“西晉寮有旌陽令許遜者,得道於豫章山,江中有蛟為患,旌陽沒水投劍斬之,後不知所在,項漁人網得一石匣,鳴擊之聲數十里,唐朝道王為洪州否刺史,破之得劍一雙,視其銘,一有許旌陽字,一有萬仞字。”
龍劍: 古代名劍。劉禹錫《武陵觀火》:“晉庫走龍劍,吳室盪燕雛。”柳宗元《聞歌》詩曰:“翠帷雙卷出傾城,龍劍破匣霜月明。”
照膽: 古代劍名。南朝·梁·陶弘景《刀劍錄》載:“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以元年歲次 午鑄一劍,長三尺,銘曰‘照膽’,古文篆書。”
金劍: 古劍的一種。《刀劍錄》:“章帝建初八年,鑄金劍令投於伊水中,以壓人膝之怪。”
王氏劍: 古代名劍。《五代史·馮暉傳》:“吾聞王氏劍,天下利器也。”
大劍: 古代劍名。《五代史·史弘肇傳》:“周太祖出鎮魏州,弘肇議帶樞密以行,蘇逢吉場鄰以為不可,弘肇恨之,明日會飲竇貞固第,弘肇曰:‘安朝廷定禍亂,直須長劍大劍,若毛錐子安足用哉。’”
大梁氏劍南北朝時期梁武帝蕭衍命陶弘景所造神劍13口,稱大梁氏劍。《劍記》:“梁武帝命陶弘景造神劍十三口,以象閏月。”又引《水經注》:“梁國多沼,時池中出神劍,至令其民像而作之,號大梁氏劍。”
隋刃: 亦名浪劍。劍身用毒藥煉鑄,傷人即死。《新唐書·南詔傳》:“隋刃,鑄時以毒藥並冶,取迎曜如星者,凡十年用成,淬以馬血,以金犀飾鐔首,傷人即死。浪人所鑄故亦名浪劍。”(註:浪人,指行蹤不定之人)。
浪人劍: 古代名劍。為浪人(行蹤無定者)所鑄。《會要》:“貞觀元十年九月辛卯,南詔獻鋒槊、浪人劍。”亦名“浪劍”。
玉柄龍: 古代名劍。《事物異名錄·武器·劍》:“汾陽王(郭子儀)誕日,裨將以父所寶玉柄龍奉之。”
青龍劍: 唐代名劍。唐·殷成式《酉陽雜俎》:“唐開元中,河西騎將宋青春每陣,常運劍大呼,……吐蕃曰:‘嘗見青龍突陣而來,兵刃所及,若叩銅鐵,謂為神助將軍也。”
疥癆賓: 古代劍名。《唐書·顧彥輝傳》:“養子瑤,尤親信,彥輝以所佩劍號疥癆賓佩之。”
青霜: 古代名劍。此劍之劍光青凜若霜雪,故名。唐·王勃《滕王閣序》:“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
鴉九劍: 唐代鑄劍師張鴉九所造之劍。唐·白居易《鴉九劍》詩: “歐治子死千年後,精靈暗授張鴉九,鴉九鑄劍吳山中,天與日時神借功。”
靈寶劍: 古代名劍。宋·沈括《夢溪筆談》:“錢塘聞人紹,一劍削十大釘皆截,劍無纖跡;用力屈之如鉤,縱之鏗鏘有聲,復直如弦。古之所謂靈寶劍也。”
旻劍: 古代利劍。宋·文同:“交柯揮電裴旻劍,亂蔓漓張曉笑。”
鞘劍: 古代劍名。《元史·何實傳》:“實來歸,大將木華黎與論兵事,奇變百出。遂引見太祖,獻軍民之數帝大悅,賜鞘劍。命從木華黎選棄前鋒。”
破山劍: 古代劍。《珊瑚鉤詩話》:“有農夫耕地得劍,磨洗適市,值賈胡售以百千,未可,至百萬,約來日取之。夜歸語妻子,此何異而價至。是庭中有石,偶以劍指之,立碎。詰旦,胡人載鏹呈,則嘆叱曰:劍光已盡,不復買。農夫苦問之。曰:是破山劍,唯一可用,吾欲持之破寶山耳。”
青蛇劍: 古代劍名。《萬花谷》載:“龜文、龍藻、白虹、青蛇……皆劍名也。”
火精劍: 古代名劍。《杜陽雜編》:“火精劍,建中二年大林國所貢。雲其國有山,方數百里,出神鐵。其山有癉毒,不可輕為採取。若中國之君有道,神鐵則自流煉之為劍,必多靈異。其劍之光如電,切金如泥。以朽磨之,則生煙焰;以金石擊之,則火光流起。唐德宗時,上將幸奉天,自攜火精劍出內殿,研檻上鐵狻猊,應手而碎,乃乘輿夜,待從皆見上仗數尺光明,即劍光也。”
折鐵寶劍: 古代名劍。狀似刀,僅一側有刃,另一側是背,上有一窄凹槽。劍身中間印有寬凹槽,長3尺4寸3分,重僅1斤4兩。 《拳劍指南》謂:“狀極古雅,有剛柔力,能彎曲自如。單雙手持之,無往不利。此是古大將所用折鐵寶劍。”

例舉歷史名劍

越王勾踐劍越王勾踐劍

軒轅劍: 黃帝所鑄,首山之銅,天文古字,廣黃帝東行,紀雲帝崩,葬喬山,五百年後山崩室空,惟劍在焉,一旦亦失去畫影
騰空:顓頊所有,拾遺記曰:“顓頊高陽氏有此劍,若四方有兵;此劍飛赴指其方,則克在匣中常如龍吟虎嘯”
禹劍: 夏禹所鑄,腹上刻二十八宿,面文明星晨,背記山川,藏之會稽山
啟劍: 夏王啟鑄,銅,三尺九寸,後藏之秦望山
太康劍: 夏王太康鑄,銅,三尺二寸,太康在位二十九年辛卯三日鑄
夾劍: 夏王孔甲鑄,牛首山之鐵,銘曰“夾”,孔甲在位三十一年以九年甲辰鑄
定光: 殷太甲鑄,文曰“定光”,太甲在位三十二年以四年甲子鑄
照膽: 殷武丁鑄,銘曰“照膽”,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以元年戊午鑄
含光: 殷代,列子曰:“衛周孔其得殷之寶劍,童子服之卻三軍之眾。一曰含光,二曰承景,三曰脊練,承景脊練”
鎮岳尚方: 周昭王鑄,銘曰“鎮岳尚方”,昭王在位五十一年以二年壬年鑄五劍各投五嶽
昆吾劍: 周穆王時西戎獻,鏈鋼,長欠有咫,用之切玉如泥
駿: 周簡王鑄:銘曰“駿”,簡王在位十四年以元年癸酉鑄
干將,莫邪: 吳人干將,莫邪所造。《吳越春秋》載:“吳王闖廬使干將作二劍,其妻莫邪斷髮翦爪投爐中,劍成,雄號“干將”,雌號“莫邪”
越五劍: 越,歐冶子造,銅錫,越絕書載:“歐冶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鑄成五劍,一曰“湛盧”,二曰“純鈞”,三曰“勝邪”,四曰“魚腸”, 五曰“巨闕”
越八劍: 越王使工人所鑄,採金。拾遺記載:“越王以白牛白馬祀昆吾之神,以成八劍,名曰“掩日”“斷水”“轉魄”“懸翦”“驚鯢”“滅 魂”“卻邪”“真剛”
龍淵: 楚命歐冶干將所造,鐵英,越絕書載:“楚王聞吳有干將,越有歐冶子,命風鬍子往見之,使作鐵劍因成龍淵”
泰阿工布: 鐵劍,秦昭王鑄。銘曰“泰阿”,昭王在位五十二年以元年丙午鑄
定秦: 秦始皇鑄,采北祗銅。銘曰“定秦”,皇在位三十七年以三年丁巳鑄

武俠小說中的劍

《飛狐外傳》中的主人公胡斐不用劍,但是大俠苗人鳳卻是苗家劍的高手。一路“苗家劍法”天下獨步!但是“提撩步白鶴亮翅”這一招卻是他劍法的最大破綻。所以這裡的“劍”扮演了一個兩面的角色:敗胡一刀於劍下,又要以此劍的破綻輸在胡斐的刀下。傳承十餘年的仇恨,由他起自他終!《雪山飛狐》與《飛狐外傳》無甚二致,只是沒有詳細的提到的反派人物田歸農也是使劍的高手。他是天龍門北宗的掌門,“胡苗田范”武功本各不凡,他的身手也算的是名震武林。一手“天龍劍法”源出內家,乃是正宗武學!只可惜此人向來陰損,《飛狐外傳》中的掌門大會上,以寶刀削人兵器,再以長劍傷敵的手段叫人齒冷。在想想曹雲奇,阮士中,殷吉,看來“劍”在天龍門中人手中,不過是害人的工具。

連城決》使劍的高手就只水岱劉乘風,兩人都是內家劍法,講究圓轉如意。但是最後劉乘風不故忌諱與血刀硬拼內力,誤死於花鐵桿之手。水岱也犯了大忌,心氣浮躁下中計以至畢命。可見,劍之道有時就是叫人冷靜!

《天龍八部》中使劍最通神的就是劍神卓不凡了,一字慧劍門中僅存的高手。此人果然非同凡響,一手吞吐劍芒的絕活就叫人嚼舌不下!可是即使如此身手還是輸在虛竹手下,倒也心服口服。看來劍之道也是“自知之明”。

《射鵰》用劍的是江南七怪中的韓小瑩。“越女劍”吳人的柔美,吳人的楚楚。在她的劍下如此完美。特別是與張阿生道別的一段……劍,如此婉約。 《白馬嘯西風》中用劍的只有青莽劍陳達海,還是黑道人物。最終因為貪婪而死於迷宮。劍士的故事眾多,這可能算是黑道人物下場的典型說法了。 《鹿鼎記》,九難的利劍穿不透小寶的寶衣,吳三桂銳利如劍的眼神也看不透小寶的厚臉皮,“正派人士”鄭克爽用他的劍殺了大俠陳近南,“一劍無血”馮稀范更是陰毒嘴臉。這部反俠之作中,“劍”似乎已是嘲笑對象了,“劍”在這裡是真正的無腦象徵!!

《笑敖江湖》,這是劍的江湖!書中“劍”的世界多姿多彩,依門派不同分五嶽劍派;依正邪不同又可分獨孤九劍,辟邪劍法;按人品由分君子劍,小人劍(余滄海)。最後,我們卻滑稽的發現,分了宗的劍派要歸併,這么多宗派的高妙劍招鬥不過無招可循的獨孤九劍;最上乘的獨孤九劍鬥不過最下乘走極端的辟邪劍法;而最後如此不可一世的辟邪劍法卻經不起兒戲一般的沖靈劍法的一擊!君子劍不過是最擅偽裝的野心家,真正的小人也不比他陰毒!這個世界,“劍”的世界複雜又天真!“劍”什麼時候變得這么詭異?那是人賦予它這個詭異的世界而已!

《書劍恩仇錄》中使劍的高手很多,卻推無塵為首。他的劍可以斬段自己的手臂,那是為情!他的劍不能砍死自己的仇人,那也是為情。“追魂奪命劍”在情字的印寸下,神技有時而窮,但正是這種無奈,他的劍變得越發靈動飛翔。趙半山的劍是“仁慈之劍”,陸菲青之劍是“棉裡藏針”,天山雙鷹的劍是“俠骨豪情”,霍青桐的劍是“恩深情重”。然而張召重的劍那是“人慾之劍”!欲望使他不故兄弟之情,欲望使他滅絕人性。凝碧,凝碧,就這般隨他赴了狼窟。實在可惜咯。

《俠客行》中用劍的有氣寒西北白萬劍,“懷素雙劍”石清閔柔等。此書之中盡顯劍的俗氣了:武人平素好稱藝高膽大到了要請赴俠客島之約,都嚇的屁滾尿流。武人也是人,劍在他們手中於鋤頭在農人手中,此刻看來無甚分別了!《倚天屠龍記》那句“倚天不出,誰與爭鋒”吊足了讀者胃口,等到那詭異的滅絕出現,這把古劍可說極具傳奇色彩。再加上她的出處……果然是天物啊。但是此劍爛殺無辜太多,最終落得身首分離。可見其劍如人:多行不義必自畢!

《碧血劍》,大概碧血劍就是金蛇劍吧,透著男人的機智,透著男人的深情。詭異的武器,詭異的遭遇,夏雪誼和金蛇劍的傳奇,就想真正的聊齋,悽美動人。那個玉真子根本就算不上厲害人物,就是讓他糟蹋了好劍,誒,可惜!

文化象徵

在東方和西方文明中,劍都是一種地位比較高的武器。在中國古代,劍被稱作“百兵之君”,常常被當作一種高貴的裝飾品。從皇帝到文人都喜歡佩劍以顯示身份。此外,劍也被當作一種儀式道具,比如在中國道教儀式中,劍常常被作為一種降伏妖魔的法器;在歐洲,劍被用於冊封爵士與騎士,這個習慣一直流傳到今天。

部分心理學理論提到,劍象徵著人類的陽具;對劍的推崇與喜愛中,往往隱含著某種程度的陽具崇拜情節。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

常用詞組

劍拔弩張 jiànbá-nǔzhāng
(1)[atswords’points;beattodaggersdrawn;beatdaggers'points;beinablusteringandaggressivemanner]∶表現出彼此的敵意或敵對的行動;準備交手
在雙方爭吵最激烈而均在劍拔弩張的時候
(2)[withswordsdrawnandbowsbent]∶比喻形勢緊張,一觸即發
劍號 jiànhào
[dagger]符號+,象徵性地用來標誌一個死者的姓名和作為一組參照符號中的第二個符號
劍客 jiànkè
(1)[swordsman]∶對劍術精通精習的人
(2)[assassin]∶死士,刺客
劍麻 jiànmá
[sisalhemp]常綠多年生草本植物(Agavesisalana),葉子形狀像劍。纖維供紡織、造紙用
◎劍眉jiànméi
[dashingeyebrows;straighteyebrowsslantingupwardsandoutwards]直而末尾翹起略呈劍形的眉毛
劍術jiànshù
(1)[swordplay]∶舞劍或用劍刺殺的技藝或技能
(2)[kendo]∶日本用木棒對刺的一種體育運動——亦稱“劍道”
劍俠jiànxiá
[knight-errant;swordsmanwhochampionsthecauseofthedown-trodden]精通劍術的俠客

冷兵器之劍

我國現出土文物中,最早的劍出現在殷周時期。在西周初期的車戰組合中,劍的地位並不重要,主要用於自衛或肉搏。春秋之後,因為步兵的興起,劍作為一種武器開始受到重視,長度在28--40厘米之間。到三國時期,軍隊中大量裝備的短柄兵器,就只有刀了。自東漢之後,劍在戰場上被淘汰已成定局,但佩帶寶劍的風氣未變,另外劍也作為法器或象徵物而存在。自明之後,冷兵器逐漸式微,而劍則退出了歷史舞台。

古代兵器

拼音是jian的漢字

中國古代十八般兵器

刀在古代是一種單刃的砍殺兵器。它由刀身和刀柄構成,刀身較長,脊厚刃薄,適於劈砍。
1
槍在古代稱作矛,為刺兵器,殺傷力很大,其長而鋒利,使用靈便,取勝之法,精微獨到,其他兵器難與匹敵。故稱為“百兵之王”。
1
劍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具有鋒刃之尖長兵器,而其大小長短,端視人體為標準,是以須量人而定。
1
是將戈和矛結合在一起,具有勾啄和刺擊雙重功能的格鬥兵器,殺傷力比戈和矛都要強。
1
由一根木棍把手接著一塊梯形刀片所構成。為古兵器的一種,也是在上古時代的生產工具之一,在格鬥、狩獵中,斧都有很強的近距離戰鬥力。
1
鉞是中國古代一種兩角上翹、具有弧形闊刃的劈砍兵器。先秦時期也作為統帥權威的象徵物,並用於刑殺。
1
中國武術器械之一,由戈演變而來。春秋戰國時期,戈、鉤、戟並用。從衛墓出土的銅鉤看,鉤的形狀似戟,只是戟上邊為利刃,而鉤上邊為一線鉤形,故名鉤。
1
中國武術長器械的一種,頂端有二股叉的為“牛角叉”,頂端有三股叉的為“三頭叉”,又名“三角叉”。柄長7~8尺,重約5斤。三股叉中鋒挺出3~4寸,叉的尾端有瓜錘。
1
國古代兵器之一,短兵器械的一種。鞭起源較早,至春秋戰國時期已很盛行。鞭有軟硬之分。硬鞭多為銅製或鐵制,軟鞭多為皮革編制而成。
1
長而無刃,有四棱,長為四尺(宋制四尺為一米二),鐧多雙鐧合用,屬於短兵器,利於步戰。鐧的分量重,非力大之人不能運用自如,殺傷力十分可觀,即使隔著盔甲也能將人活活砸死。
1
中國武術器械之一,有長柄單錘、短柄雙錘及練子錘等。錘形似瓜,故亦稱“立瓜”、“臥瓜”,也有四方八楞等形,古代持錘者稱為“金瓜武士”。
1
即是撾,古代的兵械之一,有長械、短械、軟械三種之分。使用方法融有長矛、大斧等長柄重械的技法。
1
鏜一般頭的兩邊形似馬叉,中間似劍狀。它上有利刃,稱正鋒,長1尺半,尖銳如槍,橫有彎股刃,兩鋒中有脊。鋒與橫刃互鑲,並嵌於七、八尺長的柄上,柄下端有長約半尺的梭狀鐵鑽。
1
棍也被稱作“棒”,古代多稱棍為“梃”,名稱雖異,實為一物。棍為無刃的兵器,素有“百兵之首”之稱。中國武術中的一種打擊兵器。
1
槊是由矛和棒演變而來的。古代的槊,柄用堅木製,長約2米,粗約一把,柄端裝有一長圓形錘,上面密排鐵釘或鐵齒六至八行,柄尾裝有三棱鐵鑽。因其形狀與狼牙相似,故也稱"狼牙槊"。
1
棒長約五尺,以堅韌白蠟木製之。棒身兩端粗細不一,一端粗可盈把,此端是握手處。往上愈細,頂端粗為八寸。
1
中國武術器械之一。俗稱“拐子”,由民間老人之拐杖而演變成的一種武術器械。由鐵制或木製。按其形式可分為長拐和短拐兩類。長拐一般長四尺。拐柄為圓柱形。在其柄端垂直處,有一突出之橫拐。
1
流星多指流星錘,是一種將金屬繫於長繩一端或兩端製成的軟兵器,亦屬索系暗器類。僅系一個者,繩長約五米,稱"單流星";系兩個者,繩長為四尺半,稱"雙流星"。
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