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之劍

巴蜀之劍

巴蜀銅劍的劍身呈柳葉形,比較窄細,而且不裝劍格,這種劍型很便於擲擊。

概述

先秦時期,四川盆地是巴蜀民族的聚居區。巴居於川東山地,蜀居於川西平原(又稱成都平原),他們的文化、習俗有很大相似性,所以統稱為巴蜀文明,近年來,在四川廣漢三星堆發現了商代晚期的蜀族祭祀遺址,出土大量獨具特色的青銅器,其中尤以許多大型的青銅人象和人頭像最為引人注目:體積龐大,在古代銅器中罕見其匹;形象怪異而誇張,體現了豐富而奇特的想像力和高超的造型能力。由此可見其文明之源遠流長、輝煌燦爛。戰國時期,巴蜀民族普遍使用一類獨特的青銅劍,這也是古代巴蜀文明的重要特色之一。

巴蜀之劍 巴蜀之劍

柳葉飛擲

巴蜀民族頗好用劍,尤擅擲劍。

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記有古代巴人的一個傳說:巴西郡的土著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鄭氏,都出於武落鍾離山。山上有赤、黑兩個洞穴,巴氏之子生於赤穴,其他四姓之子生於黑穴。起初他們沒有君長,都事奉鬼神,後來想共同推舉一位君長,於是約定,一起擲劍於石穴,誰能擊中,就奉以為君。結果唯有巴氏之子務相擲中了石穴。又約定,各乘土船,誰能浮水不沉,當以為君。又只有務相浮水不沉。各姓遂共立務相,這就是巴族著名的領袖廩君。以比試擲劍之術來決定部落首領人選,足見擲劍是巴人重視和擅長的技能。

擲劍的習俗也流行於蜀人中。《漢書·司馬相如傳》記,司馬相如少時好讀書,學擊劍。相如是蜀人,他所學的擊劍並非倏忽縱橫的斬刺之術,而是遙擊而中的飛擲之術。

在戰國時期的巴蜀墓葬中,廣泛出土一類劍身呈柳葉形的青銅劍,應就是當時巴蜀民族所民前程之器。巴蜀劍的形制非常統一,從實物的一些細微差別。大致可以將它們區分為兩種形式:

Ⅰ劍身呈柳葉形,中脊或凸起呈圓柱形,兩側常有血槽;扁莖斜肩,莖部有穿孔,多為兩個,莖末端的一個孔在中脊線上,近劍刃的一個孔則偏於中脊一側,少數劍只有一個穿孔;長度多數在30-45厘米左右,少數超過50厘米,個別劍甚至長達60餘厘米,如涪陵小田溪出土一劍,長66.5厘米,似是最長之例。

Ⅱ劍身呈柳葉形,無圓柱形脊和血槽;扁莖斜肩,莖部有兩個穿孔,都位於中脊線上;長度約為30厘米。

Ⅰ型是巴蜀劍的主要形式,在巴地和蜀地都有大量發出,分布廣泛,極為盛行。其多數是短劍,也有少數已是長劍。Ⅱ型則都是短劍,而且均配對使用,所以皆配有獨特的雙劍鞘,較為少見,迄今發現的實物都出於蜀地,大概主要流行於蜀人之中。

二型銅劍的裝柄方式相同,皆是用兩個柄形木條夾住劍莖,以小木釘於穿孔中釘合,然後纏以細繩並髹漆。少數劍還先將木柄插入一個銅套,再於銅套外纏繩塗漆,自然更加牢固。接柄後的劍,整體長度一般約增加10厘米左右。少數劍所裝木柄甚長,昭化寶輪院曾出土一劍,劍柄略有殘損,仍達16.5厘米。

巴蜀銅劍的劍身呈柳葉形,比較窄細,而且不裝劍格,這種劍型很便於擲擊。1977年在四川峨邊大渡河畔曾出土七柄Ⅰ型劍,形制完全相同,出土時七劍排列整齊,劍鋒方向一致,置放於約30平方厘米的範圍內,長短有序,以次遞減,最長的一號和二號劍長32厘米,最短的七號劍長28.4厘米,顯然是一組劍。四川涪陵小田溪的巴人墓中也有類似發現。像這種成組使用的短劍,可能就是用於擲擊的,長短上的變化,大概是為了適應擲擊時距離遠近不同的需要。

神秘的圖紋符號

巴蜀銅劍的裝飾極富特色。

其劍身基部常鑄刻象形的圖紋,常見的有虎紋、手紋、花蒂紋、鳥紋、蟬紋等,以及其他許多不認識的抽象符號。這些圖紋符合不獨見於銅劍,也廣泛見於巴蜀地區出土的其他青銅兵器,如戈、矛、鉞等;不僅有單個符號,也有多種組合而成的。據一些研究者統計,巴蜀兵器上的圖紋符號有幾十類,其組號變化更加繁複,大概有數百種。它們肯定不僅僅是美形的裝飾,應還包含某些深層的含義,目前還無法破解,推測可能是族徽或圖騰標誌,抑或具有吉祥神佑的象徵意義?也有學者以為,它們可能具有文字的功能,故又稱之為“巴蜀圖語”。

此外,Ⅰ型銅劍的器身表面常有鑄造形成的粗糙斑紋,遍布全體,從形狀看有虎皮形、半圓形、斜棱形和三瓣花形等種,觸之坑窪不平,多呈黝黑色或油綠色或不鏽蝕。以前,一些研究古劍的學者已經注意到,世界上某些古代民族之劍,器表常有精糙花紋,堅硬並具有良好的防鏽作用,或稱之為“糙面花紋”。巴蜀銅劍之糙面斑紋,可能也有這種作用。

淵源流變

西南初期,關中周文化區域曾流行一類扁莖柳葉形銅短劍。不難看出,戰國巴蜀銅劍的形制(包括裝柄的方式)與周初扁莖柳葉形短劍極其相信似。因此研究者普遍認為,巴蜀銅劍可能來源於關中地區,它的遠祖就是周初的扁莖柳葉形劍,傳入巴蜀地區後,在戰國時代發展成為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兵器,因而形制也有變化:如Ⅰ型劍的劍身加長,甚至出現了長劍;以奇特的圖紋符號進行裝飾,劍體表面鑄出獨特的糙面斑紋;莖部穿孔偏斜於中脊線等。相比之下,Ⅱ形劍的變化較小,除以巴蜀圖紋進行裝飾外,其他方面幾乎與周初柳葉形劍完全相同,甚至所配銅劍鞘的形狀也有些相似。

《尚書·牧誓》記載,殷末周武王伐商,“庸、蜀、羌、髳、微、盧、彭、濮”諸族都是同盟軍。《華陽國志·巴志》也說,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據說,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可見在商末周初,巴族和蜀族就與周人有密切聯繫,周人習用的銅劍傳入巴蜀地區是可能的。

古代巴蜀與關中地區的聯繫主要是通過漢中地區,漢中作為關中和巴蜀的孔道,常出土兼有兩會不同文化特點的器物,反映了古人的南來北往和文化的傳播融會。1972年陝西鳳縣曾出土三件扁莖柳葉形銅短劍,年代所碎為是春秋,形制與周初扁莖柳葉形劍相同。鳳縣在寶雞西南,毗鄰漢中,這批材料,無論出土地還是年代,都處於周初扁莖柳葉形劍和戰國巴蜀式劍的中介點上,或可反映扁莖柳葉形劍之向西南地區傳播。

改裝式劍

戰國時期,巴蜀與長江中游楚國的關係日益密切,受到楚文化的強列影響。公元前316年,秦又攻滅巴蜀。隨著秦楚兩國之經營巴蜀,中原地區的文化、器物,包括流行的銅劍,越來越多地傳入巴蜀地區,並在許多方面開始排擠不尋的土著文化和器物。戰國晚期,巴蜀地區雖仍使用傳統的柳葉形劍,但也開始漢行中原系統的東擊式銅劍,基本功的趨勢是後者益盛,前者日消。而且,受傳來的中原銅劍影響,人們開始對傳統的柳葉形劍進行改裝,方法是銼去莖與身相接處的圓曲交界,使成直角,即改斜肩為折肩,然後裝上中原銅劍盛用的凹劍格,一些劍還在莖末端安裝中原式的圓備用形劍首。這種由巴蜀式劍改裝而成,具有中原風格的新銅劍,即所謂“改裝式劍”,它是巴蜀銅劍在消亡前夕出現的一個變化形態。

冷兵器之劍

我國現出土文物中,最早的劍出現在殷周時期。在西周初期的車戰組合中,劍的地位並不重要,主要用於自衛或肉搏。春秋之後,因為步兵的興起,劍作為一種武器開始受到重視,長度在28--40厘米之間。到三國時期,軍隊中大量裝備的短柄兵器,就只有刀了。自東漢之後,劍在戰場上被淘汰已成定局,但佩帶寶劍的風氣未變,另外劍也作為法器或象徵物而存在。自明之後,冷兵器逐漸式微,而劍則退出了歷史舞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