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虡劍

少虡劍

少虡劍,春秋時期古劍,一九二三年山西渾源李峪村出土,現收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斜寬從,厚格,臘長而兩從保持平行,鋒尖銳。厚格呈倒凹字形,圓莖有箍,圓形音。劍脊呈凹條形,兩面均有錯金銘文,共二十字,為:吉日壬午,乍(作)為元用,玄鏐鎛呂(鋁),□余名之,胃(謂)之少虡。故此劍又稱為少虡劍。從目前所見資料看,法國藏有同樣的一柄。一九九一年在山西原平又曾發現一柄,其鋒殘,與此件相比,銘文少吉日和鎛呂四字,其他完全相同,殘劍和銘文無銹無土,猶似新作。

基本信息

少虡jù劍,戰國吳越文化越王壽劍,長54cm,寬5cm,重0.88kg。
少虡劍少虡劍

詳細描述

此少虡劍為三分晉國時越王壽授予韓趙魏的號令、代表諸侯盟主的上方寶劍,山西李峪村出土,已知同銘劍有3件,得此令劍(箭)者分別是魏襄子,卒年公元前456年;趙襄子卒年公元前457年;韓莊子卒年下限公元前424年。

中國周王朝東周歷史按學術界劃分慣例,以魯春秋六經為界限分為春秋戰國,春秋終止於東周諸侯盟主越王勾踐,到第三位越王,越王勾踐長子越王壽,已經屬於戰國而非春秋。越王壽元年公元前459年壬午馬年三分晉,晉出公死,強晉不再,中國已經是越王政令的天下,越王一百五十年東亞越文化至今依然。少虡劍代表越王壽的權杖,可謂已知中國的令牌之最。越王慣於以擁有青銅劍著稱,越王壽壬午年都崑山(又稱馬兒山,昆即哥哥,長非次),壬午少虡劍非越王壽莫屬。
此劍前鋒斷,脊在兩從間凹陷,從寬斜,前鍔狹,厚格呈倒凹字形,圓莖無箍,圓形首。格飾錯金嵌綠松石獸面紋,劍首飾錯金雲紋。

關鍵字

古代武器之一種。在春秋戰國時期,佩劍同時有表明身份等級的作用。從考古發掘的資料看,青銅劍在西周早期已十分成熟,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由於當時青銅鑄造技術的限制,劍身一般較短(50cm以下),至戰國末期才有長劍出現。比越王劍稍早,中國已經出現鋼鐵劍,其強度和硬度都高於青銅劍,但遠遜於越王青銅劍的美觀華麗和耐腐蝕氧化保存能力,越王青銅劍的主要作用在於權杖信用。

劍從兩面的刃稱為“鍔”

錯金

古代金屬的細工裝飾技法之一,出現於春秋時期。因多用金銀絲,故也稱金銀錯或錯金銀。通常的做法是用金、銀或銅等金屬絲、片嵌入玉器或青銅器表面預先留好的凹槽中,形成圖案或文字,然後用錯石(磨石)錯平磨光。

獸面紋

獸面是古代人們想像中的怪獸的面部,將其刻畫在器物上所形成的紋飾稱獸面紋。宋代的學者把獸面紋稱為饕餮紋。

劍身中央凸起的棱或凹陷的槽稱作“脊”。

劍首

劍莖末端圓形內凹的部位稱作“劍首”。古人常在劍首飾玉。玉劍飾在春秋、戰國時期已很流行,魏、晉時期仍可見,宋以後又有仿製。常見的玉劍飾有四種:劍首飾玉、劍鋒與劍柄間飾玉、劍鞘上部飾玉、劍鞘下端飾玉。
玉劍首中部之孔可插入劍把,小隧孔用以結系。在戰國玉劍首中,除圓形外還有方形作品,上飾蟠螭、谷紋等紋飾。

綠松石

綠松石工藝名稱為“松石”,因其形似松球且色近松綠而得名。其英文名稱turquoise,意為土耳其石。但土耳其並不產綠松石,傳說古代波斯產的綠松石是經土耳其運進歐洲而得名。

銘文內容

劍脊上有錯金銘文20字,每面10字:“吉日壬午,乍為元用,玄鏐鋪呂。朕余名之,胃之少虡。”“玄鏐”和“鋪呂”為制劍的金屬材料錫與銅,“胃”通“謂”。銘文的大意為:壬午吉日(先秦領導人的元年冠以吉日),做了這把好用的劍,做劍的原料是錫與銅。我給這把劍起了個名字,稱為“少虡”。

“少虡”一詞相對第一代越王勾踐而言,虞的領導人已經更迭,越代替吳,越王勾踐長子越王壽自詡少虡。

局部圖像

少虡劍另面 少虡劍另面
青銅劍示意圖 青銅劍示意圖

冷兵器之劍

我國現出土文物中,最早的劍出現在殷周時期。在西周初期的車戰組合中,劍的地位並不重要,主要用於自衛或肉搏。春秋之後,因為步兵的興起,劍作為一種武器開始受到重視,長度在28--40厘米之間。到三國時期,軍隊中大量裝備的短柄兵器,就只有刀了。自東漢之後,劍在戰場上被淘汰已成定局,但佩帶寶劍的風氣未變,另外劍也作為法器或象徵物而存在。自明之後,冷兵器逐漸式微,而劍則退出了歷史舞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