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摩勒

庵摩勒

庵摩勒屬大戟科葉下珠屬落葉小喬木或灌木,株高1-3m,果實球形、扁球形、梨形等,10-11月成熟,既可生食又可加工。語出《唐本草》,是大戟科植物油柑的果實。形態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廣泛分布與南方各地。果實含大量維生素C,提純可得良好的抗菌活性物質。製藥可化痰,生津,止咳,解毒。

庵摩勒

庵摩勒為古印度梵語,見於《南方草木狀》

釋名
又叫余甘子。它的味初食是苦澀,良久回味則變成甘甜,所以叫余甘。它的形狀如川楝子,味道類似於橄欖。
採集加工
蜜漬、鹽藏後作為土特產運各地。
性味
味甘,性寒,無毒。
功效主治
主治風虛熱氣,補益強氣。合鐵粉一斤用,耐老。取子壓汁,和油塗頭,生髮去風癢,黑髮。又主治汞、硫黃、金屬物傷肺,氣喘咳嗽。可研末點湯服,解金石毒,硫黃毒。久服輕身,延年長壽。服乳石的人,宜常食用。

正文

庵摩勒
(《唐本草》)

異名

余甘子(《臨海異物志》),余甘(《唐本草》),庵摩落迦果(《綱目》),望果(《中國樹木分類學》),油甘子(《廣州植物志》),牛甘子(《南寧市藥物春》),橄攬子(《四川中藥志》),喉甘子、魚木果(《廣西藥植名錄》),滇橄欖(《雲南中草藥選》)。

來源

為大戟科植物油柑的果實。

植物形態

油柑(《嶺南採藥錄》)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7米。葉互生於纖弱的小枝上,幾無柄,密生而為明顯的2列,極似羽狀複葉;葉片線狀矩圓形,長約1厘米,先端鈍;托葉線狀披針形。花小,黃色,單性同株,具短柄,簇生於葉腋內;萼片5~6,倒卵狀矩圓形,長不及2毫米;花瓣缺;雄花具柄,極多數,花盤的腺體極小,花葯3~5,長橢圓形,直立於一短柱上;雌花近無柄,常單獨與雄花混生於上部葉腋內,子房半藏於一環狀的花盤內。果實肉質,徑約1.5厘米,圓而稍帶六棱,初為黃綠色,熟時變為赤色。花期4~5月。
分布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台灣等地。
本植物的根(油柑根)、樹皮(油柑木皮)、葉(油柑葉)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採集

9~10月果熟時採收,曬乾。

藥材

乾燥果實呈圓形或不規則的圓形,微顯六瓣狀,徑約2厘米;表面棕褐色,粗糙不平,有細小的疣狀突起,基部遺有圓點狀的果柄痕跡。質堅實,不易破碎,破碎後內顯黃白色;種子不大。氣微,味甜帶澀。以乾燥、飽滿,無果柄及葉片摻雜者為佳。
產四川、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本品在雲南地區有作橄欖使用者,參見"橄欖"條。

化學成分

果實含大量維生素C(1.0~1.8%),且含量穩定。尚含鞣質,其中有葡萄糖沒食子鞣甙、沒食子酸、並沒食子酸、鞣料雲實精、原訶子酸、訶黎勒酸、訶子酸、3,6-二沒食子醯葡萄糖。乾果含粘酸4~9%。果皮含沒食子酸和油柑酸等酚類酸。種子含固定油約26%,油中含五麻酸8.8%,亞油酸44%,油酸28.4%,硬脂酸2.2%,棕櫚酸3.0%,肉豆蔻酸1%等。

藥理作用

乾燥果實,先用80%醇提取,再用醚提取,以鹽酸酸化可得良好的抗菌活性物質;對葡萄球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及痢疾桿菌均有抑制作用,對真菌則無作用。
果實的提取物予兔口服可增加體重及血中總蛋白含量而不改變各蛋白部分之間的比例,說明它有同化作用。
同屬植物Phyllanthus niruri L.葉的水提取物口服有降血糖作用。

微量元素分析

余甘子果實中所含微量元素共包含有14種:Cu,Mn,Mo,Mg,Na,Ni,Se,Zn,Ge,P,K,S,Fe,Ca。其中K,Ca,Mg,P四種元素之含量普遍較高,其次是S,Cu,Fe和Mo;另外普遍存在,但含量相對偏低的元素有Se,Zn,Ni,Mn和Ge;而含量較高(相對百分含量)但分布十分局限的元素為Na(僅見於四川雅龍江河谷,雲南漾濞和香港的樣品)。上述微量元素中Se,Ge,Mo,Mn在抑制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增強機體免疫能力方面具有特殊意義。據研究發現,取自廣西南寧高峰林場的余甘子樣品Mn的含量最高,其相對百分含量可達2.46%,而雲南鶴慶樣品中Mn含量最低。取自雲南祿勸的樣品中Mo的相對百分含量高達6.63%,福建樣品Mo含量最低。取自貴州羅甸的樣品中Se的相對百分含量高達4.31,雲南祿勸樣品中Se含量最低。廣西龍津的樣品中Ge含量最高,其相對百分含量為1.8%,為Ge含量最低的樣品中Ge含量的3.27倍。
從Mn-Mo-Se-Ge在各產區余甘子果實中大的分布趨勢看,微量元素Mo在余甘子產區的果實樣品中分布最為普遍,分析結果顯示出,來自26個產區的69.2%的樣品中發現了Mo的分布;微量元素Mn和Se具有十分相似的分布態勢:(a)在二者所同共涉及的15個余甘子產區中就有10個產區在Mn-Se的分布特徵方面相互重疊,這一數字約占產區總數的67%;(b)含Mn樣品數和含Se樣品數針對總樣品數之百分比均為50%,這說明Mn和Se是繼Mo之後在余甘子果實中分布相對較為普遍的兩種元素;含Ge樣品數僅占總樣品數的38%,說明余甘子果實中Ge的分布並不普遍,從總的情況看,含Ge的樣品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出現於雲南樣品之中。含有全部4種微量元素的余甘子樣品包括來自雲南祿勸,雲南鶴慶,廣西南寧和香港的樣品。這一特點是在這些地區余甘子資源套用開發中應予以注意的。
各分布區余甘子果實中微量元素之分布具有特定的組合特徵,而這一點恰與我們在上文所概括出的微量元素之分布規律相吻合;Mo-Ni-Cu;Mn-Se-Ca;Mg-Fe,Na-Ge和P-S-Zn這些元素組合在各分布區余甘子果實樣品中含量上的變化,直接從微量元素方面影響著余甘子生藥的內在質量,就這一點上來說,以上所述的關於余甘子果實中微量元素分布之組合規律的發現,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正確運用這一規律,就可在余甘子生藥質量控制中縮小對微量元素的測定範圍,而把主要精力集中到與我們所關注的,對抗癌、抗衰老、免疫增強有特殊作用的Mn-Mo-Se-Ge以及與它們存在密切相關的Ca,Ni,Cu和Na等元素。從更深層次上來考慮,很可能,Mn-Mo-Se-Ge這些元素並不只是單一地參與到與多元酚類化合物或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的作用機制中來,在這種微量元素與天然產物、微量元素與GSH-PX的"複合作用單元"(functionalcomplex)中,很可能也包含著Ca對Mn和Se、Cu,Ni對Mo,以及Na對Ge的生物學效應的協同作用。

性味

苦甘,寒。
①《唐本草》:"味苦甘,寒,無毒。"
②《海藥本草》:"味苦酸甘,微寒,無毒。"

歸經

《四川中藥志》:"入脾,胃瘓?

功用主治

化痰,生津,止咳,解毒。治感冒發熱,咳嗽咽痛,白喉,煩熱口乾。
①《唐本草》:"主風虛熱氣。"
②《本草拾遺》:"主補益,強氣力。取子壓取汁和油塗頭生髮,去風癢,初塗發脫,後生如漆。"
③《海藥本草》:"主上氣咳嗽。"
④《南寧市藥物志》:"清涼解毒,治喉痹。"
⑤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潤肺化痰,生津止渴。"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2~4錢。外用:搗汁塗。

選方

①治感冒發熱,咳嗽,咽喉痛,口乾煩渴,維生素C缺乏症:鮮余甘子果十至三十個。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②治白喉:滇橄欖一斤,玄參、甘草各一兩。冷開水泡至起霜花,取霜用棉紙鋪開曬乾後,加馬尾龍膽粉二錢,冰片五分,炒白果仁粉五錢,吹喉用。
③治哮喘:滇橄欖二十-個,先煮豬心肺,去浮沫再加橄欖煮熟連湯吃。
④治河豚魚中毒:滇橄欖生吃吞汁,並可治魚骨梗喉。(②方以下出《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栽培技術

【生物學特性】:喜溫暖濕潤氣候,怕寒冷,遇霜容易落葉、落花,甚至凍壞嫩枝條。對土壤要求不嚴,南方各類山地均可種植。以向陽山坡、梯田和園地栽培為宜。
【栽培技術】:用種子和嫁接繁殖。種子繁殖:春季播種育苗待苗木生長到70-100cm,可和優良品種進行嫁接。嫁接繁殖:選取2-4年野生余甘子為砧木,取2年生的優良品種枝條為接穗,於2-5月間嫁接。成活後按行株距4m×3m或4m×4m移栽,1hm2種植600-825株。
【田間管理】:每年春、夏和秋季各施一次肥,有條件地區應施複合肥或套種綠肥,以改良土壤肥力。平時要勤除雜草、鬆土和培土。
【病蟲害防治】:蟲害有木毒蛾、介殼蟲、蚜蟲等,可用0.l%-0.8%的甲胺磷等噴射。

配圖

相關連線

中草藥大盤點

中藥主要由植物藥(根、莖、葉、果)、動物藥(內臟、皮、骨、器官等)和礦物藥組成。因植物藥占中藥的大多數,所以中藥也稱中草藥。中國各地使用的中藥已達5000種左右,把各種藥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劑,更是數不勝數。經過幾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門獨立的科學——本草學。
讓閭
阿育魏實 埃蕾
矮腳龍膽 矮腳羅傘 矮
凹朴皮 八哥
白飯樹葉
阿膠 阿里紅
白萆粟
讓閭子
白花菜子
白花菜根
白蘇梗
白松塔
白朮-白及
矮人陀
白薯莨
白鶴藤根
白鶴藤
白荷花露
白石榴花
白石榴根
白升麻
巴豆油
白山苔
白沙糖
白沙蟲藥
白三七根
白屈菜根
白果葉
白槍桿
白果樹皮
白千層葉
白果根
白皮
白牛膝
白牛膽
巴豆葉
白飯樹根
白飯豆
巴豆樹根
白茅針
白鵝膏
白豆蔻殼
芭蕉子
白毛藤根
白毛藤
芭蕉油
白地紫菀
白螺螄殼
白刺花葉
白龍頭
白刺花
白蘞子
芭蕉葉
白欖根
白側耳
白蠟樹葉
白蠟樹皮
白蠟花
白克馬葉
白草莓
白菊花根
白金古欖
白補藥
巴豆殼
白接骨
白背葉根
矮腳楓葉
白背楊
白背三七莖葉
白雞屎藤
艾納香根
白花映山紅
白花夏枯草
白花射干
白花蛇頭
巴茅果
白花蛇目睛
白花龍膽
白花灰毛槐樹
白花果
白花丹
庵摩勒
霸王根
拔毒散
白馬陰莖
白馬骨根
八角香
白粱米
巴山虎
白綠葉
白郎花
艾實
白苣
八角楓葉
八角楓花
阿利藤
矮楊梅
白梅
白茅花
白背葉
白毛夏枯草
白樺皮
艾片
白丁香
芭蕉花
白千層
白降丹
白木
白扁豆
霸王七
白蘭花
霸王鞭
白礬
安息香
白僵蠶
白及
白菖
白木耳
白蘇子
白蘇葉
八仙花
白首烏
白石脂
白石英
八仙草
白屈菜
八目鰻
白梅花
艾納香
白芥子
白芥
八角茴香
矮腳苦蒿
白花菜
白蒿
白附子
阿爾泰紫菀
菝葜葉
菝葜
芭蕉根
桉葉
阿魏
巴旦杏仁
八月札
白朮
白芍
白前
白茅根
白膠香
白花蛇舌草
白豆蔻
巴戟天
巴豆
八角蓮
八角楓根
鵪鶉
艾葉
矮地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