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國

渤海國

渤海國(698年—926年)位於今中國東北地區東部、朝鮮半島北部以及今俄羅斯濱海邊疆區,高句麗被唐朝和新羅的聯軍滅亡之後,698年,原高句麗大將粟末靺鞨酋長大祚榮在高句麗故地之北(牡丹江流域)建立起“震國”,713年,更國名為“渤海”,762年,君主開始被唐朝冊封為“渤海國王”。渤海立國按唐制建立政治、經濟制度,全盛時轄境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其文化深受唐朝文化影響,享有“海東盛國”的美譽。其人民主要是靺鞨人。926年渤海國被契丹所滅後,其北部絕大部分領土被契丹吞併,以其地為東丹國,一小部分南部領土則被高麗吞併。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渤海國(698年—926年),位於朝鮮半島北部及現時中國東北地區東部、舊日沿海州舊地。由古代民族粟末靺鞨的酋長大祚榮所建立,初名“震國”,因接受唐朝授官並被冊封為“渤海郡王”而改號“渤海國”其民族主體為高句麗遺民的粟末靺鞨族人高句麗族人,但也有部分黑水靺鞨的部族。

統治地區在盛時包括吉林省大部,遼寧黑龍江省部分地區,俄羅斯沿海州的南半部以及朝鮮半島北部。

名字來源

渤海國渤海國

渤海國初名“振”(震),為大祚榮襲其父的大唐封爵“震國公”。而關於“震”的含義說法不一,比較通行的看法是認為取自周易震卦卦名,有人分析粟末靺鞨自隋朝就受到儒家文化影響很深,大祚榮更是熟知漢文經史,因此以地處東方而以震為國號。

朝鮮學者朴時亨所著渤海史則認為“震”是威震四方之意,但武則天封“震國公”用威震四方之意幾乎不可能。也有學者指出應該與乞四比羽被唐朝封為許國公一起考慮,並認為從音韻學上來說,“許”“震”可能為“靺鞨”的別稱“肅慎”的諧音。

“渤海國”名則來自於唐朝的“渤海郡王”封號。以“渤海”為封號,有人認為“渤海”是“靺鞨”的音近變音。

歷史

建國

渤海國渤海國

主條目:天門嶺之戰
據《舊唐書》記載,668年,高句麗唐朝新羅的聯軍滅滅亡之後,唐朝控制了今中國東北朝鮮半島大同江以北的土地,而新羅則控制了朝鮮半島的大同江以南的土地。高句麗遺民紛紛反唐,復興高句麗。

696年5月12日,契丹夷離堇松漠都督李盡忠(契丹人)反唐,占領營州(今遼寧朝陽),斬殺營州都督趙文翽,當時居住在營州的粟末靺鞨人首領、原高句麗將領乞乞仲象乞四比羽參加了反叛。武則天派出左鷹揚衛將軍曹仁師、右金吾衛大將軍張玄遇等二十八將出關征討,並以春官尚書、梁王武三思為榆關道安撫大使,統籌全局。

8月28日,唐軍在在黃獐谷(今河北遷安東北西硤石谷內)遭遇了李盡忠的埋伏,全軍覆滅。9月,武則天派出第二支平叛大軍10萬人,右武威衛大將軍武攸宜,充清邊道行軍大總管,右拾遺陳子昂為幕。戰事僵持之下,李盡忠病逝,繼任者孫萬榮繼續率領各族反唐聯軍,派別將繞道唐軍身後,攻陷冀州瀛州,令唐軍後撤潰敗。

697年,武則天以夏官尚書王孝傑為清邊道行軍總管,羽林衛將軍蘇宏暉為副,率軍17萬討伐深入河北的契丹。697年3月12日,王孝傑、蘇宏暉進入東硤石谷(今河北唐山附近)遭遇契丹軍,唐軍全軍覆沒,王孝傑跳崖而死。武則天第四次派出以右金吾衛大將軍、神兵道行軍大總管武懿宗,右豹韜衛將軍何迦密統帥二十萬大軍平叛,關外各族的反唐聯合陣線瓦解,突厥人和奚人向大唐投誠並反戈一擊攻打孫萬榮的契丹軍。孫萬榮大敗,走投無路之下,於697年6月被其奴僕殺死,契丹之亂平定。

武則天為安定東北邊疆局勢,在對契丹實行武力圍剿的同時,對參加反唐的粟末靺鞨採用招撫政策,於698年封粟末靺鞨首領乞四比羽為許國公、乞乞仲象為震國公。但是乞四比羽拒絕受封,被唐軍追擊殺死;乞乞仲象率部向東逃亡中病故。

乞乞仲象之子大祚榮代父率所部繼續逃亡至東牟山,降唐的契丹大將李楷固追擊靺鞨人至天門嶺,被大祚榮擊敗,大祚榮藉此於在粟末靺鞨與高句麗故地的忽汗州敖東城建國稱王,以朝廷封其父為震國公之“震國”作國號,自稱震國王(亦作“振”),都舊國(今吉林省敦化市敖東城),史稱“震國”或“靺鞨國”。大祚榮多次遣使向長安稱臣,唐睿宗於713年賜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又以其所居之忽汗州,加封為“忽汗州都督”。大祚榮立刻將國名更改為渤海,以忽汗州(號上京龍泉府,今黑龍江省寧安市西南東京城)為上京,史稱“渤海國。

與唐朝的關係

渤海國渤海國
渤海國第二任君主大武藝(在位時間719-737年)雖然對內採用自己的年號,但與唐朝交往時仍然奉唐朝正朔。由於渤海國受到唐朝,新羅黑水靺鞨的包圍,大武藝採取遠交近攻的策略。積極主動與中原王朝發展關係,按唐制建立政治、經濟,文化制度,使用漢字。
雖然渤海國騷擾過大唐的邊疆和沿海,如732年大武藝派將軍張文休率領水軍跨渤海灣進攻唐朝登州山東蓬萊),殺死登州刺史韋俊。但總的來說,渤海國與中土政權可視為“車書本一家”。唐朝著名詩人溫庭筠再送渤海國王子回國時曾贈詩:《送渤海王子歸國》:“疆里雖重海,車書本一家。盛勛歸舊國,佳句在中華。”渤海國有向唐朝進貢的義務,史載渤海向唐朝進貢凡140餘次。762年,唐代宗冊封大欽茂渤海國王,唐朝正式將渤海國由羈縻州府(忽汗州都督府,渤海郡王)升為屬國

與日本的外交

渤海國第二任君主大武藝曾在728年派使團到日本以遏制新羅。渤海國一直與日本維持著很好的外交和商貿關係。渤海國曾34次派使團到日本。日本也曾13次派使團到渤海。

朝鮮半島上的擴張

現藏於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的渤海國石碑現藏於日本大原美術館的渤海國鹹和四年銘佛龕

渤海國第三代君主大欽茂(在位時間737-793年)擴展了渤海的疆土北到黑龍江,西到遼東半島。在他在位期間,渤海與新羅建立起了穩固的貿易關係。755年,大欽茂定都位於黑龍江鏡泊湖附近的上京龍泉府,以加強對渤海各民族的管理。大欽茂還仿效唐的國子監建立了胄子監

渤海國第十代君主大仁秀(在位時間818-839年),在位期間,渤海國的領土已包括朝鮮半島北部,以及今天中國東北的東北部和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渤海的壯大迫使新羅在與渤海的邊境上修建圍牆增加駐兵。

滅亡

渤海的滅亡是由於契丹的興起,對渤海發動進攻。926年契丹滅了渤海後,先是建立起了東丹國,契丹太子耶律倍任東丹國人皇王,不過以貴族為首的渤海人民大張旗鼓亡命高麗,928年十二月,耶律德光升東丹的東平郡為遼國南京(今遼寧遼陽北),強行自天福城徙東丹人民充實東平郡,天福城遂衰落。天顯五年(930年),耶律倍因受德光猜忌,逃奔後唐,東丹國名存實亡。東丹國滅亡以後,渤海人多次嘗試復興渤海國,但全部失敗,大部分渤海人被強制遷移到遼國境內其他地方,也有部分跑到高麗去了。

渤海滅亡後,許多渤海遺民在渤海故地進行了復興運動,並建立起了後渤海定安國興遼國等國家。但這些國家最終都被契丹所滅。

934年,渤海國末代王弟大某,聯合南海府烈氏追擊渤海國世子大光顯。大光顯率部民數萬逃亡高麗。936年東丹國被遼兼併,同年烈氏一族的烈萬華從南海府遷居鴨緑府。938年,烈萬華建立定安國

後渤海國滅亡後,一部分渤海人逃到高麗,留在高麗的渤海貴族後裔將姓改為“太”。大光顯被賜予高麗王室的“王”姓。

政治

中央統治機構

渤海國渤海國
渤海國政治體制仿唐而建,同唐一樣實行“一準乎禮”的方針,可毒夫(又稱聖王、基下)為國家元首,下設宣詔、中台、政堂三省以及忠、仁、義、智、禮、信六部。

三省

宣詔省
相當於唐的門下省,審議由中台省提出的政令。長官為正二品的左相,其下設左平章政事,屬官稱為侍中。

中台省
相當於唐的中書省,負責起草、修訂政令。長官為正二品的右相,其下設右平章政事,屬官稱為內史。

政堂省
相當於唐的尚書省,作為政府的首腦部門,負責執行政令。長官為大內相,品級在正二品之上。另外配置作為助手的左右司政,地位在左右平章事之下。屬官有左右二允,下設六部。

六部

忠部
相當於唐的吏部,負責文官的採用、考核、封賞等
仁部
相當於唐的戶部,負責土地、稅收等
義部
相當於唐的禮部,負責儀禮、祭祀、科舉等
智部
相當於唐的兵部,負責武官人事、地圖繪製、車馬武器的管理等
禮部
相當於唐的刑部,負責司法、刑獄、審復等
信部
相當於唐的工部,負責交通、水利、建築以及建築師的人事。

渤海國古渤海國的記憶——隆興寺 ...)

中正台
相當於唐的御史台,負責糾劾官員。長官稱大中正,相當於唐朝的御史大夫。
殿中寺
相當於唐的殿中省,負責王室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管理。長官稱大令,相當於唐朝的殿中監,品級為從三品。
宗屬寺
相當於唐的宗正寺
文籍院
相當於唐的翰林院
太常寺
司賓寺

相當於唐的鴻臚寺
大農寺
相當於唐的司農寺
司蔵寺
相當於唐的太府寺
司膳寺
相當於唐的光祿寺
冑子監
相當於唐的國子監

地方統治機構

渤海國渤海國
渤海國分為五京,15府,62州。渤海國在全國五個重要城市設立“五京”,他們分別是:
上京龍泉府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寧安縣渤海鎮東京城),下轄龍州、湖州、渤州。
東京龍原府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琿春市八連城)
中京顯德府(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龍市,一說於今日吉林敦化
南京南海府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清津市,一說在鹹興)
西京鴨綠府(吉林省白山市臨江,一說在朝鮮慈江道鴨綠江東岸)
其它府名有:
長嶺府:高句麗的故地,今樺甸縣
扶餘府:扶餘的故地,今扶余縣
鄚頡府:扶餘的故地。
定理府潘州附近。
安邊府:現在的雙鴨山、寶清、富錦一帶。
率賓府:綏芬河流域,現在的黑龍江省東寧縣
東平府:今雞西市附近。
鐵利府鐵嶺附近。
安遠府:越喜治附近。
懷遠府黑河附近。
獨奏州(不附屬於府的州):今吉林市附近。

民族及語言

民族

主條目:渤海人
傳統觀點認為粟末靺鞨聯合其他靺鞨部落構成渤海國民族的主體,大祚榮出自仍然留守故地的粟末靺鞨,聯合原伯咄安車骨拂涅白山等四部靺鞨人建立渤海國,而粟末靺鞨與高句麗人所占比例皆不大。

語言

渤海使用的語言情況尚不明了,可能使用渤海語。書面使用漢文

文字

學術界兩種觀點
渤海國究竟有無自己的文字,目前尚無定論 。但學術界主要觀點有如下兩種:

• 一是認為渤海國沒有自己的文字,渤海遺址中所見的奇詭難識字並非是渤海人所獨創的字,其中有些是漢字的變體。還有一些當為邊疆少數民族在學習中原先進文化過程中所造成的錯誤,並非有意而為之。而一小部分可能是類似物勒工名一樣工匠的特有符號。

• 二是認為渤海國有自己本民族的語言,為了表達自己的國民想法以及一些固有的名詞,根據本民族語言的特有發音,創製了本民族的文字部。

“李白醉酒退番書”傳說
關於“渤海文”的記錄,流傳最廣的是“李白醉酒退番書”。傳說,唐玄宗時,渤海國的使者帶著國書來到長安,唐玄宗召見番使,命令翰林學士宣讀番書。不料翰林學士打開番書,見上面文字,竟一字不識。唐玄宗宣詔文武百官,也沒人識得。後由賀知章推薦李白釋讀,且書寫了答書,令渤海人降服。

姓氏

渤海國姓氏,除王族大氏而外,還有等右姓,以及幾與漢族姓氏相通的所謂庶姓。從渤海民族姓氏構成及其發展演變過程可以看出,渤海是一個多元性民族,渤海姓氏,是渤海接受中原文化,渤海民俗文化漢化後在姓氏文化上的反映。渤海姓氏文化同中原一樣在一定歷史時期內對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都曾產生過重要影響。

渤海大氏
大氏移居中原的印記,可以從山東省濰坊市壽光市內至今仍存在的大家窪鎮看出來。
渤海高氏
高氏是繼王室之後的第一大姓,其族人有不少在唐朝政府做官。有學者認為渤海右大姓高氏為高句麗王族。

文化

渤海在原有的靺鞨、高句麗民族文化的基礎上,大量吸收中原唐朝文化,創造了輝煌而獨特的文明,有“海東盛國”之稱。渤海建國後由高王大祚榮、武王大武藝、文王大欽茂三代經營,中間雖發生政治變故,但社會發展仍未間斷,至宣王大仁秀時期達到全盛。當時的渤海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社會經濟水平很不平衡,因此渤海國的民俗文化也呈現紛繁複雜的特點。在渤海五京範圍內,因與唐朝、新羅、回鶻、日本等周邊國家的交往,城市經濟十分繁榮,外來文化幾乎成為主流。居住於城市內的上層貴族,已大多接受來自中原地區宗教信仰,其中以佛教最為突出。當時上京龍泉府僅佛寺即不下百所,僧徒眾多,至今一些佛寺仍在沿用,香火千年不絕。據《冊府元龜》記載,唐憲宗元和九年和十二年,渤海國派高禮進兩次朝貢大唐,進奉“盧城稻”與金銀佛像,以備唐皇室每六十年舉行的“法門寺”迎奉佛指舍利之用。而每年渤海國王室亦在潥州(今吉林省吉林市)也就是粟末靺鞨的祖庭舉辦“無遮割鐮”大會,以第一穗“盧城稻”供奉諸佛,第二穗“盧城稻”進獻大唐皇帝,渤海貴族皆以分得餘下之稻而雀躍。渤海人十分篤信佛教,即使死後也要將陵墓模仿佛塔建造希望靈魂轉世成佛,最為典型的為渤海文王之女貞惠公主墓,其復原後的墓葬佛塔為七層,高約二十米,這在中國古代貴族墓葬中都是極罕見的。俄羅斯遠東濱海地區發掘的杏山寺遺址是渤海後期率賓府地方貴族捐建的著名佛寺,其寺廟渤海時代建靈光塔渤海時代建靈光塔布局規整建築規模宏大,不亞於當時中原與日本的同類建築。現存的渤海佛教建築除上京龍泉府部分遺蹟,還有吉林省境內的靈光塔,該塔為磚砌五層密檐結構,與西安小雁塔結構十分相似。另外南京南海府也發現多處佛寺遺蹟。
在渤海國民間,由於民族眾多,宗教信仰不但種類繁多,而且有逐漸融合的趨勢。除少數部落首領家族接受渤海朝廷、任命踏入貴族行列外,絕大多數平民仍然處於氏族體制下,從事農獵漁相結合的複合型生產。因此,在他們的生活中則更多保留了本民族的原始信仰,即“薩滿教”。渤海建國後因物質生活的快速豐富使民間薩滿教獲得了更多的表現手段,近現代以來通過考古發掘在中國東北、俄羅斯遠東、以及朝鮮半島北部均出土了大量的渤海國時期民間薩滿教使用的銅製腰牌、腰鈴、鼓棒手柄、神服上的銅製鑲嵌物、陶製神偶、等各種法器。薩滿教在渤海國民間的普遍程度可見一斑。
渤海國時期來自中原儒家文化也得到普及與發展,這從渤海六部用忠字及“五常”命名即可看出。帶來儒家文化的除少數漢族臣民外,本土內漢化程度較高的高句麗遺民也成為重要的文化傳播者,而更為主要、影響力更大的則是渤海上流階層。自高王大祚榮起,渤海官方就不斷派遣留學生赴唐汲取儒家文化,這些人中大多數出身貴族官僚世家,有的還是渤海王室,他們精通儒家經典,漢文造詣極高,同時又了解唐朝文化政治,歸國後大多躋身政界,成為渤海朝廷的重要人才,此外渤海文王時還效仿唐朝國子監設定“胄子監”,作為傳播儒家文化的重要基地,所以儒家文化對渤海國作用頗巨。甚至在渤海滅亡以後仍對遼、金兩代產生過重要影響。除此之外,中原人帶來的道教和中亞人帶來的景教也在渤海有傳播痕跡。
渤海人的文學作品主要散見於日本史書中及出土的貞孝、貞惠公主墓誌,其詩文受唐朝影響很深,留下姓名的渤海詩人有周元伯、釋貞素、楊成規、楊泰師、裴頲、裴璆、高元固等人。渤海音樂亦取得較高成就,不僅在當時就傳入日本,後世金朝宮廷還專門設有“渤海樂”。渤海國使用渤海語,官方文字當為漢文,而渤海國究竟有無自己的文字,目前尚無定論。但學術界主要觀點有如下兩種:
一是認為渤海國沒有自己的文字,渤海遺址中所見的奇詭難識字並非是渤海人所獨創的字,其中有些是漢字的變體。還有一些當為邊疆少數民族在學習中原先進文化過程中所造成的錯誤,並非有意而為之。而一小部分可能是類似物勒工名一樣工匠的特有符號。1982年吉林省延邊博物館的李強通過對渤海“文字瓦”一手材料的掌握與收集,主要包括渤海三京,即上京龍泉府、東京龍原府、中京顯德府以及渤海三京周圍的一些寺廟遺址、建築遺址中發現的文字瓦,對渤海文字進行了較為詳盡的收集整理。除上述遺址外,還包括日本1937年編著的《間島省古蹟調查報告》、1939年編著的《東京城——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發掘調查》和中國金毓黻先生編著的《渤海國志長編》收錄的文字瓦。通過匯總,共有250多個文字、符號。李強先生將其分為三類,即正楷類、殊異字類和符號類。他認為渤海沒有創製本民族的文字,其中所謂的殊異字大部分可以說是漢字的變體字或者是由於工匠文化程度有限所造成的錯別字。祛除了大部分的這類殊異字,其他的殊異字也不能說成是渤海人自創的文字,其中可能是由於工匠自己所做的標識、戳印形制不規範等原因造成的。
二是認為渤海國有自己本民族的語言,為了表達自己的國民想法以及一些固有的名詞,根據本民族語言的特有發音,創製了本民族的文字。韓國學者金在善主張,渤海國是有自己的文字的,以表特有之音。是與高句麗、契丹、女真等民族一樣借鑑漢字寫法,通過音訓表記法來表達自己民族的感情、情趣之文學、固有名詞、地名等。並提出這種做法在朝鮮三國時就已經普遍流行。其中他提到《日本紀略》前篇14載:“渤海首領高多佛脫身,留越前國安置,越中國即令史生羽票馬長及諸生就習渤海語。蓋渤海即通習漢字,而其語言中心有漢字所不能賅之音,故別制新字以表明之,此奇異難識之所由來也”來說明渤海國是有其本民族自己的語言的。並且金在善還在另一篇文章《李太白與渤海文字》中引《李太白全書·王塵叢談》云:“渤海國有書於唐,舉朝無解之者,李太白能解而答之”。指出目前在渤海國遺址上所發現的“文字瓦”中,相當數量都屬於無法解讀音義之字。此亦可能為渤海人創製本民族之字,依漢文開發適合於本民族語音的字而用之。

外交

與唐朝

渤海國與唐朝保持著宗藩關係,與南面的新羅國一樣是唐朝的屬國。唐朝設立“押新羅渤海兩蕃使”,將新羅、渤海人一同列入外國人參與的賓貢科,唐德宗、唐文宗時曾下詔“中國人不合與新羅、渤海外國人交通買賣”,這些事實說明了唐朝把渤海國看作是與新羅等同的“外國”或“蕃國”。但渤海與新羅不同的是,渤海不用唐正朔,有自己的年號,甚至自尊為“皇上”、“聖人”,新羅碑銘與文獻中多自稱“大唐新羅國”、“有唐新羅國”,而渤海的文書中則尚未發現這種辭句。可見渤海比起新羅具有較強的自主性,渤海與唐朝關係的親密度、在大唐天下秩序中的地位也稍遜於新羅。但這並不能改變渤海國在政治上從屬於唐朝的事實,只能說渤海國具有對內和對外的二重性,對內是自主的,而對外尤其是對唐則是藩屬國。最初渤海國被編為唐朝的一個都督府(忽汗州都督府),其君主只是郡王,名義上是唐朝轄下的地方羈縻政權。762年渤海國上京永興殿遺址渤海國上京永興殿遺址唐廷詔令渤海為國,但仍是大唐帝國冊封體制下的一個附屬國,並始終履行包括朝貢、朝覲、賀正、質子入侍在內的各項藩屬義務,與唐朝之間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各個方面保持著頻繁的來往和密切的聯繫。
當時,渤海國王即位必須得到唐朝皇帝遣使冊封方為合法,且頻年向唐朝朝貢並遣子入朝宿衛。200多年的時光中,儘管也曾出現過矛盾、爭端,並在大武藝時期爆發了一場戰爭,但從總體來看,親睦友好才是唐渤關係的主流。渤海與唐朝的交通為“朝貢道”,即以渤海西京鴨綠府為樞紐,出鴨綠江口,至登州(今山東煙臺),直抵長安城。唐渤貿易主要是以朝貢貿易的形式進行的,渤海向唐朝派遣朝貢使團132次,向後梁、後唐派遣使團各5、6次,每次都會得到唐廷大量“回賜”。除了朝貢之外,唐朝的登州是渤海向唐朝出售商品的主要集散地之一。這裡常年停泊著渤海的“交關船”。唐朝還在青州(一說登州)設定“渤海館”,專管同渤海地區的商務事宜。渤海向唐出口的主要有虎皮、海豹皮、貂鼠皮、白菟皮、貓皮、革、馬匹、羊、鷹、海東青、鶻、鯨鯢魚睛、鯔魚、乾文魚、人參、昆布、牛黃、頭髮、松子、黃明、白附子、蜜、金、銀、金銀佛像、六十綜布、魚牙綢、朝霞綢、靴、瑪瑙櫃、紫瓷盆以及兒口、女口、奴子等等。進口的主要有帛、絹等各類絲織品、袍服冠帶、粟、藥材、金銀器皿以及經籍圖書等等。
渤海國深受唐朝影響,採用唐朝的政治軍事制度;經濟上則積極引進中原地區的先進農業技術,社會經濟顯著發展,同內地貿易歲歲不絕;同時廣泛吸收唐文化,派遣大量留學生入唐學習,通過文獻可確認的渤海留唐學生李居正、朱承朝、高壽海、解楚明、趙孝明、劉寶俊、烏炤度、烏光贊、高元固等,烏炤度等人還登唐賓貢科。從詩人溫庭筠《送渤海王子歸本國》的著名詩篇也可以看出渤海與唐朝的親密關係和交融狀況。詩中說:“疆理雖重海,車書本一家。盛勛歸故國,佳句在中華。定界分秋漲,開帆到曙霞。九門風月好,回首是天涯。”

與新羅

渤海與新羅互為鄰國,兩國雖然同為大唐東藩,但關係緊張。大祚榮時期鑒於國力尚弱,曾短暫通好於新羅,曾接受新羅“第五品大阿湌”的官爵。但其後兩國在領土、經濟、政治等利益上始終衝突,使兩國長期處於對立狀態。732年大武藝入侵唐朝,新羅應唐要求進攻渤海南部,但無功而還。後來渤海還曾試圖聯合日本夾攻新羅。到渤海末期,又發生新羅和渤海在唐朝面前的“爭長”事件,新羅文人崔致遠作《謝不許北國居上表》,自居“槿花鄉”,蔑稱渤海為“楛矢國”。與此同時發生了新羅人與渤海人爭奪賓貢科名次的事件。契丹滅渤海時,新羅還曾發兵相助。
唐朝對渤海和新羅分化離間的“以夷制夷”策略是造成兩國對立的重要原因之一。儘管兩國一直處於對立狀態,但不代表兩國完全絕交,《新唐書》明確記載了以南京南海府(今朝鮮北青)為樞紐的“新羅道”的存在,《三國史記》亦記載新羅兩次遣使“北國”(即渤海),所以渤羅兩國尤其是民間應該還是有往來的。

與日本

渤海與日本的關係相當友好。據記載,渤海國從727年始,一共向日本遣使34次(3次遭遇海難覆沒),日本則向渤海遣使13次,直到東丹國時期仍有遣日使臣。渤海曾開闢了穿梭於日本海的“日本道”,作為渤日兩國往來通道。“日本道”的路線從渤海東京龍原府(今吉林琿春)出發,到鹽州(今俄羅斯克拉斯基諾)港,橫渡日本海,抵達日本門戶太宰府(今九州福岡)或其他沿岸港口。也有從南京南海府的吐號浦出發赴日的。渤海早期對日往來,是由於與唐朝及周邊部族關係緊張,因此想與日本結援,打開孤立的局面。758年以後渤海與日本又企圖聯合夾擊新羅。但隨著渤海立場變化,這種軍事結盟關係也中止了,從762年開始,渤海不再派武臣出使日本,而改以文臣,渤日兩國經濟文化交流隨之日趨頻繁。在經濟上,渤海向日本輸出大蟲皮(虎皮)、熊皮、豹皮、人參、蜜等土特產,從日本輸入彩帛、綾、綿、羅、絲等絲織品。在文化上,兩國使臣酬唱詩歌,互相輸入音樂舞蹈,在漢字文化圈的交流史上書寫了燦爛的一頁。值得注意的是,渤海不僅直接與日本交流,還扮演著唐日交流的中介角色。如渤海國協助日本遣唐使入唐和歸國、援助日本留學僧和留學生入唐和歸國、轉達旅唐日本人的書信和物品、傳遞唐朝的情報等。此外渤海國還向日本輸入唐朝文物,如將唐朝《長慶宣明歷》和梵文《尊聖咒》傳到日本。
但是渤海與日本的關係中也有不和諧的因素,主要在於兩國關係的不對等。渤海將對日關係視為對等外交,重視度次於對唐朝貢關係,這從渤海入唐使節多為大氏、而遣日使節鮮有大氏這一事實可以看出。大武藝與日本建交的國書中也有“通使聘鄰”、“永敦鄰好”等描述平等睦鄰關係的語句。但當時日本的小中華思想卻極度膨脹,以“中國”自居,把渤海看作“蕃國”,將渤海來使視為朝貢,兩國不能不因此產生矛盾。從753年開始,日本就要求渤海用藩禮,771年又發生了日本以渤海國書“違例無禮”而拒絕接受的事件,此後的渤日交往中又屢次發生日本以渤海中台省致日本太政官牒渤海中台省致日本太政官牒渤海國書“無禮”、“違例”、“不遜”或使團攜帶商旅為由而退還國書甚至拒絕渤海使臣入京之事。而渤海則堅持自主平等,維護獨立的尊嚴。
日本要求渤海朝貢的依據是渤海為高句麗繼承國,而高句麗則是日本的朝貢國,因此渤海有向日本稱臣納貢的義務,比如日本第一次要求渤海稱臣就是援引高句麗舊例(“尋高麗舊記”),後來天皇致渤海的國書中也有“高氏繼緒,每慕化而相尋;大家(指渤海大氏)復基,亦占風而靡絕”、“昔高麗全盛時,其王高武,祖宗奕世,介居瀛表,親如兄弟,義若君臣。帆海梯山,朝貢相續。逮乎季歲,高氏淪亡。自爾以來,音問寂絕。爰洎神龜四年,王之先考左金吾衛大將軍渤海郡王,遣使來朝,始修職貢”等語句。因此,日本稱渤海國為“高麗國”或“高句麗”,稱呼渤海王為“高麗國王”,其使節為“高麗大使”。日本派遣至渤海的使節或船隻,則稱“遣高麗使”、“送高麗人使”,或“遣高麗國船”。渤海國亦表現出繼承高句麗的意識,如大武藝致日本的書函中有“復高麗之舊居,有扶餘之遺俗”,大嵩璘致日本的國書有“向風之趣,自不倦於寡情;慕化之勤,可尋蹤於高氏”等。關於該問題,有學者認為渤海以高麗自居並非對日外交的措辭,而是基於高句麗繼承國的現實意識。中國學者魏國忠等則主張稱渤海為高麗國是日本單方面炮製的騙局,目的是誘導渤海稱臣,並推測“高麗國”的稱呼被渤海所抵制。

與遊牧民族

除了唐朝、新羅、日本等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外,渤海還與突厥、黑水靺鞨、回紇、契丹等遊牧、漁獵諸部族與政權存在外交關係。突厥(後突厥汗國)是渤海最早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新舊唐書都記載大祚榮一開國就遣使與突厥交往。渤海剛建國時是稱臣於突厥、受突厥保護的,突厥派駐“吐屯”進行監視;受唐招撫與冊封后形成了對唐與突厥的兩屬關係,後突厥汗國衰亡後,這種關係不復存在。而渤海投向突厥實為時勢所迫,與突厥的關係並不睦,因此突厥衰落以後,就立刻擺脫與突厥的從屬關係。據史料記載,突厥曾於735年遣使渤海,要求渤海出兵助突厥攻擊契丹與奚,但渤海武王大武藝卻將使者扣留。可見渤海與突厥已在此時一刀兩斷了。
對於繼突厥而興的回紇汗國,並無史料記載渤海與其發生關係。但從考古發掘出的突厥文石板、景教十字造型的陶質牌章等遺物來看,回紇人可能在率賓府(今俄羅斯烏蘇里斯克)一帶從事商貿等活動,並把景教信仰帶入渤海境內。
渤海人的祖先曾長期在營州與契丹人共同生活,並參與了契丹人發動的營州之亂,因此渤海初期與契丹關係不錯,甚至在大武藝時期可能有某種結盟或默契存在。但總體來說,渤海和契丹關係緊張,史載渤海國在西部邊境重鎮扶餘府“常屯勁兵,扞契丹”。後來契丹皇帝耶律阿保機討伐渤海時,亦稱渤海為“世仇”,渤海與契丹的敵對關係可見一斑。
渤海與黑水靺鞨也是敵對關係。大武藝侵唐即是因與黑水靺鞨的競爭而起。後來渤海對黑水靺鞨逐漸占上風,兼併了鐵利、拂捏、越喜、虞婁等南黑水靺鞨諸部,設定州縣進行統治,使其“不復與王會矣”(即不再向唐朝朝貢,而臣屬渤海)。

主要年表

• 671年:唐、新羅戰爭開始。
• 697年:由於契丹反唐之亂,粟末靺鞨族東遷至高句麗故地並與其移民雜處。
• 698年:大祚榮建立震國。
• 713年:震國改名渤海(大祚榮接受唐朝的冊封,獲“渤海郡王”的封號,並領忽汗州都督)。
• 719年:大祚榮去世,大武藝即位,開始私下在渤海使用自己的年號。
• 726年:大武藝之弟大門藝流亡唐朝。
• 727年:派遣高仁義出使至日本(參見渤海遣日使)。
• 728年:日本向渤海遣使答謝(參見遣渤海使)。
• 732年:張文休率領水軍攻占唐朝登州府(山東蓬萊),殺害刺史韋俊。右領軍將軍葛福順唐玄宗聖旨率兵征討。
• 733年:新羅奉唐之命而試攻擊渤海,由於大雪沒能成功。
• 738年:大武藝去世,大欽茂即位。
• 759年:日本聯絡渤海,準備合力征伐新羅(參見遣新羅使、遣渤海使)。
• 762年:大欽茂獲得唐朝“渤海國王”的封號。
• 812年:新羅向渤海派遣使臣。
• 926年:被契丹人滅亡。

歷代君主

渤海國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
突地稽
李謹行
乞四比羽
• 烈王乞乞仲象
1. 高王大祚榮(698年-718年)─由於在他開始獲封郡王,所以朝鮮史學界普遍認為他才是渤海國的始祖。
2. 武王大武藝(718年-737年)
3. 文王大欽茂(737年-793年)
4. 大元義(793年-794年)
5. 成王大華璵(794年)
6. 康王大嵩璘(794年-808年)
7. 定王大元瑜(808年-812年)
8. 僖王大言義(812年-817年?)
9. 簡王大明忠(817年?-818年?)
10. 宣王大仁秀(818年?-830年)
11. 大彝震(830年-857年)
12. 大虔晃(857年-871年)
13. 大玄錫(871年-895年)
14. 大瑋瑎(895年-907年?)
15. 大諲撰(907年?-926年)

後繼政權

稱帝的政權
興遼1029年-1030年
大渤海(大元)1116年
稱王的政權
定安國938年-1003年
兀惹(烏舍城渤海)981年-996年之後
日本學者日野開三郎在其著述《定安國考》中描述的後渤海
渤海(後渤海)928年-976年
渤海(大光顯之勢力)930年-934年
渤海(再興渤海)989年-1018年
其他渤海國遺民所建立政權
大鸞河之勢力979年-984年

歷史定位

渤海國唐代渤海國上京龍泉府

正史二十四史”為根據,高句麗史和渤海國史同時是朝鮮半島史和中國東北史的一部分。

一多數歷史學者認為渤海國是一個由靺鞨民族組成的國家,與高句麗沒有法理繼承關係,渤海國王室雖然沒有漢化,但是受到中原及中亞深厚的影響;且由於該國絕大部份領地都在當時及現今的中國境內,且粟末靺鞨也為起源並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的民族,因此渤海國歷史屬於中國古代歷史的一部份。唐朝著名詩人溫庭筠再送渤海國王子回國時曾贈詩:《送渤海王子歸國》:“疆里雖重海,車書本一家。盛勛歸舊國,佳句在中華。”說明了渤海貴族已經漢化,且成為中華的組成部分,與中土大唐車書本一家。

統一新羅時代的學者崔致遠在對於朝鮮半島地位和歷史主線中,認為統一新羅為朝鮮半島社稷的繼承,而不承認渤海人宣稱的高句麗繼承國的地位。897年在新羅與渤海爭長的事件中,崔致遠所作的《謝不許北國居上表》中,就是把渤海人稱為“靺鞨”,稱為“粟末小蕃”,‘句驪遺燼,勿吉雜流’用詞極具貶低的意味。

日本史書記載,1019年(寬仁3年)3月刀伊人大舉來襲。“刀伊”,是朝鮮語“外蕃”的意思。現在學術界一般認為刀伊人指散布在中國東北地方和朝鮮半島東北部當時渤海國境內的一支靺鞨部落,可見,朝鮮、日本都是把渤海國居民看成“外蕃”的。
但朝韓的歷史學者根據史書認為渤海國與高句麗存在繼承關係,日本一些學者也持這種觀點。對於究竟有多少渤海人亡命並不同文的新羅國的爭議,有觀點根據今天韓國的姓氏中很少渤海姓氏認為融入者甚少。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九下》上說大祚榮是粟末靺鞨的酋長,粟末靺鞨是從高句麗分離出來的。《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九》上說粟末靺鞨的大祚榮,原來附於高句麗。無論是哪種情況,渤海國與高句麗存在某種承接關係,原高句麗的大部被大祚榮占領下來建立了渤海國,926年渤海國被契丹遼國征服,被征服前後大量渤海王族貴族和人民逃命到稱繼承高句麗的高麗王朝,高麗進行恢復高句麗舊地的北伐政策,收回到鴨緑江南岸。《金史·本紀第一世紀》載“金之始祖諱函普,初從高麗來,年已六十餘矣。”,記載金始祖的函普有可能是高句麗人,或在高句麗生活過。《金史·太祖本紀》載:1114年十月完顏阿骨打“招諭渤海人曰:“女直、渤海本同一家””。1114年到1117年間據《金史》載黑水靺鞨(即女真)占鴨緑江以北的渤海舊地。阿骨打建國時最重要的軍師楊朴,就是漢化的渤海人。女真金國登用被遼國俘虜的原渤海貴族,地位在契丹人和漢人之上。《金史》中姓“大”這個渤海國國姓的人有不少:海陵王完顏亮的母親姓“大”、大㚖、大懷貞和大興國。這都是被拉到中原的原渤海貴族(即白山靺鞨),後又併入女真金國的直接證據[25]。渤海國及其繼承的高句麗不是漢族史,也不是朝鮮半島史,但卻是女真史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疑似發現“渤海文”

2013年7月27日,通過文物鑑定專用放大鏡欣賞疑似“渤海文”原件作品。2013年7月27日,通過文物鑑定專用放大鏡欣賞疑似“渤海文”原件作品。

2013年7月,民間學者李肇倫、王加勛提出或發現失傳千餘年的“渤海文”的蹤跡。據介紹,他們多年收集的藏品中有一套硃砂寫經,經反覆核實認定為佛教經典。該經書以兩種文字對照,除熟知的漢文之外,還並列對照有一種文字。該文字不是契丹大字,不是契丹小字,也不是西夏字。經過反覆思考推敲,以及利用現代分析工具對物品進行驗證,按照“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原則,李肇倫、王加勛大膽推測:這些硃砂文字或為已經失傳的、傳說中的“渤海文”。

歸屬爭議

渤海國是公元7—10世紀東北亞地區的一個重要政權,但沒能留下第一手史料,後世考察渤海國所依賴的只有唐朝和日本的相關記載以及考古資料。由於史料的匱乏,關於渤海國的很多問題都無法達成共識,尤其是其歷史地位與歸屬問題更是有關各國(尤其是中韓)爭議的焦點。

中國

最早記錄渤海國的文獻是9世紀前期唐朝人張建章寫的《渤海記》,《新唐書·渤海傳》多參照該書內容,但流傳過程中已亡佚。中國對渤海的認識是以《舊唐書》和《新唐書》為基礎展開的,歷來中國人都認為渤海是靺鞨人的國家。20世紀,中國湧現了唐宴《渤海國志》、黃維翰《渤海國記》及金毓黻《渤海國志長編》等研究渤海國的著作,對渤海歷史進行了初步的整理。新中國成立以後,才全面展開了渤海研究工作,包括史料整理、考古發掘及大量研究論著問世,尤其是東北工程更加促進了中國對渤海國的研究。
現代中國認為渤海國是隸屬於唐朝的地方少數民族政權,是中國歷史及東北地方歷史的一部分。其主要依據為:一、渤海是靺鞨族建立的國家,而靺鞨族則是中國境內的古老民族。二、渤海接受唐朝招撫與冊封,向唐朝進貢,負有遣子入侍、賀正、朝覲等各項義務。三、渤海屬於唐朝版圖,被劃為唐朝的忽汗州都督府,如同其他羈縻府州一樣,唐朝對渤海實施監押與管轄。四、渤海官吏由唐朝任命,唐朝授予渤海使臣官銜,同時渤海人也能入唐為官。五、渤海地域主要在現今中國領土上,根據中國史學界的原則,凡是在歷史上中國範圍內的民族與政權,都屬於中國歷史的一部分,歷史上的中國由中原王朝和邊疆政權共同組成,從這個原則來看渤海屬於中國史的一部分,何況渤海之地在周朝時期的肅慎就是中國的“北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疆域不可分割的部分。六、渤海深受唐文化的影響,各方面均模仿唐朝,與唐朝形成“車書一家”的局面,可以看出渤海與唐朝的一致性。七、渤海滅亡後,其居民大部分被漢族同化,成為中華民族的一員,只有7%的遺民遷入朝鮮半島。中國歷史教科書中稱渤海國“被劃入唐朝版圖”,此外還有渤海國是“國中之國”、“割據政權”等表述,總之均堅持渤海國是唐朝一部分的觀點。

朝鮮半島

朝鮮自新羅以來,歷代均未將渤海視為同族之國。新羅文人崔致遠在《謝不許北國居上表》中稱渤海本為依附高句麗的“粟末小蕃”、“靺鞨之屬”,但在《與唐江西高大夫湘狀》、《與禮部裴尚瓚狀》及《上太師侍中狀》中又說“惟彼句麗,今為渤海”、“昔之句麗,則是今之渤海”、“高句麗殘孽類聚,北聚太白山,國號為渤海”,似乎一方面認為渤海是靺鞨人的國家,另一方面又認為渤海是高句麗的繼承國。有學者認為新羅之所以故意將渤海置於高句麗名下,就是要提醒唐王朝把對高句麗的余恨轉嫁到渤海頭上。高麗人金富軾作《三國史記》,其中也將渤海稱為“渤海靺鞨”、“靺鞨”、“北狄”、“狄國”等,說明其不把渤海引為同類。朝鮮王朝初年鄭麟趾等所修《高麗史》也謂“渤海本粟末靺鞨也”。而最早將渤海列為朝鮮半島歷史的,是朝鮮王朝後期文人柳得恭,他在1784年所撰的《渤海考》一書中強烈呼籲為渤海正名,其序文一段寫道:“高麗不修渤海史,知高麗之不振也。昔者高氏居於北,曰高句麗;扶餘居於西,曰百濟;朴、昔、金氏居於東南,曰新羅。是為三國,宜其有三國史,而高麗修之,是矣!及扶餘氏亡、高氏亡,金氏有其南,大氏有其北,曰渤海,是謂南北國。宜其有南北國史,而高麗不修之,非矣!夫大氏者何人也?乃高句麗之人也。其所有之地何地也?乃高句麗之地也。”
柳得恭不僅明確將渤海國列入本國歷史,還提出了南北國時代論。到了20世紀初,民族主義史學家申采浩又重提渤海歸屬問題,他批判金富軾以事大主義為指導思想寫《三國史記》而忽視了北方的渤海,他甚至還在提及渤海高王大祚榮和宣王大仁秀時抬高稱為“高帝”和“宣帝”。儘管有這些呼聲,但將渤海史視為朝鮮半島歷史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尚未成為主流,“統一新羅”仍是普遍看法,然而20世紀60年代以後,隨著韓國民族主義史學逐漸取代實證主義史學,渤海國開始被認為是韓國歷史,代表人物為李龍范和李佑成;與此同時,朝鮮也開始重新審視渤海歷史,最早對新羅統一提出質疑的是朝鮮前領導人金正日,他在1960年發表的《對三國統一問題的再檢討》一文中強調新羅沒有統一三國,因為北方還有高句麗繼承國渤海存在。此後以朴時亨、張國鍾為代表的朝鮮學者也掀起了渤海史的研究。如此一來,渤海國也就被朝鮮和韓國歸為本國歷史了。
現代朝鮮和韓國的基本觀點是渤海國屬於朝鮮半島歷史,渤海是高句麗的繼承國,大祚榮為高句麗遺民,渤海的主體民族也是高句麗人。其中韓國將渤海與新羅視為相互對峙的“南北國時代”,而朝鮮更是將渤海視為正統,將新羅排除在外。他們將中國史籍記載渤海為“高麗別種”、“本高麗種”及日本史籍中稱渤海為“高麗國”作為大祚榮是高句麗人、渤海是高句麗繼承國的依據,並通過考古資料得出渤海文化延續高句麗文化的結論。朝鮮學者朴時亨認為渤海王室大氏與高句麗王室高氏是同一血統,張國鍾認為渤海人70%—80%都是高句麗人,靺鞨和其他種族不過20%—30%[,宣稱史書中稱渤海為靺鞨或粟末靺鞨是為否定渤海為高句麗繼承國而故意捏造的。韓國雖然在這方面與朝鮮沒有太大區別,但並非鐵板一塊,如韓國的渤海史專家宋基豪便承認大祚榮為粟末靺鞨人,但又說是高句麗化的靺鞨人,歸根結底仍強調其高句麗的屬性,並認為渤海國上層統治者為高句麗人,而下層則是靺鞨人居多;也有韓國學者指出新羅和渤海之間沒有同族意識與統一意識,因而很難稱得上是“南北國”。除了渤海國的歸屬問題以外,朝鮮和韓國學者一般都傾向於渤海是獨立國家,朝鮮學者稱渤海為“天子國”或“皇帝國”,否認渤海為唐朝屬國,縮小或迴避唐朝冊封渤海的作用;韓國學者則認為渤海具有對唐藩屬國和對內皇帝國的雙重屬性,還有韓國人乾脆以“渤海帝國”稱之。而他們認為中國將渤海視為隸屬於唐朝的地方政權的觀點是對渤海和新羅採取雙重標準,批判中國“歪曲”渤海史。由此可見,中國與朝鮮半島在渤海國歷史問題的分歧相當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