靺鞨

靺鞨

靺鞨(mò he):中國古代民族名,自古生息繁衍在東北地區,是滿族的先祖。先世可追溯到商周時的肅慎和戰國時的“挹婁”。北魏稱“勿吉”,唐時寫作靺鞨。靺鞨,是貊貉同音詞,是貊族與貉族融合而成的。靺鞨初有數十部,後逐漸發展為七大部。靺鞨分布在松花江、牡丹江流域及黑龍江中下游,東至日本海。靺鞨是東北的一個古老民族,周秦時稱肅慎,,世居白山(或稱不鹹山、徒太山、大白山、長白山)黑水之間,以漁獵為業,並同中原地區建立了密切關係。

基本信息

名字介紹

靺鞨靺鞨
“靺鞨”是古通古斯語,這個語言後來發展成為鄂溫克、鄂倫春、赫哲、錫伯等通古斯民族的語言,這個詞的原音可以拼為讀為:窩集、勿吉、瓦爾喀(基)”,不能讀成“mo he”,這裡“鞨”字是一個通假字,通的是“羯”,比如近些年來出土的渤海國石碑上寫的就是“靺羯”。今天的滿族族名全稱為滿洲族(滿語:manju),1972年日本學者神田信夫在整理《滿文老檔》時已經發現滿洲一詞在皇太極改族名以前已經出現,並發表在他的論文《“滿洲”國號考》中,況且女真一詞並非滿族人自己稱呼自己,而是契丹人對滿族人的稱謂,滿洲一詞與靺鞨(jie二聲)、勿(mo二聲,通“莫”)吉讀音相近,由此可以看出,今天“滿洲”的稱謂至少可以追溯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故靺鞨應讀作靺鞨(jie二聲)

基本簡介

靺鞨初有數十部,後逐漸發展為七大部。主要分布在粟末水(今松花江)和黑水(今黑龍江)一帶。以粟末靺鞨和黑水靺鞨最強大。靺鞨各部發展水平不一,大多以角弓、楛矢射獵為生,鑿土穴而居。南部的粟末部較為先進,種植粟、麥、穄等作物,養豬、馬,以米釀酒,以豬皮為衣。最北方的黑水部使用鐵器,善用自造毒藥敷於箭矢,以射禽獸。7世紀初,粟末諸部役屬於高句驪。725年,唐在黑水靺鞨地區置黑水府,以其首領為都督,其餘各部隸屬於都督府,稱為州,各部領袖為州刺史,唐派長史監領之。粟末靺鞨於698年曾建立震國(後改稱渤海),其首領大祚榮於唐開元元年(713)受封為渤海郡王。置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此後轄區即以渤海為號。926年為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攻滅,改稱東丹。

在唐代靺鞨的一支黑水靺鞨演化成女真族,女真族是滿族的直系祖先。靺鞨分布在松花江、牡丹江流域及黑龍江中下游,東至日本海。分粟末、伯咄、安車骨、拂涅、號室、黑水、白山七部。有農業,種植粟、麥、穄;善養豬;亦從事狩獵。經常向漢王朝獻貢。各部發展不平衡。黑水靺鞨部居最北面,發展較慢,分十六部。唐玄宗時,在大部落置黑水都督府,以其首領為都督。其餘各部隸屬於都督府,稱為州,任命各部落首領為州刺史。五代時稱女真。粟末靺鞨部居最南方,較先進。其中安車骨部就是現代鄂溫克族的直系祖先。至五代時,契丹人稱黑水靺鞨為女真,從此,女真這一名稱代替了靺鞨。遼朝又因避諱改寫作女直。

靺鞨史

“靺鞨”之名,初見於《北齊書》。靺鞨,是貊貉同音詞,是貊族與貉族融合而成的。古代東北少數民族族名的類似情況,還有如真番族、滿番族、滿離族、黃頭室韋族、黃頭女真族、如者室韋族、兀者女真族,回跋族。

貊族與貉族,進入東北後逐漸結合成為新的民族。邑婁取代肅慎,勿吉取代邑婁,取代勿吉,是一條較為清晰的演進軌跡。從總體來看,這一地區的絕大部分居民,無疑是肅慎族後裔。就居民成分而言,靺鞨族是肅慎族後裔的這一結論,自然也是成立的。所以,《隋書》說:“靺鞨即古之肅慎氏。”《唐書》也說:“靺鞨,蓋肅慎之地,後魏謂之勿吉。”

靺鞨是東北的一個古老民族,周秦時稱肅慎,,世居白山(或稱不鹹山、徒太山、大白山、長白山)黑水之間,以漁獵為業,並同中原地區建立了密切關係。兩漢至魏晉時,肅慎後裔稱挹婁,曾長期役屬於夫余。曹魏初年擺脫夫余的羈絆,始直接通貢於中原,社會發展較為迅速,出現了私有制和貧富分化。北魏時,挹婁改稱勿吉,勢力更為強盛,逐漸打敗夫餘人併入據今松花江流域,仍臣屬於中原政權。隋唐之際,勿吉又稱靺鞨,已擁有粟末、白山、伯咄、安車骨、號室、拂涅、黑水等七大部落。其中以居住在粟末水(今第二松花江)而得名的粟末靺鞨最為強大,有戰士數千。605年粟末靺鞨敗於高句麗,其首領突地稽乃率八部大眾自扶餘城(今吉林四平)西北內附於隋,被安置於柳城(今遼寧朝陽)一帶,逐漸同當地漢人融合。留在故地的粟末人則與白山、伯咄、安車骨、號室諸部靺鞨人先後淪為高句麗的附庸。668年唐滅高句麗,這部分粟末人同激烈抗唐的高句麗遺民數萬人一道被遷居於營州(今遼寧朝陽)附近。696年(武周萬歲通天元年),契丹人李盡忠據營州叛唐,當地的靺鞨人與高句麗遺民趁機回歸故土,其中在粟末首領大祚榮統率下的一部東渡遼河,到達故地,於698年在東牟山(今吉林敦化東北)和奧婁河(今牡丹江上游)一帶建立了震國。初,震國為防備唐廷的討伐,曾不得不依附於突厥。707年(唐神龍三年),唐廷派侍御史張行岌招撫大祚榮,雙方和解。

713年,唐鴻臚卿崔忻奉使宣勞靺鞨,大祚榮獲得了渤海郡王的封號,加授忽汗州都督,成為唐廷藩臣。762年(唐寶應元年),第三世王大欽茂被晉封為“國王”後,與唐廷關係更為親密。此後,歷世諸王的繼襲都經唐廷的冊立,終唐之世遣使朝唐一百數十次。其間除大武藝之世一度與唐發生軍事衝突外,對唐始終和好。唐亡後,渤海繼續向後梁、後唐朝貢,保持著臣屬於中原王朝的關係。渤海的疆域,初限於靺鞨的部分故地,“方二千里”。經過大祚榮、大武藝父子兩代的擴充,領地逐漸擴大。第十代宣王大仁秀被稱為渤海國中興之主,廣開土宇,南定新羅,北略諸部,境宇至“方五千里”,大體上南至泥河(今朝鮮鹹鏡南道龍興江)與新羅相接,東到日本海,東北至烏蘇里江下游與黑水靺鞨為鄰,北隔那河(今松花江)與室韋為界,西抵扶餘川(今吉林伊通河)流域與契丹接壤,西南同唐交界於遼河流域,包括今東北大部、朝鮮半島北部及蘇聯沿日本海的部分地區等廣大地域,首都初在“舊國”(今吉林敦化一帶),唐天寶末遷上京龍泉府(今黑龍江寧安西南東京城)。此後除唐貞元時一度徒東京龍原府(今吉林琿春西)外,一直定都於上京。居民以靺鞨人最多,高句麗遺民占有一定的比例,還有漢人以及少量的突厥、契丹、室韋人,靺鞨中又以粟末靺鞨為主。建國初期有編戶十餘萬,人口數十萬,後期人口逐漸增至三百萬左右,從而獲得了“海東盛國”的稱譽。

在中原文明的強有力影響下,渤海政權迅速完成了封建化的進程,各項制度仿效唐朝,其職官制度:中央置有中台、宣詔、政堂等三省和忠、仁、義、禮、智、信等六部,中正台,殿中、宗屬、大常、司賓、大農、司藏、司膳等七寺,文籍院,胄子監,巷伯局等機構;地方上則有諸京、府、州、縣等行政區劃的建制,最盛時置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及一百數十縣。軍事上也仿唐十六衛制,置有左右猛賁、熊衛、羆衛、南左右衛、北左右衛等十衛;後期還有左、右神策軍及左、右三軍等編制,兵員最多時達數十萬。自有法律、監獄等。

由於社會相對安定,鐵器在生產中大量使用,加以受中原先進生產技術的影響,渤海的社會經濟有了顯著的發展和進步。儘管一些邊遠的區域仍以漁獵及採集為業,但五京周圍及南部、西南部等重要地區都得到了迅速的開發。農業已成為最主要的生產部門,大面積種植水稻並在今延邊地區一帶培育出著名的盧城稻;大量飼養柞蠶與桑蠶。畜牧業也有較大的發展,培育出包括頡的豬、率賓的馬、太白山的兔等優良品種。各項手工業的生產也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僅專業的治工就多達數千人以上,所產之位城鐵、熟銅、金銀佛和龍州、顯州布、沃州綿以及瑪瑙櫃、紫瓷盆之類的工藝品馳名遐邇。隨著經濟的發展,湧現出一批新興城市,至其末年已有一百餘座,其中上京城周長三十二里,建築宏偉壯麗,形制模仿長安,為當時東北最大城市。交通相當發達,有朝貢道、營州道、契丹道、新羅道、日本道及黑水靺鞨道等六大水陸幹線通往中原、鄰近地區及新羅、日本等國。同內地的“就市交易”及互市歲歲不絕,與日本的海上貿易也相當活躍,一次交易往往超過數十萬錢。

文化教育也有很大發展。渤海不斷派遣諸生到長安太學“習識古今制度”,其文字使用漢字,在五京周圍等發達區域,以中原教育為模式,自上而下地建立了較為系統的教育體制。無論是儒學、宗教、文學、音樂、歌舞、繪畫、雕塑以及科學技術等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湧現出一批著名學者、文學家、藝術家、航海家等。其中如大詩人裴曾被日本的同輩尊稱為詩壇的“領袖”;王子大某則以“佳句在中華”而博得晚唐著名詩人溫庭筠等人的稱頌。儒家思想成為渤海社會中的統治思想,中原的佛教在其境內各地得到廣泛傳播。在生活習俗方面,除保持固有的傳統及因襲高句麗、契丹的某些舊俗外,還積極汲取來自中原地區的新因素,從而導致了起居行止、飲食服飾以及喪葬喜慶、體育娛樂等許多方面同漢人逐漸接近並趨向一致。凡此種種,都促使渤海與內地間形成了“車書本一家”的關係,海東文化也作為盛唐文明的一個分支而在中華民族的開發史上占有重要一頁。

然而,隨著渤海王國封建化的完成,其社會內部的各種矛盾也在發展和激化。從大玄錫、大瑋時起,已走上了衰微的道路。宗室貴族和整個統治階級日益腐朽,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鬥爭加劇,北方黑水靺鞨諸部的反抗激烈,這些都嚴重地削弱了渤海政權的實力,並為西鄰契丹人的侵擾和進攻提供了可乘之機。經過一二十年的反覆較量之後,926年初,契丹攻占扶餘城,乘勝進軍至上京忽汗城下。渤海末王大被迫出降,國亡。

靺鞨勿吉

勿吉與靺鞨是中國東北古代民族名。南北朝時稱勿吉,隋唐時稱靺鞨,讀音為wei ji,與勿吉音接近,實質上是同一個語詞olgi的音譯,只是所用的文字不同而已,始終是一個民族名稱的不同漢文譯寫。olgi就是見於秦漢時期的沃沮族(沃沮國),籍在烏蘇里江流域,後因與高句麗戰爭被打敗,其600戶被遷徙至第二松花江流域,成為南沃沮或東沃沮,被高句麗統轄,但他們不是高句麗人,因而又被稱為粟末烏蘇固,粟末就是第二松花江,烏蘇固就是指他們是來自烏蘇里江地區。魏晉南北朝時期,史書改“沃沮”為“勿吉”,隋唐時期又改寫為“靺鞨”,其實始終是對olgi的音譯,等到寫成“粟末烏蘇固”時則是新稱法,即把他們的祖居地和新居地聯合起來稱呼這支族群——“粟末烏蘇固”或“粟末靺鞨(wei ji)”。初有十數部,後逐漸發展為粟末(今松花江)、白山(今長白山)、伯咄(即伯都訥,今扶餘縣)、安車骨(今阿什河)、拂涅(今牡丹江一帶)、號室(今綏芬、穆倫二河流域)、黑水(今黑龍江下游)等7大部。而隋唐時勿吉雖已改稱靺鞨,其7部的劃分與名稱則相同。故知勿吉—靺鞨是不同時期對同一民族名稱的不同譯寫形式。

勿吉—靺鞨,與肅慎、挹婁沒有直接的淵源關係,只是在地理位置分布上北魏至隋及唐中葉(5世紀至8世紀中葉)與肅慎、挹婁在一個地理單元內——即中國東北地區或者說東西伯利亞地區:主要分布在東臨日本海,西至嫩江,南至長白山,北達黑龍江口及鄂霍茨克海的廣大地區。勿吉-靺鞨人同扶餘人可能具有相同的淵源,他們都是起源於現呼倫貝爾地區的扎賚諾爾地區,是“扎賚諾爾人”的後裔,大概於公元前4500年左右而東來的扎賚諾爾人的一部分。後來分布於西起松花江至東止日本海,南接朝鮮半島北迄外興安嶺的廣大東北地區,一部分留在松花江地區建立了扶餘國,一部分東進到錫霍特山脈地區的烏蘇里江地區建立了沃沮國。

早自北魏起,勿吉人向中原王朝納貢,或一年數貢,或間歲一貢,有一次來貢人數多達五百餘人。隋時,靺鞨(勿吉)首領突地稽內屬,遷居營州,被封為遼西太守。唐初,突地稽又受封右衛將軍,並賜姓李氏。唐高宗時名將李謹行,即突地稽的兒子。

7世紀時,靺鞨白山、粟末諸部役屬於高句麗。唐太宗李世民伐高句麗,白山部眾多入唐,伯咄、安車骨等皆奔散,部分粟末靺鞨-勿吉人南移至營州(今遼寧省朝陽)伊通河、布海河流域定居。武則天時,靺鞨-勿吉人在其首領乞乞仲象率領下東歸故地,武后聖曆元年(698)乞乞仲象子大祚榮,在松花江上游、長白山北麓一帶建立了政權,自稱震(一作振)國王。震國居民以靺鞨-勿吉人為主體, 也有部分漢人、高句麗人。唐玄宗開元元年(713)派崔忻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以其所統地區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從此不稱靺鞨,而以渤海為號。

隋末唐初,黑水部靺鞨-勿吉逐漸發展壯大,內部又分為十六部。在大祚榮建立渤海政權的同時,他們也與唐朝建立了聯繫,屢向唐朝納貢。開元十年(722)黑水靺鞨-勿吉酋長倪屬利稽入朝於唐,受命為勃利(即伯力,今蘇聯哈巴羅夫斯克)州刺史,並為置長史監之。開元十三年,唐朝在黑水靺鞨-勿吉地區置黑水軍,次年又置黑水都督府。通過朝貢和世代諸封號,黑水靺鞨-勿吉人將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和政治制度傳播到中國東北部黑龍江下游的廣大地區,他們也把東北地區各民族的文化傳播到了中原地區和朝鮮半島。

近年來,中國考古工作者在今黑龍江省綏濱縣同仁遺址中,發掘了不少靺鞨人用過的鐵錛、鐵帶扣和部分陶器,形制與中原地區的同類器物非常近似。這說明,靺鞨人在政治、 經濟、 文化生活上受到中原地區的影響,比肅慎、挹婁更多。

勿吉人早期“邑落各自有長、不相總一”。後來由於生產力的發展,社會上已出現了“父子相丞,世為君長”,號稱“大莫佛(滿語:mafa)瞞咄”的部落聯盟酋長。在7部中處在南部的粟末等部較先進,有農業,種植粟、 麥、 穄,採用“耦耕”的耕作方法,有手推車。同時從事狩獵,畜養馬、豬,富者多至數百頭,並能釀酒,已具有相當高的生產水平。而渤海國學習唐朝制度與文化,最盛時具有5京15府62州,稱為 “海東盛國”。處在北部的黑水等部發展較慢,以射獵為業,但已使用鐵器,並能自“造毒藥,傅矢以射禽獸,中者立死”。

國君世系

靺鞨族首領在位年表

1、拂涅靺鞨(714年-742年),首領7人

/稱謂
失異蒙 8 甲寅 714年
如價 1 壬戌 722年
朱施蒙 1 癸亥 723年
魚可蒙 1 甲子 724年
薛利蒙 5 乙丑 725年
兀異 11 庚午 730年
那棄勃 2 辛巳 741年

2、越喜靺鞨(714年-785年),首領9人

/稱謂
烏施可蒙 8 甲寅 714年
茂利蒙 1 壬戌 722年
勃施計 1 癸亥 723年
奴布利 1 甲子 724年
破支蒙 1 甲子 724年
苾利施 15 乙丑 725年
野古利 1 庚辰 740年
烏舍利 18 辛巳 741年
烏里古稽 26 己亥 759年

3、鐵利靺鞨(714年-746年),首領9人

/稱謂
闥許離 8 甲寅 714年
買取利 1 壬戌 722年
可婁計 1 癸亥 723年
倪處梨 1 癸亥 723年
洖池蒙 1 甲子 724年
封阿利 2 乙丑 725年
米象 1 丁卯 727年
失伊蒙 13 丁卯 727年
綿度戶 6 庚辰 740年

4、黑水靺鞨(616年-937年),首領12人

/稱謂
阿固郎 12 丙子 616年-628年
(缺位時期) 628年-722年
倪屬利稽 18 壬戌 722年
屋作個 25 辛巳 741年
五郎子 14 丙午 766年
烏素可蒙 19 庚申 780年
諾個蒙 20 己卯 799年
落職訖蒙 24 己亥 819年
阿布思利 34 癸亥 843年
阿布利稽 35 丁酉 877年
兀兒 13 壬申 912年
胡獨鹿 8 乙酉 925年
桃李花 4 癸巳 933年

5、粟末靺鞨(610年-698年),首領4人

/封號/ 廟號 乾支
蓍 國公 突地稽 17 庚午 610年
燕國公 李謹行 39 丁亥 627年
神王 乞四比羽 2 丙寅 666年
世祖 烈王 乞乞仲象 30 戊辰 668年

中國古代民族

丁零 | 匈奴族 | 獫狁 | 犬戎 | 西戎 | 薛延陀 | 敕勒 | 嚈噠 | 高車 | 沙陀 | 山越 | 越人 | 黑水靺鞨 | 粟末靺鞨 | 北狄 | 泰雅族 | 室韋 | 建州女真 | 東突厥 | 鐵勒 | 氐族 | | 巴人 | 月氏 | 摩梭族 | 回鶻 | 百越 | 瓦剌 | 羯族 | 南蠻 | 烏桓 | 大月氏 | 夜郎 | 東胡 | 靺鞨 | 女真族 | 粟特 | 河西回鶻 | 甘州回鶻 | | 柔然 | 烏孫 | | 畲族 | 水族 | 匈奴 | 鮮卑族 | 錫伯族 | 川青 | 西戎[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

世界上著名的遊牧民族

在冷兵器時代,世界上有許多遊牧民族,據說其中最大的是西非的富拉尼族人,中國的北方少數民族曾經是最強悍的,最有戰鬥力的。他們不僅多次征服過中原,也征服過歐洲和近東,讓我們了解一下世界各地遊牧民族。
柏柏爾人
澳大利亞土著
匈奴
回鶻
山戎

柔然
鐵勒
丁零
貝都因人
布須曼人
契丹
印第安人
東胡

敕勒
薛延陀
靺鞨
吉普賽
涅涅茨人
女真
俾格米人
鮮卑

党項族
吐谷渾
室韋
哈薩克族
突厥
羌族
富拉尼族
烏桓
車師
烏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