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都因人

貝都因人

貝都因人(Bedouins,亦作Beduin),阿拉伯語作Badawi,複數作Badw。也稱貝督因人,是以氏族部落為基本單位在沙漠曠野過遊牧生活的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亞和北非廣闊的沙漠和荒原地帶。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貝都因”為阿拉伯語譯音,意為“荒原上的遊牧民”、“逐水草而居的人”,是阿拉伯民族的一部分。各地貝都因人均使用當地的阿拉伯語方言及阿拉伯文。

基本信息

簡介

貝都因人已故阿聯總統扎耶德(貝都因人

貝都因人(Bedouins),阿拉伯語Badawi,也稱貝督因人,是以氏族部落為基本單位在沙漠曠野過遊牧生活的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亞和北非廣闊的沙漠和荒原地帶,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

“貝都因”為阿拉伯語譯音,意為“荒原上的遊牧民”、“荒原上的遊牧民”、“逐水草而居的人”。貝都因人絕大部分為穆斯林,各地貝都因人使用當地的阿拉伯語方言及阿拉伯文。貝都因人身材頎長,施行一夫多妻制,最多可娶27個妻子。
一些非阿拉伯人,如生活在非洲紅海沿岸的貝沙族(Beja)也常被人們稱為貝都因人。

分布人口

貝都因人原住阿拉伯半島,後來隨著遊牧業的發展逐漸擴散到西亞、北非許多國家。貝都因部落流動性大,遊牧距離遠,因而許多阿拉伯國家的人口統計數字不包括他們。1976年統計約為1000萬人,其中生活在沙烏地阿拉伯的人數最多,大多數是畜牧者,冬季多雨時遊牧到沙漠,夏季乾旱時返回已耕作的地區。

貝都因人一般生活在沙漠、荒原、丘陵和農區邊緣地帶,一般靠飼養駱駝為生。他們按季節和固定路線進行有規律的移動,每次遊牧距離常在1000千米以上。在農區邊緣地帶度過最炎熱、乾旱的季節,參加集市,出售畜產品或採集香料,買回椰棗、食糧、手工業品等必需品。每當雨季到來、沙漠水草生長之際,他們便向沙漠深處進發。

分類

貝都因人分別處於由遊牧轉向定居的不同階段,按傳統分為:

駱駝遊牧人

撒哈拉、敘利亞、阿拉伯沙漠地區組成一些大部落。駱駝遊牧人最有聲望,他們占有大片土地。

山羊綿羊遊牧人

主要生活在約旦、敘利亞和伊拉克附近的遊牧地帶。

牛群遊牧人

主要生活在南阿拉伯及蘇丹。當地稱他們為巴加拉人(Baqqarah)。

歷史

伊斯蘭教興起前,貝都因人是阿拉伯半島部落氏族社會的主要組成部分。

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傳教期間,貝都因人紛紛皈依伊斯蘭教。他們剽悍、驍勇、頑強,成為穆罕默德統一阿拉伯半島及其以後哈里發政權向外擴張的基本力量,並隨之而散布於西亞、北非的廣大地區。貝都因人篤信伊斯蘭教,多屬遜尼派,在沙烏地阿拉伯,以罕百里與沙斐儀教法學派居多,在北非遵奉馬立克教法學派者居多。北非的貝都因人與當地的柏柏爾人自然融合,在他們中信奉蘇菲派的較多。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貝都因部落不得不服從其遊牧所在地的政府管理,但仍保持其部落特點:族長制,父系社會,族內婚和一夫多妻家庭。在操阿拉伯語的諸部落中,一家之長及其以上各級社會單位之首領直至部落首領,均稱為“舍赫”(shaykh)。舍赫由一個非正式的部落長老會議輔佐,對部落進行統治

特點

貝都因人1880年耶路撒冷的一位貝都因婦女

貝都因人酷愛放蕩不羈的生活,豪俠行為是遊牧部落衡量每個人道德的最高標準。阿拉伯語“姆魯族”一詞的意思極勇敢、好義、為氏族利益勇於衝鋒陷陣,不惜犧牲性命。堅忍不拔、吃苦耐勞、熱情好客、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是貝都因人的個性特徵。為享受最大限度的自由,貝都因人寧願過艱苦的遊牧生活,也不肯過定居的城市生活。

貝都因人不承認部落傳統以外的任何法律,除了本部落的酋長外,不服從任何政權,不承認任何政治制度,沒有紀律秩序和權威的概念,也沒有定居社會所具有的政治組織。他們遵循前人的習慣,受部落慣例的節制,只要公意認可的事情就是合法的。他們所處的社會被稱為“沒有政府的社會”,有血緣關係的氏族是其社會基礎。憑著血緣關係,他們把家庭結合成氏族;把氏族結合成部落。為了加強勢力的需要,又把部落聯合起來成為部落聯盟。

習俗

貝都因人西奈半島的貝都因男人
貝都因人住毛氈帳篷,帳篷里用布或氈子隔開,男女分居。南阿拉伯哈達拉毛等地的牧民為躲避強勁的風暴,大多住在岩洞裡或懸崖下。主要食品是鮮奶、優酪乳、乳酪等奶製品,副食是椰棗、糧食製品。肉食和咖啡一般只用於節日和待客。男子穿長到腳踝的燈籠褲、肥大的長衫,冬季外加斗篷,腰間插一彎刀或手槍。婦女的長衫、外衣、斗篷都繡花,喜歡佩戴各種首飾:手鐲、腳鐲、戒指、項鍊、鼻環以及用金屬、獸角、珊瑚、玻璃等材料製成的胸飾。女孩自16歲起,在前額、下頦、雙唇、雙頰、手、胸、腳掌上黥染藍色或綠色花紋。貝都因人普遍保留著部落制度和嫡堂婚姻。許多阿拉伯國家政府鼓勵和安置貝都因人定居。20世紀20年代以來,在沙烏地阿拉伯有相當多的貝都因人定居下來。駱駝對貝都因人至為重要,故貝度因人又喜歡自稱駝民。遊牧人的營養、運輸、貿易無一不依靠駱駝。新娘的彩禮、兇手的贖罪金、賭博者的賭注、酋長的財富都是以駱駝為計算單位。

生活方式的改變

19世紀晚期英國統治下的貝都因人開始轉變為半遊牧的生活方式。
1950年-1960年期間,大量的貝都因人開始脫離傳統的遊牧生活方式進入中東的一些城市內居住,尤其是在一些氣候極其炎熱的地區的人口開始大量流向城市。
以敘利亞為例,1958-1961年,政府強迫大量的貝都因人脫離傳統的生活方式而定居下來。
類似的,在埃及和以色列政府的優惠政策,利比亞和波斯灣的石油生產都使用貝都因人的生活水平獲得提高,於是大量的貝都因人成為城市的定居者,放棄了遊牧生活。不過有些政府的這些做法是出於使貝都因人獲得更好的生活條件,如提供他們學校,醫療衛生,法律等,有些政府也不然,他們只是想獲得貝都因人控制下的一些土地。

綁架事件

2012年1月31日,24名中國工人和一位中國翻譯 ,共25人在埃及西奈半島阿里什地區被當地貝都因人部落綁架。中國駐埃及使館已向埃方緊急交涉,要求埃方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確保被扣中方人員安全。 綁架者以“釋放這些工人”為條件要求“政府釋放被逮捕的部族成員” 。2012年2月1日凌晨,中國駐埃及大使館官員證實,被埃及貝都因人部落扣留的25名中國人已經被釋放。

世界上著名的遊牧民族

在冷兵器時代,世界上有許多遊牧民族,據說其中最大的是西非的富拉尼族人,中國的北方少數民族曾經是最強悍的,最有戰鬥力的。他們不僅多次征服過中原,也征服過歐洲和近東,讓我們了解一下世界各地遊牧民族。
柏柏爾人
澳大利亞土著
匈奴
回鶻
山戎

柔然
鐵勒
丁零
貝都因人
布須曼人
契丹
印第安人
東胡

敕勒
薛延陀
靺鞨
吉普賽
涅涅茨人
女真
俾格米人
鮮卑

党項族
吐谷渾
室韋
哈薩克族
突厥
羌族
富拉尼族
烏桓
車師
烏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