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羅國

新羅(公元前57年-935年)是在朝鮮半島上與高句麗、百濟並存的王國,被稱為三國時代。首都為金城(今慶州)。

簡介

新羅(公元前57年-935年)是在朝鮮半島上與高句麗、百濟並存的王國,被稱為三國時代。首都為金城(今慶州)。
據傳說,新羅的始祖赫居世是從天上飛來的白馬生下的紫卵中出生的。公元前57年,赫居世被居住在今韓國慶尚南北道和洛東江一帶的辰韓六個部落推舉為國王(當時叫居西乾),稱國號為徐那伐。建國初期,王位由辰韓部落中勢力強大的朴氏、昔氏、金氏三家貴族交替。公元356年,來自金氏的奈勿王繼為後,金氏開始世襲王位。

歷史

直到公元3世紀,新羅仍限於今韓國慶尚南北道東部和江原道一部分地區。5世紀末,新羅在全國重要地點設郵驛,修官道,在慶州設集市。502年新羅廢除奴隸殉葬制度。503年正式定國名為“新羅”,原來的“居西乾”、“次次雄”、“尼師今”、“麻立乾”等稱呼改為“國王”。505年實行州、郡、縣制度,建立起效仿中國中原王朝中央集權的政權。
從6世紀初起,新羅走上向外擴張的道路。公元512年,新羅占領于山國(今郁陵島);532年吞併本伽倻(今洛東江下游慶尚南道);562年完全併吞了大伽倻(今洛東江中游慶尚北道)。同時,新羅通過同高句麗、百濟的戰爭,占領了漢江流域和今江原道安邊等地。到真興王(公元540年至576年在位)的時候,新羅的疆域已經擴大到包括朝鮮半島東南部的整個洛東江流域、中部的漢江流域和今鹹鏡南道一帶的廣闊地區。
643年,新羅第一個女王善德王開始和唐朝交往,之後中國儒家思想傳入新羅,同時新羅開始效仿唐朝的律令制度進行改革。新羅和唐朝的聯軍660年滅亡百濟,663年在白村江口擊敗倭軍,668年滅亡高句麗,朝鮮進入了統一新羅時代。
唐朝在百濟故地設定了熊津都督府等5個都督府,在高句麗故地平壤設定了安東都護府,下轄9個都督府、42個州、100個縣。676年唐朝把安東都護府遷到了遼東;735年唐玄宗將浿江(今大同江)以南劃歸新羅所有。新羅首次統一了大同江以南的朝鮮半島。
統一後的新羅開始進行官僚制度的改革,之後新羅進入鼎盛時期,農業、商業、手工業、藝術、教育、宗教等都得到蓬勃發展,同中國、日本等國家的貿易、文化往來十分密切。
780年武烈王死後,因王位繼承問題發生暴亂事件,新羅由此走向衰落。地方割據勢力強大,農民暴動頻繁出現。892年新羅王族建立後百濟、901年建立後高句麗,朝鮮半島進入後三國時代。後高句麗武將王建奪取後高句麗政權,建立高麗王朝,於935年滅亡新羅,重新統一朝鮮半島。
新羅國王
新羅(前朴氏)
赫居世居世乾 朴赫居世
南解次次雄 朴南解
儒理尼師今 朴儒理
【編輯】新羅(前金氏)
脫解尼師今 金閼智(惜脫解)
【編輯】新羅(後朴氏)
婆娑尼師今 朴婆娑
只麻尼師今 朴儒理
逸聖尼師今 朴逸
阿達羅尼師今 朴阿達羅
【編輯】新羅(前昔氏)
伐林尼師今 昔伐林
奈解尼師今 昔奈解
助賁尼師今 昔助賁
沾解尼師今 昔沾解
【編輯】新羅(舊金氏)
味鄒尼師今 金味鄒
【編輯】新羅(後昔氏)
儒禮尼師今 昔儒禮
基臨尼師今 昔基臨
訖解尼師今 昔訖解
【編輯】新羅(新金氏)
奈勿王 金奈勿(樓寒)
實聖王 金堤
納祗王 金納祗
慈悲王 金慈悲
紹智王 金紹智
智證王 金智證
法興王 金原宗
真興王 金麥宗
真智王 金輪
真平王 金白淨
善德女王 金德曼
真徳女王 金勝曼
太宗武烈王 金春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