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村鎮[徐州市銅山區房村鎮]

房村鎮[徐州市銅山區房村鎮]
房村鎮[徐州市銅山區房村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房村鎮位於徐州市東南部,東鄰徐州觀音國際機場及睢寧縣,西與銅山區張集鎮接壤,南與安徽省靈璧縣接壤。是國家級生態鎮,徐州市管理示範(創建)鎮。

基本信息

簡介

房村古稱青河縣,清末設有上通京津下通淮揚的驛站,位於徐州新區東南部30公里處,蘇皖兩省四縣結合部。徐州觀音機場坐落境內,104國道,京福高速公路穿境而過,鎮政府駐房村,鎮域總面積139.5平方公里,社會人口7.6萬人,轄21個行政村(分別為房村、竇家、李樓、郝灣、溫劉、周廟、李莊、大牛、新莊、楊場、下洪、大溝里、鹿台、郭集、西王、馬家、鹿灣、八王、林場、尚王),境內山清水秀,交通便利,資源豐富,區位獨特。

新莊國小 新莊國小

經濟總量不斷擴張,國內生產總值完成近8.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4000元。農業產業化,四大名優綠色農產品“淺水藕、黃冠梨、西瓜、99桃王”享譽大江南北,遠銷全國各地。工業園區工廠矗立,農村工業化已形成“板材、紡織、化工、機械製造、建材、食品”六大主導產業格局。鎮內民營經濟發展迅速,現有民營企業300家,個體工商戶近千戶。雅蘇麥爾、申益飼料、省立機械等企業是淮海經濟區貿工農一體化龍頭企業。鄉村城鎮化,鎮村建設投入資金 1.2億元,鎮村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改善,鎮區農貿市場是徐州市最大的貿易市場,郵電、通訊、文化體育、供水供電、金融保 險服務業等設施齊全。全鎮經濟繁榮,社會穩定,民眾安居樂業。1952年設房村區,1958年改房村公社,1966年析建郭集公社。1983年改房村鄉、郭集鄉,1986年房村撤鄉建鎮。1996年,房村鎮面積82.5平方千米,人口4.2萬人,轄房村、王莊、中橋、尚王、楊樓、菜園、竇家、吳灣、李樓、徐樓、對河、郝灣、溫劉、周廟、文莊、李莊、大牛、新莊、楊場、孫莊、下洪21個行政村;郭集鄉面積54平方千米,人口2.1萬人,轄大溝里、石塘、鹿台、唐山、土龍、申集、孔樓、郭集、水牛張、西王、馬家、鹿灣、林莊、八王、林場15個行政村。2000年4月,撤銷郭集鄉 ,併入房村鎮,面積138.15平方千米,人口6.7萬人,轄36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房村。

歷史上,古驛房村人文薈萃,物華天寶,文化底蘊豐厚;今天,房村鎮人民正以嶄新的精神風貌,求實創新,奮發創業,富民強鎮。

優越的區位優勢,豐富的自然資源,良好的基礎設施,優惠的投資政策,安定的社會環境,為國內外客商前來投資興業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我們將以熱情的態度,優質的服務,優惠的政策,竭誠歡迎中外有識之士前來觀光考察、合作加盟、投資開發、共繪宏圖,共創偉業。

郵政編碼:江蘇省徐州市房村鎮郭集(原郭集鄉)郵政編碼(郵編)221118

江蘇省徐州市房村鎮郵政編碼 221115(通用)

地理地貌

房村為黃河衝擊平原,鎮域面積138.5平方公里,故黃河將鎮區分為堰上、堰下兩個區域,高低相差2.5米左右,土地承載8-12噸。堰上土地肥沃,物產富饒,林木蔥蘢,風景秀麗;堰下溝渠相通,橋涵錯落,魚藕滿塘,賽似江南水鄉。

氣候特徵

房村荷花 房村荷花

房村屬暖溫帶濕潤半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平均氣溫14.2℃,全年主導風向為東北偏東風,平均風速2.4米/秒,年日照2400小時左右,年無霜期22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900毫米左右,平均相對濕度72%。

物產資源

盛產奇石 盛產奇石

房村物產資源豐富,開發前景廣闊。木材存量100餘萬立方,雞、鴨存欄280萬羽,石灰岩儲量1.2億噸,耐火粘土儲量1億噸,境內有年產麵粉25萬噸的雅蘇麥爾粉業,年產6萬噸的徐州申益飼料有限公司,年產水泥20萬噸的徐州鷹山水泥廠等企業。

房村鎮郭集、鹿台、尚王等村盛產奇石,每年吸引大批奇石愛好者前來淘寶。

區域位置

房村地處徐州東南部,蘇皖兩省四縣交界處,為歷史名鎮,是江蘇省徐州都市圈東南一翼的主要節點,理想的商賈之地。

便捷的交通網路

公路

境內京福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兩側出入口距工業園區8公里)、104國道穿境而過,北依霍連高速公路。

(北京-福州) (霍爾果斯-連雲港)

航空

距房村鎮李樓村4.5KM的徐州觀音國際機場,通往北京、上海、重慶、成都、廣州、深圳、武漢、海口、廈門、太原、杭州、溫州、烏魯木齊等航線。

徐州觀音機場 徐州觀音機場

鐵路

西臨京滬鐵路,北靠隴海鐵路。

發展中的鎮村建設

全方位加快小城鎮建設,中心村建設,集貿市場擴充和道路網化建設,服務功能逐步完善,營造了良好的居住環境和投資環境,加快了鄉村城鎮化,城鄉一體化的進程。

鎮內臨近李樓村的吳灣水庫,水域面積600畝,區間風景秀麗,是開發養殖、旅遊、垂釣休閒娛樂的勝地。

農村清潔能源建設

建設農村清潔能源工程,發展農村循環利用經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礦業大學秸稈清潔利用實踐小分隊於2008年7月26日來到徐州市銅山區房村鎮溫劉村,參觀了該村的“一池三改”。據悉房村鎮溫劉村是徐州市新農村建設的市級示範村。

進入溫劉村,在村支部書記王賢星以及該村“一池三改”主任劉安的帶領指揮下,隊員們看到很多農戶已修建起了沼氣池,通過改造把豬圈、廁所和廚房與沼氣池相連,從而達到“一池三改”的效果。據了解該村共有800多戶農家,已有200多戶完成了“一池三改”工作。村民張運廷為我們算了一筆賬,原來家裡用煤氣,她們一個五口之家,兩月用三罐煤氣,花費為315元,而利用沼氣,120元的人畜風糞便產生的沼氣可以供給大半年使用,由此可見,節約量十分明顯。而且沼氣清潔無污染,使村容村貌也大有改善。村民許海玲告訴我們,她家只交了1300元(房村鎮積極修建沼氣池),而縣政府補貼2050元,這3350不僅完成“一池三改”工作,而且灶具、灶台、管道、家用沼氣調控淨化器等整套設備樣樣齊全,每家每戶可以安心使用沼氣燃料。此外劉主任介紹,沼氣池產生的沼渣可以還田作天然肥料,沼液可以養豬養魚。這樣廢液、廢渣不但沒有排放造成環境污染,還發展了綠色農業。通過我們的了解,“一池三改”是一項確確實實的惠民政策,深受老百姓的好評。隨著首批農戶沼氣試用成功,“一池三改”已深入民心,越來越多的農戶將完成“一池三改”工作。

“一池三改”這一沼氣利用新技術,在開發農村新興能源使農村經濟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的同時,也給農民帶來了實惠。相信越來越多的農村將走上“一池三改”的道路,並推動新農村建設的快速前進。

所獲榮譽

房村獲市以上榮譽:

2008年徐州市農業保險先進集體

2005年省農村社保先進集體

2004、2004年徐州市安全文明鎮

2005年社會治安安全鎮

中國鄉鎮大全7

中國的鄉鎮很多,但真正了解它們的卻不是很多,讓我帶您去領略它們的風土人情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