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虎游牆術

壁虎游牆術功夫,又名爬壁功,又名仙人掛畫。是少林七十二藝中軟功內壯功法,是專練人身在牆上運動的功法。為少林寺武僧經常練習的傳統輕身功夫之一種。

概述

壁虎游牆術
壁虎功為軟功內壯,又名爬壁功,又名掛畫。擅此術者,能以背貼牆 ,用肘腫之力,在牆面行動,上下左右,悉隨意旨,狀似守宮之遊行牆上。守宮俗稱壁虎,又稱蝎虎;壁虎游牆之名,蓋以此也。

特點

練習此種功夫,頗為不易,百人之中,能完全大成者,止一二人而已。 初練習時,須先將全身仰臥,用兩肘兩腫之力,抵拄所臥之處,猛力向前一撐,全身即向頭部所對處移動,與蜈蚣跳功相似,惟此仰身耳。如是按法練習之,約年余或待二年,以能仰面扭動,如蛇行,純熟靈活為度。然後更用磚砌一牆壁,牆面之磚凹凸不等,有凹入尺許者,有凸出數寸者,如犬齒之錯落。然後將肘與腫緊按凸出之磚上,以背貼牆,縮胸緊背,漸次移動,初時不須一二轉側,即脫然而下。但幸無畏難思退,日必數行之,習之既久,必有效驗,歷時久而不可懈怠,數年之後,已能於凹凸不平之牆壁上升降矣。然後更習左右橫行,既能如此,則身上逐漸束鉛或沙行之,鉛沙須以豬血浸沁者為佳。遞加如飛行功各法,至束鉛或沙數斤而能升降自如後,則功已七分成矣。然後將牆上凸出之磚,逐漸敲去,使牆面凹凸減少,依法習之,直至壁平為度。至此而去鉛與沙,則其身竟無異壁虎,而能牆上遊行自如。雖平滑之牆,凡蛇蠍爬其上者,亦無不能遊行矣。然非苦練十數年,不能達此境地也。至於“久服杞子可以輕身,久啖黃精可以斂氣”,此則道家之言,非所論於真實功夫者,練功者但知持久勤習而已。作者幼年,生好嬉戲,常同兒童作爬牆戲。舊都城牆,高可數丈,幸為斜坡形,故爬行較易。初無傳授,只知面壁,以兩手兩足尖登磚檐上升,至中途易跌落,則鼻青臉腫,危險萬狀。後經吾師授以此術,如獲至寶,每日晨起,即按法習之。雖能緣至極頂,但牆為斜坡形,一置平滑牆上,則寸步難移。然技僅及此,已數年苦功矣。某晨,作者正值練功,忽見牆頂一人,胸前掛豬尿泡十餘,內儲酒類,以背貼牆急急而下,則靈敏異常。作者請教之,彼笑曰:余實販私酒者,以生活所迫,故精習此功,亦無法耳。言己急去。噫!其人胸前負乾酒三四十斤,而能以背貼行牆上,急急如壁虎之遊行,設除酒而行,則平滑之壁亦可遊行矣。惜大好身手,用之邪徑。

歌訣

壁虎游牆技藝奇,上下左右耐心習。功成輕身如螻蟻,游躥樓房不費力。

練法

①壘一斜45度之牆,練習者先初習仰身向上游,身上帶二斤沙袋(四肢各帶半斤),向上向下練習2年,身上之沙月月增加,至上下游如平地,運用自如時,再更換。
②在斜76度的斜牆上,向上遊行,四肢各帶沙袋一個,全身共帶4斤,再練4年的恆功,練至上下自如,毫不費力。
③在近直80度的牆上,全身共帶沙8斤,向上遊行,上下游如平地,又需要5年的功夫
④在90度的直豎牆上,全身帶沙16斤,向上下遊行,又須5年的磨鍊。
⑤側身上游,左右交替輪換遊行,帶沙袋共24斤,上下左右前後輪換遊動練習,運用自如,又要5年功夫。
⑥在沒有橫縫光有豎縫的牆上,全身帶26斤沙,上下遊行,左右交替遊行年。
⑦在沒有縫的白粉平牆上,全身帶32斤沙袋,向上下遊行,左右反正,輪換遊行自如,又要3年功夫。
⑧共有25年的苦功夫,全身帶沙袋32斤,每天早、中、晚、子四時練習,每次游100次.每天共游400次。
⑨身帶沙袋40斤,向左右橫游,上下直游,或斜游上下,練習至自由靈活。共要30年的持恆功夫,方可成功。如果放下沙袋,則輕如螻蟻上下左右豎橫遊行,身貼於牆壁上如膠漆沾粘不掉。可以上游數丈高之樓房,如履平地。

作用

此功在少林武術中起重要作用。在應急時,可以上樓房高牆,高來高去,無阻擋之處,也可以用於偵探等。如被圍困險地可以不費力地出來,在征戰時偷聽敵營寨很有妙用。

要點

練習此功法的要點:須要耐心持恆苦練,百人之中難選一二,最難練習,不過有心之人即可成功。萬藝成於恆,有志則成功。

盤點少林正宗七十二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