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穿

一線穿又名達摩渡江,又名水上飛行術其練法殊非易易,然苟能堅心毅志練習,不難成功。

簡介

一線穿又名達摩渡江,又名水上飛行術,俗名踩軟繩,即說部中所謂蹬萍渡水、踏雪無痕之功夫也。乃輕身功夫之一種,為軟功內壯。其練法殊非易易,然苟能堅心毅志練習,不難成功。

特點

其法分數步,入手之初,與飛行功、輕身術相同。即先帶鉛砂,在平地上練習飛馳,然後在山路上練習跳躍,更放石塊於簸籮中,在其邊上行走,逐漸取去石塊,至能在空簸籮邊上行走後,即走沙道。以上各法,已詳見飛行功、輕身術練法中。惟兩腿所束之鉛砂,亦須按前法以豬血浸煉,使成死鉛,始可套用。帶鉛以每腿四兩起,至五斤為度,平時宜以藥水洗腿,以防損害。沙道走過之後,則走棉紙,用厚約三四寸之棉紙,鋪於沙道之中,人行其上,至足印不下陷時,此第一步功夫成。然後更以細長之木,系其兩端,懸空際,約高二三尺,人即於木上往來飛行。初時木心因承重之故,宕動不已,直要練得人行其上,絲毫不動為上,至此更易木為巨繩,其法豎竹架,以巨繩橫扣於架之兩端,人於繩上行走,即如現在江湖賣解場中,即俗所謂跑馬戲者,所常見之走繩索是也。繩質較軟,一著足必向下陷,尤易左右搖擺,不如木之來往盪動,故練此步功夫亦較為難,直練至人行繩上,繩能不盪不搖,則第二步功夫成。從此將逐漸減細,至粗不盈指之繩,亦能任意往來於繩上,亦不盪不搖,則第三步功夫成。然後以最細之連繩行之,亦能行走自如者;再將其繩兩端繫於河之兩岸,將繩橫攔於河之水面上,仍按前法行之,能行走自如,則全功成矣。功成之後,可在水面飛行,所謂水面飛行者,亦須略有假借,須用一質地輕浮之物,如竹片木桿蘆葦等物,擲於水面,人即可身立其上,推之前進也。余如浮萍薄草密集之處,菱角荷葉叢生之所,亦可在上行走。昔日達摩老祖,傳道已畢,隻身西去,即以一葦渡江,即系此種功夫。然習此種功夫,非十餘年苦功,則無以成,且須靜心虛氣以習之。洗腿藥水,即以地骨皮、食鹽各等量入,煎水乘湯熱洗之,則血氣融和,皮膚舒暢,上下交感體氣究實矣。

練法

用一大粗繩,長約丈余,兩端繫於三尺長木樁上,將兩木樁釘人土裡,露出一尺二寸許的樁頭。
練習時有足立樁頭上,先出左足踏繩,兩足前掌用力,右足再向前緩慢走動,身體正直,兩腳用力平均,兩臂左右平肩抬起,似鳥開翼。走索時上體不要彎曲,注意保持身體平衡。如每次來回行走一百次以上,則初步功夫已成。
進一步練習則將粗繩換成細一半的繩索,長約兩丈,木樁也改為五尺長短。釘入土中,露出樁頭三尺,兩樁間距一方六尺,練法同前步,如也可往復行走百次而不跌下,則功夫已達中成。
更進一步,就換成長約兩丈余的鐵線,木樁長度改為七尺,釘人士中露出樁頭五尺,兩樁間距兩丈,練習方法仍同上,練至也能來回行走百趟象走平坦大道一般輕鬆的話,其輕身功夫的境界就很不錯了。

功法略解

①一線穿功夫,又名達摩渡水,又叫水上飛行術,俗名踩軟繩,為少林七十二藝中軟功內壯功法。是專供練習人身敏捷輕飄的功夫。是少林寺武僧經常練習的功夫。
②關於少林一線穿,拳家有言說,此功為蹬萍渡水、踏雪無痕之功。乃輕身功的一種,在少林武術中起著重要作用,一可以使人身體輕飄穿過某些障阻之險地,二可使身體動作迅速輕靈,在與敵搏擊時免受損失,三也可以閃電式的速度趕敵人,捉拿敵人,毫不費力氣。
③練習此一線穿的基本要點:只要持之以恆,一心一意地練習,也很好成功。功成以後,可在水上飛行,如有假借,可以用輕浮之物,如竹片、木桿、蘆葦等物擲於水面,人即可身立其上,用氣功推之前進。如水浮萍集中的地方,菱角、荷葉叢生之處,都可以上邊行走。當年的達摩祖師即用一葦渡江,習成此藝需十餘年苦功夫,方可真正成功。要虛心靜氣地習練,逐漸成功,不可心急。

盤點少林正宗七十二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