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鄉

五星鄉

五星鄉隸屬林口縣管轄。位於縣境西南邊緣,西南與牡丹江市毗鄰,西與海林市相連。鄉政府駐地距縣城70公里。中華民國時期,隸屬寧安縣管轄。東北淪陷後,隸屬青林村,1958年改隸五林人民公社。1961成立五星公社,1984年政社分開,改為五星鄉。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五星鄉位於濮陽縣城東南10公里處,轄39個行政村,共42226人,耕地59000畝。五星鄉歷史悠久,是帝舜故里和衛國故都發祥地,春秋時期孔子周遊列國14載,長居五星瑕邱達10年,漢

五星鄉五星鄉
朝王莽趕劉秀也在此留下了許多優美的傳說。近年來,五星鄉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多策並舉、多輪驅動,走出了一條以農穩民、以工興鄉的全面、健康、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先後被評為市、縣“五好”黨委、市綜合治理先進鄉、市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鄉、市畜牧業先進鄉、市政府林業工作森林杯、市文明鄉鎮、市級統計工作先進集體和全縣信訪工作先進集體和安全生產先進單位。

五星鄉轄境地處半山區,西部丘陵起伏,溝谷交錯,亮子河由東向西橫貫全境。全鄉總面積235.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萬畝。土特產有紅小豆、人參木耳白瓜籽等。鄉辦工業有農機修理廠、綜合加工廠、瓷管廠等,1992年鄉企總產值1360萬元。全鄉共轄五星、四崗、西橋、姚家、同發、慶豐、北甸、北興、板院、杏樹、大安、金場、西溝、五崗、杏花、白石礦等16個村。1992年末全鄉總人口224萬人,其中朝鮮、滿族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5.7%。鄉政府駐地五星村。

特色農業

五星鄉地處黃河中下游沖積平原,地勢平坦,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氣候溫和,排灌便利,資源十分豐富。近年來,黨委、政府憑藉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積極發展品質優良、特色明顯、附加值高的優勢農產品,推進“一村一品”,發展果樹立體種植小尖椒種植18000餘畝、無公害反季節蔬菜2300畝,新植樹100餘

五星鄉五星鄉
萬棵;發展養豬專業村6個,帶動規模養豬場戶40餘家,年出欄優質生豬10萬餘頭;養雞專業村7個,肉蛋雞存欄40餘萬隻;波爾山羊改良場2個,帶動養羊專業村2個,羊存欄5000餘只。逐步形成了優質糧種培育、養殖、板材加工、麵粉加工、紡織等五大主導產業,是濮陽市著名的商品糧生產基地,綠色農業基地和濮陽縣最大的商品豬集散地。
“以工興鄉”成效明顯。依託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大力實施“以工興鄉”戰略,全鄉企業達330個,其中投資50萬元以上達79個。抓住退耕還林和建設生態鄉的機遇,張灣村聯合46家木材加工企業組建板業集團,攜手闖市場,規模效益凸顯,林業生產木材加工已成為農民增加收入的“綠色銀行”。積極發展畜產品深加工,投資300萬元新上一條日加
五星鄉五星鄉
工量50噸的生豬屠宰生產線,產品遠銷西安、深圳、上海等地;肉雞分割廠發展到3個。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史軍麵粉廠等十餘家麵粉廠大力發展訂單農業,拉動全鄉種植優質小麥5萬餘畝,產品遠銷濟南、天津、河南等地,成為部隊專供麵粉,帶動農民增收200餘萬元。積極引導企業,樹立品牌意識,打造名牌產品,黃河糧茂有限公司的黃河牌麵粉、華星防盜門有限公司的維權牌防盜門、恆發肉聯廠的恆發牌豬肉成為全縣乃至全市的知名品牌。五星鄉正由一個單一的農業大鄉向多輪驅動、多業並舉,產業推進、規模發展的方向前進。

城鎮建設

小城鎮建設穩步推進,五星鄉強力推進“四個一”工程。一是按照“一手抓發展規模,一手抓品質創建”的工作思路,通過幾年的努力,“金泉”養雞場已建成一個占地面積25畝,存欄種雞1萬餘只,蛋雞近7萬隻,常年出欄肉雞20多萬隻,集種雞、肉雞、蛋雞養殖、飼料加工為一體的大型養殖場,並取得了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生產的鮮雞蛋獲得“金泉”牌商標註冊和國家無公害產品認證,遠銷重慶廣安合川等地。在該場的帶動下,200

五星鄉五星鄉
6年全鎮出欄小家禽26萬隻。二是生豬產業蓬勃發展。興建了飼料加工廠,聘請畜牧專家開展技術培訓,抓住與四川省廣安天生食品公司簽訂萬噸豬肉購銷協定之機,重點培育發展規模養殖戶66戶,年總養殖規模4萬餘頭,產值1000萬多元。2006年通過大戶帶動,全鎮出欄商品豬1.6萬頭,銷售中豬2.5萬頭。三是蠶桑產業發展迅速。沙魚栽桑2500畝300萬株,成立了蠶桑專業合作社,建成400畝優質蠶桑示範園1個。在2006年受特大自然災害的影響下,產繭180萬擔,收入180多萬元。四是家蜂養殖漸成氣候。2006年,全鎮養蜂達到724箱,產蜂蜜10.8噸,養蜂收入65萬多元。

成功地引進了重慶釣魚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整體開發新建綜合市場,並即將在7月竣工並投入使用。2006年新區商住樓竣工面積達到7000平方米。通過新區的綜合開發,已吸引四川武勝縣街子鎮、龍庭鄉等鄉鎮民眾59戶182人到我鎮建房落戶,場鎮面積達到0.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達到2700人,城鎮化率達到15.9%。

農村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2006年,政府採取多種措施,先後實施了通達工程,農村人畜飲水、改造農田水利建設等項目。全鎮共改造村級公路10公里,公路里程達到38公里。維修改造提灌站1座,新建微型水利設施50處,組織民眾打機井153眼,進一步改善了民眾生產生活條件

黨的建設

五星鄉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是新農村建設成敗的關鍵因素。

1.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為建設新農村打牢物質基礎。沒有生產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就沒有經濟基礎。堅持以發展生產來解決新農村建設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堅持以發展來促進其它方面的進步。要把發展生產的立足點放在激

五星鄉五星鄉
發農民民眾創業的積極性上,增強其發展意識,提高其發展的能力,形成人人幹事創業、爭當致富能手的濃厚氛圍。

2.引導農民民眾在建設新農村中發揮主體作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農民既是發展主體,又是受益主體。發展的力量來源於農民民眾,發展的成果也必須惠及最廣大農民民眾。只有使農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我們必須把不斷提高農民民眾的生活水平作為第一大事,採取切實措施,在生產發展的同時解決好人民民眾的切身利益,使老百姓過得安心、過得放心、過得開心、過得舒心。要通過我們的努力,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為造福百姓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不斷提高農民民眾的健康指數、快樂指數和幸福指數。

3.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對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重要的是要抓好“五個一”工程,即一個好的帶頭人、一個好的領導班子、一個好的發展思路、一個好的創業氛圍、一套好的扶持政策

4.加強民主管理,尊重農民意願。把尊重農民意願作為第一原則,要把農民民眾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擁護不擁護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檢驗工作成效的根本標準;要尊重民眾的首創精神,善於總結推廣他們在實踐中

五星鄉五星鄉
創造的新經驗;革除一切束縛農民創業的體制弊端,營造農民自主創業的寬鬆環境;要加強基層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務公開。要讓農民知情,使農民認同,使建設新農村的過程成為農民民眾參與發展、共享成果、實現價值的過程。古樓鎮在新農村建設中,啟動民主程式,採取了“4+2”工作法,就是一個很好的創舉。既尊重了農民意願,又紮實地推進了新農村建設。

總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舉措,是堅持以人為本的內在要求,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必然要求。我們必須不斷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堅定不移地投身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偉大實踐中去,把改革開放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招商引資

五星鄉積極實施“工業興鎮”的發展戰略,學習先進經驗,落實多項措施,狠抓招商引資工作,成效顯著。
一是加強領導,健全組織。成立了招商引資專班,黨政“一把手”主抓,實行招商引資目標責任到人制度,及時

五星鄉五星鄉
召開各種形式的會議,深入學習貫徹市鄉局級主要領導幹部會議精神,明確思想,提高認識,增強招商引資的壓力感、緊迫感。二是堅持以項目中心。五星鄉招商引資堅持企業不分性質,客商不分大小,投資不管多少,敞開大門招商引資。三是建立招商引資人才資源網路。組織動員幹部職工通過親戚、熟人加強與在外五星籍投資者的聯繫,動員他們參與家鄉招商,或幫助聯繫項目,或提供招商引資機會。四是加強宣傳力度。通過多種形式,大力宣傳五星鄉優越的自然條件、發展態勢與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五是最佳化政務環境,提供優質高效服務機制。大力開展機關作風建設,實行企業、工商、稅務、綜治等職能部門聯席會議制度,提高和改善職能部門辦事作風、辦事效率、辦事質量。好措施帶來好效果,2006年五星鄉招商引資任務1100萬,完成1942萬,超額完成842萬,完成率177%,居全市之首。

2008年五星鄉已引進恆棉花貿易有限公司落戶五星,該公司總投資550萬元,投資130萬新建廠房、改造舊設備的第一期工程已完工,投資220萬引進新生產設備、投入生產的第二期工程已開工,投資200萬元擴建廠房、修建職工宿舍的第三期工程已納入計畫。該企業投產後全年總產值將達到1500萬元,利稅120萬元。

相關詞條

陝西鄉鎮(一)

主要是詳細介紹陝西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