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寨鄉

魏寨鄉

魏寨鄉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東部,距城區20多公里,屬半原糧園漁區。面積20.7平方公里,人口1.48萬。轄15個村委會。農業主產小麥、玉米、水稻。鄉鎮工業有機械、建材、服裝等行業。

基本信息

概況

魏寨鄉位於白鹿原西畔,滻河水岸邊,南望終南群峰,背依白鹿原,遠山近水,四時景色如畫。今西安市長安 區魏寨鄉政府所在地,有秦腔、柳木腿等名族文藝特別有名,其歷史悠久,人文淵遠,上可追溯商周,歷經漢唐,宋元明清,以至民國,代有佳話傳頌。

經濟概況

魏寨鄉落實扶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措施,全鎮民營經濟規模不斷膨脹,總體實力不斷增強。2007年,全鎮民營企業已達136家,個體工商戶3215戶。全鎮規模以上企業14家。14個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5700萬元,實現利稅527萬元。

招商引資

魏寨鄉 魏寨鄉

魏寨鄉招商引資成效明顯。依託市經濟開發區建設帶來的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魏寨鄉確定了“全民抓經濟、重點抓民營、突出抓招商”的經濟發展思路,對到魏寨鄉投資興業者,根據省市區有關規定,將享受稅收獎勵、用地優惠、收費優惠、落戶優惠、環境服務等多重優惠政策,為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治安環境,進一步最佳化招商引資環境。建立招商引資工作流程,在辦理土地使用手續工商稅務辦證等方面提供優惠服務。到2007年,共引進項目33個,引進資金3.28億元,其中過千萬元的項目26個。其中,2007年引進項目12個,實際到位資金1.2億元。泓運紡織有限公司、天一置業有限公司分別實現當年建設、當年投產。

農村經濟

魏寨鄉農村經濟結構不斷最佳化。特種動物養殖規模迅速擴大。2007年全鎮擁有養殖大戶3600戶,狐狸、貂、貉子的秋季存檔量達到130萬隻,特種動物養殖實現的收入占全鎮年農業總收入的65%,是特種動物養殖重鎮。農業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2007年新增瓜菜面積3000畝,杞柳2000畝,苗木800畝、花卉300畝。

基礎設施

魏寨鄉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實施村村通公路工程,投資1378.6萬元新建和整修道路28條,公路里程達50.7公里。投資300多萬元,完成37個村的村村通自來水工程,解決3.1萬人的飲水問題。投資280萬元實施鎮駐地改造工程,共改造路段2830米,綠化28800餘平方米,埋設排水管道4382米,安裝路燈112盞。投資136萬元架設6公里工業專用輸電線路。投資350萬元,修復程梅路5.7公里。投資210萬元新建衛生院。投資120萬元,建設敬老院,總占地面積達10.69畝,房屋65間。

精神文明建設

魏寨鄉 魏寨鄉

2007年以來把培育鄉風文明作為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工程,堅持不懈地用濃厚的宣傳氛圍感染人,用豐富多彩的活動教育人,用積極向上的典型引導人,用健全的鄉規民約規範人,用整潔的村容村貌薰陶人,著力提高農民思想道德素質,積極培育農村健康向上、文明和諧的新風尚。

用道德規範教育農民

魏寨鄉雙女戶蘇周周招上門女婿,僅幾杯清茶,一份喜糖,來賓講話祝福,婚禮簡單而隆重。村民高小衛的老人去世,他讓前來悼念的親戚朋友一切從簡,雖屬土葬區,但他還是將老人遺體送去火化。魏寨鄉修建出村路資金不足,村民刑耀青多次動員兒孫捐款達5000餘元,並義務做拆遷戶工作、調解鄰里糾紛。圍繞“鄉風提升育民工程”,魏寨鄉組織村委會修訂村規民約,普遍建立村民議事會、禁賭協會、紅白理事會等民眾性自治組織。民眾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覺實踐的長效機制的建立使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厚養薄葬、崇尚節儉、熱心公益事等文明新風逐漸成為時尚。

用“文明之星”感召農民

魏寨鄉 魏寨鄉

魏寨鄉嚴銀子的婆婆一說起兒媳婦就讚不絕口。兒媳嫁過來後對待老人就像親生父母一樣。家裡經濟不寬裕,就是短了吃鹽的錢也從未少過婆婆一頓牛奶和雞蛋。老人自豪地說,銀子被評上孝順兒女後,周圍的兒媳都向銀子學習呢,跟婆婆吵架的現象少多了。科技示範戶、市級黨員致富帶頭人王海水,長期從事果樹園藝新品種、新技術的培育、引進開發和示範推廣工作,不僅使他所在的駱峪鄉紅旗村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油桃專業村和專業鄉,而且在魏寨鄉已推廣栽培2萬多畝,每畝增收500元。在實際工作中,魏寨鄉把樹立先進典型作為培育鄉風文明的有力抓手,在魏寨鄉農村堅持評選孝順兒女、明白老人和科技示範戶、致富能手等“文明之星”,在報紙電視台宣傳他們的事跡,把他們披紅戴花的照片常年張貼在村里最顯眼的位置,讓民眾學有榜樣,趕有目標,營造了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的良好氛圍。

用整潔村貌薰陶農民

魏寨鄉 魏寨鄉

隨處可見的閱報欄,300平方米的科技文化教室,2600平方米的健身文化廣場,價值十幾萬元的體育健身器械……魏寨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文明特質讓慕名前來參觀的西安市民大開眼界。針對農村環境髒、亂、差的情況,魏寨鄉將“道路硬化、村莊綠化、街道亮化、庭院淨化、環境美化”作為標準,城建部門統一規劃,魏寨鄉集中抓好50個示範村,整修村莊道路,建街心花園,成立了衛生管理隊伍,農村環境衛生狀況明顯改善。渭旗村等村還因村制宜對村容村貌進行“美容”,設定標牌、櫥窗、板報、文化牆等,把村規民約、民謠家訓寫在牌上,畫在牆上,使農民時刻感受到:地上有綠樹花草,低頭受薰陶;牆上有漫畫警句,抬頭受教育;牌上有村民公約,做事有標準;欄里有村子規劃,奮鬥有目標。同時,許多老黨員定期義務清掃街道,形成了有效的村容村貌管護機制。

黨政建設

魏寨鄉開展大討論活動重點抓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充實思想

一是抓學習討論,提高認識,充實思想。把大討論活動作為魏寨鄉加快發展、科學發展、突破發展瓶頸的有效載體,當作破解發展難題的重要契機,當作實現幹部民眾思想轉軌、觀念提升的催化劑。通過扎紮實實學檔案、學講話、開討論會,增強幹部搶抓機遇,謀求發展的意識,更新幹部的舊思想、舊觀念、舊方法和舊思維。樹立幹部的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打消達不到滿意程度就怨天尤人的“等、靠、要”懶惰思想。

深入調研

二是結合鄉情,深入調研,理清思路。圍繞鄉黨委提出的“產業興鄉、項目帶動,基礎突破、黨建保障”的總體思路,召開中層會、全鄉幹部會、黨員民眾代表會及科技示範戶會等形式進行調研。同時,鄉領導還深入基層一線,到農戶家中開展調研,為全鄉經濟社會發展把脈。通過調研認為,魏寨鄉受地理位置的制約,民眾思想保守,接受新事物慢,只顧眼前利益,算小賬不算大帳,小農意識強。加之多年前的砍蘋果樹現象的影響,民眾對發展無公害蔬菜的認識還不到位,對大投資搞農業心存顧慮。針對這些情況,他們組織幹部民眾赴楊凌和西安的周邊區縣以及山東壽光參觀考察,開闊眼界。邀請西北農林科大的專家教授講授生態農業、無公害蔬菜發展種植的前景,提高民眾的認識,同時邀請相關方面制定了“富仁鄉蔬菜產業發展遠景規劃”,為魏寨鄉未來10年的發展繪製了藍圖。

徵詢意見

魏寨鄉 魏寨鄉

三是徵詢意見,上下聯動,找準差距。按照大討論活動第一階段的安排部署,圍繞徵求意見抓整改的要求,通過開會、談話、設立意見箱等形式,共徵詢民眾意見和建議四大類53條,主要有:黨委、政府扶持產業、協調項目力度要進一步提高;鄉幹部業務能力不高,主動性不強,工作不紮實,存在形式主義;村幹部小富則安不思進取、發展意識不濃,抓項目、跑門路的點子不多,積極性不高,經濟意識、市場觀念差;廣大民眾理解掌握科技知識的程度偏低,接觸知識的渠道狹窄,在生產和生活中套用科學技術的意識和能力不強,思想封閉保守,等、靠、要思想嚴重。

整改促工作

四是用整改促工作,用工作檢驗整改。鄉黨委圍繞大討論活動“找差距、抓整改、促發展”的具體要求,把大討論活動和產業發展相結合,制定出了蔬菜產業發展遠景規劃,開展技術培訓,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一村一品”發展解決信貸資金,促進主導產業的健康發展。與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永流人畜引水、村級陣地建設、出村路水泥化、各村街道硬化、渭興繁育種豬基地等項目相結合,領導包項目,幹部包任務,層層落實責任,促進項目順利實施。與計畫生育和人大換屆選舉工作相結合,確保社會穩定和一方平安。

名族文藝

社火 社火

“寧看魏寨社火,不看仙女下凡”,自古長安魏寨鄉的社火就遠近有名。丁亥年正月十六,長安區魏寨鄉十個村又紅紅火火鬧了場社火。各村的社火隊伍,分別以鑼鼓、彩旗、彩車為先導,社火芯子,就是將鐵棍彎曲成各種不同的形狀,將化了妝、身穿劇裝的兒童固定在鐵棍上,作出各種造型,也由人或車抬著遊行,浩浩蕩蕩地向場子開去。這些耍社火的成員,除了各村的農民外,在外面工作回家過年、探親的,無論工人、幹部、軍人,都自告奮勇地來參加本村的社火隊,或打鑼鼓,或抬社火。這不光是為了娛樂,還有為本村爭光的榮譽感。

社火局成立於什麼時候他也不知道,只知道局長應當是村民們推舉出來的。社火局現在共有5個局長,每次演出分別負責社火、地扎子(秧歌)、社(器樂)、後勤、化妝、服裝道具等,一個社火局就是魏寨村風的監督者,其權威性甚至高過村主任。

魏寨村人管高蹺叫“柳木腿”,這裡許多人從小就學走高蹺、當蕊子(社火中的一種,將著戲裝的兒童擺成造型)。老人們記得30年前的那場社火,光表演者就有兩三千人,發動了魏寨鄉近四五個村以及藍田的眾多社火隊,慕名而來的觀看者達到七八萬。而魏寨村表演的柳木腿花樣百出,有一會兒醉(表演者踩著高蹺裝出醉酒模樣)、四大金剛抬佛爺、迎親(踩著高蹺還要抬著花轎),以及各種戲曲曲目。社火局長說,社火的表演內容主要來自秦腔戲目,也有自創的,統計起來少說都有幾百種,為此先輩們還專門出了本“社火譜”。

每年春節,從農曆正月初二開始,各村的鑼鼓就敲了起來。到了晚上,更是敲鑼打鼓,互相串村,進行鼓動。人們俗稱:“燒騰”,意為“燒起耍社火的騰騰之火”。如果某村因故不想參加,其他村的人們就每晚都敲著鑼鼓到這個村來,輪番進行鼓動。直到這個村的村幹部答應參加,並把寫著村名的旗子交給主辦的社火村為止。每年從正月15到25前後,魏寨鄉鑼鼓喧天、鞭炮山響,社火經過的道路上水泄不通,外村的婆娘娃娃趕幾十里路來湊熱鬧,同時也飽飽口福,生意人也藉此賺上一筆,甘蔗、涼粉、醪糟、瓜子、糖人、氣球應有盡有。

社火 社火

本村的娃有個特權,可以當演員,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外村的娃一概不要,本村的還要挑來揀去的。社火表演的一大早,村裡的孩子就聚滿了社火局的門口,常常要自家大人出面才能當上演員。大點的孩子站平頭桌子,打扮成古裝,站在彩過的桌子上,由4個大人抬上,桌上墜一紙條寫明所扮演的人物。小點的孩子就可以踩芯子,芯子的桌子是專用的,中心有孔插入如樹枝造型的鍛鐵支架,娃娃們被捆綁在綢緞包裹的枝杈上,著古裝,配上各色道具,行進中飄飄蕩蕩,宛若飛仙,配以粗狂的鼓樂,盡顯關中人的豁達與柔美。

社火表演的劇目往往和三村的關係發展有關,關係好的時候就演《三結義》、 《四進士》等,兩家有點小矛盾就演《轅門斬子》、《斬秦英》要么就是《三娘教子》等,因為每個村都要演到另兩個村去,有時候火藥味就很濃,但從未發生過真正的衝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